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初中学习方法 > 初一学习方法 > 七年级历史 > 中华书局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

中华书局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

时间: 妙纯901 分享

中华书局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是一种教学方式,也是一种学习方式。小编整理了关于中华书局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中华书局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设计

  隋朝的统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社会经济的繁荣,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等基本史实。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索 “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功与过”等问题,培养学生从特定的历史条件观察问题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是与长城齐名的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

  [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为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

  本课的难点是对开凿大运河的目的和作用,要引导初一的学生辩证地、全面地去分析和评价,有一定难度。

  [教材分析]

  本课以“隋朝的统一”为主题讲述隋朝的历史。隋朝的特点是短暂而繁荣。“繁盛一时”四字高度概括了隋朝历史的特点,但由于课时的限制,本课实际上只讲了隋朝的“繁盛”;而“一时”,即二世而亡,只有留待下一课作为唐朝建立的背景去概述了。

  [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方式与方法]综合启发式教学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具]地图册、隋朝相关多媒体、大运河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讲述“隋炀帝赏琼花”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由此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1、“隋朝的建立”可由教师讲述,但切勿补充过多史料。581年北周外戚杨坚

  夺取政权,建立隋朝,都 长安,年号开皇,杨坚就是隋文帝。

  2、讲述“隋朝的统一”,教师可制作一幅地图,展现“北周与陈对峙→隋与陈对峙→隋灭陈,南北重归统一”的演变,帮助学生形成应有的空间观念。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隋朝统一全国的重大意义:结束西晋末年以来二百七十多年的分裂、对峙局面,开创隋唐时期三百七十余年的“大一统”局面,为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思考:联系南北朝历史的特点,想想为什么在经历了魏晋南北朝的大分裂后,隋朝能实现重新统一?

  3、“隋初经济的繁荣”

  1)、隋文帝即位后,进行改革。隋文帝在位期间出现了盛世,称为“开皇之治”

  2)、引导学生探究“隋朝经济繁荣出现的原因?”可从课文中找,也可互相议论,大体上可归纳出两点: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隋文帝励精图治,发展生产。

  4、大运河的开通

  利用导入框和〔活动与探究〕中提出的问题制成投影片,组织讨论: 问题一: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功与过。

  问题二:大运河对我国历史发展有什么重要作用?

  打出讨论题后,先引导学生做好准备,寻找“论据”:

  ①阅读理解教科书第3-4页的历史材料;

  ②在“大运河的开通”一目的正文和阅读文字中找出评价大运河作用的话。 讨论时先让学生畅所欲言,自由议论,再选派小组代表发言和个人发言。教师在引导时可提示学生注意两点:一是提出看法要说明理由;一是看问题要全面,要看主流。

  三、教师可利用多媒体作全课小结。

  四、课堂练习:(使用投影)

  五、推荐作业

  制作与本课有关的自由阅读卡。

  附:板书设计

  一、隋朝的统一和开皇之治

  1、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都 长安,年号开皇。

  2、589年,隋灭陈,统一南北。

  3、隋文帝在位期间出现了盛世,称为“开皇之治”

  二、隋朝大运河:

  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派人开凿了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这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它的开凿,大大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

  三、暴君隋炀帝和隋朝灭亡: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杀死,隋朝灭亡。

  初中历史教学下历史地图的作用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形成主动性学习

  随着历史学科的教学改革,新课标教学要求教师能够在历史教学课堂中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注意展开与学生的学习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自主投入到对历史的学习之中。而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历史地图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激发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兴趣,是教师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在历史教学中,对于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教师是不能够做到真实场景的还原的,这就对学生的理解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但是历史地图的引入以一种直观明了的方式让学生的理解减少了困难。同时,简洁的地图语言也让历史课堂变得更加生动、具体。而且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自己尝试制作历史地图,但在历史地图使用中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由于历史地图的历史性特点,地图中的很多汉字都已经不在现代汉字中出现,这对学生的学习就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但这也是教师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的重要途径。对于一些生僻字,教师要在历史地图的使用中鼓励学生及时查询,做好标记,这对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非常有帮助的。

  二、有利于学生系统了解历史,为其他学科学习提供助力

  在初中教学中,教师引入历史地图,有利于学生对历史学习框架的整体把握。因为历史地图就是以一种整体化的形式向学生展现历史,这就从宏观的角度加强了学生对历史的整体认识,有助于学生更加全面地把握历史。在历史事件的学习中,通过历史地图与历史事件之间的互相对应,可以让学生形成更加深刻地记忆,更有利于学生在整体上把握历史,更加直观地叙述历史事件。教师在实施历史地图教学中,应该注意引导学生形成跨学科知识,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引导学生联系历史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通过不断地给学生提示,启发学生在历史学习中逐渐建立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将历史的学习融入政治学习、语文学习之中,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融入历史学习。

  三、有利于客观评价历史,培养爱国情怀

  学生应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历史,这有利于学生用一种客观公正的态度来正确评价历史。例如,在历史地图中可以看到,台湾、西藏在很久之前就是中国的一部分,是属于中国的领土。虽然在历史的时代变迁中,曾一度发生过波折,但它们属于中国领土的事实是不容置疑的。学生在历史地图的学习中,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些过往,能够慢慢地体会历史的发展规律,这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使学生在考虑问题时能够更加深入。教师在历史教学中,通过历史地图,向学生讲述了人类的发展,讲述了社会的变迁,这能够帮助学生在历史的学习中形成整体的世界观念,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建立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教师在引入历史地图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关注中国的国情,指引学生用一种认真的态度对待历史文化,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让学生意识到自己之于国家发展的责任。通过历史地图,教师还要帮助学生慢慢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鼓励学生形成乐观的生活态度,勇敢对待挫折,学会在逆境中顽强成长。

  四、总结

  总之,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初中历史教学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学习,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要实现灵活变通,在教学方式上要实现更加生动多样,而历史地图的作用正是如此。通过历史地图这一有效的教学载体,能够以一种形象化、直接化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历史知识,对于提升学生的历史学习热情、加强学生的历史学习记忆、发展学生的历史学习思维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要不断深入研究历史地图的作用,加深教学实践思考,以使其发挥出更大的教学优势。

  作者:段勇 单位:江苏省金湖县枫叶国际学校

中华书局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相关文章:

1.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中华书局

2.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中华书局版

3.中华书局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4.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案

5.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

2079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