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高三学习方法>高三政治>

高中政治时事热点评论精编

时间: 凤婷983 分享

  把时事热点评论运用于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能够不断拓展学生的视野,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中政治时事热点评论,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政治时事热点评论(一)

  时事评论背景:

  今年初,俄罗斯卫生部在新的反烟草构想中建议,2015年及以后出生的俄罗斯人终生不得购买烟草产品,旋即引发社会争议。有网友调侃:不愧是“战斗民族”,连禁烟也要“一站到底”。

  时事评论观点:

  决绝的背后,是烟草在俄罗斯的“流行”。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俄罗斯每3人中就有1人吸烟,男性烟民平均一天吸18.4支烟,女性烟民吸12.6支,每年有33万—50万人死于与吸烟有关的疾病。更严重的是青少年群体,有30%的中学生烟民,不到13岁就点了第一支烟。为应对这一困扰全社会的难题,俄罗斯的禁烟举措逐年升级,“终生不得购买”的最严禁令,正是此前政策的延续。

  烟草对健康的危害,以及控烟的必要性,早已是全球共识。但对烟草“一禁到底”能否达到最佳效果,却有待商榷。除了烟草商这一庞大利益集团对禁烟政策的阻挠外,禁烟本身也比禁止消费一般商品要困难得多——一旦染上烟瘾,香烟很有可能就成了“刚需”。

  在这一点上,禁酒的历史或可成为有益参照。20世纪20年代,由于战争、移民、宗教等多方面原因,美国国会曾通过一系列法案禁止酒的酿造、运输、贮存和消费,并颁布严厉的禁酒令。没想到非但没能达到目的,反而使饮酒之风更盛。数据显示,禁酒令施行的13年里,酒的平均年产量比之前产量最高的年份还多2600万加仑,酒类消费增长50%;由其催生出繁荣的私酒贸易和黑市买卖,各地黑帮参与其中形成垄断,使得一些地区的社会治安一度失去控制。因此,禁酒令最终难逃被废止的命运。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酒和烟都是致瘾性商品,要想彻底禁绝,使用简单的行政管制手段,只是在表面上筑起堤坝,无法从根本上掐灭需求的火苗。“打压”之外,是否还有更具操作性的解决方案?在英国,法律规定售卖的香烟必须陈列在柜门之后,并简易包装,不可摆在显眼位置;在芬兰,政府最大限度提高烟草价格和烟草税,以降低市民购烟欲望……类似措施看上去不温不火,却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消费选择。假以时日,虽不敢说完全消灭吸烟,却可以尽可能小的社会成本,达到理想的控烟效果。

  除了作用于消费行为,让吸烟的危害真实可感,往往比枯燥的宣教更有说服力。近日,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街头树立起一个广告牌,每当吸烟者经过,广告屏幕上的男子就会不断咳嗽。而在新加坡、泰国等国家,香烟外包装上印制吸烟导致的疾病信息和病变照片,强烈的视觉冲击,提醒人们重新审视吸烟的危害。“走心”的传播方式,削弱烟民的吸烟冲动,也许比强制的效果更好。

  有国外学者提出过“助推”的概念,指政府通过多样化的手段影响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助推”人们自主做出符合政策目的的选择。上述各国的控烟妙计,无疑是“助推理论”的最生动演绎。一禁了之,不如“助推”一下,其中的审慎和智慧,正是巧解社会难题的那把钥匙。

  高中政治时事热点评论(二)

  时事评论背景:

  近日,读到一篇中学教师的文章,说到给学生讲解朱自清名篇《背影》时的困惑:尽管讲得声情并茂,学生却似乎不为所动,反而对文中的父亲费力攀爬月台、穿过铁道、最后捧回几只桔子的举动提出质疑,“这是否属于违反交通规则?”

  时事评论观点:

  无独有偶,还听一位语文老师讲过一件事。她以《令我感动的一件事》为题给学生布置作文,结果发现大多作文内容空洞、言之无物,于是问学生,难道没有更让你们感动的事吗?学生纷纷摇头,她还不甘心,循循善诱道:“生病时,父母有没有连夜送你上医院,通宵守护着你?学习到半夜,是不是煮好了夜宵放在旁边……”这回下面活跃起来,大部分说有过,“那你们不感动吗?”课堂霎时又静了下来,忽然有学生说“这都是理所当然的呀”。

  为什么大人和孩子在“感动”上,会出现这样的认识偏差?是孩子的感情之弦“松”了吗?

