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小学学习方法 > 三年级方法 > 三年级语文 >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书第21课槐乡五月教案(2)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书第21课槐乡五月教案(2)

时间: 嘉馨975 分享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书第21课槐乡五月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书第21课《槐乡五月》教案3

  教材分析:我们苏北这个地方恰巧栽植了很多槐树,我们新沂美丽的四A风景区马陵山上栽植漫山遍野的槐树,年年举行槐花节。我从小就是在槐花香中长大的,所以我特别喜欢槐花。《槐乡五月》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11课的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作者以优美形象的语言,生动描绘了一幅槐乡五月的画图,槐乡五月是洋槐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表达了作者对迷人的槐乡五月以及勤劳能干、热情好客、淳朴可爱的槐乡的孩子喜爱。文章从字面看写花但又以花写人,以花喻人,花美人更美,花香人更香,花与人交融在一起,不枝不蔓,相得益彰,使“花美人更美”这一主旨自然地生发开去。课文的语言如同诗歌一样的美妙,像流水潺潺流过人的心田,对称句式的描绘,长短句的描绘,抒情的柔和,恰到好处的相声词的完美使用,叠词的反复出现,使全文呈现出诗一般的节奏感和意境美,为丰富语言积累提供了很好的依据。

  学生也喜欢诗歌化的这类语言,意境美妙的课文。所以我上课时,借助实物、图、音像让学生感知槐花的味、色、形。引导学生赏读文中如同诗一样美妙的句子,让学生感悟五月槐乡的美丽景色,以及槐乡孩子的勤劳能干,热情好客,纯朴可爱,从而让孩子热爱生活,热爱自然。我把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体会课文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让学生感悟“五月是槐乡孩子的季节”。

  教材把本课安排在第七单元,当上到这一课时,我们这儿的槐花已经开过了。鉴于儿童感性认识的特点,也为了更好教学这篇文章,我特别把教学本课的时间提前,选择槐花盛开的季节,在甜甜的槐花香中引导学生进入了课文。我充分利用本地的自然资源,利用实物给学生架设了一座与文本相通的桥梁。使学生自然而然的进入了课文中描绘的意境。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使学生与文本对话成为可能。

  本篇课文对槐花的描写,作者留下了许多艺术的“空白”,如“嗡嗡嗡……小蜜蜂飞来了……”“啪啪啪……孩子们跑来了……”就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利用这一点,我引导孩子们发挥想象,听弦外之音,会言外之意,拓展、丰富、充实课文内容,调动学生平常的生活积累和知识积累,还将原来的抽象的语言文字变成了可爱的形象、悦耳的声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更重要的是,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了热爱生活、热爱语文的情感,

  表演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之一。在教学本文的第三自然段的时候,我设计成在学生读通文本的前提下,表演课文内容。让学生在表演中走进文本,在表演中深入体会课文内容,在表演中体会课文语言的优美和用词的准确,达到语言的吸收和内化。

  在教学设计中,我比较重视学生对文本的感悟与理解,让学生在反复的阅读中,理解、感悟课文的点滴妙处。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能写出和"白茫茫"等词语结构相似的词语。

  3、借助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槐乡五月的美丽景色,槐乡孩子勤劳能干、热情好客、纯朴可爱的特点。

  教学时间:两课时,本课时为第2课时。

  教学重点:

  体会课文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让学生感悟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

  教学准备:录像资料、实物槐花、挂图、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借助实物,导入课题。

  春天是百花飘香的季节,在这百花飘香的季节里老师带来了一段视频。(播放槐花节的视频)学生欣赏。

  师:“美吗?哪儿美?”

  生:“花美!”

