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三学习方法 > 高三语文 > 语文文言文常考的动词详细分析

语文文言文常考的动词详细分析

时间: 夏萍1132 分享

语文文言文常考的动词详细分析

  动词在文言文中出现的几率比较大,学生需要知道一些常见的动词,下面学习啦的小编将为大家带来语文文言文的常考动词介绍事,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文言文常考的动词分析

  1.诣:到,去。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

  3.课:考核、督促、征收。

  4.风、化:教育感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

  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②通“促”,催促。

  8.劾:检举,揭发。

  9.白:告诉,报告。常用于官吏之间。

  10.短:进谗言,说坏话。

  11.害:嫉妒。

  12.闻:

  ①听说,听见;

  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对于义项

  ③要特别注意。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统治者——国君,强化了这一点,阅读时就不至于认为下文中国君和主人公发生的事件显得突兀。怎么国君知道了并参加进来了呢?其实就是“闻”字在起作用。如“没死以闻”,“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13.折:指斥,指责,驳斥。

  14.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

  15.党:偏袒,伙同,包庇。

  16.矫:假托,假传。

  17.质:作人质;抵押。

  18.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

  19.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

  20. 当:判刑,判罪。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

  21.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

  22.多:赞扬,欣赏。“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

  23.少:批评,轻视,看不起。

  语文文言文的实词翻译

  1、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追究,查办)

  2、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结交,亲附)

  3、孔子曰:吾与点也。(《论语四子侍坐》)(赞同,称许)

  4、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招致)

  5、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赞于宾客。(《魏公子列传》)(介绍,引见)

  6、自夏之徒不能赞一词。(《孔子世家》)(辅助,改动)

  【(11全国)乃留愈幕府赞军事赞:辅佐】

  7、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让公子曰。(《魏公子列传》)(责备)

  8、以是知公子恨之复反也。(《魏公子列传》)(遗憾)

  9、平伐其功(《屈原列传》)(自夸,炫耀)

  10、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项羽本纪》)(功勋)(逞。)

  11、人穷则反本。(《屈原列传》)(陷入困境)

  12、厚币委质事楚。(《屈原列传》)(礼物)

  13、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刺客列传》)(礼物)

  14、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项脊轩志》)(古代女子出嫁)(归:出嫁)

  15、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伶官传序》)(归附)(遗憾)

  16、穷饿无聊,追购又急。(《指南录后序》)(没有依靠)(悬赏捉拿)

  17、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项羽本纪》)(悬赏征求)【购仰妻子急,踪迹至通明家。购:悬赏捉拿】

  18、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项羽本纪》)(交游,交往)

  19、此所谓资怨而助祸矣。(《刺客列传》)(助长,帮助)

  20、原始察终,见盛观衰。(《太史公自序》)(推究本源)

  21、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举兵以逆军吏。(《刺客列传》)(迎,迎击,抵抗)

  22、孔子贫且贱。(《孔子世家》)(地位低下)【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

  23、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过秦论》)(发扬,发展)(功业)

  24、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进学解》)(都)(具有,占有)【率倜傥非常之人率:全,都】

  25、养其全锋而待其弊。(《留侯论》)(疲困)

  26、简能而任之。(《谏太宗十思疏》)(选拔)

  27、每有制作,必先以简察,然后施用。(《陈书?姚察列传》)(审阅)

  28、茕茕孑立,形影相吊。(《陈情表》)(慰问)

  29、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谏太宗十思疏》)(监督)

  30、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廉颇蔺相如列传》)(给看)

  31、去辄烧绝栈道,以备诸侯盗兵袭之,亦示项羽无东意。(《高祖本纪》)(向表示)

  32、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指南录后序》)(解除)

  33、行年四岁,舅夺母志。(《陈情表》)(改变)【绩力争不变,使者不能夺夺:强迫】【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屈原列传》)(改变,更改)】【亦不能夺之矣夺:改变。】

  34、乘彼垝垣,以望复关。(《虻》)(登上)

  35、若夫乘天地之正。(《逍遥游》)(顺应)

  36、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劝学》)(快速的样子)(碰撞,碰到)

  37、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抢地。(《报任安书》)(撞,碰撞)

  38、其不获实行也如故。(《黄花岗烈士事略序》)(能,能够)【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39、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离骚》)(留,久留)

  40、不腆敝邑,为从者之淹,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秦晋肴之战》)(停留)

  41、是天下之大贼也。(《论积贮疏》)(危害,祸害)

  42、臣侍汤药,未尝废离。(《陈情表》)(中药汤剂)

