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高一学习方法>高一化学>

高中化学的反应速率和反应平衡的练习题和答案

时间: 夏萍1132 分享

  反应速率和反应平衡是学生学习中的重点内容,下面学习啦的小编将为大家带来关于反应速率和反应平衡的练习题的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化学的反应速率和反应平衡的练习题

  一、选择题

  1.(2011湖北八市联考)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2A(g)+B(g)??3C(g);ΔH<0,某研究小组研究了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Ⅰ表示的是t1时刻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B.图Ⅱ表示的一定是t1时刻加入催化剂后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C.图Ⅲ表示的是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且乙的温度较高

  D.图Ⅲ表示的是催化剂对平衡的影响,且甲的催化效率比乙高

  答案:C

  点拨:A项,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正反应速率瞬间增大,逆反应速率不变;B项,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变,图Ⅱ也可表示加压对反应速率的影响;D项,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不能使平衡发生移动。

  2.(2011•湖北黄冈质量检测)下列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增大压强和升高温度使平衡移动方向相同的是(  )

  A.NH4HCO3(s)??NH3(g)+H2O(l)+CO2(g) ΔH>0

  B.2NO2(g)??N2O4(g) ΔH<0

  C.Cl2(g)+H2O(l)??HCl(aq)+HClO(aq) ΔH>0

  D.2SO2(g)+O2(g)??2SO3(g) ΔH<0

  答案:C

  点拨:A项,增大压强平衡左移,升高温度平衡右移;B项,增大压强平衡右移,升高温度平衡左移;D项,增大压强平衡右移,升高温度平衡左移。

  3.(2011•河北唐山一中二调)在一定温度下,容积相同的两个密闭容器中,一个充入2 mol SO2、1 mol O2,另一个充入2 mol SO3,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ΔH=-196.6 kJ/mol时,下列六种说法中正确的有(  )

  ①二氧化硫的转化率与三氧化硫的分解率之和为1,②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相等,③密度相等,④压强相等,⑤放出与吸收的热量相等,⑥二氧化硫的浓度相同。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答案:B

  点拨:在恒温恒容条件下,一个充入2 mol SO2、1 mol O2,另一个充入2 mol SO3,可以达到完全相同的平衡状态,故①③④⑥正确,但是无法确定反应进行的程度和速率,故无法确定②⑤是否正确。

  4.(2011• 全国)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2mol N2和8mol 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时, H2的转化率为25%,则平衡时氮气的体积分数接近于(  )

  A.5%    B.10%

  C.15%    D.20%

  答案:C

  点拨:由题给数据知:参加反应的H2的物质的量为:8 mol×25%=2 mol。

  N2 + 3H2??2NH3

  始态: 2 mol  8 mol  0

  变化量:23 mol  2 mol  43 mol

  平衡态:43 mol  6 mol  43 mol

  平衡时N2的体积分数为:43 mol43 mol+6 mol+43 mol×100%=15%,故C正确。

  5.(2011•北京理综)已知反应:2CH3COCH3(l)????催化剂CH3COCH2COH(CH3)2(l)。取等量CH3COCH3,分别在0 ℃和20 ℃下,测得其转化分数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Y-t)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代表0 ℃下CH3COCH3的Y-t曲线

  B.反应进行到20min末,CH3COCH3的v0℃v20℃>1

  C.升高温度可缩短反应达平衡的时间并能提高平衡转化率

  D.从Y=0到Y=0.113,CH3COCH2COH(CH3)2的Δn0℃Δn20℃=1

  答案:D

  点拨:A项,反应速率越快,达到化学平衡所需的时间越短,所以b代表20℃下CH3COCH3的Y-t曲线。B项,由题图可知,20 min时a曲线对应点的斜率小于b曲线,所以CH3COCH3的v0℃v20℃<1。C项,由题图可知,20℃时CH3COCH3的平衡转化率一定小于0℃时的平衡转化率。D项,当Y=0.113时,a曲线与b曲线相交,故产物量相同。

  6.(2011•江苏单科)700℃时,向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O和H2O,发生反应:

  CO(g)+H2O(g)??CO2(g)+H2(g)

