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各学科学习方法>历史学习方法>

高一历史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知识点

时间: 凤梅1137 分享

  今天我们学习高一历史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知识点,1900年春义和团运动成为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导火索,八国联军以镇压义和团之名行瓜分和掠夺中国之实。以下是小编给你推荐的高一历史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知识点归纳有帮助!

  历史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知识点

  一. 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1.义和团运动在山东兴起的原因

  兴起原因从三个方面讲。

  一是历史根源。义和团的前身义和拳,起源于明末清初,是进行反清活动的民间秘密结社组织,最早见于乾隆年间的官方文书中,活跃在山东、直隶一带。后来,形成以农民为主的受压迫民众抗暴自卫的民间秘密组织。鸦片战争后,义和拳即自发地投入反洋教势力压迫的斗争。自甲午中日战争开始,在帝国主义加紧侵华过程中,山东民众深受其害,散布在山东各地的义和拳,便自然地成为广大民众反帝斗争的组织者和领导核心。

  二是社会基础。即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山东是重灾区。1895年初,日军2万人攻打山东,战火从荣城湾烧到威海卫,之后又占领威海卫达3年之久。随后是英国强行租借威海卫。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1898年又划山东为势力范围,修筑铁路、开矿山,夺占田地,致使大批农民无以为生;铁路的修筑和外国资本垄断沿海航运业,又使大运河上的传统运输业急剧衰落,以之为生的船户、挑夫、搬运工和小商贩大批失业,颠沛流离。洋教势力遍布山东,有教堂1000多处,恣意横行,民怨沸腾。

  三是中外矛盾的激化。外国教会依仗不平等条约所赋予的侵略特权,或勾结地方官员,或胁迫地方官府,横行不法,欺压乡里。民众受害告到官府,地方官往往袒护教会,反责受害者,冤屈无以得伸,权益得不到保障,致使矛盾激化,发展成为大规模的斗争运动,势在必然。

  1896年4月,山东冠县梨园屯发生外国教会勾结官府强行拆毁当地玉皇庙改建为教堂的事件,被赵三多聚拳民3000多人所制止。1898年10月,外国教会强行拆毁了玉皇庙,于是,赵三多在冠县蒋家庄聚众祭旗起义,攻打当地红桃园等教堂,揭开了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的序幕。

  2.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1898年,义和拳首领赵三多率领当地拳民攻打教堂武装据点,从而揭开了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的序幕。提出“扶清灭洋” 的口号。

  “扶清灭洋”

  积极作用:表现了中国人民坚决反抗帝国主义的强烈愿望和将帝国主义侵略者赶出中国的坚定信念,它吸引了广大群众投身反帝爱国的斗争,使中小地主、封建知识分子甚至部分官员也卷了进去,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清政府的政策,起了发展和壮大声势的作用。

  消极作用:“扶清”的提法,在一定程度上麻痹了部分群众的斗志,容易使义和团放松对清朝封建统治的警觉,“灭洋”是一种落后的盲目排外的表现,因而它又不可避免地具有落后的一面。

  3.和团运动的发展

  1900年春,由于袁世凯对山东的义和团疯狂镇压,义和团北上,直冲清统治中心北京、天津,一路到北京(直接危及清政府的统治)一路到天津由张德成、曹福田率领。

  清政府对义和团运动的政策:

  安抚——剿灭——招抚——剿匪

  (毓贤)袁世凯 1900年春北京天津地 1900年8月,中外反动势力联合剿杀

  清政府对义和团的策略由“剿灭”改为“招抚”。

  面临已经发展到北京皇城脚下的义和团运动,慈禧太后连续几天召开紧急的御前会议,研究对策。在会上,一派大臣主“剿”,另一派大臣主“抚”,争论极其激烈。其实,两派的目的是一样的,都是为了消灭义和团,只不过是手段不同而已。清政府最后作出了“招抚”的决定,因为这时如不暂时采取“招抚”的策略,打击就会立即落到自己头上,正如教材所引当时清政府致各省督抚电文中所说的那样:“剿之,则即刻祸起肘腋,……只可因而用之,徐图挽救”。这样一来,义和团虽取得了合法活动的地位,但也因未能识破封建统治者的利用及欺骗阴谋,致使日后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二. 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战斗

  1900年夏,英、俄、日、法、德、美、意、奥八个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军,由英国人西摩尔率领侵略中国。

  1.天津地区 一路天津(经杨村、廊坊)北京

  廊坊狙击战

  一路大沽(陷)天津(陷)聂士成阵亡

  结果:侵略军成立都统衙门,对天津实行殖民统治。

  2.北京地区

  ①东交民巷 火烧比、奥、荷、意使馆

  ②西什库教堂

  结果:1900年8月,北京陷落,各国实行分区占领。在北京犯下骇人听闻的罪行,联军统帅瓦德西,在紫禁城设联军司令部,统治北京。

  1900年夏,帝国主义列强发动了对我国新的侵略战争,这是列强在近代前期对中国发动的第五次、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侵略战争,参加的帝国主义国家有八个之多,即:英、俄、德、法、美、日、意、奥。他们组成了八国联军,其中以离中国最近的日、俄两国出兵最多,达9000多人,各国派抵大沽口外的军船有30多艘。前几次侵略战争,帝国主义列强都是以清政府为对手,而这次战争是以直接消灭中国人民革命力量为主要目标,显示了帝国主义的贪婪、侵略和掠夺的本性。

