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体育运动>运动常识>

健康运动产业发展

时间: 肖阳1034 分享

  运动健康产业是指提供促进人们身体运动,从而促进人体身心健康,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等产品或服务的产业,你找运动健康产业的发展过程吗?一起来看看吧。

  一、运动健康产业概述

  运动健康产业是指提供促进人们身体运动,从而促进人体身心健康,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等产品或服务的产业,包括运动健康产品制造业和运动健康服务业,其中,产品包括运动营养食品、健身器械、健身运动服饰和体质检测设备及软件管理系统等,而服务包括运动健康场馆服务、运动健康培训服务及运动健康管理咨询服务等。本书主要侧重于介绍运动健康服务业。

  大量的研究证实,体育锻炼对心理疾病有治疗效果。据国外对1750名心理医生调查,60%的医生认为应将体育活动作为消除焦虑症的治疗手段,80%的医生则认为体育活动是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手段之一。所以,健康运动不仅强身健体、增强体质,还具有完善和发展身体、促进心理健康、提高人的社会适应能力等功能,能够改善人类生命、生活方式,完善心理品格和促进人的现代化的实现,实现人的身体上、精神上、社会适应上的健全、健康状态。运动健康存在以下特点。

  (一)广泛性

  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没有任何一种文化形态可以在民众的参与程度上能与健康运动相比,它集合了各个人种和民族,涵盖了所有的阶层和人群,包容了不同地域环境的年龄和性别,吸纳了各种职业和学历人士。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无论是社区还是单位,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健身运动。国家鼓励公民参加群众健康运动,人们对健康运动参与内容尽管可以不同,参与的程度也可以有所差别,但人们必须参与其中,具有强烈的亲历实践的特征。健康运动活动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二)多样性

  伴随社会生活的日益丰富多彩,人们的生活价值观、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经济收入等差异将导致社会文化的多元化,这种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又将诱发健身运动的多样性,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大一统的群众体育活动。首先,健康运动将政府、体育行政部门、单位、企业、个人举办的体育活动越来越多地填充到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当中,社区活动、单位锻炼、辅导站、俱乐部、活动站点锻炼等也成为人们越来越多的选择,各种传统的、民族民间的、现代的体育活动内容日益丰富。其次,在实物型体育消费持续增长的同时,参与型体育消费将成为体育消费的主流,观赏型体育消费的群体会日益壮大。再次,体育与文化、教育、旅游、娱乐、卫生、国防、外交等社会活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互动,已经很难将体育与这些活动截然区分开来。同时,由于人们物质文化需求的多样性和满足人们物质文化需求产品的多功能性的客观现实,使得人们将不再仅仅满足于单一的体育产品和服务,而是将体育需求融入更多的其他需求之中,构成一种复合、多样并要求社会提供能够满足这种复合、多样需求的多重功能的产品和服务。

  (三)时代性

  在以前,健身运动是作为一项公益性的社会事业,通过政府主导、部门推进、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宏观体制,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和科技、教育、文化、卫生、旅游等社会团体及职能部门作用,形成社会举办、兴办健身运动的活动机制,以此发挥政府主体作用的同时,走社会化的道路,形成国家、社会、个人共同举办的格局。在进入小康社会后,广大人民群众将更加关注身体健康,用健康的身体来享受美好的生活。“花钱买健康”、“健康储蓄”成为一种社会发展势态,随之兴起的健身娱乐市场将会逐渐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运动健康的时代性得到进一步提升与彰显。

  二、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实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来,在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民收入的提高的同时,全民健身运动日益成为潮流,体育锻炼日益科学化,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运动健康产业也随之兴起。

  目前我国运动健康事业的产值小于2000亿元,但是增长速度很快。以健身俱乐部的发展为例。我国商业性体育健身场所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在城市社区,20世纪90年代数量快速增长,21世纪以来国际著名体育健身俱乐部的连锁机构和管理顾问公司开始进入我国,健身俱乐部得以飞速发展。根据中国产业研究报告网《2014-2018年中国健身俱乐部运营模式与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的数据,2012年前全国健身俱乐部每年在以300家左右的速度递增,北京健身俱乐部以每年30家的速度递增。对比国外,美国三亿人口,拥有26000多家健身俱乐部,而中国十三亿人口,却只有不到2000家俱乐部。未来的需求潜力是相当大的。

  目前运动健康产业各个子行业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基础,并随着国民收入的提高,亚健康的盛行,以及追求健康、时尚、形体美等生活观念的变化,运动健身行业处于快速成长时期。以平均每人每年在运动健康服务业消耗3000元计算,我国的运动健康服务业的市场将达到40000亿元。且我国的运动健康消费增长迅速。有机构称城市居民用于个人健身的消费每年以30%的速度递增,明显高于全球20%的平均速度。该数据不一定准确,却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运动健康消费需求的快速增长态势。

