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创业指南>企业管理>财务管理>

会展财务管理的要求是什么

时间: 耀聪662 分享

  会展企业为了保证正常经营或扩大经营的需要,必须具备一定数量的资金。会展企业要考虑从多种渠道,用多种方式来筹集资金,并且要考虑资金的使用期限长短、附加条款和使用成本的大小等,那么会展财务管理的要求是什么?

  会展财务管理的要求

  (1)做好财务管理的基础工作,建立健全各种原始记录,并有一套有关原始记录的填制、传递、使用、保管、归档程序和制度;要建立健全完整的定额体系,定额的制定既要保持相对稳定,又要定期修订,使定额尽可能先进、合理;要完善计量工作,因为准确的计量工作是保证原始记录真实可靠的重要前提,也是准确考核定额的基本条件。

  (2)建立健全各项财务制度,保证财务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其制度包括固定资金管理制度、流动资金管理制度、专项资金管理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等。这些制度的建立要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做到既简便易行,又能满足生产经营需要,有利于调动部门和职工积极性。

  (3)编制财务计划,加强计划管理。在编制计划时应结合市场及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具有开拓性的财务计划,如客房出租率计划、餐厅收入计划、展位销售计划、成本计划、费用计划、利润计划、外汇收支计划等。应以成本计划为中心形成会展企业完整的计划体系,在编制计划时应注意长期计划与短期计划相结合。

  (4)组织日常管理。根据管用结合、权责结合、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加强统一领导;要实行归口分级管理;要根据资金管理与物资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在加强资金管理的同时,搞好物资管理和各项财务指标的预测工作;认真检查各项财务计划的执行情况。(5)加强财务分析。在对会展企业各项经济指标形成的条件和原因进行排列、测定和分析的基础上,从中发现取得成功的经验或找到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以利于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会展财务管理过程

  会展企业的财务管理及资金运动过程如图1所示。

  根据会展企业财务活动的过程,财务管理的主要过程可概括为:筹资供应管理、营运服务管理、收入与分配管理。第一阶段为筹资供应管理,使货币资金转化为固定资金和储备资金形态,具体表现为筹资和采购活动;第二阶段为营运服务管理,使固定资金和储备资金转化为产成品资金形态,具体工作表现为成本管理;第三阶段为收入和分配管理,使产成品形态恢复到货币资金形态,具体工作表现为收入管理和利润管理。

  延伸阅读

  会展企业财务管理战略是资源配置的战略。只有站在战略高度才能看到会展企业财务管理战略的价值,其价值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会展企业发展战略的基础是分析企业资源状况,然而资源定价的不确定性及负债性,往往造成会展企业发展战略缺少现金流量支持,从而成为无米之炊。财务管理战略能够准确预测会展企业最大现金流量,即会展企业拥有最大化资源的价值表现。这种预测能够准确知道会展企业资源状况,从而修正会展企业发展战略,使之更加符合实际,当会展企业发展战略落实后,财务管理战略才能够落实各阶段的现金流量,为会展企业发展战略的实现提供有力支撑。

  财务管理战略分析会展企业价值链,表现会展企业利润在价值链上的时空分布,从而提示会展企业管理重点,也界定价值链上各责任中心对会展企业价值实现的具体贡献。在价值链的分析过程中,也会看到资源配置的风险,为运营风险控制提供预警。此外,财务管理战略为会展企业管理精细化、科学化提供有力支持。

  财务管理战略通过财务管理权限的分配,支持会展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有效运行,同时形成出资人和经营者财务体系,保证企业稳定运行。再者,财务管理战略分析会展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及利益冲突,从战略高度解决利益矛盾,从而为会展企业稳定运行提供有力支持。事实上,如果利益相关者达不到预期利益满足,会展企业也就没有稳定的运营环境。

372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