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市场营销调查报告(2)
电大市场营销调查报告
电大市场营销调查报告篇三
学术—技术取向工商管理案例教学转向经验—探究取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克服了学术—技术取向工商管理案例教学的弊端
在现代管理教育实践中,经常把管理实践看作是科学知识的应用,或是科学知识演绎推理的结果,科技理性是实践的基础。好的实践者就是充分掌握了科学知识和具备科技理性的人。学术—技术取向工商管理案例教学强调科技理性,把案例视为工具,凸显案例的工具价值。由此产生了不少消极效应,比如传递了错误的管理形象、培养了虚妄的信心等等。而经验—探究取向工商管理案例教学以管理学习者对自我的探索为基础,融合其他来源的经验,以养成管理学习者的实践智慧为目的,克服了科技理性的弊端。
(二)顺应了管理实践的新变化
随着人类社会从工业经济时代向网络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转变,非理性和不确定性广泛存在于商业组织的实践中,人们不再把管理看成是一个线性的机械系统,而是一个非线性的复杂系统。管理系统从简单到复杂的转变必然要求管理的思维方式发生变革,无论研究管理系统的思维方式还是施行管理的思维方式都要进行变革。以往以简化、抽象为特征的例证思维方式不再适合复杂管理系统的探究,而叙事思维把各种异质性要素综合为一个整体,正是适应复杂系统的思维方式。经验—探究取向工商管理案例教学致力于叙事思维的培养,有助于促进管理学习者有效地应对复杂的管理环境。
(三)促进实践知识的有效传播
工商管理教育的目标指向是实践,而不是知识发展,它要培养的是好的实践者,而不是知识创造者,但不否认在实践过程中有知识的创造以及好的实践者也会进行知识创造。在实践场景中,实践者创造的知识就是实践知识。实践知识是实践者在实践过程直接使用的知识,科学研究所得来的知识也只有经过实践知识的引导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因此,为了培养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就不能忽略实践知识的建构和传播。相关研究表明,实践知识是以叙事的方式建构、存在与传播的。[11经验—探究取向工商管理案例教学致力于叙事知识的传播、叙事思维的培养,这有利于实践知识的建构与传播。
(四)满足了管理实践对管理者叙事知识和叙事思维的要求
相关研究表明,管理者在管理实践过程中,通常会大量地运用叙事知识和叙事思维。管理学者詹姆士(Daphne A.Jameson)在对一个大型连锁酒店的管理实践进行叙事探究时发现,在日常管理的各个环节,管理人员的叙事知识和叙事思维模式发挥着重要作用。[13管理学者丹宁(StephenDenning)认为,叙事是管理者面对战略问题、两难问题的重要解决途径。[14丹宁从其丰富的叙事管理实践中,总结出叙事在组织变革中可以用于激发变革、身份交流、传递意义、提升公司品牌、培育合作、分享知识、驯服传闻、带领人们走向未来等。管理学者瑞恩迪(Philip T.Roundy)则考察了叙事在管理组织变革过程中的不确定性的作用,[15认为组织变革中的不确定是影响组织变革成败的重要因素,而叙事能有效地降低组织变革中的不确定性。由此,管理学者认为管理者应该掌握大量而丰富的叙事知识,具备叙事思维能力。此外,面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存在于各组织、各层次对领导的信任危机,管理学者在积极心理学和积极组织行为学基础上提出了真实型领导(AuthenticLeadership):“真实型领导是指拥有个人经历和想法,了解和接受自己的情感、需求、需要、价值观、信念以及偏好,并以一种与这些真实自我相一致的方式行事的领导。16真实自我是真实领导的核心,而自我的建构是叙事的艺术,或者说自我是叙事地建构的。自我不是一种有待发现的实体或本质,而是一个不断建构的过程。“实际上,并不存在这样一种自我—它是直觉能够认识到的,是明显的,是本质的,它早已存在,只是等待我们用语言去表现它。实际情况是,我们持续地构建和再构建我们的自我,以满足我们所面临情况的需要,我们在自己对过去的记忆、对未来的希望和恐惧的指引之下,进行着这种构建和再构建。
因此,培养真实领导,必定要求对自我叙事知识反思、建构与传播,培育叙事思维。经验—探究工商管理案例教学致力于叙事知识的传播与建构,叙事思维的培养,这无疑切合管理实践的需求。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