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各学科学习方法 > 语文学习 > 小学语文课本剧论文范文(2)

小学语文课本剧论文范文(2)

时间: 芷琼1026 分享

小学语文课本剧论文范文

  小学语文课本剧论文篇三

  一、课本剧编演的步骤及要求

  指导学生完成课本剧的编演,要按一定规范操作,同时又要灵活掌握,注意肯定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课本剧编演的步骤可分为导、选、读、编、演、评六步。

  导。学生对编演课本剧虽有兴趣,但编演课本剧不是简单的事情,特别是刚接触的时候,尤其要注意对学生进行编演课本剧的前期指导。首先是教授一些基本的戏剧知识,接着明确编演课本剧的主要步骤,特别是对整个编演过程的难点应让学生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选。在选择编演课本剧的内容时一般要选较生动的、学生感兴趣的、故事性较强的课文,一般是童话、寓言、小说或叙事性较强的诗歌。所选课文不一定要很长,长课文也不一定要全演,可选其中一个片段,因为小学生语文实践水平较为有限,目标定得太高,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在教学课时安排上也会有难度。无论长短,所选课文要求矛盾冲突激烈,情节性要强,人物性格要鲜明。

  读。要改编课文,就必须对课文有深入理解,这就需要引导学生多读,使其知背景、明主题、熟内容。只有清楚这些,才能更好地体会揣摩人物富有个性的语言,才能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

  编。一个好的剧本是一出课本剧演出成功的前提。因此,“编”这一步至关重要,课本剧的编写可按以下五个步骤进行:

  (1)明确主题,确定方向。主题是戏剧的灵魂。任何一个课本剧都必须有一个明确的主题 。

  (2)构思情节,分解场面。课本剧中的情节也可以根据主题的需要增删。这一环节的编写工作,需要学生展开想象,具有创新意识,大胆构思,不要拘泥于教材。

  (3)安排人物,分好角色。在确定人物、分角色时应根据每位学生自身的特点来安排,尊重学生的意愿,力求做到人人参与,并能充分展现每位学生的表演特点,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很好的发挥。

  (4)提炼台词,设计动作。课本剧的表演主要靠演员的语言和动作来推动情节的发展。因此,在编写剧本时,就必须根据剧中人物的个性特点,认真提炼每个演员的个性化台词,设计每个演员的动作。

  (5)配置音乐,设计道具。恰当的背景音乐和道具能渲染气氛,增强表演的效果。因此,在编写剧本时,还要考虑根据情节的需要配置什么样的音乐,设计演员所需要的头饰、服装和道具。

  总的说来,在编写剧本时必须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生理特点、生活阅历、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也可让写作基础较好的学生更多地参与剧本的编写,教师从旁指导,以保证剧本的质量。

  演 包括排练和演出。教师应给学生排练的时间,并从旁指导。

  演出时,因为学生的情绪大都比较高昂,气氛有时太热烈容易造成课堂混乱。教师应控制好局面,可事先告诉学生做个“文明的观众”,“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同时指派各组核心学生约束组员的行为,使每个学生都能遵守演出的秩序,以保证演出的顺利进行。

  评。包括评编演和评课文。在汇演后,组织学生讨论,评论编演的水平及得失,重点是指出创新和成功之处,同时提出今后努力的方向。

  二、课本剧编演对学生发展的作用

  1、编演课本剧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1)形式新,学生学课文有兴趣

  改编剧本?选哪一篇?怎样编?你来演什么角色?能不能演好?一系列的问题都需要学生去思考,需要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后才能解决问题。要编演课本剧,戏剧的有关知识可是基础中的基础,过去学生对戏剧常识不愿学习,现在他们可就主动去学习了,并且把几篇戏剧体裁的课文也认认真真地读下来。

  (2)内容新,学生学语文有兴趣

  在编演过程中,对学生的语文知识的要求是多方面的。首先要有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把记叙性文章改编为戏剧,剧本里有简单的舞台说明,大部分是对话。对话语言要规范,就要求用词要准确,句子要完整。表演时读音要准确,对话要与人物性格相符合。这些要求的落实都需要学生有较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编演过程是学生主动学习语文基础知识的过程,也是训练和提高的过程。

  (3)表现新,学生提高能力有兴趣

  改编课文为剧本,要把很多叙述性语言转化为对话,对话语言强调性格化,学生就需要对人物性格进行把握并注意对话语言表达的技巧。学生在编写剧本时还需设想好表演中的动作,他们就会主动去研究如何运用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性格。

  (4)思维新,学生对创造性活动有兴趣

  编演课本剧同时又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改编是一种创造,表演更是一种创造。“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学生在课文的阅读理解中都有自己独特的体会。改编后进入表演,个人的创造性发挥达到巅峰,围绕剧情的推进和人物性格的表现,动作、表情、对话都达到高度的个性化。

  2、编演课本剧能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活动能力、组织能力和创造能力

  新课标在“课程性质与地位”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就是说,学语文的目的是为了“用”,达到表达思想、交流情感、传承文化的目的。编演课本剧正是实实在在的“用”。 所以,演好一出语文课本剧,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而且是培养学生的活动能力、组织能力、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实在应当受到语文教育界的重视。

  3、编演课本剧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了审美情趣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质。语文课一定要研究学生,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思想实际和心理特点,才能激起他们的兴趣,使他们喜欢。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小学生的身心正发生巨大的变化。


猜你感兴趣的:

1.小学高年级语文课本剧

2.小学高年级语文论文

3.关于小学语文教学的论文

4.浅谈小学语文教育的论文

5.关于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的论文

3107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