  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表中t2>t1):

  反应时间/min n(CO)/mol n(H2O/mol)

  0 1.20 0.60

  t1 0.80

  t2 0.2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在t1 min内的平均速率为v(H2)=0.40t1mol•L-1•min-1

  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60mol CO和1.20mol H2O,到达平衡时n(CO2)=0.40mol

  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向平衡体系中再通入0.20mol H2O,与原平衡相比,达到新平衡时CO转化率增大,H2O的体积分数增大

  D.温度升高至800℃,上述反应平衡常数为0.64,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答案:BC

  点拨:A项,反应到t1 min时消耗的CO为0.40 mol,则生成的H2也为0.40 mol,则用H2表示该反应的平均速率为v(H2)=0.402t1=0.20t1mol•L-1•min-1;B项,由于CO、H2O的化学计量数相同,向容器中充入1.20 mol CO、0.60 mol H2O与充入0.60 mol CO、1.20 mol H2O反应的结果是相同的,生成CO2的物质的量均为0.40 mol;C项,向平衡体系中充入H2O(g),平衡正向移动,CO的转化率增大,但由于H2O的总量增加,本身的转化率下降,所以H2O的体积分数增大;D项,7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1,温度升高到800℃时K变为0.64,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7.(2010•安徽)低温脱硝技术可用于处理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发生的化学反应为:

  2NH3(g)+NO(g)+NO2(g)????180℃催化剂2N2(g)+3H2O(g) ΔH<0

  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可使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

  B.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增加NH3的浓度,废气中氮氧化物的转化率减小

  C.单位时间内消耗NO和N2的物质的量比为1∶2时,反应达到平衡

  D.其他条件不变,使用高效催化剂,废气中氮氧化物的转化率增大

  答案:C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由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时平衡左移,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减小,A错;增大一种反应物的浓度,自身的转化率降低,而另一种反应物的转化率增大,故B错,单位时间内消耗NO和N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时,说明V正=V逆,反应达平衡,C正确;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不能使平衡发生移动,即不能改变转化率,D错。

  8.(2010•江苏)在温度、容积相同的3个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保持恒温、恒容,测得反应达到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已知N2(g)+3H2(g)===2NH3(g) ΔH=-92.4 kJ•mol-1):

  容器 甲 乙 丙

  反应物投入量 1 mol N2、3 mol H2 2 mol NH3 4 mol NH3

  NH3的浓度(mol•L-1) c1 c2 c3

  反应的能量变化 放出a kJ 吸收b kJ 吸收c kJ

  体系压强(Pa) p1 p2 p3

  反应物转化率 α1 α2 α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c1>c3       B.a+b=92.4

  C.2p2

  答案:BD

  点拨:A项,甲乙是等同平衡,c1=c2,运用叠加原理比较乙、丙可得c3>2c2,即c3>2c1;B项,甲反应生成NH3的量加乙反应消耗NH3的量恰好为2 mol,则a+b=92.4;C项,将丙分两步完成,第一步将4 mol NH3加入2倍体积的容器,达到与乙一样的平衡状态,此时丙的压强p′3等于p2,第二步将丙的体积压缩至一倍体积,在这一时刻,丙的压强p″3=2p2,增大压强,平衡向右移动,压强减小,最终平衡时,2p2>p3;D项,甲乙为等同平衡,α1+α2=1,丙的转化率小于乙,α1+α3<1。

  9.(2010•北京)某温度下,H2(g)+CO2(g)??H2O(g)+CO(g)的平衡常数K=94。该温度下在甲、乙、丙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H2(g)和CO2(g),其起始浓度如下表所示。

  起始浓度 甲 乙 丙

  c(H2)/mol/L 0.010 0.020 0.020

  c(CO2)/mol/L 0.010 0.010 0.020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平衡时,乙中CO2的转化率大于60%

