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初中学习方法 > 初一学习方法 > 七年级地理 > 七年级下册巴西地理教案(2)

七年级下册巴西地理教案(2)

时间: 陈哲凡673 分享

七年级下册巴西地理教案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巴西的自然环境特征以及巴西的社会文化状况。巴西借助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快速发展经济,成为世界第七大经济体,本节课,我们进一步认识巴西。

  教师:布置学习任务:探究巴西经济发展

  活动一:分析20世纪以前巴西的经济概况

  步骤1:学生完成下列任务:

  1.20世纪前,巴西的经济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主导产业有哪些?

  2.巴西主要有哪些农作物?这些农作物主要分布在哪里?

  3.巴西有哪些主要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哪里?

  学生1:指图说明巴西20世纪前经济发展的过程。

  预设学生答案:经历了五个阶段:木材采伐、种甘蔗发展制糖业、采金热、咖啡种植、种植天然橡胶。

  学生欣赏图片:巴西的主要作物。

  学生2:指图说出巴西的主要农作物及其分布。

  预设学生回答:咖啡、可可、天然橡胶、香蕉、大豆、剑麻、甘蔗等。主要分布在巴西高原的东南部。

  学生3:指图说明巴西的主要矿产及其分布。

  预设学生回答:主要有铁矿、金矿、石油、锰矿等,主要分布在巴西高原。

  教师强调:巴西的铁矿储量大,质量好,除本国使用外,还大量出口,我国上海宝山钢铁基地就大量进口巴西的铁矿。

  【设计意图】学会运用地图、图片以及文字资料获取有效信息,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步骤2:教师组织讨论:巴西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

  学生合作探究:

  教师总结:农业生产的发展与气候、地形关系密切。

  学生:归纳巴西20世纪前经济发展的特点。

  预设学生回答:20世纪前,巴西经济长期依赖农矿初级产品生产,经济结构单一。

  教师承转过渡:初级农产品的大量出口,给巴西带来源源不断的外汇,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厚的资金。下面我们再看看巴西20世纪后的经济发展情况。

  活动二:感受20世纪后巴西经济发展

  步骤1:农业生产高奏凯歌

  教师:出示图片资料

  学生完成任务:

  1.巴西产量占世界首位的主要农产品有哪些?

  2.巴西主要的出口创汇产品有哪些?

  (答案见课件展示)

  步骤2:工业发展突飞猛进

  教师:布置任务:二战后,巴西的经济发展特点。

  学生完成任务:(读图、指图、讨论、展示)

  1.巴西主要有哪些工业部门?

  2.在9.24图中找出:铁、煤、石油主要分布在哪里?

  3.在9.24图中任找三个城市,完成下表:

  主要城市

  主要工业部门

  附近的原材料

  教师任务:

  1.呈现课件

  2.补充资料:巴西水能开发以及酒精汽车的相关资料。

  3.总结提升:

  (1)工业分布要考虑矿产资源、交通条件等因素。

  (2)巴西结合自身实际,充分利用优越的自然环境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发展经济,这就是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4.学法引导:学会比较是学习地理的基本方法,对比相同类别的事物时,能够找出差异和相同点。

  【设计意图】让学生树立因地制宜的发展观,学会运用比较的方法思考地理问题,加深学生对巴西经济发展的认识,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教师:布置学习任务:关注巴西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学生欣赏图片:

  1.走进“动植物王国”

  2.感受“地球之肺”

  学生完成下列任务:

  1.热带雨林有哪些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思考:这些环境效益中,哪些能对全球产生影响,哪些主要影响当地?

  2.阅读教材中的文字和图片,了解热带雨林被破坏的主要原因及其影响。

  3.角色扮演:

  4.初步讨论:

  5.深入讨论:

  教师指导:

  1)巴西对热带雨林的保护

  2)阶段小结:

  想一想:如何解决开发资源、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提出自己的建议。

  学生预设回答:开发热带雨林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但是也会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应该适当开发热带雨林,注意加强保护热带雨林,做到可持续发展。

  例如:砍伐后及时补种,分片开发,有计划开发……

  教师:点评学生的回答。

  承转过渡: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设计意图】学习热带雨林开发与保护内容,要充分地读图、讨论、分析、归纳,进行知识整合;运用合作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激发学生对热带雨林开发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人地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教师:出示课堂训练题

  【设计意图】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运用比较法实现知识的迁移,有利于强化本节学习内容,可以检验学习效果,也是对学生学习技能的拓展和巩固。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材内容图文并茂,一共涉及三方面的知识,都是重点内容,其中难点内容是巴西工农业分布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及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对自然环境进行分析时,从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等方面进行分析,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认识巴西的自然环境特征。对巴西以混血种人为主的地域文化的认识,采用读图表、看图片、赏视频、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解析,学生能够很好地理解巴西文化的形成过程。对于工农业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采用读图分析法、对比法等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提取信息、整合信息。对于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这部分内容,采用角色扮的形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在知识方面,学生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知识结构;在价值观方面,学生基本树立了因地制宜的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思想,提升了学生的地理素养。

  教学特点:重视学生阅读地图能力和图表分析能力的培养,充分利用图片、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利用小组合作讨论激发学生智慧的火花,整个学习过程基本都是以学生的表现、表达为主,学生是课堂的主体。

  不足:最好将学习任务再进行细致布局,可与旅游活动相结合,会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总之,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学习目标,学生在知识掌握、能力提升、价值观的形成等方面收获较大。

  七年级下册巴西地理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巴西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特点。

  2、热带雨林的危机

  3、巴西主要的热点经济作物

  4、巴西的工业布局及城市分布特点。

  能力目标

  1、运用巴西的地形图、气候图分布图,掌握巴西主要的热带经济作物分布

  2、运用巴西的矿产资源图及主要的工业区和工业城市图,揭示矿产资源对巴西工业区的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学习,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地理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巴西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农业生产特点、 工业特点以及种族构成等。

  教学难点

  热带雨林对于全球气候的影响

  教法学法

  教学媒体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补充与反馈

  课前预习

  导入新课

  1.创设情景导课。

  大家看录像,说出展现的内容。

  播放日韩世界杯,巴西队获得冠军时的录像片断。

  说说看,你还知道巴西的哪些事物?

