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创业指南>工商知识>

工资总额的计算

时间: 晓铧971 分享

  工资总额是指企业或企业集团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职工(含子公司)的劳动报酬总额,包括企业所有员工的工资、奖金、加班费、职务补贴、退职退休金、福利安全费、劳动保险费、培训经费等费用开支。下面让学习啦小编来告诉大家工资总额的计算,希望能帮到你。

  工资总额的计算

  1、计时工资

  计时工资是指按计时工资标准(包括地区生活费补贴)和工作时间支付给个人的劳动报酬。包括:对已做工作按计时工资标准支付的工资;实行结构工资制的单位支付给职工的基础工资和职务(岗位)工资;新参加工作职工的见习工资(学徒的生活费);运动员体育津贴。

  2、计件工资

  计件工资是指对已做工作按计件单价支付的劳动报酬。包括:实行超额累进计件、直接无限计件、限额计件、超定额计件等工资制,按劳动部门或主管部门批准的定额和计件单价支付给个人的工资;按工会任务包干方法支付给个人的工资;按营业额提成或利润提成办法支付给个人的工资。

  3、奖金

  奖金是指支付给职工的超额劳动报酬和增收节支的劳动报酬。包括:生产奖;节约奖;劳动竞赛奖;机关、事业单位的奖励工资;其他奖金。

  4、 津贴和补贴

  津贴和补贴是指为了补偿职工特殊或额外的劳动消耗和因其他特殊原因支付给职工的津贴,以及为了保证职工工资水平不受物价影响支付给职工的物价补贴。

  津贴包括:补偿职工特殊或额外劳动消耗的津贴,保健性津贴,技术性津贴,及其他津贴。

  物价补贴包括:为保证职工工资水平不受物价上涨或变动影响而支付的各种补贴。

  5、加班加点工资

  加班加点工资是指按规定支付的加班工资和加点工资。

  6、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包括: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因病、工伤、产假、计划生育假、婚丧假、事假、探亲假、定期休假、停工学习、执行国家或社会义务等原因按计时工资标准或计时工资标准的一定比例支付的工资;附加工资、保留工资。

  凡不属于上述范围内的,如国务院发布的创造发明奖,国家星火奖、自然科学奖等;有关劳动保险和职工福利方面的费用;有关离休、退休、退职人员的各项支出;劳动保护的各种支出;计划生育独生子女补贴等,按现行统计制度未明确规定不统计为工资的都应作为工资统计。

  加班工资计算基数有变,加班工资基数=月薪÷21.75天

  国家劳动保障局正式公布新的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办法,制度计薪日从原来的20.92天改为21.75天。广州市劳动保障局权威 专家昨天向记者表示,由于计算基数有变,今年起春节、五一等法定节假日和周六日休息日加班,加班费将有所减少。

  工资总额的确定方法

  从薪酬总量生产的影响和薪酬总量的影响因素的分析可以看出,要达到薪酬对企业经营的三个基本目标,薪酬总量的确定可以归结为两种方法,一种是以企业经济能力为主导的目标利润法,另一种是以市场薪酬水平为主导的价值定位法,不管采用那种方法进行薪酬总量的确定,其关键的因素应是劳动力的生产效率。而且,如果使用得当,都会达到同样的目的。

  以企业经济能力为主导的目标利润法确定薪酬总量,主要是从企业经营的赢利能力出发进行思考,并再此基础上以市场薪酬数据进行调整。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来源于对企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只有当市场上对产品和服务存在需求时,企业才需要劳动力,从这方面理解,劳动力需求是一个派生需求。因此,企业经济能力主要受以下几点影响。

  劳动力需求弹性很大程度上是由产品需求弹性决定的。产品需求弹性--产品需求弹性越大,企业越注意与竞争对手采取一致的价格策略,因此,工资总量的多少就对需求弹性大的产品影响明显;品牌的忠诚度--相对于价格的品牌忠诚度越高,客户对价格的敏感性就越低,工资多少对品牌忠诚度高的企业影响较弱;劳动力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劳动力成本占总成本比例越低,对产品价格影响越小;其他生产要素的可替代性--即是否有相关生产要素能够取代劳动力生产要素,如容易取代,就容易降低劳动力成本在总成本中的比例,工资总量对产品价格影响就小;其他生产要素的供给曲线--成本提高-产品需求降低-原材料需求降低-原材料价格减低-抵消工资上涨。

  依据分析,以企业经济能力为主导的目标利润法的方法如下:

  量本利基本分析式扩展公式为:净收入=单价*销量-单位变动成本*销量-固定成本,在此,企业先决定目标利润(或投资回报率),公司演化为:目标利润(税前)=边际贡献总额-固定成本,即:固定成本=边际贡献总额-目标利润(税前);将固定成本分解为两大类,一类是企业对员工薪酬的总量支付(支付能力),另一类是其他固定成本,如设备、设施、厂房等;这时公式为:支付能力+其他固定成本=边际贡献总额-目标利润(税前)。最后,确定薪酬总量的公式为:支付能力=边际贡献总额-目标利润(税前)-其他固定成本。

2196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