  B.平衡时,甲中和丙中H2的转化率均是60%

  C.平衡时,丙中c(CO2)是甲中的2倍,是0.012 mol/L

  D.反应开始时,丙中的反应速率最快,甲中的反应速率最慢

  答案:C

  点拨:D项,温度相同,丙中反应物浓度最大,甲中最小,所以丙中的反应速率最快,甲中的反应速率最慢。B项,设甲中转化的c(H2)为x,则有x2/(0.010-x)2=9/4,解得x=0.006 mol/L,则甲中H2的转化率为60%。对甲加压,使容器体积减小为原来的一半与丙等效,而加压平衡不移动,所以二者H2的转化率相同。A项,增大c(H2)可提高CO2的转化率,故A项正确。C项,平衡时甲、丙中c(CO2)分别为0.004 mol/L、0.008 mol/L。

  10.(2011•试题调研)对于可逆反应N2(g)+3H2(g)??2NH3(g) ΔH<0,下列研究目的和示意图相符的是(  )

  A B C D

  研究目的 温度(T)对反应的影响(T2>T1) 压强(p)对平衡常数的影响 温度(T)对反应的影响 压强(p)对反应的影响(p2>p1)

  示意图

  答案:C

  点拨:对于选项A,由于合成氨反应是放热反应,因此温度越高,NH3的产率越低,这一点图示是符合的,但考虑到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体现在图像上即达到平衡前曲线的斜率大,A错,正确的图像如图所示,即符合“先拐先平”的原则,同理可知选项D也错。化学平衡常数与压强无关,选项B错。选项C可以这样理解,开始时,反应向右进行,N2的体积分数减小;达平衡时,N2的体积分数最小;继续升温,化学平衡逆向移动,N2的体积分数增大。所以C项正确。

  11.(2011•试题调研)反应N2O4(g)??2NO2(g)在温度为T1、T2(T2>T1)时,平衡体系中NO2的体积分数随压强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图可知B点时平衡常数与C点时相同

  B.A、C两点气体的颜色:A深,C浅

  C.A、C两点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A

  D.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再充入N2O4气体,平衡逆向移动

  答案:C

  点拨:由于B点和C点对应的温度不同,因此平衡常数也不同,选项A错。虽然p(C)>p(A),但平衡逆向移动,ω(NO2)减少,ω(N2O4)增大,C点混合气体的颜色深,A点浅,B错。选项D中再充入N2O4气体,相当于增大反应物浓度,化学平衡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错。

  保持体积不变,在平衡体系中[N2O4(g)??2NO2(g)]不论充入N2O4还是NO2,混合气体中N2O4的体积分数均比原来大,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也比原来大。

  12.(2011•试题调研)已知T℃、p kPa时,在容器甲和容器乙中分别充入1 mol A(g)和1 mol B(g),发生反应A(g)+B(g)??C(g) ΔH<0,反应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已知起始时V乙=5/7 V甲,装置如图所示。当反应达平衡时,测得甲中C的体积分数为4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容器甲、乙中反应的平衡常数相等

  B.容器甲、乙中反应的起始速率不等

  C.达平衡时,容器甲、乙中各组分的体积分数不等

  D.达平衡时,容器甲、乙中放出的热量相等

  答案:C

  点拨:通过达平衡时甲中C的体积分数可计算出平衡时甲的体积,设平衡时A转化了x mol,

  A(g)   B(g) ?? C(g) ΔH<0

  起始:  1 mol   1 mol    0

  转化:  x mol   x mol    x mol

  平衡: (1-x)mol (1-x)mol  x mol

  40%=x/(2-x)×100%,解得x=4/7,反应达平衡时甲中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10/7 mol,甲容器的容积为原来的5/7,现由于起始时V乙=5/7 V甲,且投料量相同,所以甲、乙两者属于等效平衡,因此C错。

  13.(2011•试题调研)t℃时,某平衡体系中含有X、Y、Z、W四种物质,此温度下发生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c2YcZ•cW。有关该平衡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当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时,反应达平衡

  B.增大压强,各物质的浓度不变

  C.升高温度,平衡常数K增大

  D.增加X的量,平衡既可能正向移动,也可能逆向移动

  答案:A

  点拨:首先根据平衡常数的定义推知,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保持不变,即平衡体系中Y是生成物且是气体,Z和W是反应物且也是气体,X未计入平衡常数时,说明X是固体或液体,但不确定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由此可知选项A正确。增大压强虽然平衡不移动,但由于体积变小,因此各物质的浓度均增大,选项B错。由于反应的热效应未知,因此C也错。由于X未计入平衡常数中,X量的多少不影响平衡状态,D也错。

