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创业指南 > 办事指南 > 政策法规 > 2017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要求

2017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要求

时间: 嘉敏1004 分享

2017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要求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作为治理市场经济的两种重要手段,在各国的宏观经济调控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17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

  2017财政政策

  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在即,过去一年落实上一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任务情况如何,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将如何定调下一年的工作任务。

  距离2017年还有不足一个月的时间,如同往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于12月举行。自1994年以来,历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核心议题都是为下一年的工作制定总体框架。

  对今年会议的前瞻,需要首先了解中国经济的宏观背景。

  从当前经济总体状况来看,2016年下半年经济渐趋企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增速已经连续8个月超过6%,利润同比增长8.4%,10月,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的增加值增速均超过10%,服务业也有较好的表现。前三季度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067万,提前一个季度完成全年1000万就业目标。投资也出现好转,特别是民间投资,10月份民间投资增长5.9%,比6月的负增长高出约6个百分点。此外,PPI由负转正,CPI温和上升,PMI指数连续3个月在临界点之上,市场预期明显改善。

  虽然经济短期企稳,但长期仍存在较大的下行压力。

  从国内情况来看,民间投资的增速和规模一直较低,整体投资回报率也在逐渐下降,政府投资拉动经济的效率也越来越低。社会总体投资回报率可以通过投资/GDP来衡量,该比值越高,表明投资回报率越低,近年来,该指标一直缓慢上升,到2015年已超过80%。此外,2015年我国GDP增速6.9%,其中股市做出了巨大贡献,今年前三季度经济增速6.7%,房地产的强劲功不可没。然而股市的大牛市难以短期复制,火爆的房地产透支了未来需求,新的经济增长点乏力,预计2017年GDP增速将低于2016年。

  另一方面,我国也面临着较强的外部风险,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反全球化”的浪潮不断高涨,使外需进一步走弱;美联储加息预期也将掣肘国内的货币政策,美国新总统特朗普将要实行的基建、贸易政策都将对中国经济产生一定的压力。

  回首2016年,我国经济政策的突出特点在于,政府正逐渐加大对经济的调控力度,在执行过程中则逐渐减少对货币政策的依赖,加强财政政策的力度。

  财政政策向来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当前全球经济增速放缓,货币政策逐渐失效的情况下,各国政府纷纷加大财政政策的执行力度。特别是G20杭州峰会以后,各国政府逐渐就“通过财政政策刺激经济增长”达成一致。美国新总统特朗普便计划未来5年投资5000亿美元为经济提供新的动力。80年代,里根总统也是通过供给侧改革的财政政策使美国走出了滞胀的泥潭。

  2016年我国财政政策的实施力度也在加大。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今年前10个月,累计固定资产投资达到48.4万亿元,同比去年增长了3.7万亿,增速8.3%,其中中央项目1.9万亿,地方项目46.5万亿,国有控股企业投资增速达到20.5%。基础设施投资超过8万亿,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19.5%,比去年同期高1.8个百分点;拉动全部投资增长3.4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高0.4个百分点。

  税收政策也是财政发力的重点领域。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的数据,前9个月,营改增累计减税3267亿元,所有行业都实现了税负只减不增的目标,减税规模也呈逐步扩大态势,全年减税5000亿的目标也能够顺利实现。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激活重点群体活力带动城乡居民增收的实施意见》,要求进一步减轻中低以下收入者税收负担。11月,财政部单独设立个人所得税处;个税改革正在加速推进。

  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是经济增长和推进改革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坚持稳中求进”一直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总基调,特别是在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经济任务正在进行之际,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不会轻易改变。

  因此,“坚持稳中求进”也将是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总基调。而财政政策的重点内容预计将在于基建、税收、赤字率等方面。

  首先,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预计明年将继续加强对基建的投入。改善民生、经济补短板的也都需要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基建的加强也将对房地产增速的下滑起到对冲作用。正如强调的,“首先是要加快推进重大工程项目建设,第二也是更重要的,许多制度性、体制性改革,政府不花钱就可以调动有效投资。”而所谓“政府不花钱就可以调动有效投资”则是指PPP项目,据统计,PPP项目入库总规模明年可能达到20-25万亿,进入实施阶段的大约在4万亿左右。

