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语文学习>语文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鸟鸣涧》教案范文

时间: 李斯1287 分享

  《鸟鸣涧》的作者是唐代山水田园诗人王维,描写的是春夜山涧异常寂静的景象。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六年级语文《鸟鸣涧》教案范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小学六年级语文《鸟鸣涧》教案范文一

  教学目标:

  1.采用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了解诗意,体会古诗的意境。

  2.有感情的朗读古诗并尝试背诵古诗。

  3.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掌握自学古诗的方法。

  重点难点:

  想象诗句描写的景象,感受诗人表达的对明月及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

  课前搜集有关明月的古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自主探究。

  唐代诗人王维对山中明月情有独钟并写下了《鸟鸣涧》这首诗。(板书:鸟鸣涧,请大家齐读课题) “鸟鸣涧”是一个地名,为云溪风景之一。唐代大诗人王维是如何描写的呢? 我们一起按照:读通----读懂----想象----背诵的方法学习一下本诗吧!

  二、合作交流

  现在我们来一个古诗挑战赛,由我当主持人,哪个小组已经准备好了?你们选择哪个呢?派个代表答题,其他同学补充。

  三----背诵古诗《鸟鸣涧》。(怎样背诵才能表现出诗中描写的清幽的意境-----声音轻,速度慢)

  四----说说带点词语的意思。

  (人闲-----人静心闲;空-----空荡荡,没有人;时鸣----不时鸣叫几声)

  五----读古诗,想象画面。(你喜欢哪一句?这样的景色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山中月夜的静从哪里能体会出来) 小结:在朗朗的读书声中我们结束了今天的古诗挑战赛,我要祝贺每一位同学,不仅学会了《鸟鸣涧》而且掌握了学习古诗的方法,所以每位同学都是今天的获胜者。

  三、拓展延伸

  同样是描写明月,却可以用“美”和“静”来表达。其实古往今来,一轮明月曾让无数文人墨客不惜笔墨,回忆一下,我们以前还学过哪些与月亮有关的古诗。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 [板书设计] 鸟鸣涧 花落 月出 鸟鸣

  本课在教学流程上有比赛的形式,学生的学习兴趣较高,通过小组竞赛的方式能够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际能力。本诗是一首意境很幽静、很美的诗,通过带感情的朗读,学生能较好理解。本诗的特色是以动写静,以三种典型的景物:花落、月出、鸟鸣衬托山谷的幽静,山中月夜的美。

  小学六年级语文《鸟鸣涧》教案范文二

  教学目标:

  1、读准字音,尤其是后鼻韵“静、惊、鸣”。通过“涧”字的理解,渗透偏旁表意。读通句子

  2、学习吟诵诗歌,读出诗的节奏。

  3、了解诗句的意思,体味诗句所描绘的意境,感受诗人内心的安宁和对大自然的喜爱。 教学重难点: 吟诵诗歌,想象诗句所描绘的意境。

  教学方法

  谈话、讲授、演示、想象画面并讲述画面。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1. 齐读经典诗文上的古诗。

  2. 夸学生喜欢读古诗,谈自己读过哪些诗人的诗?

  3. 由王维导入《鸟鸣涧》

  二、新授

  1. 出示课题,板书课题。

  2. 学生谈王维。

  3. 老师出示王维的简介,一个学生读,其余学生听,听后说说自己所了解的。

  4. 师板书:“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5. 读古诗(指导读准音,尤其注意读准后鼻音)

  6. 挑战读

  7. 女生读,男生闭着眼想象画面,你的眼前似乎看到了什么?

  8. 男生读,女生闭着眼想象画面,你的眼前似乎看到了什么?

  9. 说到闲,说说带有闲的词语,怎样落?

  10. 静,多静?静得„„

  11. 怎样的月亮?鸟怎样叫?

  12. 指导读出静,读出月亮又大又圆,读出鸟的惊叫„„

  13. 男女生合作读。女生读出静,男生读出动。

  14. 引出诗人高超的写法,“以动衬静”达到“鸟鸣山更幽的艺术效果。

  15. 身临其境地读:闭着眼睛,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王维的诗真可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三、拓展延伸

  1. 将这首诗画成一幅画或者改写成一篇写景的短文。

  2. 学生在下面写,请几个学生在黑板上合作画。

  3. 反馈学生所写所画。

  4. 出示范文,学生读。

  5. 这么美的景,表达了诗人( )的情感。

  6. 挑战自己:看画面猜古诗。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古诗的方法:读古诗,想画面,解诗意,悟情感。

  五、作业布置

  1. 背诵并默写《鸟鸣涧》。

  2.读王维的其他山水诗,并一边想象画面以便背诵。

  小学六年级语文《鸟鸣涧》教案范文三

  教学目标:

  1、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句描绘的意境。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在朗读中理解诗句的意思。

  2、体会古诗表达的情感。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朗读录音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谈话引入

  1、(展示插图)问:这幅图中描写了哪些景物?你能试着说说插图的内容吗?(学生自由发言)

  2、解题及简介作者。

  二、体会诗的意境

  提出问题

  1、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季节的哪些景物?

  2、诗中描绘了怎样的意境?

  3、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播放朗读录音。

  学生一边看图,一边听录音,带着上面的问题,感悟诗情。

  三、自由读诗,了解诗意

  1、学生自由读诗。

  2、小组合作交流诗句的意思。

  四、感悟诗境

  1、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学生在课本上批画圈点。

  2、这首诗写出了夜的什么特点?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学生齐读这首诗。

  五、指导朗读

  1、指名学生读。

  2、教师评议并指导。

  3、教师范读,学生标出节奏。

  4、注意重读“落”、“空”、“惊”这三个词语。

  5、学生齐读。

  六、课堂小结

  1、学生朗读并背诵古诗。

  2、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古诗的方法。


相关文章

1.小学六年级语文《欧阳定稿》教案范文三篇

2.小学六年级语文《杨柳》优质教案范文

3.小学六年级语文《你,浪花的一滴水》教案范本

4.小学六年级语文《学会倾听》优质教案范文

5.小学六年级语文《苍松怪石图题诗》教案范本

302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