  二、非选择题

  14.(2011•广东)利用光能和光催化剂,可将CO2和H2O(g)转化为CH4和O2。紫外光照射时,在不同催化剂(Ⅰ,Ⅱ,Ⅲ)作用下,CH4产量随光照时间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1)在0~30小时内,CH4的平均生成速率vⅠ、vⅡ和vⅢ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反应开始后的12小时内,在第________种催化剂的作用下,收集的CH4最多。

  (2)将所得CH4与H2O(g)通入聚焦太阳能反应器,发生反应:CH4(g)+H2O(g)??CO(g)+3H2(g),该反应ΔH=+206 kJ•mol-1

  ①在答题卡的坐标图中,画出反应过程中体系的能量变化图(进行必要的标注)

  ②将等物质的量的CH4和H2O(g)充入1L恒容密闭容器,某温度下反应达平衡,平衡常数K=27,此时测得CO的物质的量为0.10mol,求CH4的平衡转化率(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已知:CH4(g)+2O2(g)===CO2(g)+2H2O(g) ΔH=-802kJ•mol-1

  写出由CO2生成CO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VⅢ>VⅡ>VⅠ Ⅱ

  (2)①

  ②91%

  (3)CO2(g)+3H2O(g)===CO(g)+3H2(g)+2O2(g) ΔH=+1008 kJ•mol-1

  点拨:(2)CH4(g)+H2O(g)===CO(g)+3H2(g)

  起:   n    n    0     0

  转:   0.1   0.1   0.1    0.3

  平:  n-0.1 n-0.1   0.1    0.3

  K=0.1×0.33x-0.12=27,解得n=0.11 mol

  转化率=(0.1 mol÷0.11 mol)×100%=91%

  (3)①CH4(g)+H2O(g)??CO(g)+3H2(g)

  ΔH=+206 kJ•mol-1

  ②CH4(g)+2O2(g)===CO2(g)+2H2O(g)

  ΔH=-802 kJ•mol-1

  由①-②得:

  CO2(g)+3H2O(g)===CO(g)+3H2(g)+2O2(g) ΔH=+1 008 kJ•mol-1

  15.(2011•试题调研)某温度时,在2 L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由此分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从反应开始至2 min时,Z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

  答案:3Y+Z??2X 0.025 mol/(L•min)

  点拨:找出2 min内X、Y、Z三种物质的浓度变化量为:

  Δc(X)=0.22=0.1(mol•L-1),

  Δc(Y)=1.0-0.72=0.15(mol•L-1),

  Δc(Z)=1.0-0.92=0.05(mol•L-1)。

  根据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以确定X、Y、Z三种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分别等于2、3、1。根据图像可以确定X是生成物,Y、Z是反应物,即可以确定化学反应方程式为:3Y+Z??2X。再根据反应速率的概念,可求出从反应开始至2 min时,Z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Z)=Δc(Z)/Δt=0.052=0.025[mol/(L•min)]。

  16.(2011•试题调研)在100℃时,将0.100 mol的四氧化二氮气体充入1 L恒容抽空的密闭容器中,隔一段时间对该容器内的物质浓度进行分析得到下表数据:

  时间(s) 0 20 40 60 80

  c(N2O4)(mol/L) 0.100 c1 0.050 c3 c4

  c(NO2)(mol/L) 0.000 0.060 c2 0.120 0.120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表中分析:c1________c2;c3________C4(填“>”、“<”或“=”)。

  (2)在图中画出并标明此反应中c(N2O4)和c(NO2)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3)在上述条件下,从反应开始直至达到化学平衡时,四氧化二氮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mol/(L•s)。

  (4)反应达到平衡后,下列条件的改变可使NO2气体的浓度增大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增大容器的容积   B.再充入一定量的N2O4

  C.分离出一定量的NO2   D.再充入一定量的He

  答案:(1)K=c2NO2cN2O4 < =

  (2)