  其次,在税收改革方面,2016年的税改将进一步延续。税改将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企业方面,营改增自今年5月全面推开以来,企业的债务负担得到缓解,预计2017年仍有进一步减税的空间,如小幅降低增值税税率,对五险一金进行再次下调或整合等等。另一方面,预计2017年将进一步推进个税改革,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税制为大方向,改革最受关注也是最核心内容之一的专项抵扣有望进一步明朗,再教育支出和首套房贷款利息有望纳入选项。

  11月,原国税总局党组书记、局长肖捷出任财政部部长,此前肖捷一直将“结构性减税”、“降低宏观税负”、“营改增”、“保护纳税人合法权益”等作为自己工作的重要内容。肖捷出任财政部部长意味着2017年税改将成为国家财政政策的重点工作。

  最后,无论是基建还是减税,都会暂时增加政府的财政赤字。2016年我国目标赤字率为3%,预计2017年财政赤字率目标可能会有所提高到。2015年我国赤字规模为1.62万亿,赤字率约为2.3%,包括中央赤字规模1.12万亿和地方的5000亿元,预计2016年达到2.18万亿,其中中央财政赤字1.4万亿,地方赤字7800亿。从债务方面来看,根据财政部的统计,中央政府二季度债务余额11.2万亿元环比增长5%,2015年末,地方政府债务存量高达16万亿。此外,政策性银行2016年发行了金融专项债1.6万亿,央行仍有可能继续通过抵押补充贷款,经政策性银行向基建项目投放资金。这都将增加政府的债务,从而间接提高政府的赤字率。

  总之,预计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仍将“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在财政政策方面保持宽松,预计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税收改革进一步推进,目标财政赤字率也将有所提高

  2017货币政策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将今年的货币政策定调为“稳健中性”,并将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余额预期增长目标设定在12%左右。专家表示,M2与社融增速目标下调是货币政策保持稳健中性的体现,即信用扩张要保持适度,引导资金“脱虚向实”,明确了去杠杆、防风险的政策目标。

  与往年政府工作报告要求“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不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要求“综合运用货币政策工具,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并强调合理引导市场利率水平,疏通传导机制。

  2017年初,央行的中期借贷便利(MLF)、逆回购等政策利率相继小幅上行,这虽并非货币政策进入加息周期的明确信号,但反映了当局希望市场利率适度升高的意愿,以引导货币信贷合理增长和短期杠杆进一步回落,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政策从稳增长转向防风险和促改革”相符。

  去年部分热点城市房地产价格快速上升,金融体系加杠杆和期限错配风险不断积聚。在此背景下,中央提出“抑制资产泡沫”以及“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政府工作报告也表示,对不良资产、债券违约、影子银行、互联网金融等累积风险要高度警惕。

  防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离不开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的相互配合。央行近期发布的《2016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多次强调了“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的双支柱政策框架。

  有分析人士指出,这揭示了政策调控框架的转变,即在传统货币量、价调控的基础上,同时配合宏观审慎政策。

  目前,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已成为“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的金融调控政策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2017年一季度MPA评估将正式把表外理财纳入广义信贷范围。央行还表示,未来还会逐步探索将更多金融活动和金融市场纳入宏观审慎管理。

  兴业证券(7.810, -0.03, -0.38%)宏观分析师王涵认为,这实际上反映出在当前资产价格泡沫、杠杆率、金融体系潜在风险仍然较高的背景下,防范金融风险仍然是政策主旋律。未来MPA考核仍然有继续加严的可能,新政策框架也夯实了货币政策不松的预期。

  在金融混业经营、分业监管的当下,防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离不开更加有效的金融监管协调和更加适宜的金融监管体制。对此,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稳妥推进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有序化解处置突出风险点,整顿规范金融秩序,筑牢金融风险“防火墙”。

  “要下决心改革当前各控一域的金融监管体制,尽早解决信息分割、功能分离、决策各异的局面,提升监管效能,防止单体风险演化为系统性风险,防止单一领域风险演化成全局性风险。”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光大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唐双宁表示。

  近期,金融监管部门在统一同类金融产品标准方面动作不少。中国人民银行牵头会同三会正在制定统一的资产管理产品标准规制。中国银监会主席郭树清表示,资产管理业务监管将立足于统一标准、提高透明度、缩短业务链条长度的原则,使所谓的“影子银行”去掉“影子”。

  央行也表示,要深入研究并积极稳妥推进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统一同类金融产品的标准规制,制定金融控股公司监管规则,减少监管真空和监管套利,落实监管责任。

2017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关文章:

1.2017年我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2.2017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3.最新2017年的财政政策

4.当前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5.2017年的财政政策

28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