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在线阅读>散文欣赏>优美散文>

家乡的小河优美散文

时间: 学良775 分享

  故乡是什么?故乡是树的根,是水的源,是童年嬉戏的小河,是河边荡秋千的垂柳。今天我们来看一下家乡的小河优美散文

  家乡的小河优美散文:家乡的小河

  白泥河,我小时候记忆中家乡的一条绿色小河。你绕过沙丘,穿过草滩,悠悠碧水沿着宽阔的河道,缓缓流进家乡的淖儿——巴汉淖。虽然没有诗人写过赞颂你的诗句,但我却非常喜欢你。

  远远望去,你弯弯曲曲,曲曲弯弯,犹如天边飞来的一条长龙;你波光闪闪,宝石点点,好像一条用翡翠镶就的飘带;就在你的两岸,来回滚动着白云般星罗棋布的牛羊。近处,碧树丛丛,芳草青青,把河水映得一片碧盈盈。你哗哗流水的声音,是一曲快乐的交响乐,给欢腾的草原增添了独特的神韵。这时,我常常心旷神怡,拿着牧鞭,哼者歌,置身于一望无垠的青碧草原。在你清澈的怀中,憨厚、纯朴的老农建起了鱼塘。鱼儿你追我赶,轻捷伶俐,往来翔游。得意时,还吐出串串珍珠似的水泡,水泡飘飘忽忽地升到水面,顿时又化成微微的波纹。水底,还有许多美丽的贝壳,游动的蝌蚪……,尤其是贝壳,有的像微型的玉扇,有的像彩蝶的翅膀,它们又常常引逗得我俯下身去捞拣。

  清晨,我爱到你的身边读书。你的四周是那样的恬静,空气是那样的清鲜,朝霞映红了你,也映红了我。有时,我的声音会引来群群鸟儿,同我对答和应,我感到是那样的舒畅。傍晚,我爱到你的身边散步。那杜鹃啼血般的晚霞和形态各异的火烧云倒映在水中,给你又增添了一道道分外绚丽多姿的色彩,吸引着我驻足观赏,让我产生许多遐想。

  白泥河,我记忆中明净晶莹的小河。你是柔软的轻纱,你是无暇的翡翠。你曾伴着我读书、散步,你曾美化了我的家乡,你更养育了这里一代代勤劳、善良的村民。

  如今,我用渴望的目光,四处寻觅被丢失的景象。你不见了,躲得无影无踪。多少次,我在回乡的途中,甚至在睡梦中把你苦苦搜寻,却杳无音讯。那高耸的烟囱,林立的厂房,然而让我目不暇给。我的家乡小河,我生命中的绿色小河!这究竟是什么原因,白泥河——我怎么也找不到你呢?

  家乡的小河优美散文:家乡的小河

  我的故乡是一个四十多户的小村庄,呈东西走向,农户三五成群,错落有致,自抱成团。从一个门洞进去,拐弯抹角,好几户人家便串在一起。小河是村子的主动脉,靠路南静卧在村子中间,村民们以河水相隔,对岸居住,河南岸隔两三个门洞便有一座简易的石板桥,桥两边摆着无形无状的石块,是人们歇脚洗涮的宝地。

  小河的根扎在村西,三面都是坡地,中间是沼泽,像半个环儿拥着,外围芦苇荡漾,里边杂草丛生,风吹着,蛙鸣着,鸟叫着,蓝天白云,天籁和谐,而这泉水就在这儿安然如婴的汩汩而出了,而且终年不断。由于季节的变换,泉水爱大则大,爱小则小,溢满了总要有个出路,因此泉水顺势而下,翻起凹处的青草,滑过低处的碎石,飞溅起白色的浪花,一路跌跌撞撞向东流去,流出或宽或窄或深或浅的河床,形成了天然的小河。当然,此时泉水也因此换了名字,被人们唤作河水了。

  我家住在村子中间路南的小胡同里,大门坐东朝西。油漆斑驳的大门上,岁月消退了门神壁画,锈蚀了铁环拉手,略微前伸的房檐上长满了茸茸的青苔。老式的四合院里,半院子蓬勃葱茏的葡萄架搭起的温馨,两棵葫芦头枣树蓬起的快乐,一台破旧的纺花车抽出的幸福,一张老织布机编织的梦想,都在我的心灵深处打上了永不磨灭的烙印。在那间低矮的厨房里,母亲辛苦一天的农耕以后,还要用微不足道的粗粮做着一日三餐,缕缕炊烟是母亲的魂;昏暗的煤油灯下,母亲拖着疲惫的身躯,为我们缝制着冬天的棉,夏天的单,件件是慈母的心。门外那长长的胡同里,印着母亲踩着三寸金莲到河边提水的身影,小河的水瘦了,我们长大了。

  初春,布谷鸟的第一声报春,便把昏睡一冬的小河弄睡了,河面的薄冰“咔咔嚓嚓”,闷了一冬的鱼儿跳出水面吐出一串串泡泡,小虾逆流直上顺流而下往返不息,螃蟹横着身子顺着石头缝爬上来,凸出好奇的眼睛张望着河柳,河槐,满眼的嫩绿,使它向往着令人陶醉的春天。