  时代的改变,为孩子们提供了不同以往的生活环境。网络购物、外卖服务等新兴业态的勃兴,让生活简便到只需动动手指,家长用辛苦包裹“爱心便当”反而显得不合时宜;微博、微信等通讯工具的发达,将感情传递变得言简意赅,“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显得费劲又多余;父母长辈“独宠一人”,让不少孩子对接受别人的付出心安理得。这些生活境况之改变,让孩子们失去了对“苦味”感同身受的体验;无远弗届的互联网,也让孩子们难以感受曾经的分别所承载的牵挂与不舍。所以,他们难以理解父亲面对一道月台时的艰辛酸楚,无法体会这微胖背影、寥寥话语中所承载的深情。

  如今,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也在不断压缩着感动生发的空间。在匆忙的脚步中,人们很难发现身边正在上演的动人场景;在现实的压力下,也越来越没有时间和耐心去细细品味正在经历的深情。有时,甚至连大人的精神世界也变得迟钝,自然难以传导给孩子对情感丰富而微妙的体验。更何况,还有一些家长将亲情关系简化成金钱与商品的直接交换,放松了对孩子情感世界的观照与引导,如此,又怎能奢望孩子们拥有丰富的情感触角呢?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让孩子拥有共情的能力,才能让他们拥有易于感动的心。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都需要为孩子营造生发感恩之心的土壤,积极培养孩子观察生活、体悟情感、感恩分享的意识。科技的发展带来的不应是人情的冷漠,物质的富足激发的不应是感情的贫瘠。不让爱的“背影”踽踽独行,就需要大人和孩子们一起,击破心中的“壁垒”,找寻失去的感动。

  高中政治时事热点评论(三)

  时事评论背景:

  今年的地方两会,比往年开得更早一些。手机不能带入会场,通信设备统一放入存放柜;政协委员离会15分钟即视为缺席,将被点名通报批评和处理;单独设立会风监督组,检查代表委员的守纪情况……越来越严的会议纪律,几乎已成各地“标配”。朴素、严谨的会风,有力提升了会议质量,也让促改革发展、助民生改善的主题更加鲜明。

  时事评论观点:

  观察各地的改革步调、政策走向,两会是一个重要窗口。当前,随着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遇到的难啃“硬骨头”也越来越多。“三去一降一补”如何取得突破性进展?农业供给侧改革怎么切实深化?环境污染何以实现标本兼治?能否解决好这些社会热点、难点,不仅体现对改革的认识与态度,更体现为人民服务的执政智慧与水平。从定下建立“僵尸企业”数据库、承诺“真金白银”减税降费,到培育农产品加工龙头、提升特色优势产业竞争能力,再到立下治霾“军令状”、对一切环境违法行为实行“零容忍”,各地会场上传来的“好声音”,透着向改革要效益,为民生破难题的勇毅和执着,无怪乎有媒体以“实质性动作”来总结评价。

  聪者听于无声,明者见于未形。有人说,政府工作报告“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有亿万次的心跳”。此话信然。在浙江,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将“最多跑一次”,以此倒逼简政放权、优化服务;在甘肃,农村幼儿园将补充4000名教师,为应对二孩政策放开做充分准备;在山西,农村将新建600个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以解决农民养老的迫切需求……那些隐藏在报告中的数字细节,既展现了自身问题所在,也表达了补齐短板的决心。正如网友所言,“政策有温度,执行有力度,思维有角度,就不怕事情有难度”,开列民生清单多一点未雨绸缪,落实改革举措就能多一点从容不迫。

  让政策的“红包”、改革的“红利”化为群众的获得感,依靠的是一个个“小目标”的渐次实现。会场上,代表委员们“费尽心思”求发言,为的就是晒晒来自群众的“小目标”。而邀请市民旁听政府工作报告,组织座谈会请他们提建议,部门一把手和市民面对面沟通对话,则体现了政府部门对群众“小目标”的关切。民生向来无小事。无论是推进村组道路建设,还是全面启动适龄妇女免费“两癌”检查,抑或是将遏制“炒房”行为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惟有摸准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才能有针对性地化解民生焦虑。

  方向对了,就不怕路远;对标一流,就不难找到发展短板。今年地方两会,区域发展联动被更多提及。各地不再局限于细算自己一亩三分地的“地头账”,而是着眼于从合纵连横中寻找发展“蓝海”。从打通区域之间的断头路,到共同保卫“舌尖上的安全”,再到一起呵护“同一片蓝天”,根据实际情况落实中央提出的新发展理念,既为清除发展的绊脚石提供了强大动力,也为深化改革创造了宝贵空间。

  “疏解整治促提升,拆违治乱建高端”,有人大代表在会场上展示了一副基层群众撰写的对联。这既是对政府工作的肯定,也蕴含着他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下一站的风景更动人。今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抓住历史窗口期,循着“好声音”的走向,发扬重务实、敢担当、求创新的改革精神,必能以浓墨重彩勾勒出一条令人民满意的执政新轨迹。
看了<高中政治时事热点评论精编>的人还看了:

1.高中政治时事评论精编

2.高中政治时事评论范文精编

3.高中政治时事评论范例精选

4.高中政治时事评论优秀范例

5.高中政治时事热点精编

6.高中政治精彩时事评论

7.高中政治时事评论汇编

高中政治时事热点评论精编

把时事热点评论运用于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能够不断拓展学生的视野,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中政治时事热点评论,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政治时事热点评论(一) 时事评论背景: 今年初,俄罗斯卫生部在新的反烟草构想中建议,2015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016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