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初中学习方法>初二学习方法>八年级物理>

初二下册物理期末知识点整理(2)

时间: 妙纯901 分享

  初二下册物理期末知识点整理11-12章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复习

  一、功:

  1、力学里所说的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不做功的三种情况:有力无距离(物体受到了力,但保持静止。)、有距离无力()物体由于惯性运动通过了距离,但不受力。、力和距离垂直(物体受力的方向与运动的方向相互垂直,这个力也不做功。)。

  巩固:☆某同学踢足球,球离脚后飞出10m远,足球飞出10m的过程中人不做功。(原因是足球靠惯性飞出)。

  3、力学里规定: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公式:W=FS

  4、功的单位:焦耳,1J= 1N•m 。 把一个鸡蛋举高1m ,做的功大约是0.5 J 。

  5、应用功的公式注意:①分清哪个力对物体做功,计算时F就是这个力;②公式中S 一定是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强调对应。③ 功的单位“焦”(1牛•米 =1 焦)。

  二、功率:

  1、定义: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

  2、物理意义: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3、公式: = Fv

  4、单位:主单位 W 常用单位 kW 换算:1kW=103W

  某小轿车功率66kW,它表示:小轿车1s 内做功66000J

  三、机械能

  (一)、动能和势能

  1、能量: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

  理解:①能量表示物体做功本领大小的物理量;能量可以用能够做功的多少来衡量。

  ②一个物体“能够做功”并不是一定“要做功”也不是“正在做功”或“已经做功”如:山上静止的石头具有能量,但它没有做功。也不一定要做功。

  3、探究决定动能大小的因素:

  ① 猜想:动能大小与物体质量和速度有关;

  ② 实验研究:研究对象:小钢球 方法:控制变量;

  ?如何判断动能大小:看小钢球能推动木快做功的多少

  ?如何控制速度不变:使钢球从同一高度滚下,则到达斜面底端时速度大小相同;

  ?如何改变钢球速度:使钢球从不同同高度滚下;

  ③分析归纳:保持钢球质量不变时结论:运动物体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保持钢球速度不变时结论:运动物体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④得出结论:物体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有关;速度越大动能越大,质量越大动能也越大。

  4、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理解:①有动能的物体具有机械能;②有势能的物体具有机械能;③同时具有动能和势能的物体具有机械能。

  (二)、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1、知识结构:

  2、动能和重力势能间的转化规律:

  ①质量一定的物体,如果加速下降,则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②质量一定的物体,如果减速上升,则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3、动能与弹性势能间的转化规律:

  ①如果一个物体的动能减小,而另一个物体的弹性势能增大,则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

  ②如果一个物体的动能增大,而另一个物体的弹性势能减小,则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4、动能与势能转化问题的分析:

  ⑴首先分析决定动能大小的因素,决定重力势能(或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看动能和重力势能(或弹性势能)如何变化。

  ⑵还要注意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过程中的能量损失和增大——如果除重力和弹力外没有其他外力做功(即:没有其他形式能量补充或没有能量损失),则动能势能转化过程中机械能不变。

  ⑶题中如果有“在光滑斜面上滑动”则“光滑”表示没有能量损失——机械能守恒;“斜面上匀速下滑”表示有能量损失——机械能不守恒。

  (三)、水能和风能的利用

  1、、水电站的工作原理:利用高处的水落下时把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水的一部分动能转移到水轮机,利用水轮机带动发电机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练习:☆水电站修筑拦河大坝的目的是什么?大坝为什么要设计成上窄下宽?

  答:水电站修筑拦河大坝是为了提高水位,增大水的重力势能,水下落时能转化为更多的动能,通过发电机就能转化为更多的电能。深度越深压强越大。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复习

  一、杠杆

  1、 定义: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说明:①杠杆可直可曲,形状任意。

  ②有些情况下,可将杠杆实际转一下,来帮助确定支点。如:鱼杆、铁锹。

  2、 五要素——组成杠杆示意图。

  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用字母O 表示。

  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 F1 表示。

  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 F2 表示。

  说明 动力、阻力都是杠杆的受力,所以作用点在杠杆上。

  动力、阻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反,但阻力与杠杆的转动的方向相反

  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1表示。

  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2表示。

  画力臂方法:一找支点、二画线、三连距离、四标签

  ⑴ 找支点O;⑵ 画力的作用线(虚线);⑶ 画力臂(过支点垂直力的作用线作垂线);⑷ 标力臂(大括号)。

  3、 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① 杠杆平衡是指: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

  ② 实验前:应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方便的从杠杆上量出力臂。

  ③ 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或杠杆原理)是: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写成公式F1l1=F2l2 也可写成:F1 / F2=l2 / l1