  健康运动产业的发展存在以下特点

  (一)发展不平衡

  世界各国发展不平衡。2008年,我国的体育人口(每周身体活动频度3次及以上,每次身体活动时间30分钟以上,每次身体活动强度中等程度以上)占人口总数的37.1%,与日本、芬兰、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的体育人口70%以上的比例相比,差距惊人。在美国,体育锻炼是人们最热衷的休闲方式。美国的休闲消费已达到2800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其中以休闲体育为内容的体育产业已成为支柱产业,而我国连1%都达不到。

  国内运动健康产业发展多种不平衡。一是地区间不平衡,在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东部和沿海地区及城市参加运动健康活动的较多,而在西部地区和广大农村,特别是比较边远地区的农民,运动健康意识较差。很多农民觉得自己从事的体力劳动已经够累,不需要专门进行体育锻炼了。二是人群结构不平衡,出现两头大,中间小的现象,即老年人和在校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多,而中青年则较少。三是层次不平衡,高收入阶层参加的体育活动的层次较高,而广大低收入者的体育活动则较相对简单。

  (二)以民营经济为主

  民营资本投资新兴休闲保健产业比例高达90%以上。

  (三)得益于健康事业弱小

  我国目前的运动健康事业发展弱小,目前仅局限于社区运动小广场等非常基本、基础的设施,甚至没有。而国外,如美国,社区体育场地和设施由政府、企业和个人捐赠,功能齐全,并且有勤工俭学的大学生和支援健身指导员进行服务和指导,公共运动健康设施和服务都非常丰富。

  三、产业发展趋势

  (一)规范化发展

  运动健康产业作为一种产业,近20年来在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发展迅猛,逐步进入一些国家支柱产业的行列。相应地,其经营管理亦达到相当的水平,各项管理制度与法规也比较完善。运动健康产业在我国是一个十分年轻的产业。由于我国体育健身娱乐业尚处于起步阶段,经营管理还处于较低水平,有关制度与法规目前正在讨论制定之中。运动健康产业在未来发展中,各项管理制度与法规必将更加完善,产业更加规范化

  (二)多样化发展

  众多健身者在年龄、性别、职业、收入水平、兴趣爱好方面的差异,表现出对于健身方式的不同喜好。年轻女性青睐于各类健身操、瑜伽、形体训练,中年女性喜欢各类舞蹈,男性同志喜好器械训练以及各种球类活动等等。这些不同的喜好使得健身市场发展必需多样化,健身俱乐部的实际发展情况也是如此,自本世纪初以来社会上不同级别、各种类别的健身俱乐部纷纷开张,时下在大城市中各种各样专业健身机构随处可见。随着近几年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城镇居民已经不满足于条件相对简单的室外健身,他们需要有专业的健身场地、器械、健身教练的健身场所,乐意参与自己喜爱的健身项目,渴望了解更多、更系统的健身知识以及健身指导。

  (三)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

  在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出现体育健身娱乐场所以来,经过缓慢发展的时期,到90年代初,由于改革的深入和对外开放的扩大,来华外商增加,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因而对运动健康项目服务的需求迅速上升。特别是随着我国公费医疗制度改革的深入,人们更加意识到有一个健康身体的重要,“化钱买健康”已逐步为大多数人认识并接受。我国的运动健康产业正在形成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格局,这个新格局是围绕着《全民健身计划》构建的。全民健身计划由于是以全体国民为实施对象,因此必将会使运动健康产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大发展。

  四、产业面临的问题

  (一)消费观念落后

  中国人的消费观念也制约了健身运动消费的增长,中国人消费观念比较保守,注重能够看的见的利益,节约一分钱就等于赚了一分钱最能体现中国人的消费观,在消费的时候喜欢讨价还价,消费是为了挣钱的思想左右了大众的消费行为。健身锻炼作为一种持续的长期的行为,不能让大众能够预见短期的利益,这也是为什么大众健身服务业难以有稳定增长的消费群体的主要原因。

  (二)缺乏统一行业标准与管理规范

  目前,对于健身运动机构还没有形成系统的行业标准。例如,对于健身俱乐部,虽然国家体育总局牵头进行健身俱乐部的星级认证工作,星级评定类似当前的星级饭店一样,划分了不同的等级,星级标志越多,表示体育服务规模越大,服务质量就越到位。但是这一标准与消费者熟悉的酒店行业的标准相比,知者甚少,没有形成广泛的影响力不能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形成指导。同时,缺乏全国性行业自律与管理组织,虽然产生过商业或者地方性的联盟,但是影响力十分有限,健身运动机构的经营管理与服务水平还是处在”自由发展、各自为政”的境地。

  (三)过分重视赛事和专业化

  一方面,企业和政府部门为宣传,对赛事活动等具重视力度较大,对群众性体育的开展多以“大场面、大活动”为典范,如万人健康跑、万人徒步走等等,给人的感觉更多的是拘于形式,流于表面。另一方面,当代年轻人富有追求新潮的思想,受“技压群芳”的功利思想影响,同时受体育运动项目可选择性小等限制,在进行体育锻炼时片面追求“专业化”和技能化,而这样的体育技能一般会要求较剧烈的运动。根据体育专业人士的介绍,体育运动的专业化,尤其是高强度的专业化,势必会造成身体的损伤。所以,从运动健康的角度出发,运动健康产业应发展多样化的运动方式,供人们“套餐”式健身需求。