  夏天,骄阳似火,赤日炎炎,河边是人们纳凉的好去处。辛勤劳作的人们收工了,小河用彻骨的清凉,拥抱一个个汗水淋漓的身躯,拂去人们一身的疲劳和汗水。孩子们放学回来,一个扎猛投进小河,泡得白而软的小脚丫,在光光滑滑的鹅卵石上,印下了童年彩虹般的梦想。中午,村姑呼朋唤伴提了篮子拿了棒槌到河边洗衣,棒槌悠悠,私房话窃窃,不时羞红了少女的脸庞。河边的柳树下,村嫂拿了鞋底,悠闲自得的哼着:“……手拿呀哈麻绳呀哈和针锥呀哈,趁着闲空纳鞋底儿,纳呀么纳鞋底儿……”老人摇着蒲扇,拉着家常,不时露出会心的微笑。

  秋天,小河更加成熟妩媚。秋高气爽,谷子低下了头,高粱涨红脸,玉米披上了霞衣,丰收的喜悦给小河镀上一层金光。一阵微风拂过,波光粼粼,落叶飘下来,洒在河面上,小河像穿上了盛装,觅食的小鱼追逐着落叶,秋虫儿唧唧,小鸟儿啾啾,在小河身旁委婉地歌唱。

  就这样,冬去春来四季轮回,小河用她的无私和善良孕育着我的故乡。天因她而蓝,地因她而沃,田园五谷因她而丰收,鸡鸭猪羊因她而茁壮。然而,突然有一天,来了一大队民工,肩抬箩筐,手挥铁锹,在小河的南侧修了条名叫“万金渠”的大河,冒犯了小河的根,泉水生气了,不再有灵性了,小河也失去了往日的欢乐,泪水一滴一滴,似哭泣,似控诉。几年过去了,人们建房填土,把小河的根彻底掩埋了,小河的泪也干了,只留下干枯的河床在叹息……

  亲爱的小河,在您翻转的旋涡中,深藏着我苦涩童年的梦幻;在您激起的浪花上,绽放着我童年的芬芳。您纯洁,您无私,您慈祥,您善良,您用自己的毕生精力默默地奉献着一切,乃至献出了宝贵的身躯。您如一首清丽的小诗,意蕴深远,温馨而亲切,您如一篇优美的散文,行文曲折,令人荡气回肠。然而,您也如我的母亲,从来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名字,只有人们吸不尽的乳汁,在那二三百人的小村庄乃出一茬茬金童玉女,有的飞出去了,有的仍然在回味你的教诲,守候在你木乃伊般的的身旁。

  故乡的小河啊,您是一张脸谱,您是一尊母亲的雕像!如果岁月能够倒流,我一定会回到您的身旁,为您拭去腮边的泪,疗好您心中的伤。我要为你飞架彩虹,让您重现当年风采,唱着歌儿弹着琴弦“叮咚叮咚”响……

  家乡的小河优美散文:故乡的小河

  弯弯的月亮下,一条小河静静地流淌着。老家的小河,隔着光阴,悠悠地唱着阿婆的歌谣,像一个黑影,咻咻地嗅着,循着原路,闯进黑夜的乡愁中。

  小河,在旷之野,在天之蓝。

  老家的小河,河面窄窄的,不足五米宽,清澈见底的河水常年不息地流着。河面像一面镜子,风起时,河水微微地涟漪,呢喃了一河酽酽的缱绻。河底水草丰盈,涉水,不经意的,水草就缠住了脚踝。小河里的鱼,极其的鲜美,有河鲫鱼,乔白鱼,窜条鱼,还有一些小小的虾米,鱼儿和小虾在水草中自由地游弋。藏在水草密处的是密密匝匝的河螺。河螺没有田螺大,尾部尖尖的,田螺个头大,但是田螺的味道却是稍微逊于河螺。两岸的草木葳蕤,细瘦的竹子间杂在芦苇丛中,紫薇花,野蔷薇怀拥在一簇,繁葩密缀,顾盼生姿。

  小河于村里的阿婆而言,是生衍不息的希望。在那个饥荒的年代,到处是一派荒凉的景象。独有小河的两岸,绿草萋萋,村民们挖草根,吃野菜。依赖着这一片丰饶的草地度过了艰难的岁月。