  (3)0.001 (4)B

  点拨:(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2O4(g)??2NO2(g),易得平衡常数的表达式K=c2NO2cN2O4,同时可求得c1=0.070 mol/L,c2=0.100mol/L,可得

  c1

  (3)由表中信息得从反应开始直至达到化学平衡时NO2的反应速率为0.120 mol/L60 s=0.002 mol/(L•s),v(N2O4)=v(NO2)/2=0.001 mol/(L•s)。

  (4)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可知,增大容器的容积不管平衡如何移动,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均减小,A错。平衡后再充入一定量的N2O4,平衡正向移动,NO2的浓度增加,B正确。分离出一定量的NO2,虽平衡正向移动,但NO2气体的浓度减小,C错。在容器容积不变的情况下充入稀有气体He,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均不变,化学平衡不移动,NO2的浓度不变,D错。

  高中化学关于物质的组成和分类的变化练习题

  物质的组成变化和分类

  1.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

  A.Ca2+的电子式:

  B.12C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C.NH+4的结构式:

  D.甲烷分子的球棍模型:

  解析:Ca2+的电子式应为Ca2+,A错误。C原子核内只有6个质子,正确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B错误。选项D中碳、氢原子半径的大小错误,D错误。

  答案:C

  2.判断下列有关化学基本概念的依据正确的是(  )

  A.胶体:物质的微粒直径是否在1 nm~100 nm之间

  B.氧化还原反应: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是否变化

  C.共价化合物:组成物质的元素是否全部是非金属元素

  D.化学变化:是否有热效应、颜色变化、气体或沉淀生成等实验现象

  解析:本题易误选A,胶体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微粒直径是否在1 nm~100 nm之间,而不是物质的微粒直径。选项C可列举铵盐加以否定,选项D可列举O2在“三态变化”时也会呈现颜色变化而加以否定。

  答案:B

  3.下列物质按照纯净物、混合物、强电解质、弱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A.液氯、氯水、HClO4、HClO、Cl2

  B.生石灰、碱石灰、石灰石、Ca(OH)2、CO2

  C.胆矾、漂粉精、BaSO4、H2SO3、SO2

  D.乙烯、聚乙烯、乙酸、乙醇、乙烷

  解析:选项A中Cl2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选项B中Ca(OH)2属于强电解质。选项D中乙酸属于弱电解质而乙醇属于非电解质。

  答案:C

  4.下列化学用语和叙述正确的是(  )

  A.Ca2+的结构示意图为 ,NH4Cl的电子式为

  B.抗冰雪灾害时使用的融雪剂所含的氯化钠、氯化镁、氯化钙都属于盐

  C.表示乙炔(C2H2)“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C2H2(g)+52O2(g)===2CO2(g)+H2O(g) ΔH=-1256 kJ/mol

  D.质量数为16的氧原子: 816O

  解析:A项NH4Cl的电子式 为 ;C项中H2O应

  为液态;D项质量数为16的氧原子左侧的上下标错误。

  答案:B

  5.实验室里常用的干燥剂有:①浓硫酸(98%),②无水氯化钙,③变色硅胶[硅胶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在其中掺入少量的无水氯化钴(CoCl2)作指示剂,无水氯化钴呈蓝色,吸水后变为CoCl2•6H2O呈粉红色],④五氧化二磷,⑤碱石灰(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钠、氧化钙,制法是:把生石灰加到浓的烧碱溶液中,再加强热蒸干),等等。

  (1)写出制取干燥剂碱石灰过程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①②④         B.②④

  C.①②④⑤ D.全部

  (3)上述干燥剂中,不宜用于干燥氯化氢气体的是________________。

  (4)上述①~④,其主要化学成分依次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各物质所属的类别)。

  解析:浓H2SO4是H2SO4与水的混合物,在物质分类中属于酸;无水氯化钙是纯净物;变色硅胶是SiO2和CoCl2的混合物;P2O5是纯净物;碱石灰是NaOH、CaO的混合物。

