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二学习方法 > 高二生物 > 高中必修三生物第二章知识点(3)

高中必修三生物第二章知识点(3)

时间: 文娟843 分享

高中必修三生物第二章知识点

  第四节 免疫调节

  一、应该牢记的知识点

  1、免疫系统的组成

  ⑴、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地方

  ⑵、免疫细胞:吞噬细胞、淋巴细胞等

  淋巴细胞包括:T淋巴细胞:记忆T细胞,效应T细胞

  B淋巴细胞:记忆B细胞,效应B细胞(也叫浆细胞)

  ⑶、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2、免疫器官:骨髓、胸腺、脾、淋巴结。

  3、免疫的三道防线:

  第一道:皮肤、黏膜。

  第二道:体液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吞噬细胞。

  第三道:淋巴细胞——特异性免疫。

  4、抗原:指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如病毒、细菌表面的蛋白质等。

  5、抗体:指浆细胞(效应B细胞)分泌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

  6、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联系

  ⑴、二者各有独特作用,亦可相互配合,共同发挥免役效应。

  ⑵、体液免役主要针对细胞外毒素,依靠特异抗毒素完成。

  ⑶、体液免役主要是抗体、溶菌酶等的作用。

  ⑷、细胞免役针对异体组织,或吞噬或消化溶解,或将其释放到体液中去。

  ⑸、二者共同针对细胞内寄生物时:体液免役先发挥作用,阻止其传播和感染。

  若已经完成感染,则细胞免役将抗原释放到体液中再由体液免役消灭。

  7、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过敏反应

  ⑴、概念:是指已免役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

  ⑵、特点: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不引起组织损伤。

  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⑶、过敏源:是指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如花粉、鱼虾、牛奶、蛋类、室内尘土、青霉素、磺胺、奎宁等。

  ⑷、过敏症状:

  皮肤过敏:红肿、寻麻疹等。

  呼吸道过敏:流涕、喷嚏、哮喘、呼吸困难等。

  消化道过敏:呕吐、腹痛、腹泻等。

  严重过敏:支气管痉挛,窒息,或过敏性休克而死亡。

  ⑸、过敏反应与典型的体液免疫反应的区别:

  过敏反应(免役功能过高) 体液免疫反应

  激发因素 过敏源 抗原

  反应时机 第二次接触过敏源 第一次接触抗原

  抗体分布 吸附在某些细胞表面 血清、组织胺、外分泌液

  反应结果 细胞释放组织胺引发 使抗原沉淀或形成细胞集团

  二、应会知识点

  1、免疫:是机体识别“自己”排除“非己”以维持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的一种特殊的保护性生理功能。

  简单地说就是:机体免除疾病的机能。

  2、免疫的分类: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⑴、非特异性免疫特点:

  ①、长期进化形成,是免疫的基础。 ②、具有先天性,生来就有。

  ③、不具专一性,不具特殊针对性。 ④、出现快,作用范围广,强度较弱。

  ⑵、特异性免疫特点:

  ①、以非特异性免疫为基础。 ②、具后天性,出生后形成。

  ③、具专一性,具特殊针对性。 ④、出现慢,针对性强,强度较强。

  ▲抗原和抗体:

  1、抗原:

  ⑴、概念:指能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

  ⑵、特点:

  ①、异物性:外来物:如病毒、细菌、花粉等。内源物:如癌细胞。

  ②、大分子性:通常为相对分子量大于10000的大分子。

  ③、特异性:一种抗原只能与相应的抗体或者效应T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

  ④、抗原决定簇:抗原物质表面某些决定抗原特异性特定化学基团。是免疫细胞识别抗原的重要依据。

  ⑶、性能:

  ①、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或效应细胞。 ②、能和相应抗体或效应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

  2、抗体:

  ⑴、概念:机体受抗原刺激产生的能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⑵、分布:主要分布在血清中,其他体液和外分泌液中也有分布。

  ⑶、化学本质:球蛋白。

  ⑷、产地:浆细胞。

  ⑸、组成:

  抗毒素:能特异性中和外毒素的成分。 凝集素:使细菌发生特异性凝集的成分。

  ▲体液免疫:

  1、概念:侵入体液的抗原被体液中相应抗体消灭。

  2、过程:

  ⑴、感应阶段:抗原进入机体

  ①、少数抗原直接作用于B淋巴细胞

  ②、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处理、暴露其内部抗原决定簇。

  ③、吞噬细胞将处理过的抗原呈递给T细胞。

  ④、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

  ⑵、反应阶段:B细胞受抗原(处理过或未处理过)刺激分裂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①、小部分B细胞成为记忆细胞(保持对抗原的记忆,这部分细胞长期保存。)。

  ②、大部分B细胞因抗原刺激成为浆细胞,开始产生抗体。

  ③、记忆细胞再遇同种抗原刺激后迅速分裂分化为大量浆细胞。

  ⑶、效应阶段: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⑷、抗体工作原理:

  ①、抗体与细菌结合,抑制细菌繁殖或对宿主细胞的黏附而防止感染。

  ②、抗体与病毒结合,使其失去侵染和破坏宿主细胞的能力。

  ③、与抗原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便于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细胞免疫:

  1、概念:凡是由免疫细胞发挥效应以清除异物的作用即称为细胞免疫。参予的细胞称为免疫效应细胞。

  2、过程:

  ⑴、感应阶段:抗原进入机体(类似体液免疫)

  ⑵、反应阶段:T细胞受抗原刺激。

  ①、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少数分裂分化成为记忆细胞(保持对抗原的记忆,这部分细胞长期保存。)。

  ②、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多数分裂分化成为效应T细胞。

  ③、记忆细胞再遇同种抗原刺激后迅速分裂分化为大量效应T细胞。

  ⑶、效应阶段: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激活靶细胞内溶酶体酶→靶细胞通透性改变,

  渗透压变化→靶细胞裂解死亡,抗原暴露→抗体杀灭抗原。

  ※ 淋巴因子:T细胞释放的可溶性免疫活性物质。

  如白细胞介素、干扰素等,能加强相关细胞的作用发挥免疫效应。

  ▲与免疫有关的细胞

  1、吞噬细胞(即白细胞):

  来源:造血干细胞。

  功能:处理抗原,呈递给T细胞。吞噬“抗原—抗体”结合体,消化消灭抗原。

  2、B细胞(淋巴B细胞)(大部分产生后很快死亡):

  来源:造血干细胞。

  功能:识别抗原,受抗原刺激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

  3、T细胞(淋巴T细胞)(大部分产生后很快死亡):

  来源:造血干细胞在胸腺内发育形成。

  功能:识别抗原,分泌淋巴因子。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效应T细胞和记忆T细胞。

  4、浆细胞:

  来源:B细胞或记忆B细胞。

  功能:分泌抗体。

  5、效应T细胞:

  来源:T细胞或记忆T细胞。

  功能:(分泌淋巴因子);与靶细胞结合发挥免疫效应(裂解靶细胞释放抗原)

  6、记忆细胞:

  来源:记忆B细胞来源于B细胞的增殖分化。记忆T细胞来源于T细胞的增殖分化。

  功能:识别抗原,增殖分化成相应的效应细胞。

  ▲免疫失调引起的自身免疫疾病(免疫功能过高):

  1、自身免疫:在特殊情况下,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成分所引起的作用。

  2、自身免疫疾病:因自身免疫反应而对自身的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并出现了症状的现象。

  3、病例: 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风湿性心脏病:

  酿脓链球菌 → 抗体 → 酿脓链球菌

  └→ 心脏瓣膜 → 损伤心脏(风湿性心脏病)

  ▲免疫缺陷疾病:

  1、概念: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者缺乏而引起的疾病。

  2、分类:

  ⑴、先天性免疫缺陷病:由于遗传造成,生来就有。

  ⑵、获得性免疫缺陷病:由于疾病或其他因素造成,后天形成。

  3、AIDS: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⑴、病毒:HIV,RNA作遗传物质。

  ⑵、病理:HIV病毒攻击免疫系统,破坏T细胞,免疫功能完全丧失。

  ⑶、病症:初期:全身淋巴结肿大,不明原因的发热,夜间盗汗,食欲不振,精神疲乏。

  后期:肝、脾肿大,并发恶性肿瘤,极度消瘦,腹泻,便血,呼吸困难,心力衰竭,

  中枢神经系统麻痹,死亡。

  ⑷、传播途径: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⑸、预防措施:

  ①、洁身自好,不性滥交; ②、不共用牙刷、剃须刀。 ③、不用未经消毒的器械纹眉、穿耳。

  ④、不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 ⑤、不输入未经严格检验的血液或血制品。
看过"高中必修三生物第二章知识点 "的还看了:

1.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知识点

2.高二生物必修3第二章考点总结

3.生物必修三第二章复习资料

1361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