  师:“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这种花,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花吗?“

  生:“槐花。”

  师:(出示槐花实物)“你们想要吗?这种花不仅好看。”

  分给每位学生一串槐花。

  师:“大家不妨把槐花放到鼻前闻一闻,小心用手掐下一朵槐花放到嘴里嚼一嚼。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关槐花的课文。“

  课题是……(引读课题)

  二、复习生字词。

  1、在未读课文前我们先来复习一下生字词(出示生字词)谁来带领大家读一下?(指名让学生领读)他读得好吗?你们有没有信心比他们读得更好?(齐读生字词)

  2、读完生字词,让我们沐浴着轻柔的春风,迈着轻盈的脚步,再次走进五月的槐乡,去看一看,闻一闻,听一听。

  学生拿出槐花看一看,闻一闻,听一听。

  (教师出示槐花的视频)

  (这样可以让学生首先有个感性的认识。以激发他们对槐花的喜爱,为下面学习课文做铺垫。)

  三、诵读课文,领悟槐香。

  1、让我们带着槐香,走进课文,首先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找找课文是围绕哪句话展开的?(第四小节: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

  2、朗读了课文,你从哪些句子中可以感受到“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结合学生的回答分别出示句子)

  ①出示“槐乡的山山洼洼,­­ , ,一片白茫茫。”你能有感情地朗读一遍吗?

  从这句话中你可以看出槐花的什么特点?(白、多)谁能更有感情朗读出这种特点?(指名读)

  大家看看,山山洼洼,坡坡岗岗,一片白茫茫。(教师有感情朗读,同时播放视频短片,学生边欣赏边听朗读)师语提问:“看了这几个词,你脑海里想到了什么?(槐花多、白)我们大家一起来读读。”(学生有感情读)

  “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课文中哪些句子可以体现出来?

  ②多媒体出示“有的槐花抱在一起, ; 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读了这句话,你想到什么?

  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带着想象,边读边想,读出你的感受来。作者眼中的槐花像什么?学生观察手中的槐花回答:玉雕的圆球、小姑娘的小辫儿。

  槐花美吗?你眼中的槐花又像什么呢?闭上眼睛发挥你们的想象力想一想。(出示问题并多媒体呈现槐花图像)

  指名回答:“我眼中的槐花像 。

  从远处看(多媒体出示从远处看漫山遍野槐花),从近处看(多媒体呈现槐花近景)它都是那么美,除了这些,你还能从哪里感受到槐花的美和香?

  学生再读第一段,感受槐花的色——白,形——小辫子。

  师:“闻一闻,感受一下。(学生拿出槐花放到鼻子前闻一闻)香吗?”

  ②多美多香的槐花啊,瞧,都把谁给引来了?(蜜蜂和孩子)多媒体出示“嗡嗡嗡……”、“啪啪啪……”请大家一起来读一下这两句话。小蜜蜂怎么说?说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孩子呢?又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小蜜蜂 , 了 的 , 了 的 。这句话里的动词用得好吗?

  你还能找到和这句话对应的话吗?

  (指生说)多媒体出示:孩子们 了,篮儿 , 的槐花,心里 , 的满足。

  “白生生,是描写什么的?这个词用的好吗?课文中还有没有这样的词语了,大家找找(白茫茫,香喷喷,傻乎乎)谁可以仿照这些词语来说几个别的词语?

  让我们一起读读这两句话,来分享小蜜蜂和孩子们的喜悦。

  ③槐花开了,中午农家的餐桌上就多了什么?

  出示“中午, 都浸在香海中了。”哪些词语写出了槐花的香味(清香、醇香、浓香)

  老师请一位同学来读读这三个词语,(生读)大家说他读出香味来了吗?这三个词语能不能打乱顺序?为什么?(香味由淡到浓)这三个词语一个比一个香,一个比一个浓,到处是香味,就连小蜜蜂、孩子、饭、风都香气四溢,所以说整个槐乡都浸在了香海中了,闻起来真舒服,谁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

  (指生读)

  ④这一段用了许多动词,请大家读课文,画出表示动作的词。

  (生读课文第一段,画出动词。)

  3、洋槐开花的季节真美啊,难怪孩子们那么高兴,四处的树,满眼的花,满鼻的香,醉了槐香的一切。走,我们也到槐香去让槐花的香气把我们也熏醉吧!