  答案:(1)CaO+H2O===Ca(OH)2,

  Ca(OH)2=====△CaO+H2O

  (2)B (3)⑤

  (4)酸、盐、氧化物、氧化物

  (限时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1.(2011•连云港三模)下列物质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NH4H的电子式:

  B.硝基苯的结构简式:

  C.葡萄糖的实验式:CH2O

  D.甲烷分子的比例模型:

  解析:NH4H的电子式应为 ,A不正确;硝基苯分子中苯

  环中的碳原子与硝基中的氮原子相连,B不正确;实验式即最简式,C正确;D项中所给模型是甲烷分子的球棍模型,D不正确。

  答案:C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氧化物一定是两性氧化物

  B.H、D、T互为同位素,H2、D2、T2互为同素异形体

  C.矿泉水、氨水、王水是混合物,水银、重水是纯净物

  D.根据是否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常见溶液、胶体和浊液

  解析:选项A可列举SiO2加以否定,SiO2既能与氢氟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选项B中H、D、T互为同位素,同素异形体指的是同种元素构成的不同单质,如O2和O3,即它们的结构不同,因此H2、D2、T2不是同素异形体,B错误。选项D应是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来分类,D错误。

  答案:C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有化学键破坏的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

  ②发生了颜色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

  ③电解质溶液导电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④用糯米、酒曲和水制成甜酒酿,一定是化学变化

  ⑤用鸡蛋壳膜和蒸馏水除去淀粉胶体中的食盐不涉及化学变化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③④⑤ D.全部

  解析:有化学键破坏的变化不一定属于化学变化,如HCl、NaCl溶于水,①不正确;发生颜色变化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木炭具有吸附性,可使某些物质褪色,②不正确;电解质溶液导电的过程,即电解的过程一定发生化学变化,③正确,④、⑤正确。

  答案:C

  4.(2011•长河二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研究物质的性质,常用观察、实验、分类、比较等方法;研究物质的结构,常利用模型、假说等方法

  B.丁达尔现象可用于区别溶液与胶体,云、雾均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C.纤维素、PLA(聚乳酸)、硝化纤维等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D.研究“有机物合成过程中钯催化交叉偶联”,促进了制造复杂化学物质的可能性,化学家能在试管中制造非凡的化学“作品”,说明有机反应全部需要催化剂

  解析:“有机物合成过程中钯催化交叉偶联”的研究,促进了制造复杂化学物质的可能性,但并不能说明有机反应全部需要催化剂。部分有机反应并不需要催化剂,如烷烃的光照取代反应,烯烃与溴水的加成反应等。

  答案:D

  5.下列有关物质变化和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熔融态的Al2O3导电、12C转化为14C都属于化学变化

  B.胆矾、冰水混合物、四氧化三铁都不是混合物

  C.葡萄糖溶液和淀粉溶液的本质区别是能否发生丁达尔效应

  D.SiO2、NO2、Al2O3都属于酸性氧化物

  解析:12C转化为14C不属于化学变化,葡萄糖溶液和淀粉溶液的本质区别是溶液中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NO2不是酸性氧化物,Al2O3是两性氧化物。

  答案:B

  6.(2011•广州三模)下列关于胶体和溶液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胶体和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分散系,静置不易产生沉淀

  B.蔗糖、淀粉、蛋白质的水溶液均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C.光线通过时,胶体产生丁达尔效应,溶液则无丁达尔效应

  D.往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稀硫酸会产生沉淀而后沉淀逐渐溶解

  解析:蔗糖溶液不是胶体,不能产生丁达尔现象,B不正确。

  答案:B

  7.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某同学用如表所示的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分类,其中甲与乙、丙、丁是包含关系。

  选项 甲 乙、丙、丁

  ① 常见干燥剂 浓硫酸、石灰石、碱石灰

  ② 常见合金 不锈钢、青铜、生铁

  ③ 基本营养物质 蛋白质、维生素、糖类

  ④ 腐蚀品 浓硫酸、烧碱、硝酸

  ⑤ 碱性氧化物 过氧化钠、氧化镁、氧化铁

  ⑥ 弱电解质 醋酸、一水合氨、水

  其中正确的组合是(  )