  解题指导:分析解决有关杠杆平衡条件问题,必须要画出杠杆示意图;弄清受力与方向和力臂大小;然后根据具体的情况具体分析,确定如何使用平衡条件解决有关问题。(如:杠杆转动时施加的动力如何变化,沿什么方向施力最小等。)

  解决杠杆平衡时动力最小问题:此类问题中阻力×阻力臂为一定值,要使动力最小,必须使动力臂最大(动力作用点与支点的连线是力臂时最省力),要使动力臂最大需要做到①在杠杆上找一点,使这点到支点的距离最远;②动力方向应该是过该点且和该连线垂直的方向。4、应用:

  名称 结 构

  特 征 特 点 应用举例

  省力

  杠杆 动力臂

  大于

  阻力臂 省力、

  费距离 撬棒、铡刀、动滑轮、轮轴、羊角锤、钢丝钳、手推车、花枝剪刀

  费力

  杠杆 动力臂

  小于

  阻力臂 费力、

  省距离 缝纫机踏板、起重臂

  人的前臂、理发剪刀、钓鱼杆

  等臂

  杠杆 动力臂等于阻力臂 不省力

  不费力 天平,定滑轮

  说明:应根据实际来选择杠杆,当需要较大的力才能解决问题时,应选择省力杠杆,当为了使用方便,省距离时,应选费力杠杆。

  二、滑轮

  1、 定滑轮:

  ①定义: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②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

  ③特点: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④对理想的定滑轮(不计轮轴间摩擦)F=G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速度vF) = 重物移动

  的距离SG(或速度vG)

  2、 动滑轮:

  ①定义: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可上下移动,

  也可左右移动)

  ②实质: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

  的省力杠杆。

  ③特点: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④理想的动滑轮(不计轴间摩擦和动滑轮重力)则:F=1/2G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 拉力F= 1/2(G物+G动)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vF)=2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SG(或vG)

  3、 滑轮组

  ①定义:定滑轮、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

  ②特点: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③理想的滑轮组(不计轮轴间的摩擦和动滑轮的重力)拉力F= 1/n G 。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F= 1/n (G物+G动)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vF)=n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SG(或vG)

  ④组装滑轮组方法:首先根据公式n=(G物+G动) / F求出绳子的股数。然后根据“奇动偶定”的原则。结合题目的具体要求组装滑轮。滑轮组的使用

  ①使用滑轮组提重物时,若忽略滑轮和轴之间的摩擦以及绳重,则重物和动滑轮由几段绳子承担,提起重物的力就等于总重量的几分之一,即F= 。因此关键是弄清几段绳子承担总重。

  ②把重物和动滑轮从滑轮组中“隔离”出来,就很容易弄清直接与动滑轮连接的绳子的段数n。

  ③同一个滑轮组,n为“奇动偶定”,拴点在动滑轮上时,连在动滑轮上绳子的段数n=2N+1,则更省力.

  ④ 计算绳子的段数n可用拉力F= 、拉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S=nh或移动的速度VF=nVG求得。其中G为总重,h为重物和动滑轮上升的高度,VG为重物和动滑轮移动的速度.n取整数(采用小数进一法).

  ⑤ 拉力F的大小与吊起动滑轮的绳子股数n有关。

  ⑥ 1.有几段绳子与动滑轮相连,n就为几;

  ⑦ s=nh

  ⑧ 重物上升h高度,绳子自由端要移动nh距离

  ⑨ F=——G物(不计摩擦、绳重和动滑轮重)

  ⑩ F=——(G物+G动)(不计摩擦、绳重)

  ⑪ (2)公式:F=G总/n=(G物+G动滑轮)/n (不计滑轮摩擦

  ⑫ 绳子的绕法:当n为偶数时,绳子的起端在定滑轮上;当n为奇数时,绳子的起端在动滑轮上。

  三、机械效率:

  1、有用功:定义:对人们有用的功= 直接用手对重物所做的功(Gh)

  公式:W有用=Gh(提升重物)=W总-W额=ηW总

  斜面:W有用= Gh

  2、额外功:定义: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才

  公式:W额= W总-W有用=G动h(忽略轮轴摩擦的动滑轮、滑轮组)

  斜面:W额=f L

  3、总功: 定义:有用功加额外功或动力所做的功

  公式:W总=W有用+W额=FS= W有用/η

  斜面:W总= fL+Gh=FL

  4、机械效率:① 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

  ② 公式:

  斜 面:

  定滑轮:

  动滑轮:

  滑轮组:

  ③ 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 。通常用 百分数 表示。某滑轮机械效率为60%表示有用功占总功的60% 。

