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在线阅读>随笔>

为军人鼓掌的随笔

时间: 木兰0 分享

建军节快要来了,我们为军人鼓掌吧。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准备的为军人鼓掌的随笔,仅供参考!

 为军人鼓掌的随笔篇一

八一,建军节,赞颂所有伟大的军人的一天。

军人的一生都是为了保护国家、保护人民而生的,他们愿以自身造福一个小家庭,他们挑起的责任是大的,值得我们所有人为之鼓掌,他们同样是勇敢的,乐于奉献的人。

他们热爱大家从而他们爱小家,有了小家才会有大家,人与人之间都相互有联系,更何况是军人呢,他们可以不帅气,但是他们穿上了军服就是帅,正气凛然的无声中宣告着他的容貌的一切,他们同样是高傲的,勇敢的,为了这个国家他们可以吃苦耐劳,不畏艰险的吃着白馒头,一碗清粥,然后开始他们庄严而神圣的工作,他们为了信誉而战,为了生活在土地上的人们而战,他们是铁血汉子。

一生坦坦荡荡的生活,他们活得照样精彩,因为他们是什么,军人!这个铁血般的誓言是他们一生的烙印,想起以往听老一辈爷爷奶奶他们那代人的讲起,他们说啊,那些一个个当兵的人哟,真是条汉子,当年呐,还多亏了那些挨枪弹子儿,流血受伤的兵仔咯,可惜了可惜了,没给他们的一个好的归宿,现如今呐,多好的社会,没享受到福咯。

我总爱听他们絮絮叨叨的说起以往那些老故事,尽管不知道在哪听过了多少遍呐,却总是爱有滋有味的欣赏着,看着爷爷奶奶端坐在老家的庭院后,合着四五个老一辈的爷爷奶奶念着桥段,脸上那张自豪的笑脸,好像他们也曾像那些个他们嘴里的军人一样把脑袋拴上裤腰带里头,打过仗,挨过枪子儿一样。

在其中里头,那位中间手里拿着扇子,慢慢的摇晃着手臂的那位老人家,他大儿子就是当兵的,可惜在一次战役中为了救人牺牲了,听说是为了掩护队友的离开,算得上是一位勇敢的烈士,可他最不喜的就是别人说他大儿子牺牲的事情,但是当我有一次看见过他拿着一张发旧的报纸看着掉眼泪时,才知道上面是他儿子的时侯还是无意间听见爷爷和奶奶的对话。

现如今他的二女儿和小儿子倒是还算小康,每个月都会不定期的来上四五次看望老人家,我循着日光看过去,他又一下一下的摇晃起扇子,眼里还闪着泪光,我反复在朦胧间里又看到了他落泪时孤独的端坐在那颗他门前的大树下拿着一张旧报纸的神情,无声的哑语,不知道还能缅怀些什么,他只知道的是他的儿子是勇敢的,是他一辈子的骄傲和放不下的心事。

当我有一次随着父母的情况下,去了一次大姨妈家的表哥那儿,他是当兵的,穿着很绿很绿的军服,以往那张年少无知的脸在两三年的时光打磨下,更越发显得成熟严峻,小麦色般还要健康的肌肤在日光的照耀下越发的魁梧身姿。

我忍不住问了句,当兵不辛苦还是怎么,真没一点白,是不是专门来这儿黑的?记得当时他也就憨憨的笑了两声,说,你来试试,这不怎么辛苦,当你入伍后就知道你踩在这土地上,穿上军服时那种感觉了,就像你脚下这块地儿是你的家人一样。

的确,我想,我突然能理解老人那种垂暮时的遥遥无望了,坐等在那长满了腐朽味道的椅上,安安静静的等着迟暮之年,等它长成时光的花朵,坐落在归根的地方,才是幸福的。我也能想象得到许多和老人的儿子,表哥一样,他们都是那种心态,为了脚下的家人,嗯他们在奋斗。

我为之骄傲,为之感动,他们是军人,一个有担当有责任的军人,让我们在建军节这天为他们呐喊吧!

为军人鼓掌的随笔篇二

最开始对于军人的印象停留在首都天安门每天准时的升国旗仪式上,看着护卫队严肃又潇洒的把五星红旗从手中放飞,那种庄严的氛围,使我对军人的崇拜之情油然而生。

1949年的第一次建国阅兵,阅兵首长朱德,阅兵总指挥聂荣臻,步兵师,炮兵师,战车师,骑兵师,一万六千多人,进行了一场惊天动地的阅兵仪式。虽然以当时的条件,装备是比较差的,衣服的样式也不好,但他们那朴素的军装上带着战争的硝烟,那一张张黝黑的脸都透露出勇敢,坚定,杀气。虽然我没能亲眼目睹这些军人的风采,但可以肯定那一次阅兵荣誉是最高的,阅兵的心是最红的。