  A.①② B.④⑤⑥

  C.②④⑥ D.①⑤⑥

  解析: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CaCO3,不能充当干燥剂;基本营养物质包括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是六种营养物质之一;过氧化钠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同时,还生成O2,不是碱性氧化物。

  答案:C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8分)

  8.(12分)以下是依据一定的分类标准,对某些物质与水反应情况进行分类的分类图。请根据你所学的知识,按要求填空:

  (1)上述第一级分类标准(分成A、B组的依据)是________。

  (2)F组中物质除了Cl2外还有________(填化学式)。

  (3)D组中的氨水呈弱碱性,用电离方程式表示其呈弱碱性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Al3+制备Al(OH)3,最好不选择D组中的NaOH溶液,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分析两组物质与水的反应情况可知,第一级分类标准是是否发生氧化还原反

  应。

  (2)NO2、Cl2与水反应时,水既不作氧化剂又不作还原剂。

  (3)D组氨水呈弱碱性的原因是一水合氨发生部分电离:NH3•H2O NH+4+OH-。

  (4)由Al3+制备Al(OH)3,最好不选择NaOH溶液,因为过量的NaOH会溶解生成的Al(OH)3沉淀。

  答案:(1)是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2)NO2

  (3)NH3•H2O NH+4+OH-

  (4)过量的NaOH会溶解生成的Al(OH)3沉淀

  9.(14分)(2011•泰安二模)取少量Fe2O3粉末(红棕色)加入适量盐酸,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后得到的FeCl3溶液呈黄色。用此溶液进行以下实验:

  (1)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滴入NaOH溶液,可以观察到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此反应属于________反应。

  (2)在小烧杯中加入25 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后,向沸水中加入2 mL 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________色,即可制得Fe(OH)3胶体。

  (3)另取一小烧杯也加入25 mL蒸馏水后,向烧杯中也加入2 mL FeCl3溶液,振荡均匀后,将此烧杯(编号甲)与盛有Fe(OH3)胶体的烧杯(编号乙)一起放置暗处:分别用红色激光笔照射烧杯中的液体,在与光线垂直的角度,可以看到________烧杯中会产生丁达尔效应。用这个实验可以区别________。

  (4)取乙烧杯中少量Fe(OH)3胶体置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一定量的稀盐酸,边滴边振荡,可以看到溶液红褐色逐渐变浅,最终又得到了黄色的FeCl3溶液,发生此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反应属于________反应。

  解析:Fe2O3是碱性氧化物,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3和H2O;取少量FeCl3溶液置于试管中,滴入NaOH溶液,可以生成红褐色Fe(OH)3沉淀,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向沸水中加入2 mL FeCl3溶液,继续煮沸可以生成红褐色氢氧化铁胶体;区分胶体与溶液的简单方法是丁达尔效应,实验时可用可见光垂直照射液体,有明亮通路产生的是胶体,否则是溶液;向胶体中加入电解质溶液,胶体可以发生聚沉,所以向Fe(OH)3胶体中逐滴滴加盐酸先产生沉淀,然后沉淀溶解。

  答案:Fe2O3+6HCl===2FeCl3+3H2O

  (1)FeCl3+3NaOH===Fe(OH)3↓+3NaCl 复分解

  (2)红褐 (3)乙 胶体与溶液

  (4)Fe(OH)3+3HCl===FeCl3+3H2O 复分解

  10.(16分)(2010•济南模拟)对牙膏的探究要用到许多化学知识。

  (1)下表列出了三种牙膏的摩擦剂,请在表中填写三种摩擦剂所属的物质类别。

  牙膏 两面针

  儿童牙膏 珍珠王

  防臭牙膏 中华透

  明牙膏

  摩擦剂 氢氧化铝 碳酸钙 二氧化硅

  摩擦剂的物

  质类别(指

  酸、碱、盐、

  氧化物)

  (2)根据你的推测,牙膏摩擦剂的溶解性是________(填“易溶”或“难溶”)。

  (3)牙膏中的摩擦剂碳酸钙可以用石灰石来制备,某学生设计了一种实验室制备碳酸钙的实验方案,其流程图为:

  石灰石――→①高温  生石灰――→②加水  石灰水――→③加Na2CO3溶液碳酸钙

  请写出上述方案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仍用石灰石作原料(其他试剂自选),设计实验室制备碳酸钙的另一种实验方案,依照(3)所示,将你的实验方案用流程图表示出来:

  石灰石―→

  你的设计的方案的优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检验牙膏中是否含有碳酸钙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氢氧化铝属碱类、碳酸钙属盐类、二氧化硅属氧化物;

  (2)考查摩擦剂的溶解性,这三种物质均难溶于水;

  (3)由转化关系可以写出反应方程式;

  (4)设计方案的目的是把石灰石中的杂质除去,把CaCO3提取出来,所给方案用到高温条件,实验室不宜达到且不安全,可以选择先用酸溶解、再把Ca2+转化成碳酸钙沉淀的方法;

  (5)检验碳酸钙的存在常借助CO2-3转变成CO2来实现。

  答案:(1)碱 盐 氧化物

  (2)难溶

  (3)①CaCO3=====高温CaO+CO2↑,分解反应

  ②CaO+H2O===Ca(OH)2,化合反应

  ③Ca(OH)2+Na2CO3===CaCO3↓+2NaOH,复分解反应

  (4)石灰石――→加盐酸   氯化钙――→加Na2CO3溶液碳酸钙

  反应条件简单、易于操作(实验室中)、所得碳酸钙的纯度高等

  (5)取少量样品,加入稀盐酸,观察有无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产生,若有,则含CaCO3,否则不含

  11.(16分)如图是广州亚运会开幕式“红棉花开迎宾来”焰火盛宴的一个场景,请回答下列问题:

  (1)焰火利用了部分金属的元素特征的________反应,该反应属于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现在有一种火焰的引发是当浓H2SO4滴下去跟氯酸钾起作用时,便生成了奇臭的二氧化氯气体,且发现只有氯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所示的五元环代表A、B、C、D、E五种化合物,圆圈交叉部分指两种化合物含有一种相同元素,五种化合物由五种短周期元素组成,每种化合物仅含两种元素,A是沼气的主要成分,B、E分子中所含电子数均为18,B不稳定,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其稀溶液是医疗上广泛使用的消毒剂,E的分子结构模型为 ,C与纯碱在高温下的反应是工业制玻璃的主要反应之一,D中所含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3∶4,电子总数之比为3∶2。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①B的水溶液呈弱酸性,其主要的电离方程式可表示为________,D的化学式是________。

  ②A、B、E中均含有的一种元素符号为________。

  ③C与纯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液态B与液态E反应可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常见液体,1 mol B参加反应放出热量Q kJ,其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由焰火联想到部分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它是外层电子的激发而产生的,是物理变化。

  (2)由信息知道只有氯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则氯元素化合价有升有降,则生成KClO4和ClO2,根据原子个数守恒知道还有KHSO4。

  (3)A是沼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B不稳定,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其稀溶液是医疗上广泛使用的消毒剂,应为H2O2,从而确定B与C含有的元素为氧;由E的分子结构模型知道为N2H4,再合其他信息就可确定C为二氧化硅,D为氮化硅。

  答案:(1)焰色 物理

  (2)3KClO3+2H2SO4(浓)===2KHSO4+KClO4+H2O+2ClO2↑

  (3)①H2O2 HO-2+H+ Si3N4

  ②H ③SiO2+Na2CO3=====高温  Na2SiO3+CO2↑

  ④N2H4(l)+2H2O2(l)===N2(g)+4H2O(l)

  ΔH=-2QkJ•mol-1


猜你感兴趣:

1.高中化学化学平衡知识点总结

2.高二化学会考试题练习卷及答案解析

3.高二化学选修5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4.高二化学选修3试卷及答案

5.高二化学选修3测试题及答案

高中化学的反应速率和反应平衡的练习题和答案

反应速率和反应平衡是学生学习中的重点内容,下面学习啦的小编将为大家带来关于反应速率和反应平衡的练习题的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化学的反应速率和反应平衡的练习题 一、选择题 1.(2011湖北八市联考)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789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