  (四)缺乏运动健身职业认证

  目前我国健身俱乐部数量激增,人们也倾向于选择去专业机构学习舞蹈、健美操、减肥操等进行形体塑造和健身,或者在专业机构进行力量训练、心肺功能训练等各种体能锻炼。林林总总的锻炼方式就如商店里边琳琅满目的商品,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健身方案,成为很多人的困惑。大部分人在不懂得锻炼项目背景的前提下,只能选择慢跑之类非常简单的运动。而如果有了专业健身运动人员的指导,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套餐”,会使人们的运动锻炼更加科学也更加有效。而目前,对于国内对于健身运动职业从业人员的培训、认证还很缺乏,人们得不到从业人员的合理的运动健身方案,从而不利于运动健身产业的发展。

  (五)行业品牌意识不强

  我国运动健身服务业的发展历史不长,对品牌运营和品牌维护意识和能力不强。许多健身俱乐部的生存年限都没有超过三年。品牌维护成为目前我国运动健身行业的薄弱环节。

  五、产业发展策略和建议

  (一)加强宣传力度,引导消费

  根据一些调查,无论是经营者还是消费者都认为消费者的健身意识是影响消费者加入俱乐部的最主要因素。因此运动健康产业的发展还需要依托国民健身意识的提高。在全社会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积极组织开展国民体质的监测研究工作,定期检验和公布国民体质状况,从而督促、指导大人民群众参加健身运动,增强健身消费观,逐步扩大健身消费范围。

  (二)加强行业管理

  建立健全法律体制机制,保证市场的正常运行和消费者维权有法可依。引导建立行业协会,建立市场准入和行业标准,规范行业运作。成立专门的监管机构或者指定专门的监管机构对行业内企业进行管理,较少骗会费等行业乱象。建立职业准入制度。当前我国并没有标准的职业准入,大部分服务人员如健身教练由私人机构培训,造成服务人员素质良莠不齐,从而造成消费者对运动健身机构信任度不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运动健康产业的发展。

  (三)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

  —方面政府应加大对群体的资金投人,另一方面政府应制定和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和吸引投资者,鼓励企业,公司、个人创办各种类型的健身俱乐部。国家在政策上、税收上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并提供必要的科技成果、科技指导人员培训。保护投资者利益,并规范市场行为,加强监督,防止出现伪劣用品和牟取暴利等损害健身消费者的现象。

  (四)构建基础运动健身支撑体系

  当前我国运动健康服务开展不起来的一个原因,是居民享受不到最基本的健康运动服务,对其陌生的感觉和没有浓厚的兴趣成为发展运动健康产业的一个阻力。政府部门除加强宣传之外,还应该建立完善的体育运动基础设施系统,引导国民参与运动健康事业,带动运动健康产业的发展。具体办法如建设社区健身中心,以为社区为单位建设最低体育设施条件,配备运动健康辅导员。社区健身中心除担任运动保健体系之外,还可以作为社区健康养生培训场所,组织举办社区文娱活动的场所等。

  (五)加强行业自身建设

  健身场馆的经营应把科学指导健身作为服务和经营的主要策略,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加强宣传和引导,定期举办各种健身科学理论的讲座和培训,出版健身科学指导丛书和教材,设立健身咨询机构,开设健身信息热线。经营范围灵活多样,适应市场需求,建立健身运动俱乐部,形成全民健身运动的基础,同时,推进健身运动市场的发展。

  (六)增加产品供给

  多引进国外一些新兴的健身娱乐项目,同时挖掘各地特色的民族民间健身娱乐项目,如中国的太级,气功和武术等健身方式。对已有产品进行系列化开发,以满足不同消费人群的消费意愿,比如有氧健身操可根据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等,开发出适合不同群体的有氧健身操,拓展消费者消费选择的空间,扩大有效供给。

  (七)延伸产业链

  延伸上下游产业链,比如开展运动保健培训,开展运动保健用品的联合运营,运动健康文化产业等。

  与其他产业向结合。与运动健康管理相结合,添加运动健康管理内容,体育锻炼与体质监测相结合,定期检测,积极反馈,使锻炼者能够及时了解自己的锻炼水平和功能状态,保证体育锻炼的科学性、合理性和经济性,充分发挥体育运动在促进健康方面的有效作用。加强产学研联合,对高校人才采用“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技术引进模式,增强企业技术服务能力。与科学技术相结合,将科学技术渗透到运动保健及运动健康管理中,开发出更多运动保健产品,更好地服务于消费者。与保险产业联系,健身产业和保险,医疗,康复等相结合,利用和保险公司的合作将会员的健身计划和健康保险溶为一体,会员在交纳健康保险的同时也成为健身俱乐部的会员,适当的健身为保险公司降低了赔付医疗费用的风险,也同时扩大了健身俱乐部的市场人群。
猜你喜欢

1.运动与健康的自我评价

2.中国大健康产业前景及趋势分析

3.运动与健康自我评价

4.运动与健康科学

5.2016健康行业创业点子

6.运动与健康自我评价

3084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