  3.天津保卫战。老龙头车站战役和紫竹林战役。

  第一,在义和团猛烈打击敌人的同时,守卫天津的清军将领聂士成率兵进行了英勇的抵抗,后来壮烈牺牲。

  第二,八国联军攻陷天津后,成立了都统衙门,对天津实行殖民统治。

  4.北京地区的战斗。义和团在北京的战斗,集中在东交民巷和西什库教堂。设在东交民巷的帝国主义各国使馆,实际上是外国侵略势力在中国的总指挥部。从义和团运动一兴起,他们就直接采取了镇压行动。各国使馆人员率领侵略军,不断在北京街头行凶,任意向义和团民和中国百姓开枪。德国公使甚至狂妄叫嚣:“瓜分中国时机已到”。因而义和团把东交民巷外国使馆作为进攻主要对象,决不是偶然的。西什库教堂是北京地区天主教活动的中心,在不平等条约的庇护下,以樊国樑为主教的一些传教士胡作非为,已引起人们的不满。义和团运动兴起后,樊国樑又从法国使馆调来水兵,修筑工事,武装教堂,妄图顽抗,因此很自然地成了义和团在北京地区斗争的又一主要对象。

  5.八国联军在北京的暴行。(教材正文、引文和小字部分介绍了八国联军的种种暴行,真是罄竹难书,令人发指。)

  三.义和团运动的失败及其意义

  1.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了。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的失败。慈禧太后在西逃途中,颁布了“剿匪”上谕,责令各省官员和清军对义和团要“痛加铲除”、“务净根株”。帝国主义侵略军在占领北京、天津后仍不断增兵,并以北京、天津为中心四处捕杀义和团。这样,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失败了。

  2.义和团运动的历史功绩。

  第一,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巨大力量。

  第二,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

  第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走狗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加速了它的灭亡。清政府无力镇压这场运动,甚至要借助帝国主义的力量,显得它是多么的虚弱和无耻。《辛丑条约》一签订,清政府立即表示:“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更暴露它十足是帝国主义的奴才,增强了人们推翻它的决心和信心,10年后它果真被推倒了。

  四.《辛丑条约》的签订和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辛丑条约》的签订及其对中国社会的严重影响。

  内容:①赔款4.5亿两

  ②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③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

  ④严禁反帝。

  ⑤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居六部之首。

  影响: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了。

  历史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练习题

  1898年,义和团运动兴起,义和团在斗争中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给帝国主义以沉重打击。根据相关知识回答1~5题:

  1.这场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是

  A.清朝统治者与广大人民之间矛盾的尖锐

  B.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之间矛盾的尖锐

  C.山东人民与天主教会之间矛盾的尖锐

  D.义和拳与清朝统治者之间矛盾的尖锐

  答案:B

  2.下列对于义和团口号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具有朴素的爱国意识

  B.带有笼统的排外性质

  C.导致对清政府放松警惕

  D.是在分析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后得出的

  分析:本题属否定式选择题。主要考查再认、再现和正确全面把握历史概念的能力。农民阶级受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不可能对当时的主要矛盾做出正确分析。

  答案:D

  3.1900年初夏,清政府对义和团的策略由“剿灭”改为“招抚”是为了

  A.清除与义和团的矛盾

  B.承认义和团运动的正义性

  C.控制和利用义和团

  D.依靠义和团抗击帝国主义

  分析:清政府对义和团的策略,是由其阶级本性决定的,“剿灭”“招抚”只是手段不同,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消灭义和团。解题的关键是认清清政府的阶级本质及国内阶级矛盾。清政府和义和团的矛盾是尖锐的阶级矛盾,是无法调和的。清政府未从根本上承认义和团运动的正义性,也不可能依靠义和团抗击帝国主义。

  答案:C

  4.义和团大败西摩尔率领的八国联军的战斗主要是在

  A.北京西什库教堂

  B.杨村、廊坊

  C.北京东交民巷

  D.天津大沽口

  答案:B

  5.这场运动的直接作用是

  A.抗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加速了它的灭亡

  B.暴露了清政府的卖国本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

  C.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

  D.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分析:本题属限制性选择题,考查再认、再现历史概念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明确试题所要求的“直接作用”,义和团运动的性质是反帝爱国运动,斗争目标是帝国主义,它所起的直接作用是粉碎了帝国主义的狂妄计划,使帝国主义认识到“瓜分一事,实属下策”。

  答案:C

猜你喜欢:

1.高一历史必背知识点

2.2016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

3.高中历史会考复习知识: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4.2016高二历史会考必修1知识点

5.2017中考近代史知识点

3815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