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三学习方法 > 高三地理 > 高三地理重要知识点复习

高三地理重要知识点复习

时间: 陈哲凡673 分享

高三地理重要知识点复习

  地理知识的丰富是我们难以想象的,但这也正是它的魅力所在。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三地理重要知识点复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三地理重要知识点复习(一)

  黄土高原

  (一)水土流失的原因

  1.自然原因:

①降水变率大,夏季(7、8月)多暴雨,冲刷作用强;

②粉沙颗粒组成,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抗侵蚀力低;

③从森林向草原过渡,植被覆盖率低。

  2.人为因素(主要因素):

  ①植被破坏严重--历史上人类生产、生活的各项活动,对植被破坏都十分严重;

  ②不合理的耕作和开矿

  ③环境保护意识差。

  (二)治理措施

  1."工程、生物"措施并举,工程措施:修水库,打坝淤地等;生物措施:种树种草,减少水土流失。

  2.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3.改善天然草场,确定合理的载畜量,保护草场,保持水土。

  高三地理重要知识点复习(二)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太阳辐射在穿过大气层时,高层大气中的氧原子、平流层中的臭氧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波长较短的紫外线。对流层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等,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波长较长的红外线。因此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是有选择性的。又由于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部分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部分,因此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是很少的。

  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地球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几乎是透明体,大部分太阳辐射能够透过大气射到地面上,使地面增温;大气对地面长波辐射却是隔热层,把地面辐射放出的热量绝大部分截留在大气中,并通过大气逆辐射又将热量还给地面。人们把大气的这种作用,称为大气的保温作用。

  据计算,如果没有大气,地球表面平均温度为—18℃,实际为15℃。大气的保温作用,使地面温度提高了33℃多。

  3.大气热力作用原理应用:

  ①阴天的白天气温比较低的原因?这主要是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引起的,厚厚的云层阻挡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所以气温低。

  ②晴朗的天空为什么是蔚蓝色的?这是由于大气的散射作用引起的,蓝色光最容易被小的空气分子散射。

  ③日出前的黎明和日落后的黄昏天空为什么是明亮的?这是由于散射作用造成的,散射作用将太阳辐射的一部分能量射向四面八方,所以在黎明和黄昏虽然看不见太阳,但天空仍很明亮。

  ④霜冻为什么出现在晴朗的早晨(晴朗的夜晚气温低)?

  这是由于晴朗的夜晚大气的保温作弱,地面热量迅速散失,气温随之降低。

  ⑤沙漠地区(晴天)为什么气温日较差大?

  沙漠地区晴天多,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气温高;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气温低。

  ⑥青藏高原为什么是我国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

  青藏高原的海拔高度,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所以太阳辐射强。

  4.全球的热量平衡

  ①多年平均来看,地球(地面和大气)热量收支平衡。

  ②全球热量平衡与人类生存发展的关系:第一、全球每年平均气温比较稳定,有利于人类的生存与活动。第二、人类通过改变大气的组成或改变地面的热力状况,可以影响大气的热力作用过程,从而改变局部地区甚至是全球的气候。例如:人类向大气中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使得大气热量的收支失去平衡,导致热量平衡失调,全球变暖;人类改变地面状况(植被覆盖状况、水域面积等)可以影响地面获得热量的多少和改变地面辐射,而使局部小气候发生改变。

  (5)太阳辐射(光照)与天气、地势关系:

①晴朗的天气、地势高空气稀薄,光照越强;

  ②我国太阳能的分布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

  高三地理重要知识点复习(三)

  西南区交通运输建设的地理背景

  1.区位条件

  范围:西南区通常是指位于我国西南的川、滇、黔和渝三省一市,大西南还包括西藏自治区。南昆铁路的建设,广西与西南三省一市的地域经济联系也日益密切,其沿海港口成为西南区对外联系最近便的出海门户。因此这里的西南是大西南也包括广西

  区位:有温长的国境线;由于地域广、腹地深、加之地形复杂、沟通不便。大部仍为我国内陆腹地;远离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并且区内开放程度低,毗邻国的经济也落后,对本区的交通建设及发展对外经济联系和合作较为不利;大西南是我国的战略后方,非常时期往往会带来有利的发展契机;从目前情况看,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进一步深入,沿江、沿边对外开放的不断实施,以及三峡工程建设和重庆直辖市成立,使得本区的区位优势明显加强;特别是进入21世纪,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从而为大西南的经济发展及交通建设带来新的契机。

  2.自然条件和资源条件

  地形地势对自然条件和交通建设的影响最为深刻。地形条件对本区交通建设带来极大障碍,修建铁路、公路工程艰巨。如正在修建的青藏铁路全长1100千米,多年冻土段达600多千米,并且还要克服高寒缺氧等困难,以及保护自然状态下形成的独特而脆弱的高原生态环境。因此,这项工程需要有雄厚的资金物科研为支撑。此外本区地壳构造运动活跃、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繁多发。也给本区交通线路的建设和养护带来很大困难。从水路运输条件看,受地形、地势影响航运不利,只有川江及其支流的中下游和广西境内的西江水系可以通航,且东西向航道大致与本区对外经济联系大宗物资流向趋同,因而有较高的航运价值

  西南区资源总量大、种类多,而且分布集中,地域组合较好,并有丰富的能源相匹配,钡、钛、锡储量居世界首位。只要交通条件得到改善,在西南发展重工业特别是钢铁、有色冶金、化工等原材料生产基地的条件格外优越。从能源资源看,西南区可开发的水能资源约占全国的70%。四川省天然气储量居全国首位。贵州省是我国南方煤炭第一大省,号称“江南煤海”。广西北部湾油气勘探前景看好。从农林资源看,四川盆地物产富饶,素称“天府之国”。横断山区为我国第二大林区。滇南谷地是我国主要的热带作物基地。生物资源、物种资源位居全国和一,云南是世界著名的“动植物王国”。可见,西南区丰富的资源对交通运输具有很大的潜在需求。

  3.社会经济条件

  目前,交通运输是制约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由于交通不畅,西南区内部经济联系和协作比较薄弱;通往区外的交通干线,通过能力大多已处于饱和状态,常造成商品和生产物资积压、待运,严重影响了当地正常生产,一些工矿企业甚至出现以运定产的局面。西藏自治区是目前我国唯一没有修通铁路的省区。严重制约了西藏经济的繁荣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今后,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实施,本区对外开放的深入及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西南区的交通运输需求将持续增长。因此,加强交通建设,缓解交通运输紧张状况,是西南区经济发展解决的首要问题。

390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