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高二学习方法>高二语文>

高二语文知识点总结(2)

时间: 若木631 分享
4.文言虚词题

  【答题技巧】

  1.先翻译每组学过句子中的虚词,再将这个意思套到另一句中来推断虚词用法是否相同.

  2.具体辨析时,可在了解18个虚词基本用法的基础上,运用五点意识法:

  ⑴虚实意识:

  ⑵结构意识:

  ⑶句位意识:

  (4)呼应意识:

  (5)语气意识:

  附:考纲所列18个虚词:

  ⑴而①连词:表并列,表递进,表承接,表转折,表修饰,表假设,表因果,表目的(“用来”).

  ②代词:通“尔“,人称代词(“你,你的”).③构成复音虚词(而已,既而,俄而)

  ⑵何①疑问代词:“什么”、“哪里”;“为什么”、“怎么”.②副词:“多么”.

  ⑶乎①助词:表疑问语气,“吗”,“呢”;表测度,“吧”;表感叹,“啊”、“呀”;作词尾.

  ②介词:“于”、“在”、“从”.

  ⑷乃①副词:表承接,“就”、“才”、“于是”;表转折,“却”、“竟”;表判断,“就是”.②代词:“你”、“你的”.

  ⑸其①副词,表测度,“大概”;表疑问,不译;表反诘,“难道”;表婉商,“还是”;表期盼,“可要”、“要”.②连词,表选择,“是……还是”;表假设,“如果”③代词:仅不代第二人称;指示代词.“那”“其中

  ⑹且①副词,“将要”、“将”、“暂且”;表程度,“已经”、“很”;②连词,表并列,“又”;表递进,“并且”、“而且”、“况且”;表选择,“还是”;表假设,“如果”;表让步,“即使”、“尚且”;表转折,“可是”、“却”.

  ③助词,用于句首.

  ⑺若①代词,第二人称;指示代词,这②连词,表假设;表选择,“或”、“或者”.③构成复音虚词

  ⑻所助词:①构成“所”字结构,“……的人(事)”;②和“为”呼应,表被动;③和“以”连用,表原因,“……的原因”;④和“以”连用,表手段,凭借,……的方法(凭借).

  ⑼为介词:①表对象,“向、对”;表替代,“替”;表目的,“为着、为了”;表原因,“由于、因为”;表被动,“被”.②疑问语气助词,呢.

  (10)焉①代词:三人称疑问代词,表疑代词,哪儿,哪里,怎么;②语气助词:陈述感叹疑问语气③兼词“于之”;④作形容词词尾⑤

  (11)也①用在句末,表肯定语气;②表疑问语气;③用在句中,表语气的舒缓或停顿;④用在句末,表判断语气.

  (12)以①介词:表凭借,“凭”、“用”、“靠”、“按照”;表原因,“因”、“由于”;表对象,“跟”、“和”;

  表时间、处所,“于”.②连词:类似”而”的用法(表并列,表递进,表承接,表目的,表因果,表修饰.

  (13)因①介词“凭借”;“按照”;“趁着”、“就着”;因为;“从”、“由”;②连词,“因此”、“于是,就”.

  (14)于介词⑴表时间、处所、范围、对象等,“在”、“向”、“到”、“从”、“对”、“对于”、“由于”;

  ⑵表比较,“比”;⑶被动,“被”.

  (15)与①介词,“跟”,“同”;介词,“给”、“替”;介词,“和……相比”;②连词,“和”、“及”;

  ③通“欤”,语气词,表疑问或感叹,④动词(给予,结交,参加).

  (16)则①副词:表判断,“就是”;②连词:表承接,“就”、“便”、“原来是”;表假设,“如果”、“假设”;

  表并列,“就”;表转折,“却”、“但是”、“倒是”.

  (17)者①助词:附在动词后构成“者”字结构,“……的人(事、东西);②用在句中,表提顿”.

  ③附在时间词后,无实在意义.④放在数词后,翻译为“个,样”

  (18)之①助词:衬助音节;取消句子独立;结构助词(“的”);定语后置的标志,宾语前置的标志

  ②代词:代人代事代物;指示代词(这,这样).

  5.性格表现题(句式题,古今异义题):

  【答题技巧】:对六个句子进行三点审查:一审是直接还是间接;二审对象,看是不是题干中说的人物;三审性质,看是不是题干所说的性质特点.最后用排除法选择.

  注意:如果要你分析概括评价文言文的观点态度,必须坚持:⑴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既要注意评价者观点态度的积极意义,又要注意评价者的时代局限性;(2)必须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恰如其分地分析评价,不能无限拔高,也不能有意贬低.(3)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看评价者对人民的态度;看评价者对统治者的态度;看作品在历史上有无进步意义;看作品在今天有无现实意义.

  古今异义几种情况:

  ①词义的缩小.②词义扩大.③词义的转移.④词义的感情色彩发生变化.⑤古今同形异义.如“请指示王”句中的“指示”,在古代是两个单音节词:“指”(指出)和“示”(示意给人看)

  常见古今异义如下:

  1亲戚2妻子3中国4所以5无论6更衣7殷勤8卑鄙

  9其实10春秋11结束12约束13中原14烈士15牺牲16虽然

  17不好18根本19学者20地方21山东22县官23致意24从容

  25便宜26故事27南面28可怜29以为30从而31至于32祖父

  33不必34因而35智力36前进37即使38向来39因为40老大

  6.内容归纳题

  【答题技巧】:找出文段中与选项解释相对应语句,一一对应.选项的叙述或分析的错误只在某一小点,主要是:

  ⑴个别实(虚)词故意译错;

  ⑵人物的事迹张冠李戴;

  ⑶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错位;

  ⑷人物性格陈述不恰当;

  ⑸凭空添加,无中生有;

  ⑹强加因果关系

  7.文言文断句与翻译题

  (1)在通读全文,了解大意的基础上,利用以下方法:

  1.虚词标志法:句首常有“盖、夫、惟、凡、故、今、若夫、且夫、至于、至若”等虚词;句尾标志词有“也、乎、焉、矣、耳、哉、与(欤)”等虚词.

  2.实词标志法: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言”为标志,一般情况下碰到它们都要停顿;文言文谓语,可利用此特点在它之前找主遇,之后找宾语.

  3.修辞标志法:为使文章达到句式整齐,语气连贯的效果,古人写文章经常运用对偶、排偶、顶真、层递、反复等修辞技巧,如果以此特点为依据,其准确性更高.

  4.名物标志法:名词和代词常作主语(句首)和宾语(句尾)来断句.还要懂得古代文化常识,诸如年龄、称谓、纪年纪日、职官等方面的知识.

  5.结构标志法:利用固定结构的成对搭配性(见后面常见固定结构)及位置的相对固定性,如有些关联词常常

  能承前启后,它们前面一般可断句,如“是故、于是、是以、向使”等.

  (2)文言文翻译题:

  方法:做好“换、留、删、补、调“.一定要直译,不要意译,要字字落实,忠实于原文.

  赋分点:

  1.译准词义:实词(含词类活用、通假、偏义词,修辞语句)及虚词和固定结构.

  2.译准句式(被动句,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

  3.译准句子语气(陈述疑问感叹祈使语气)和句间关系(并列转折因果等复句关系)

  

高二语文知识点总结(2)

4.文言虚词题 【答题技巧】 1.先翻译每组学过句子中的虚词,再将这个意思套到另一句中来推断虚词用法是否相同. 2.具体辨析时,可在了解18个虚词基本用法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17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