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创业指南 > 办事指南 > 政策法规 > 2017年国家节能政策

2017年国家节能政策

时间: 嘉敏1004 分享

2017年国家节能政策

  倡导节能环保,用以节约现有能源消耗量,提倡环保型新能源开发,造福社会。节能是现在社会上提倡的一个项目。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2017年国家节能政策,希望你们喜欢!

  2017年节能补贴

  根据国家能源局17日对外发布的《2017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2017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将控制在44亿吨标准煤左右。

  指导意见提出,2017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将提高到14.3%左右,天然气消费比重提高到6.8%左右,煤炭消费比重下降到60%左右。全国能源生产总量36.7亿吨标准煤左右。

  据悉,今年我国将着力推进能源结构调整、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能源系统补短板、能源消费模式创新、能源惠民利民等能源重大工程。能源工作重点任务是化解防范产能过剩、推进非化石能源规模化发展、推进化石能源清洁开发利用、补强能源系统短板、加强生产建设安全管理、推进能源技术装备升级、加强能源行业管理、拓展能源国际合作和着力提高能源民生福祉。

  据介绍,2017年将围绕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冬季供暖、光伏扶贫等问题,加大政策支持和供应保障力度,加强重点用能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广清洁便利的能源消费新模式,促进能源发展更好惠及社会民生。

  节能环保产业重大政策

  1、“互联网+”绿色生态三年行动实施方案

  1月25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互联网+”绿色生态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推动互联网与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合,完善污染物监测及信息发布系统,形成覆盖主要生态要素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动态监测网络,实现生态环境数据的互联互通和开放共享。充分发挥互联网在逆向物流回收体系中的平台作用,提高再生资源交易利用的便捷化、互动化、透明化,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

  2、促进绿色消费的指导意见

  3月1日,国家发改委公布的《关于促进绿色消费的指导意见》指出,近年来,随着经济较快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已进入消费需求持续增长、消费拉动经济作用明显增强的重要阶段,绿色消费等新型消费具有巨大发展空间和潜力。与此同时,过度消费、奢侈浪费等现象依然存在,绿色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还未形成,加剧了资源环境瓶颈约束。促进绿色消费,既是传承中华民族勤俭节约传统美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也是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推动供给侧改革、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手段,更是缓解资源环境压力、建设生态文明的现实需要。

  3、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总体方案

  3月14日,环保部公布的《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总体方案》指出,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通知》精神,积极开展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与应用工作,全面推进大数据发展和应用,加快建设数据强国,已经成为我国的国家战略。

  4、热电联产管理办法

  4月18日,国家发改委公布的《热电联产管理办法》提出,为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热电产业健康发展,解决我国北方地区冬季供暖期空气污染严重、热电联产发展滞后、区域性用电用热矛盾突出等问题,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热电联产项目(含企业自备热电联产项目)的规划建设及相关监督管理。

  5、绿色制造2016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4月18日,工信部发布了《绿色制造2016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开展绿色制造专项行动,实施绿色制造工程,是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和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着力点,也是加快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增加绿色产品供给、减轻资源环境压力、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更是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关键措施,对促进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和谐共融具有重要意义。

  6、水效领跑者引领行动实施方案

  4月26日,环保部出台的《水效领跑者引领行动实施方案》指出,通过树立标杆、标准引导、政策鼓励,形成用水产品、企业和灌区用水效率不断提升的长效机制,建立节水型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在工业、农业和生活用水领域开展水效领跑者引领行动,制定水效领跑者指标,发布水效领跑者名单,树立先进典型。

  7、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意见

  5月13日,国务院出台的《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意见》指出,近年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有序推进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但总体看,生态保护补偿的范围仍然偏小、标准偏低,保护者和受益者良性互动的体制机制尚不完善,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态环境保护措施行动的成效。为进一步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8、工业节能管理办法

  5月14日,工信部发布了《工业节能管理办法》,在工业领域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强工业用能管理,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承受的措施,在工业领域各个环节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高效合理地利用能源。

  9、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6月1日,国务院公布了《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到2020年,全国土壤污染加重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基本管控。到2030年,全国土壤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全面管控。到本世纪中叶,土壤环境质量全面改善,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到2020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0%左右,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0%以上。到2030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5%以上,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5%以上。

  10、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6月23日,环保部公布的《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有关规定,新增117种危险废物。目前,危险废物处理能力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专业人才严重不足等问题已引起业内关注。

  土壤治理市场迎发展新机遇

  2017第2季度,水务指数、环保设备指数、环保工程及服务指数分别上涨11.21%、1.24%和0.09%。水务指数跑赢沪深300指数5.11个百分点,环保设备指数、环保工程及服务指数分别跑输沪深300指数4.86和6.01个百分点。同时,渤海节能环保板块估值较1季度末小幅回落。目前,渤海节能环保板块整体估值已接近历史中值水平(2010年以来,环保板块估值中位数为37.3倍),短期来看,整体估值仍相对偏高,压力或有待进一步释放;但结合环保行业成长性考虑,板块当前估值则处于相对合理的位置。

  河长制全面推行,有望推动黑臭水体治理市场需求加速释放

  16年底,两办就全面推行河长制提出意见,要求各地到2018年年底前全面建立河长制。今年6月底,新修改的《水污染防治法》首次纳入河长制,从法律层面明确各级政府的水环境治理责任。河长制加快推进,将更好推动河湖水生态环境的治理与保护。受益于河长制推行,黑臭水体治理需求有望加速释放。据测算,“十三五”期间黑臭水体治理市场有望达到2,971亿元。黑臭水体治理时间紧任务重,加快推进是必然选择。黑臭水体治理将使水处理产业链相关企业受益,建议关注产业链布局完善、资源整合能力强的企业,推荐兴源环境(300266.SZ)、博世科(300422.SZ)。

  土壤污染防治法草案落地,土壤治理市场迎发展新机遇

  继“土十条”正式拉开土壤治理大幕后,土壤污染防治法草案又于17年6月底公开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草案规定了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管理体制、政府责任、目标责任和考核,进一步强化了政府、企业和公众在土壤污染防治方面的责任,其约束力和内容详细程度相较于“土十条”有了进一步提高。土壤污染防治领域又一重磅政策落地,有望推动土壤治理行业加速发展。预计“十三五”期间,污染场地及受污染耕地两大重点领域修复市场投入将达到3,000亿元。而随着政策的推进,更大的潜在市场需求将持续释放,建议关注有望充分享受政策红利而不断实现加速成长的土壤修复公司,推荐土壤修复全产业链布局的永清环保(300187.SZ),项目经验丰富、技术优势突出的高能环境(603588.SH),以及加大土壤环境监测市场布局的环境监测龙头聚光科技(300203.SZ)。


猜你感兴趣:

1.2017国家节能减排政策

2.2017年国家对环保的政策

3.2017节能减排政策

4.2017国家节能补贴政策

5.2017年节能补贴政策

3441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