  总结:今天我们就一起认识巴西

  重难点教学过程

  板书:第二节巴西。

  2.展示世界政区图。

  要求:指图说出巴西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总结:巴西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纬度较低,光热资源丰富。

  板书:位置、环境、热带面积广大。

  电脑播出巴西的地形图(多媒体课件)

  读图回答:1.二条特殊的纬线:赤道、南回归线。

  2.巴西所处的温度:热带

  3巴西的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景观图展示)

  4.巴西的主要地形:亚马孙平原---世界最大的冲积平原,占面积的 1/3巴 西高原-----世界面积最大的高原,占面积的2/3

  (提问):(一).为什么巴西是世界上热带雨林面积最大国家?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1.地理位置决定。

  2.亚马孙流域经过这里。(让学生自己来介绍亚马孙河并展示图片)

  3.安第斯冰雪消融带来大量流水

  (二).热带雨林有何作用它为人类提供了那 些资源?

  (活动):学生分组讨 论并推选代表举例说明。

  教师提供图表总结。

  经济价值——提供木材

  提供全球气候

  提供新鲜空气

  环境效益 涵养水源,保护淡水资源

  保护土壤,防止水土流失

  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

  (三).巴西是怎样开发和利用热带雨林的?

  (活动):由学生出示资料进行角色扮演:角色分工1.林业部长 2.外国开发商3.当地农民 4.生态学家。(小组成员认领角色,通过讨论,然后上台表演。各小组经过角色之间引起的争论,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

  (教师总结):开发的同时,要注重保护处理好二者的关系

  二.热带经济作物王国

  1.看图9.35请回答:巴西有哪些主要的农作物?分布在哪一地带?

  结合图9.33,34图说明这里有哪些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 ?有哪些产量居世界前列的作物?(咖啡、甘蔗、柑橘、橡胶、可可、玉米、 棉花、大豆等,分布于东南沿海一带。这里地形平坦,海拔较高,气候宜人,沿海多港口,海运便利;这里城市密集,人口众多,便于就地消费。

  总结:巴西大部分国土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热带土地广阔,为热带作物的种植提供了有利条件。其中,咖啡、甘蔗、柑橘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是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

  三、民族工业的发展

  1.导入:巴西是拉丁美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同时也是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较高的国家。它是怎样发展起来 的呢?工农业生产又有什么样的特征呢?这些是下面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

  2.阅读课本,自学探究巴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经济特征。((1)殖民初期,出口“巴西木”。(2)16世纪中期,种植甘蔗,制糖业兴起。(3)17世纪末,掀起采金热。(4)19世纪初,大量种植咖啡。

  总 结:单一生产农矿产品,现代工业不发达。

  3.展示“巴西的农产、矿产和工业”图,观察该图,看看巴西有哪些丰富的矿产?分布在何处?对巴西的现代工业有何影响?(主要矿产有铁、锰、金、煤等,集中分布于东南部。富的铁、锰等金属矿产, 便于发展重工业;而

  矿产的分布,又影响着工业的分布在接近东南沿海的矿产地

  总结:的确, 依据丰富的矿产资源,使巴西的钢铁、造船、汽车、飞机等制造业都已跃居世界重要生产国家的行列。

  4.引导:巴西重工业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除靠近矿产地等因素以外,还受哪些因素影响?

  提示:从交通、气候等方面考虑。(东南沿海多港口,便于海上运输;这里纬度较高,气候凉爽宜人。)

  5.引导探究:巴西的能源矿产如优质煤、石油等都不多。想一想巴西该怎样解决能源不足的问题?((1)利用水能,合作修建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伊泰普水电站。(2)进口能 源。(3)大力发展生物能源等。(4)研究利用太阳能、风能、潮夕能等。

  总结应用

  四.总结:今天我们认识了“桑巴王国”巴西,知道了它是世界上占有热带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热带雨林最多的国家,该国铁矿丰富,工业发展很快,热带经济作物产量占世界重要地位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一.位置和自然环境

  1.位置:纬度位置: 主要位于南半球,热带

  海陆位置;东临大西洋

  2.地形和河流:巴西高原,亚马孙平原,亚马孙河

  3.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二.热带雨林的危机

  1. 经济价值——提供木材

  提供全球气候

  提供新鲜空气

  环境效益 涵养水源,保护淡水资源

  保护土壤,防止水土流失

  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

  2.热带雨林的保护

  三.热带经济作物王国

  1.主要作物:咖啡、甘蔗、可可、剑麻

  四.民族工业的发展

  1.主要城市:里约热内卢,圣保罗,巴西利亚

  2.人口和工业分布在东南沿海


1.七年级地理巴西学案

2.人教版七年级地理巴西教案

3.七年级地理下册巴西教学设计

4.初一地理巴西的教案

5.七年级地理巴西教案

467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