  流年里的光阴仿若一块旧铁,慢慢地生成了绿锈,而故乡的小河,恰若一块金子,日子越久,反而愈发的亮起来。

  紫薇花花开河岸,河水上涨,迎来了漫长的暑假。夏天,祖母爱喝小酒,爱用河蟹,小虾下酒。清晨,气温比较凉爽,我约上几个伙伴,带着小桶和渔网。上游的村妇洗衣淘米,我们在桥底下,网河里的小鱼。石桥上三三两两的村民荷锄下地做农活,偶尔还有牛儿踢踢踏踏的声音回响在桥底下。桥旁边有一棵年岁已久的柳树,树干虬髯,柳枝倒垂在河中。清风拂过,柳叶在河水里随波婆娑,荡起一圈圈鱼鳞般的波纹。鱼儿在河底忽而孤单地游荡,忽而一群游戏水中。我们跳入河中,头天下午,我们就在河底放上了几个编织袋,袋子里撒了一些死了的小鱼,麻绳随意地捆绑着袋口。河蟹比较愚笨,闻着鱼腥味进编织袋,却绝对不知道自己爬出来。我们捞起水里的编织袋,袋子里总会有数只小小的河蟹爬动着。河蟹的颜色橘黄,呈方圆性,四肢长着浓浓的细毛,河蟹也会用螯足夹人,我们用手死死地钳住河蟹的前足和后足之间的空隙处,然后扔进装满水的桶里,河蟹惊慌失措,藏匿在桶底一动不动的。而此时捡河螺的伙伴们,早已捞了满满一小桶的螺蛳。他们匀出一部分的河螺,放进我的桶内。太阳照在洗衣的石埠头上,洗衣的村妇逐渐的少了。盛夏的太阳火辣辣地照射在我们的身上,河水沸热,冒起了白烟。白鸟躲在芦苇丛间,咕咕直叫。不远处就是我们的瓜地,据说沙地种出来的西瓜格外的脆而甜。我们飞速地爬上岸,直奔瓜地。慌不迭地挑一个西瓜,爬上了岸边的柳树上,蝉热不住了,喘着气聒噪。空气里的热浪一层又一层扑上来。河风裹着河水的腥味,吹乱我们的头发。西瓜黏黏的甜味刹那间消除了酷暑。我们抹了抹嘴,拎着小桶满载而归。

  劳累了一天的牛儿,终于得以休憩。傍晚时分,我们牵着牛儿,散放在小河的两岸,牛儿温驯地吃着草儿,我们一个个扑通跳入河中,河水淹没了我们的膝盖,我们学着狗爬式,在水里扑棱着河水。等到牛儿吃饱,我们拉着牛儿下水,刷洗牛身上厚厚的泥巴。牛儿在水里不停的转着圆圈,不一会儿,河水变得浑浊。天色近晚,不远的村庄炊烟袅绕,风里传来了母亲叫唤回家的声音,我们骑上牛儿,踩着田埂晃晃悠悠地行走在暮色里。

  海子说;芦花丛中,村庄是一只白色的小船。那么,芦花丛中的小河呢?秋日的天空下,芦苇花像老朋友般光顾了小河的两岸。“江水青云挹,芦花白雪飘。”芦花飞舞的时节,一蓬蓬一簇簇一片片洁白的芦花,清雅飘逸,风舞翩跹,像是凝出了一把把的诗意氤氲在空中。野菊他乡酒,芦花满眼秋。小河安静地躺着,阿婆带着我们割着芦花。乡下人把芦花绑成扫把,赶在中秋前夕的庙会上卖上几个钱,添置家里的油盐等生活用品。宋人张一斋写道“忘却芦花从里宿,起来误作雪天吟。”我们欢喜地睡在芦花里,烟青色的天空,阿婆嘟囔的声音如同耳语。“很久以前,一个小女孩长得非常得漂亮,肌肤就像芦花一样白皙。她的父亲远在他乡做生意,她与母亲相依为命。小女孩八岁那年,母亲生重病死了,不久父亲新娶进了后娘。后娘有一个和女孩一样大小的儿子。后娘十分疼爱自己的儿子,自从父亲出门做生意去后,后娘从来不给女孩吃米饭,小女孩吃的是菜叶子煮着糠,后娘还时常鞭打着小女孩下地做粗活。而后娘和她自己的儿子整天地躺在家里,每天吃喝玩乐。一年秋天,后娘吩咐女孩把田里的棉花摘回家后,又吩咐女孩到河边割了许多芦花。寒冷的冬天到了,后娘和她的儿子穿着厚实的棉袄烤着火。小女孩穿着单薄的棉衣在雪地里拾柴火,棉衣夹层里裹着的是芦花,芦花怎么能抵抗寒冷呢。小女孩哆嗦着,冷死在雪地。她的魂飘着空中,化作了白鸟,小女孩想念父亲,她啼哭着,啼出了一滴鲜红的血。至今,白鸟长长的嘴角都有一撮红色。“阿婆的故事令人遐想无边,风动,芦花如回雪清扬,叫人心旌摇荡。芦花丛里,一只如雪的白鸟,在空中盘旋着,盘旋着。

  多少年没有去看望老家的小河了,故乡的小河,与我坐忘于光阴的两岸。想念小河,只能趁着薄醉,对着月儿,一壶清茶,染绿了时光,隔着一程山水,隔着光阴的苍茫。


看过家乡的小河优美散文的人还看了:

1.家乡的小河优美散文

2.描写家乡小河的抒情散文

3.描写故乡河流的散文

4.散文寂静的小河

5.关于家乡美的优美散文

681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