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各学科学习方法 > 语文学习 > 高中语文预习论文(2)

高中语文预习论文(2)

时间: 芷琼1026 分享

高中语文预习论文

  高中语文预习论文篇三

  一、把握预习的特点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确,“有备斯可以无患矣,但不是“有看书”就是预习,预习有其特点。

  1.时间性。即略提前于教学进度,哪些内容先教学,先预习哪些内容。从具体时间上说,要比课堂教学时间提前,少则一节课,多则一两天或三五天不等,视内容而定。

  2.差异性。所谓差异性,是指学生自身的知识点能力水平的缺陷处。如有些学生口语差些,就要注意做好相关内容的口语交际训练;倘若作文是弱项,就要多花些时间考虑,看一些相关的作文范例,多收集一些作文素材,甚至可以试写等。

  3.重点性。原则上选择重点内容预习,包括重点语句段,要有重点地预习感悟,便于学生在课堂上发表独到见解,提高教学质量。

  4.提示性。有的学生对学习不知道如何下手,教师就要有所提示引导。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可以对要讲的课进行有针对性的预习。

  二、课前预习的策略

  1.激发学习兴趣。针对每篇课文内容,抓住学生感兴趣的点,以此为基础设计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同时这些问题和文章的重难点有一定的联系但又不等同于重难点,通过问题调动学生阅读和思考的积极性。这里要注意的是在学生不同的阶段和不同的文体之间,趣味点的选取和设计要灵活,首先要知晓学生的兴趣点在哪里。高一和高二不同,新授课和复习课不同,不注意这些差别,预习问题的设计就会适得其反。不同文体之间的差别意味着设计的多变性,诗歌、散文、小说各有特点,只要结合文章内容抓住学生感兴趣的点,就不愁学生对文本的高效学习。

  孔子在《论语》中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材料只有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发生联系时,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兴趣。

  教学《将进酒》前,我让学生先听中科院院士陈涌海教授自弹自唱的《将进酒》。学生很喜欢陈教授的弹唱,这一下子就激发了学习兴趣。我让学生思考,在众多古词新唱的《将进酒》中,为什么这一首最被人们称道?大家可以从曲调、伴奏、嗓音方面谈谈自己的感受。这样豪放、粗犷、愤激的诗歌风格不教学生就自会了。理科生有如此豪情,科学家也能有如此豪情,这改变了学生对古诗词学习的观念,效果很好。

  2.提前掌握生字词。高中语文学科在考查学生是否对所学知识牢固掌握时,往往会从字、词和句的角度入手。我们首先应该把课文中自己不认识的字、无法准确理解其含义的词及句子标记出来,通过查询工具书的方式进行初步尝试。倘若通过自己的努力不足以将问题彻底搞清楚,就应该特别标记出来等待课堂上老师的讲解,这样势必会让你听课更有目标,也知道自己需要在哪些方面注意老师的讲授。如此心中有数,听课效果怎会不大幅度提高,这是课前预习最重要的价值。

  3.进行自主探究。文本要放手教给学生,让他们自主探究。学生在读文本时应该静静思考,这篇课文在文字、语句、内容、思想情感上还有哪些疑难,需要在上课的时候认真听老师讲或向同学和老师请教的。对这些问题,有的可以直接在书上做记号,有的最好书面写下来,摘录下来自己喜欢的语句,学生在预习时相互讨论交流,这样不仅有利于文本的解读还能活跃学生的思维。

  4.借助语文工具。读一篇新文本时肯定会碰到许多不认识的字音,不理解的词语,为了更好地解读文本就要借助工具书解决这些疑难。如学习《滕王阁序》这篇文本时就充分发挥了工具书的作用,因为本文的生字较多典故颇多,如果不借助工具书就很难读懂文本。学生查出了“翼轸、瓯越、�り�遥临、潦水、彭蠡、逸兴遄飞”等疑难字音,“对于终军的弱冠,班超的弃笔从戎,孔鲤的趋庭,俞伯牙和种子期”的典故也有充分的理解,这样在阅读文本时就有了不同的感悟。

  5.开展阅读教学。阅读就是要阅读单元内容说明、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或自读提示,阅读文本教材,阅读课文的注释,阅读课后的“研讨与练习”。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学习之前应通读教材,了解教材的结构和知识的内在联系。在进行具体的单元学习前,要了解本单元读写训练的要求,通读单元各篇课文,在这一过程中初步看出各篇课文的共性和各自不同的个性。当具体预习每篇课文,课前的提示及课后的练习是帮助我们理解课文内容的很好资料,因此不能忽视它的作用。

  这样,我们就对整个单元和单篇课文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和全面的了解,有利于日后对课文进行纵深的阅读理解。不同文体的文章,其阅读要求是不相同的。记叙文的阅读要求我们做到从整体上感知文章内容或语段,理清文章的结构脉络,初步把握住文章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初步感受到文章的语言特色。议论文和说明文的阅读要求就不同了,在作这两种文体阅读时必须理解掌握它们的文体知识,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文章内容和表现特色。

  6.浏览课后练习。高中语文是很讲究作品背景教学。因为了解文章的背景及作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作家的经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通过这些传奇的经历,可以更好地引起学生创作的欲望。举个例子来说,《济南的冬天》的作者老舍先生是一位身世坎坷的大作家。他从小便是孤儿,老北京大杂院的贫苦生活给他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尤其是每天中午放学回家吃饭的那一幕令人难忘:他急急忙忙地往家跑,掀开锅却是冷冷的锅底,什么饭都没有,便只好又匆忙地往学校赶。这个细节打动了很多人,这是当今社会的高中生感受不到的生活。就是这样一个艰苦的环境造就了一位世界闻名的大作家,写出了《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享誉中外的优秀作品。当大家了解了作者的故事和写作的背景之后,对后面的学习将有很大的帮助。

  总的来说,学生要锻炼自学能力,就要掌握自学的方法,特别是养成预习的良好习惯。能力要提高,就要在预习的过程中思考,在思考的基础上听讲,做到这一点,那么不仅能提高听课效率,更能提高自学能力,对智力的开发也十分有益。


猜你感兴趣的:

1.高效的高中语文预习方法

2.关于课前预习的论文

3.高中语文第一课预习教案

4.高中语文自主学习论文

5.高中生课前预习的方法

327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