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各学科学习方法 > 语文学习 > 秋学期高中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2)

秋学期高中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2)

时间: 芷琼1026 分享

秋学期高中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秋学期高中语文期末考试试卷答案

  1. A(B.萏dàn;C.蓦mó;D.酩mǐng,)

  2.D(A 幻-换;B 寇-蔻;C 劈-霹)

  3.D(D项“春意阑珊”阑珊:将尽,将衰。指春天就要过去了。A“怒发冲冠”指愤怒得头发直竖,顶着帽子。形容极端愤怒。B“摧眉折腰”低眉弯腰。形容没有骨气,巴结奉承。C“钟鼓馔玉”指鸣钟鼓,食珍馐。形容富贵豪华的生活。)

  4.B(将“夸张”改为“(谐音)双关”)

  5.C(诗人是通过清冷的环境烘托了人物内心的悲凉。)

  6.D(辛弃疾是反用其意。既表明自己很难忘怀时事、弃官还乡,还写了有家难归的乡思,并抒发了对金人、南宋朝廷的激愤,可谓是一石三鸟。)

  7.C(错:交错)

  8.D(李清照前期的词清新自然,后期变清丽明快为凄凉沉痛,抒发了伤时念旧、怀乡悼亡的情感,但主要都承袭了婉约派风格。她后期的诗与散文刚健清新,与她的词不大相同,趋势豪放风格。)

  9.“懒”“迟”两字写出了女主人起床时懒散迟缓的精神状态,(2分)传神地表达出女主人公空虚(怅惘)、百无聊赖却又满腹愁怨的心情。(3分)

  10.运用了反衬的手法,(2分)以鹧鸪的成双成对来反衬女主人公的孤独寂寞。(3分)

  11.追随着蜜蜂围绕着绿色的蕙兰飞,为了躲避黄雀藏在绿叶之中,在太阳的映照之下忽然争着飞起,趁着风一起归去。在花中出没,顺着高低不同的绿叶飞翔。(2分)写了素蝶的远近高低不同方位的动作,采用细节描写,以蜂、雀、日、风、花、叶作衬托。(3分)

  12.托物言志,(2分)写自己徒负才华,只能追随他人,仕途起起伏伏,不能为人赏识,施展才能。(3分)

  13.解析: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路暗花迷”表现了作者对前途的迷茫,结合注释可知这是因为仕途失意所致,“无奈”“思家”等词语则表现了无可奈何之情和渴望回家之情,故答案为:表现了①因仕途失意而对前途忧虑和无可奈何的心情;(2分)②希望脱离官场返回家乡的心情(2分)

  14.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本诗最明显的写作特色是四个场景组合在一起,一句一个场景;夜、笛、千山月,路、百种花,这些景物表达了作者对前途的迷茫,是以景写情,情景交融;在修辞上使用了工整的对仗。故答案为:①一句一个场景;(2分)②以景写情,情景交融;(2分)③对仗十分工巧。(2分)

  15.⑴ 海上明月共潮生 ⑵ 吞声踯躅不敢言 ⑶ 战士军前半死生

  ⑷天生我才必有用 ⑸ 月涌大江流 ⑹ 薄帷鉴明月

  ⑺ 天上人间 ⑻化作相思泪 ⑼十二门前融冷光 ⑽ 月迷津渡

  ⑾ 人比黄花瘦 ⑿只有香如故 ⒀灯火阑珊处

  16

题号

不得体的原因

改为

“忝列”,谦辞,表示自己位列其中辱没他人,心中有愧。此处错误做敬辞。

“名列”

“笑纳”,客套话,用于请人收下礼物,是敬辞,此处误做谦辞。

“愧领”

“芳龄”,一般用于年轻女子。此处用错对象。

“高寿”

  17.答案示例:小说写果贩叶三在日常生活中有着一种乐观的(或热情的、诚实的、有智慧的)人生态度,体现了叶三有审美情趣(2分),为下文写他是个不谄媚、懂艺术的鉴赏家做出铺垫。(2分)

  18.答案示例:②叶三懂画③叶三评画 ④叶三与画共存亡(每空1分)

  19.这句话表现季陶民的清高(或雅、与众不同)的性格特点(3分)。这与他对叶三另眼相看态度形成对比,突出了叶三既不像那些庸风雅士假名士那样假充内行(或不懂装懂)、也不谀媚的特点(3分)

  20.答案示例一:这个结尾很好,是全文的升华。因为本小说体现的是中国文化的传统精神;重友谊、重知已。正如俞伯牙摔琴谢知音,这里的精神是和先人一脉相承的(7分)。

  答案示例二:这个结尾不合适,是全文的败笔。因为叶三把画带进棺材,不过是文化痼疾之一:自私。相传唐太宗李世民就是这样,将《兰亭序》带进坟墓,这只是满足了他个人的占有欲望,却让作品永远不见天日。(7分)

  答案示例三:这个结尾是神来之笔,将前文的赞赏化为了莫大的惋惜。因为叶三把画作带进了棺材,体现的是文化痼疾之一;封闭狭隘。作者在《胡同文化》中也曾有类似写法,文尾以“再见呀,胡同”体现对封闭的胡同文化的清醒认识。(7分)

  (角度不拘,有无具体例子均可,言之成理即可)


猜你感兴趣的:

1.2017年秋高二语文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解析

2.高中语文第一册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3.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4.高一第二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5.2017高中语文期末试卷

3173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