在我心里,深深的烙下了军人就是严肃,霸气的代名词,有着无与伦比的正义感和舍我其谁的英雄气概。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看了一部关于军人的电视剧《炊事班的故事》,它以轻松幽默的角度描述了士兵们在军队的生活,原来军人们也有如此可爱,幽默的一面,他们一样会有男女朦胧的情愫。虽然是炊事员,但我觉得军人的精神参透到他们生活的每一个细节,搞笑中不缺军纪,这种圆中带方,方中带圆的幽默让我感受到了军人的铁血柔情。

原来军人可以如此幽默,他们也是一群性情中人!他们只是把对祖国的责任扛在肩上,把大部分的喜怒哀乐藏在心中。

现如今,对城管暴力执法的大肆报道,城管这群洪水猛兽让商贩们闻风逃窜,望而生畏,电视新闻中对城管的负面报道随处可见。我以前对城管的印象也不好,甚至类似于鬼子进村的感觉。可最近接触到一个朋友,他说你看到的只是表面现象,你曾知道他们每天早上6点就要开始巡逻,九,十点钟还在工作。朋友的朋友是城管队对长,才36岁,因受不了人们对城管的偏差印象,受不了舆论压力而自杀。才36岁啊,多年轻的生命,你可知他们的辛苦,你曾知道他们这样做只是让人们便于开车出行,为的是市容的整洁和规范。当然他们中也有一些败类,但大部分城管他们是忠于职守的,保持了一颗为人民服务的心。我说这些,并不是让每个人都能改变对城管的印象,只是城管也是军人的化身,城管都是受过正规严格的军队训练出来的,他们也是军人的另一种身份,他们身上也有军人的天职。任何身份都有双面性,我们都不应该以自己的角度单一的来判断事情的对错。

军人随处可见,除了镇守边关的战士们,我们周围还有很多的军人存在,他们都在默默地奉献着,守护着我们的生命安全,如消防员,如警察,如保安——

属于军人的节日就要到了,我希望军人们家庭美满,身体健康,更希望军人精神不单单只属于军人,应属于我们每一个人。

为军人鼓掌的随笔篇三

建军节到了,我们在祝福共和国的现役军人同时,更要默默怀念过去老一辈的军人,没有他们的枪林弹雨,没有他们的浴血奋战,没有他们的鲜血生命,就没有伟大的新中国,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一九二七年八月一日,中国革命最低潮的时候,中国共产党发动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反动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创建中共革命军队的开始。在第一次国内大革命时期,中共因为没有取得革命军队的领导权,导致国民党反动派叛变革命,敌人拿起屠刀,大势屠杀革命人士,血流成河,惨不忍睹。

枪杆治理出政权,要想中国革命取得胜利,赤手空拳是不行的,空喊空号更不行,必须要依靠军队,依靠军人,依靠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为了中国革命的的胜利,无数老一辈革命军人抛头颅,洒热血,血染疆场,马革裹尸,释铨了军人伟大而高尚的品格。

__、杨靖宇、刘胡兰、黄继光、邱少云,太多了,他们数不胜数。他们为了中国革命抛弃了自己鲜活的生命,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名垂青史,万古流芳。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在建军节之际,我们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们更应该怀念他们。记得我们上小学时候,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革命英雄事迹,像__、刘胡兰、黄继光、邱少云、董存瑞等等,我们是在老一辈革命军人先进事迹的熏陶中长大的,而现在,试看小学课本,那些革命故事不多了,好多小孩子不知道刘胡兰、邱少云是谁,我们要教育孩子们学习革命先烈,让革命先烈精神代代相传。

现在的军人绝大多数是好的,可是一个蝇子坏了一锅汤,在神圣的军队里,也有些不和谐的地方,最近不是有好几个军队的头头腐败了,背离了军人的本质,成为了蛀虫。要想想那些革命先烈军人,他们啥条件,现在军人啥条件,有天壤之别,过去先烈军人穿烂草鞋,喝南瓜汤,每月不到几元钱的薪水,还得把脑袋别在裤腰上,随时有牺牲的可能。现在的军人待遇,普通士兵每月也有一两千元的补助,转业还有安家费,更不要说军官了,待遇更是不薄,这都是应该的,因为伟大祖国靠他们保卫啊,没有任何菲薄之意,说的是军队的腐败者,要学学老一辈革命军人,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成,做一个无愧的革命军人。

再次向新老革命军人致敬!

看过“为军人鼓掌的随笔”的人还看了:

1.八一建军节随笔

2.400字小随笔

3.八年级历史教学随笔3篇

4.关于合作的散文

5.教师节演讲稿范文(3)

1042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