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体育运动 > 武术 > 武术基础 > 泉州五祖拳的简介

泉州五祖拳的简介

时间: 方婷698 分享

泉州五祖拳的简介

  泉州五祖拳是福建省汉族传统拳术,属于七大拳种之一,共70多套,流传于福建及东南亚、美洲、欧洲等地。由近代武术大师蔡玉明创制,柔和了白鹤拳、罗汉拳、太祖拳及北派拳法等几种拳术,又称为五祖鹤阳泉。泉州五祖拳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专门您整理好的:泉州五祖拳的简介。

  泉州五祖拳的传人

  蔡祖师在五祖拳的发展过程先后收服泉州一带号称五虎的名人为门徒。后期又培养出五位杰出的门徒号称后五虎,林九如为头届徒弟,沈阳德则是关门弟子。有记载的著名的衣钵传人有: 1. 泉州的林九如(外号狗师) 2. 魏南山(外号翻天豹) 3. 翁朝贤(外号大古秧) 4. 官桥的尤祝三(清末武举人)此人于1917年著有《中华柔术大全》一书、 5. 泉州的陈京铭(外号金翼大鹏,清末武秀才) 6. 何海师(外号凤尾手) 7. 陈魁(外号钻天鹞) 8. 泉州的狐狸仔(外号落地金蛟) 9. 官桥的柯彩云 10.南安的沈阳德(外号玉面虎)

  泉州五祖拳的简介

  泉州五祖拳是福建七大拳种之一。作为为闽南一带流行最广的一个汉族传统拳种。有关五祖拳有几种不同的说法,而最具争议的有两种:

  〈一〉五祖拳是白鹤拳 ,猴,罗汉,达尊,太祖五种拳法的合称;

  〈二〉五祖拳是蔡玉明把上述五种拳法经过整理加上玄女法和后来所学北派拳法创编成一种有别于原来五种拳法的一种新拳种。

  以上两种说法都没错。但是必需加以区别,因为它们名同而实不同,一个是五种拳法的合称。一个是现流传在闽南一带且早已远播东南亚的一个拳种。

  泉州五祖拳的门规:

  修身修性谦为本,学法学艺一气成。

  泉州五祖拳的特点

  泉州五祖拳的拳法特点综合了七种拳法的特性。猴手、鹤脚、玄女摇身骏胛、达尊罗汉步、太祖身以及和阳师的北派技法、道台夫人的下盘腿功,容入了七种优秀拳法,使得五祖拳很快就成为当时闽南最优秀杰出的拳种,蔡玉鸣因此成为一代宗师。

  蔡玉鸣生长在泉州晋江,而泉州的太祖拳流传久远可以追溯上千年的历史(据考南宋时期一部分皇室贵族子弟居住于泉州,他们喜好使拳弄棒、以至泉州一带流行太祖拳。据说是宋太祖赵匡胤所传)。因此蔡玉鸣在集艺汇综的过程中,以太祖拳为基本功底,综合其他拳法的技术特点而形成五祖拳。

  五祖拳初步形成后,蔡玉鸣曾多次与武林高手较量技艺并获胜,早期蔡玉鸣设立了"圣公会"、"龙会馆"二馆公开授徒。在这发展过程先后收服泉州一带号称五虎的名人为门徒。后期又培养出五位杰出的门徒号称后五虎,有记载的著名的衣钵传人有泉州的林九如(外号狗师)、魏南山(外号翻天豹)、翁朝贤(外号大古秧)、官桥的尤祝三(清末武举人)此人于1917年著有《中华柔术大全》一书、泉州的陈京铭(外号金翼大鹏,清末武秀才)、何海师(外号凤尾手)、陈魁(外号钻天鹞)、泉州的狐狸仔(外号落地金蛟)、官桥的柯彩云、南安的沈阳德(外号玉面虎),林九如为头届徒弟,沈阳德则是关门弟子。这二位师兄弟曾经与泉州崇福寿的妙月法师较技,由沈阳德获胜,后来由师兄林九如收纳妙月法师为门徒。就这样从泉州晋江一直扩展到整个闽南地区,这一时让闽南一带武风大变,习武人士以练五祖拳为荣,闽南掀起了学习五祖拳热潮,多数武馆均以能与五祖拳挂上关系为时尚,不少其他拳种武馆也改教五祖拳或挂上蔡氏的馆号<仁义堂>。从此泉州、晋江、及闽南一带五祖拳显得一枝独秀。 蔡玉鸣深造武艺的同时,也学就一手高超的医术。之后他在传授门徒时,经常为民众赠医赠药,同时主张"武医兼修"、"未练武先学医",光绪年间他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全面总结了骨伤科、药剂科、经络学科以及武术的理论知识编写成《松筠玉记》一书,共三十六卷。《松筠玉记》包含了关于五祖拳的拳谱、武术理论、骨伤科、医学、医方、诊法、导引、按摩等。遗憾的是,抗战时期日军占领厦门0时,该书被日军焚毁,此乃本门一大憾事。但是根据《松筠玉记》中的配方配制的厦门"松筠堂药酒"至今还驰名中外。 清朝末期到民国初期,由于政府局混乱,各地出现了贪官污吏,使得民不聊生,闽南一带许多人为谋生出洋南渡,也把祖国的瑰宝-武术带出国门。从此五祖拳流入东南亚各国,如:张云章(前清秀才)是蔡玉鸣的入室弟子,此人曾为蔡玉鸣像敬赞题词堪称文武双全,清宣统三年就南渡菲律宾城市被聘为[中西学校]校长。(林九如的学生公婆詹所传弟子卢言秋(外号虎母秋)就向海外发展<传承上有争议)),现今的菲律宾光汉国术馆就是卢氏所传。还有陈京铭的传人陈家鸿传陈少堂、陈庆堂就设有现时的菲律宾中华鸣谦国术社。还有沈阳德传厦门新埯一支后,出洋南渡新加坡设立了玉明国术研究社,之后又有了明星武术体育学院。五祖拳至今还在闽南一带及东南亚流传。

509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