  43、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廉颇蔺相如列传》)(热水,开水)

  44、侯生又谓公子曰: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车骑过之。(《魏公子列传》)(拜访、探望)

  45、故传天下而不足多也。(《五蠹》)(称赞)【蒙正败,士以此多公称赞】

  46、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管仲列传》)(称赞)

  47、贷而流之,尽以其余给左右使令,且以守仓库。(宽容,饶恕)【成语严惩不贷责无旁贷的贷分别是:饶恕,推卸】【贷于人无得借钱】

  48、归来相怨怒,但坐观罗敷。(《陌上桑》)(因为)

  49、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因为)

  50、谓功业可立就,故坐废退。(《柳子厚墓志铭》)(因他人获罪而受牵连。判罪)

  51、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晏子使楚》)(犯罪)

  52、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魏公子列传》)(问候,慰问)

  53、蒯聩玄孙昂为武信君将而徇朝歌。(《太史公自序》)(攻占,巡行)

  54、二世使使者斩以徇。(《高祖本纪》)(示众)【斩以徇师徇:示众】

  55、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廉颇蔺相如列传》)(小路从小路)

  56、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屈原列传》)(离间)

  57、侯生乃屏人间语。(《魏公子列传》)(私密,私下)

  58、女也不爽,士贰其行。(《诗经氓》)(差错)【进之布指算,不爽爽:差错】【侍者如言而至,无爽者爽:差错】

  59、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不堪吏人妇,岂合令郎君?(《孔雀东南飞》)(女子出嫁)

  60、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报:回复)

  61、轲既取图奏之,秦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刺客列传》(打开,展开))

  62、成有子九岁,窥父不在,窃发盆。(《聊斋志异促织》)(打开,开启)

  63、使者至,发书,扶苏泣,入内舍,欲自杀。《史记李斯列传》(拆开诏书或书信)

  64、沛公从百余骑,驱之鸿门,见谢项羽。(《高祖本纪》)(谢罪,道歉)【及觉,痛咎谢谢罪】

  65、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孔雀东南飞》)(劝告)

  语文文言文的翻译误区介绍

  1误区一:不辨感情色彩

  例1遂不仕,耽玩典籍,忘寝与食。(《晋书·皇甫谧传》)

  误译:于是他不做官,沉湎于书籍之中,以至废寝忘食。

  正译:于是他不做官,沉醉于书籍之中,以至废寝忘食。

  分析与对策:译句将“耽玩”的褒扬色彩误译成了贬抑色彩。“耽玩”,意思是深深地爱好、玩味,应译为“沉醉”“潜心玩味”之义。

  考生误解词语的感情色彩,原因在于受到先入为主的思维影响,从而容易对一些似是而非的词,想当然地进行判定。比如例句中,考生一看到“耽”字,就将其解释为“耽搁”,从负面的角度进行理解,误译为“沉湎”。

  为了避免这样的错误,对待一些前后有矛盾的词、有疑义的词,应该“瞻前顾后”,核实自己的初始判断是否正确。比如上面的例句中,后文有“忘寝与食”一句,对此句不难理解为“废寝忘食”之意;并且这句和上句是并列关系而非转折关系,故此“耽玩”一词应与“废寝忘食”的感情色彩相通,应译为正面的意思“沉醉”。

  1误区二:词类活用分析错误

  例2(2010年天津卷)母徐衣其女衣,袖利刃行向池呼鱼。

  误译:后母的衣服也就是女儿的衣服,袖子里的那把刀也向着池塘呼唤鱼儿。

  正译:后母慢慢穿上她女儿的衣服,袖子里藏着锋利的刀子走到池塘边呼唤鱼。

  分析与对策:句中的第一个“衣”,名词活用为动词,应译为“穿”;“袖”,名词活用为动词,应译为“袖子里藏着”。一般情况下,“名词+名词”的结构,第一个名词往往活用为动词。

  要解决这个问题,考生应注意以下两点:

  1、借助复习资料熟悉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活用类别,并能通过对活用特征的识记、比较,结合语境进行正确翻译。如,形容词意动用法,表示主语认为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可译为“认为……”“以……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表示主语使宾语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2翻译语句的前提是读懂文章大意,而我们检验自己翻译正误的方法,就是将译文放到文段中去检验,使自己的翻译符合语境,合情合理。


猜你感兴趣:

1.高考的文言文常考的易错实词详解

2.八年级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3.高考语文文言文的常用实词归纳

4.高考语文文言文的官职名称词语介绍

5.2017高考语文必备的文言文阅读高分攻略

6.高考语文常考18个文言虚词用法

3765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