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体育运动 > 武术 > 武术基础 > 神力鹰爪功

神力鹰爪功

时间: 方婷698 分享

神力鹰爪功

  神力鹰爪功是一门武林濒临失传的武功,历来在民间单线秘传,故知者甚鲜。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神力鹰爪功。欢迎阅读!

  神力鹰爪功

  神力鹰爪功,是一门武林濒临失传的武功,历来在民间单线秘传,故知者甚鲜,特点是以神养气,以气化力,以意御气。故而功效甚殊,一般勤修精进者二三年内即可获得较大效果,可达以指力碎杯,擒拿点穴之功力。

  神力鹰爪功是一门武林濒临失传的武功,历来在民间单线秘传,故知者甚鲜。

  相传此功始于清代之火龙道长.其练习方法与传统之鹰爪功既有相似之处,又有独到之处.其特点是以神养气,以气化力,以意御气.故而功效甚殊,一般勤修精进者二三年内即可获得较大效果,可达以指力碎杯,擒拿点穴之功力。

  神力鹰爪功是一门内外兼修的功法,诡异莫测,威力无双,练至高深之处指力可裂石穿金,乃是金钟罩、铁布彬等横练功武的克星,加上身法灵活,爪法诡异,在近身格斗中常常让人防不胜防。


神力鹰爪功

  筑基四式

  培元练力式

  1、两腿微屈,两脚平行,与肩同宽。双手自然垂于身体两侧,目平视,意守丹田,全身放松。

  2、将双手缓缓自身体两侧抬起与肩平,手心向下,手指微扣成鹰爪状。

  3、意念身体周围弥漫重重白雾。吸气,缓缓纳入百会,再沿身体正中(中脉)纳入丹田,形成一个鸡蛋大的气团。

  4、闭气二至三秒钟,放松,意念集中丹田。

  5、呼气,将丹田之气用意念领至膻中穴(沿中脉而上),分两股沿手臂内侧运至手掌、指尖。

  以上1~5步为一循环,手臂酸麻难以坚持时,换练下步。

  6、双手下垂至身体两侧,复原。而后手平行前举,至于膻中穴持平,缓缓屈臂,双手成环形,如抱大树状。

  7、双手成鹰爪,吸气,依照上述运气路线贯气于双手,力贯十指。如开拉拉力器向两侧缓缓拉,体会双掌之间巨大的吸力(若无此感觉,则需重新认真运气贯力于双掌)。

  8、呼气,全身、十指充分放松,恢复第7步之动作。如此6~8步为一循环,至少练习6次。

  以上为“培元练力式”,练时上半式(1~5步)和下半式(6~8步)应循环练习,至少在三十分钟以上,功深后渐增至一小时。

  次式为神力鹰爪功最关键的入门功夫,必须认真练习。一般每日不辍,则一至二月即感双臂,双手及十指力道倍增。改以气化力之功也。

  力拔千斤式

  1、动作与第一式之第一步相同。

  2、吸气,右脚项旁小跨一步,屈膝,两掌置裆下,指尖向前,用口将气缓缓吐出,再吸气,意念身前立有一块三尺余高,一尺余宽之石碑,双掌夹碑,闭气,全身之力运于双掌。

  3、继续闭气,全身肌肉紧张,意念“石碑”在双掌夹力之下被缓慢抬起,注意腹肌紧收,牙齿紧咬,“抬”至胸前,停止向上,再缓缓将“石碑”放下,呼气。此式至少练九次。

  此式之第三步闭气要求时间较长,应加强呼吸练习,日久功深,不仅双掌有千斤之力,且身体各部位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提高抗外力冲击的能力,可以练成所谓“金钟罩铁布衫”之入门功夫。

  青龙探海式

  1、此式要求动作基本上与上式相同。唯易掌为爪,力凝十指。

  2、举石时,意念十指扣住青石即可。

  注意:练习二、三式时双掌不可相触,否则徒劳无功。

  推波涌浪式

  1、于静而通风处盘坐(无严格要求,双盘、单盘、散盘皆可),双手互叠,男左上置于丹田(女反之)。摒弃杂念,意注丹田,放松静养。

  2、双手十指成鹰爪置于腰际,蓄力双手,将气吸满。

  3、呼气,双爪沿身体抬至胸前向前推出,意念双掌心各顶者一根长而圆的枕木,被呼气时的双爪一推之力推至天边,以36次为度,多练恐过多丧失元气。

  4、恢复第一步静养15分钟至半小时。

  练法

  第一阶段

  五指着物,力在刚阳

  用小口空缸,重约十斤(其轻重宜视年龄,因人而异),以五指抓住缸口,先垂手向上提之,然后悬手(水平)向上提之,且以弓箭步、马步等步法配合,每练七日,渐渐增加缸内重量,步法互易亦自如,至此,即练成鹰爪功刚阳之劲。

