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知识大全>知识百科>百科知识>

 世界最大的猫科动物

时间: 巩诗1755 分享

  猫科动物(Felidae)是猫形类中分布最广且是唯一现代可见于新大陆的一科,其中包括一些人们最熟悉,最引人注目的动物。 是一类几乎专门以肉食为主的哺乳动物,是高超的猎手,其中大型成员往往是各地的顶级食肉动物。想知道世界上最大淡水湖群是在哪个地方吗?下面由小编为你详细解答。

  世界最大的猫科动物

  东北虎(拉丁学名:Panthera tigris altaica),(现今世界最大的猫科动物),东北虎又称西伯利亚虎(Panthera tigris altaica)、满洲虎、阿穆尔虎、乌苏里虎、朝鲜虎,起源于亚洲东北部,即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朝鲜和中国东北地区,有三百万年进化史。东北虎是现存体重最大的猫科亚种,体色夏毛棕黄色,冬毛淡黄色。东北虎属中国Ⅰ级保护动物,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

  成年东北虎的牙齿较强大,一般为30个。分为门齿、犬齿、前臼齿和臼齿。犬齿十分粗大,呈圆锥状,齿尖部稍向后弯。长54~78mm,粗20~26mm。

  野生成年雄性东北虎 体长为3.0-3.8米,尾长约1.1米,肩高1.2米左右,平均体重300kg;成年母虎平均体重240kg,体长约为1.8米,平均肩高约1.1米,尾长1米左右。体色夏毛棕黄色,冬毛淡黄色。背部和体侧具有多条横列黑色窄条纹,通常2条靠近呈柳叶状。

  东北虎主要分布俄罗斯远东地区、朝鲜、韩国和中国东北地区,由于栖息地被破坏与偷猎,至2014年初统计,世界上仅存真正野生(一些野生动物园的变相人工喂养不计在内)东北虎仅400头之内。

  基本简介​

  东北虎主要分布于中国东北部、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和朝鲜半岛以及蒙古,是中国现存体型最大和战斗力最强的猫科动物。体色夏毛棕黄色,冬毛淡黄色。背部和体侧具有多条横列黑色窄条纹,通常2条靠近呈柳叶状。头大而圆,前额上的数条黑色横纹,中间条纹串通,极似“王”字,故有“森林之王之美称(另一说法:汉字“王”,是根据虎头斑纹之状所造的象形文字)。耳短圆,背面黑色,中央带有1块白斑。

  栖居于森林、灌木和野草丛生的地带。独居,无定居,具领域行为,夜行性。感官敏锐,性凶猛,但很少袭击人类。行动迅捷,善游泳,善爬树。捕食鹿、羊、野猪等大中型哺乳动物,也食小型哺乳动物和鸟。

  由于其栖息地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主要原因)和偷猎者的捕杀,据统计目前野生的东北虎仅500只~600只,其中我国中国政府境内的只有不足100只。规定了严格的保护办法,对牛羊被虎捕食的农民由国家给予赔偿,并以法律规定禁止生产、销售以虎为原料的中药,如虎骨膏、虎骨酒等,堵塞应用市场,但野生的东北虎仍然非常稀少。相反,人工养殖和私人笼养的却达到了3000多。

  外形特征​

  野生的成年雄性东北虎,体长为3.0-3.8米,尾长约1.1米,肩高1.2米左右,平均体重300kg;成年母虎平均体重240kg,体长约为1.8米,平均肩高约1.1米,尾长1米左右。东北虎体色随着季节而变化,夏毛是棕黄色,冬毛是淡黄色。

  背部和体侧有多很条横列的黑色窄条纹,通常2条靠近呈柳叶状。头大而圆,前额上的数条黑色横纹,中间常被串通,极似“王”这个字,故有“森林之王”和“百兽之王”之美称。耳短而圆,背面黑色,中央带有1块白斑。

  成年东北虎的牙齿较大,一般为30个。分为门齿、犬齿、前臼齿和臼齿。犬齿十分粗大,呈圆锥状,齿尖部稍向后弯。长54~78mm,粗20~26mm。

  栖息环境

  东北虎一般住在600—1000米的高山针叶林地带或草丛中。

  生活环境

  折叠活动东北虎栖居于森林、灌木和野草丛生的地带。独居,无定居,具领域行为,活动范围可达50平方公里以上。夜行性,感官敏锐,性凶猛,行动迅捷,善游泳,善爬树(很少),很少袭击人类。折叠食性东北虎主要捕食野猪,鹿等中型哺乳动物,捕食方式以伏击为主。

  分布情况

  东北虎是现存体型最大的猫科之一,也是最大的虎亚种,在俄罗斯被称为西伯利亚虎。历史上,东北虎曾经广泛分布于东北林区。在19世纪中叶,东北虎仍然有很大的分布范围,西自外贝加尔的雅布洛诺山麓,北沿黑龙江北岸,东经鞑靼海峡一直到库页岛,都有分布。由于大兴安岭山脉南部与燕山山脉相连,向南分布区曾远及华北北部。由此可见东北虎历史分布区范围相当广泛,包括朝鲜半岛,我国华北北部、东北大部分地契,蒙古接近于中俄边境地区以及俄罗斯远东的大部分地区。

2716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