  ①请一位同学来读读第一句(学生个读第一句)从他的朗读中你们仿佛可以闻到什么?仿佛可以看到什么?(多香的槐花,多可爱的孩子啊!)槐花不光美、香,还能做好吃的槐花饭,哪位同学来做一下小厨师来介绍一下槐花饭怎么做?(指生说)

  教师多媒体出示槐花做的各种槐花宴。

  (通过学生角色的转换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把课文中的内容巧妙地转换到生活中来。)

  ②、同学们真象小神厨,说得我口水都要流下来了,有机会你可一定要做给我们吃哦!哪些同学喜欢吃咸的槐花饭的?(读“吃咸的 ”)哪些同学喜欢吃甜的槐花饭?(读“吃甜的 ”)吃完饭该走了,该走了,临走时,槐乡的小朋友还会干什么呢?(“小朋友临走时 槐花新蜜”)通过做槐花饭,送槐花新蜜,你可以感受到槐乡的孩子们怎么样?(好客)

  ③、出示填空用下列句式说话:槐乡的孩子真 啊,你一走进槐乡,他们准会 ;你离开槐乡,他们还会 。

  4、小结过渡:就连槐乡的空气都香得让人醉,槐乡好客的孩子更让人爱,这绝美的风景,这甜甜的槐花蜜,还有这美味的槐花饭,真让人流连忘返。作者情不自禁地拿起摄像机拍下了孩子们玩乐的镜头。(出示图片)看,小姑娘和小小子们来了,瞧他们笑得都合不扰嘴了,他们为什么这么高兴?请大家自己读读第三自然段。

  ①、谁来告诉老师槐乡的小姑娘为什么这么高兴?(出示句子“槐花让小姑娘更俊俏了 )在这句话中,作者说“她们飘到哪里,哪里就会有一阵清香”。我不明白人怎么会飘呢?谁来帮助老师?

  ②小姑娘漂亮了高兴了飘了,那小小子呢?(出示句子“小小子呢 可真有口福呢。”)

  ③女同学们,让我们像槐乡的小姑娘一样,用槐花装扮自己变得更美,(女生齐读第二句 。)

  ④、男同学们,让我们象槐乡的小小子,到槐树下大饱口福。(男生读第三句)

  ⑤从刚才这两个自然段,我们可以感受到五月是谁的季节?(槐乡孩子)

  5、槐花饱了我们的眼福,填了我们的肚皮,香了我们的村子,更甜了我们的生活,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发出赞叹——(出示最后一小节)有感情朗读最后一段。

  四、小结:

  五月,槐花漫山遍野,美丽无比,香飘万里;五月,槐花盛开的季节,是孩子们最快乐的季节,下面老师想出一段话来检测一下大家的学习情况。

  五月,洋槐开花了!槐乡一片 。勤劳的小蜜蜂 地飞来了,孩子们 地跑来了,篮儿挎走 的槐花,心里装着 的满足。 小朋友来了,准会 不想回家。槐乡的孩子非常_____,他们会为你做 ________,会送你________。槐乡的小姑娘变得更_____,小小子不时往嘴里塞上一把 _____,_____的槐花,可真有_____。 五月,是_________的季节,是________的季节。

  1、过渡:

  这么美的槐花,只是让我们欣赏是不是太可惜了?让我们把槐乡介绍给更多的人好吗?让它也变成游人的季节。那么,就让我们一起策划一个令人神往的槐花节吧!你能为这个槐花节设计一个欢迎标语吗?同桌之间相互谈论一下,然后写在书上。

  (课外拓展,让学生不仅仅是在课堂之上欣赏槐花,感受槐花,而且延伸到课外,延伸到生活之中。)

  2、 总结:槐乡五月,真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孩子的季节,也是游人的季节。同学们,待到槐花烂漫时,请到槐乡游一游!

猜你感兴趣:

1.三年级语文下21《槐乡五月》习题参考答案

2.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试卷及答案

3.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测试试卷及答案

4.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试卷

5.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文原文

6.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作文

308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