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原创作品专栏>教育心得>

中学生对苏东坡的看法:四识苏东坡

时间: 晓晴1082 分享

  滚滚长江东逝水,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然而却有“江山世代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从历史的漫漫洗礼中回望,各代豪杰的形骸虽早与江月同眠,与日月共枕,但他们却留下了足以流芳万世的气节,苏子便是其中一位。

  初识他,在田野的如画景色里。早春时节的乡野,溢满眼的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是一簇簇竞相绽放的花朵,是一群群嬉戏玩闹的野鸭。生动、可爱,在春的浸润下恣意汪洋,正如他此时年轻而有朝气蓬勃的生命。“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最简单的字眼,却带领我跨越了时空的阻隔,从他那坚定明亮的眼神中,看到了那份最原始、最真实的倔强与不服输。锦瑟华年,就是有无尽的希望和无限的可能。

  再识他,在太守出猎的行伍中。“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不惑之年的他,对待流年的无情逝去,没有过多的感伤,反而选择了蔑视它,挣脱它的羁绊。对于他这样一位胸怀大志,才高八斗的英杰来说,年华不过是他铸成大业的载体。鬓角间的几缕白发,面颊上的几分沧桑,难道就能挫伤了他的志气吗?只要心中那份“气吞万里”的豪气尚存,自然是不必“忧愁风雨”。幸运的是,这一份难能可贵的豪气,尚没有消亡于尘网间。

  又识他,在夜光下的酒樽月影里。“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当一个人的棱角一点点为现实抹平,当一颗满腹才情的心被名利一点点浊化,特别是对于他这样的风流之士来说,便不仅是个人的悲哀,更是整个时代的悲哀。年近迟暮的他,渐渐开始疑思人生,忧虑踌躇。忧虑的是自身的命运多舛,更是国运的前途未卜。冥思苦想良久,也不过一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无奈嗟叹,许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无力愿景。将那种不可断绝的忧思,寄托在对于知己的“思”和“念”中,将那种对于“大家”忧思小我化,以达到将哀思美化的效果,这便是他的文人情怀所在。

  终识他,在雨后暖阳斜照的山麓上。“逝者如斯,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在人生的大起大落之后,再也不会有青年时的慷慨激昂,也不会有中年时的痛心疾首,似乎无知无觉,无痛无痒。有人说他麻木了,迟钝了,但绝非如此,那只是极端的痛楚所带给他的深刻感悟,是经历大是大非后的大彻大悟。“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千言万语和千万种愁思尽在一杯酒里,是啊,英雄迟暮,还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但也正是这份痛楚成就了他,使他能够将自己的万千感悟和过人才思熔于一体,成就了他风流豪情,青史留名。

  又见苏轼,我看到的是他在经历风雨后从容淡静的一句“也无风雨也无晴。”,是那份“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自信与洒脱。

  教师评语:提起古典文学,似乎没有人不喜欢苏轼,而且每一个人的心中都会有着对于苏轼的不同看法,或赏其洒脱,或羡其才情,或认可其政绩,然此种种在闫思羽的笔下,都化成了对苏子的感慨和赞叹。(指导教师 李慧)


  【本文作者:西安市曲江第一中学高2019届1班 闫思羽(微信公众号: 曲一奏雅】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中学生对苏东坡的看法:四识苏东坡

滚滚长江东逝水,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然而却有江山世代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从历史的漫漫洗礼中回望,各代豪杰的形骸虽早与江月同眠,与日月共枕,但他们却留下了足以流芳万世的气节,苏子便是其中一位。 初识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3849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