  这一阶段,贵在循序渐进。同时必须注意三个问题,其一,筋疲力竭时,万勿刻意坚持,以防岔气内伤。其二,勿刻意追求计日成功。其三,持之有恒。

  第二阶段

  化刚为柔,以阳生阴

  全身放松,两脚平开,心平气静,敛精会神,站四平马,两手握拳分置两腰侧,拳心向上;先将右拳向左上前方缓慢伸出,上身随之微向上升并向左微转侧,且手臂在伸出过程中内旋,当右手伸至左肩前略上方时,变拳为爪,五指微开,掌心朝下,意在指尖;右手肘关节不可伸直,仍应微曲(曲才可发阴柔之劲,此为内家拳之秘要);在上述过程中,吸气。

  然后猛然握爪为拳,同时手臂外旋,手心上翻,并沉肘坠肩,且手猛速内拉,回置腰侧;手在沉肘内拉的同时,上身微下坐并向右微转侧复原位。在此过程中,口发“嘿”字吐气,此字吐发应短促。

  “嘿”字吐完,此过程各个动作亦应同时完成。吐“嘿”字时,全身筋肌神情应为之一凛,尤应同时以足趾用力柱地。接着出左手,过程动作一如右手。一右一左,依序锻炼,次数不限,视本人精力而定,千万不要精疲力竭才止;次数宜双不宜单。

  这一阶段,应注意四点:其一,缓伸速拉。其二、先右后左。这两点是化刚为柔、催阳行阴之关键。其三,“嘿”字要吐,不要喊成断喝。其四,身法手法要配合得当,这一阶段的身法与手法配合应是相当自然的,以有利于发劲。关键在于正确领会。

  第三阶段

  手拉日月,阴柔功成

  凭空练习,每晨伸张五指向阳光作拉抓之状,每夜伸张五指向月光作拉抓之状。此阶段成功与否,关键之处,唯靠自悟,难以言传,前人谓“唯有缘者可成”。且应注意,此阶段之始,要做到身松、势缓,听阳气阴气行于筋络。气血行于筋经之时,筋肌随之一张一弛。

  历此阶段而功成者,能气随意行,阴柔之劲可聚于指爪,阴柔之气可发于指掌,能凭空伤人,亦可敛气于掌以控有阴阳二气之物。功成关键在于能运己之气于指爪,然后使己之气在指爪和合日月之气纳回己身。指爪如何得有日、月之气?五指伸张拉抓以意得之。

  经过以上三个阶段锻炼,始可谓已入鹰爪功门。若“无缘”者,此阶段虽未能成功,但历一、二阶段,已得阳刚之劲,配合擒拿、卸骨、点穴之术,亦可致用。

  世上能与技击配合的功法,都是强化某些经络、筋肌的功能,但若强化太过则难免有偏差。鹰爪功也不例外。人云:习鹰爪功者,如半途废弃,则五指必发拘挛之状,无药可治。

  此并非危言耸听,实因鹰爪功强化指、筋、肝三者太过,一旦停练便使阴气滞凝所致。此亦即鲜为人知的鹰爪功偏差。随着鹰爪功练得愈深愈精,这种偏差也愈深,平时不知不觉,一旦停练即显露出来。这偏差,程度深时虽说无药可治,但实有药有功法可防治。

  防治

  药物与功法防治

  用药物者,或用益肝阴之药,或用益肝阳之药,或用舒筋活络之药,或用清肝热、肝毒之药,或用平肝风之药;视具体情况而定。用药可分内用、外用。内用则煎汤服之;外用则视练功至何阶段而定。

  如在第一阶段,肝热者,则可将清肝热的药,如桑叶、菊花,放在铁砂、铁块的上面,正对掌心,掌心自会将药气吸入经络。第二、第三阶段,外用药物防治偏差之法,不切合常人的实际情况,不作介绍。

  功法防治

  一、每次练完鹰爪功后,将全身放松,轻松自在地活动全身,腕、指、肘、肩等关节尤应多轻松转动;接着将五指微收,再用力外弹,然后将上肢轻松自然挥动、抖动、颤动。

  二、练鹰爪功的人,五指常喜屈收(如睡觉时,五指常不自觉的屈曲,不会平伸),故应常有意将五指伸直(伸而不僵)。

  三、可多练王祖源氏得自高山少林寺的达摩易筋经十二式中的第一式、第二式、第三式、第四式、第六式。

  练飞雁展翅

  正身直立,目视前方,全身放松,两脚微开,两手左右平举如一字,五指伸直稍分开,且微上翘,肘关节、腕关节伸直不动,肩关节上下转动,即可感觉两手筋络一张一弛,尤以指掌更为明显。继可当肩关节下沉时,同侧腕关节亦同时微向下一沉(使五指更加上翘),这样,筋络的张弛感更加明显,再继之,可作鸟翼上下扇动之状(肘关节不可动),求得更明显的筋络张弛效果。

618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