学习啦 > 体育运动 > 武术 > 武术基础 > 少林镇山拳的简介

少林镇山拳的简介

时间: 方婷698 分享

少林镇山拳的简介

  少林镇山拳,是少林武术中的代表性套路,是我国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武术流派之一。少林镇山拳分为十路,故又称作少林十路镇山拳。少林镇山拳包括功力拳、迎门拳、趟连手等十个套路,共有六百多个单动作。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专门您整理好的:少林镇山拳的简介。

  少林镇山拳简介

  少林镇山拳,是少林武术中的代表性套路,是我国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武术流派之一。少林镇山拳分为十路,故又称作少林十路镇山拳。少林镇山拳包括功力拳、迎门掌、趟连手、三请诸葛、小五掌、地盘腿、七星架、八挂掌、打四门、埋伏拳十个套路,共有六百多个单动作。从整体看,拳势结构紧凑,细致严密,动作娇捷,朴实无华,一招一势,着眼实用。少林镇山拳演练起来强调一个硬字,突出了快、准、狠等特点。

  少林镇山拳起源

  少林镇山拳形成于隋末,经过历代僧众结合民间诸家流派,取长补短、兼收并蓄,不断得到充实提高,终于在唐代显扬于世。据说到了宋代,有一位福居禅师邀集各流派武术名家来少林寺传技,经研练、取舍汇集成册,逐渐形成套路。它遍及鲁、苏、豫、皖,特别是在鲁南的临沂、郯城、苍山、枣庄及苏北等地广泛流传。

  少林镇山拳的动作特点

  套路系统,风格独特

  少林镇山拳从第一路九刀十八功(功力拳)到第十路埋伏拳,各有侧重点,套路系统,不失风格,结构合理,动作明快,起势大都采用:梅花搅手、拉跨虎、谢步请示结束;套路的演练上,突出了"拳打一条线",进退起落直来直往,辗转腾挪、特点鲜明。

  结构严密,动作朴实

  少林镇山拳共有六百余个单动作,从整体看,拳抛结构紧凑,细致严密,动作矫捷,朴实无华,一招一势,非打即防,着眼实用,不练花架子,头、手、肘、肩、脚、膝、胯都要有符合动作要求,突出了快、准、狠。快:主要是指无论是正面直进,还是左右取势,均要求以快制胜,做到"拳出有形,打之无形";准:主要是指击点准确,按动作要求,上、中、下三盘均不能虚滑错位,"手起撩阴,肘起击心,膝起望怀,脚起膝分",远攻近取,技法落点要清楚明确;狠:主要是指练用结合,练时不用力,用时无力用,狠不起来,练用均要做到"举手不留情,抬腿不让步",如猛虎下山,饿虎扑食。

  刚柔相济,内静外猛

  少林拳虽然在技法上以刚猛遒劲著称,突出了一个"硬"字,但由于动作的高低错落,变化多端,还要虚实并用,并善于借人之力,顺人之势,制人之身,顺势打势,声东击西,虚虚实实,刚柔想济,练时心平气和,无人当有人,用时要冷静,有人当无人,要求内"静"外"猛",所谓"守之如处女,犯之如猛虎"。

  跺脚催力,落地生根

  跺子脚贯穿于整个套路中,讲究根基牢稳,坚如磐石,如本书所述的跟步出掌、跟步打通天捶、震步刺掌、十字捶、展翅扣捶、护肩挎篮、揣裆栽捶、金刚捣碓等,都采用了原地震脚,小步踏脚和大步跺脚的动作,这种震、踏、跺的动作,其一是短促重击地面,由于加大地面对人体的反作用力,加大上肢的发力;其二是在进步中能起到换步连续进步的作用;其三是击地有声,"脚动如雷",以助拳势;其四是落地生根,下盘牢;固,不易被人制倒于地。正所谓:"发拳有穿山洞石之情,落步有入地生根之意。"

  四击合法,八法自然

  少林镇山拳和其他长拳一样,在内容上同样包括"踢、打、摔、拿"这四种法则,在练习过程中,要求每一招一势,均要恪守规矩,在每路动作中体现出来,并做得合乎要求。少林套路中踢法很多,各种单踢、跳踢动作多次出现,具体内容包括:蹬、踹、勾、点、弹、扫、摆、踩、挂、缠等;打的内容更多,手法上有几十种之多,主要常用的有:冲、劈、挑、撩、撑、挎、拦、勾、砸、蹦等;摔法上主要有:揣、拌、挂、别、拧等;拿法上主要有:刁、拿、锁、扣、封等。这些内容都要合乎动作法则,如在踢法上蹬是蹬,弹是弹,不能蹬弹不分。在运动特点和技法上,少林拳主要突出了对身法的要求,具体内容是:进、退、起、落、收、纵、转、折,各种配合身法的动作,均要求在运动过程中做得自然,不僵不弛,进低、退高,轻灵稳固;起横、落顺,不失平衡;收疾、纵速,轻如惊鸿;转翻、折弹,柔中蓄刚。

  象形取意,招实意明

  少林拳术中的很多动作是以动物的动作为名称的,但绝不是直接模仿动物的形态,而主要是吸取动物的生存斗争的本能,不是简单地模仿而模仿,而是仿生取意,突出动作的攻防特点,如二龙吐须、猿猴献果、野马分鬃、凤凰旋窝、鸳鸯脚踢、金鸡独立、大虎抱头、坐虎势、金龙翻身、金龙搅尾、乌龙绞柱等等,都是根据动作的特点,象形取意,招实意明,出现的仿生动作,均能体现出见招破招,及变幻莫测的攻防内涵。象形动作不但给人以直观的感觉,而且动作简单、古朴、变化合理,势中有招、招中蓄势,势势招招不离其意。

  重点重复,贯穿始终

  少林拳共计六百余人单动作,除起势和收势动作大都重复外,还有许多动作多次出现,在每路中个别动作出多次重复出现,如震脚、刺掌、蹬山势(弓步)、骑马势(马步)、蹬踢、弹踢、二起脚、旋风脚、跳踢、劈山扫腿、采掳踢打等等,这些动作的出现,不但在套路中起到了承上启下、便于衔接的作用,而且突出了拳势的特点和重复练习的机会,体现了一招一势的精练程度。

  桩功合一,相辅相成

  拳谚云:"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习拳练武,不只是练习套路,而是要结合功法练习,每一拳种都有功法和健身功法,长期坚持习练,不仅可以强筋壮骨、祛病健身,而且能使各习练的套路动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功法合一,相辅相成,技术质量才能达到纯青的地步。少林拳结合练习的一般桩功有:马步桩:主要练习丹田之气及下盘的根基功夫;靠臂桩:主要练习两臂的碰撞承受能力和以气催力的功夫;靠身桩;主要练习臂撞、脚踢、肩打、胯靠、膝顶等操练方法;流星桩:主要练习上步、退步、转身等结合拳法的步法练习;午子捶对练:主要练习二人的攻防动作的熟练程度及动作的正确使用方法;铁牛耕地功:主要练习指力、两臂的支撑力、腹肌以及丹田之气。以上结合少林拳术的功法练习,对习武长功都具有较高的价值。

热门文章

500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