  ⑬ 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减小机械自重、减小机件间的摩擦。

  ⑭ 提示:机械效率η没有单位,用百分率表示,且总小于1

  W有=G h [对于所有简单机械] W总=F s [对于杠杆和滑轮]

  W总=P t [对于起重机和抽水机]

  W总=P t-Q热[对于电动机,因为线圈发热损失部分不算总功]

  5、机械效率的测量:

  ① 原 理:

  ②应测物理量:钩码重力G、钩码提升的高度h、拉力F、绳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

  ③器 材:除钩码、铁架台、滑轮、细线外还需 刻度尺、弹簧测力计。

  ④步骤:必须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目的:保证测力计示数大小不变。

  ⑤结论: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有:

  A动滑轮越重,个数越多则额外功相对就多。

  B提升重物越重,做的有用功相对就多。

  C 摩擦,若各种摩擦越大做的额外功就多。

  绕线方法和重物提升高度不影响滑轮机械效率。

  6、机械效率和功率的区别:

  功率和机械效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即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机械效率表示机械做功的效率,即所做的总功中有多大比例的有用功。

  物理公式详解汇总

  一、重力(G):1、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叫重力

  2、计算公式: G=mg m为物理的质量; g=9.8N/kg,常取g=10N/kg

  3、单位:牛顿简称牛,用N 表示

  四、杠杆原理1、杠杆的平衡条件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2、公式:F1l1=F2l2 也可写成:F1 / F2=l2 / l1 其中F1为使杠杆转动的力,即动力;l1是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即动力臂; F2为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即阻力;l2是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即阻力臂

  五、压强(P):1、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2、计算公式: P=F/S F为压力,常用单位牛顿(N);S为受力面积,常用单位米2(m2) 3、单位是:帕斯卡(Pa)

  六、液体压强(P): 1、计算公式:p =ρgh

  其中ρ为液体密度,常用单位kg/m3 g/cm3 ; g=9.8N/kg;h为深度,常用单位m 2、单位是:帕斯卡(Pa)

  七、阿基米德原理求浮力 1、内容: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2、公式计算: F浮 = G排 =ρ液V排g G排 为排开液体受到的重力,常用单位为牛(N);ρ液为物体浸润的液体密度,常用单位kg/m3 g/cm3 ; V排为排开液体的体积,常用单位cm3 m3 ;g为重力系数,g=9.8N/kg 3、单位:牛(N)

  八、功(W): 1、定义: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2、计算公式: W=FS 其中F为物体受到的力,常用单位为为牛(N);S为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常用单位为m

  3、单位:焦耳,1J=1N•m

  九、机械效率(η): 1、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 2、计算公式:η= W有用/ W总 W有用为对人们有用的功,即有用功; W总为有用功加额外功或动力所做的功,即总功。单位都为焦耳(J) 3、单位:通常用百分数表示(%)

  十、功率(P): 1、定义: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 物理意义: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公式: P=W/t W为所做的功,单位焦耳(J);t为做功的时间,单位s

  3、单位:主单位W;常用单位kW 换算:1kW=103W 1mW=106 W

  (1)理解关键词语

  ①表现为理想化模型的用语,如光滑、不计阻力、轻质(杠杆、滑轮)

  ②做匀速直线运动、静止

  ③有用的功率还是总功率、功率还是效率等

  (2)挖掘隐含条件

  说到气压是标准大气压,意味着压强是105Pa,水的沸点是100℃

  说到不计能量损失,意味着能量转化或转移的效率是100%.

  1. 光滑:没有摩擦力;机械能守恒

  2. 漂浮:浮力等于重力;物体密度小于液体密度

  3. 悬浮:浮力等于重力;物体密度等于液体密度

  4. 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受平衡力;动能不变(同一物体)

  5. 静止:受平衡力,动能为零

  6. 轻小物体:质量可忽略不计

  7. 上升:重力势能增加

  8. 不计热损失:吸收的热量等于放出的热量(Q吸=Q放);消耗的能量等于转化后的能量

  (3)排除干扰因素

  (1)物体水平移动时,不会克服重力做功,此时物体的重力就是干扰因素。

  (2)物体以不同的速度匀速上升或匀速下降,表明物体受平衡力的作用,此时的“上升”、“下降”及“不同的速度”均为干扰因素。

  (3)表格类题目中有很多数据,不一定都有用,要快速搜寻有用的数据,排除干扰因素。

  看了“初二下册物理期末知识点整理”的人还看了:

1.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复习提纲大全

2.初二物理下册重点知识点总结

3.初二物理下册期末力的复习知识点总结

4.初二下册物理知识点归纳

5.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常考知识点

2835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