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语文学习>词语大全>典故>

宋嫂鱼羹有什么民间典故

时间: 李元857 分享

  宋嫂鱼羹是一道杭州名菜,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这道菜有什么典故呢?下面请欣赏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准备的宋嫂鱼羹相关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宋嫂鱼羹的民间典故

  南宋时期流传下来的佳肴,汤鲜味美,柔滑的滋味可比蟹肉羹汤,更因为受到宋高宗的赞赏,而扬名于杭州城。

  据说菜名中的宋嫂是真有其人,她原是北宋汴京(今河南开封)的一位民间女厨师,以擅长制作鱼羹而闻名汴京,因为嫁给宋家排行老五的先生,而被大家昵称为宋五嫂。

  北宋改朝换代至南宋时,朝廷迁都临安(今杭州),宋五嫂一家也跟着南迁,并在西湖苏堤下继续卖鱼羹,以维持生计;一日,宋高宗乘船游西湖,船泊苏堤下,身旁服侍的老太监听见有人以汴京口音叫卖,多瞧了几眼,就认出这人竟是当年在故乡卖鱼羹的宋五嫂。

  宋高宗一听,油然升起他乡遇故知的情怀,于是召宋五嫂上船晋见,并且命她端上拿手的鱼羹来献;高宗一面享用鱼羹、一面与宋五嫂聊起家乡事,两人相谈甚欢,所有的前尘旧事都涌上心头,让这碗美味的鱼羹更添了一份家乡情!高宗于是对鱼羹赞誉有佳,特别赏赐文银百两给宋五嫂,这事一传开,“宋嫂鱼羹”就此扬名全杭州城。

  这段传说在俞平伯写的《双调望江南》中提到:“西湖忆,三忆酒边鸥。楼上酒招堤上柳,柳丝风约水明楼,风紧柳花稠。鱼羹美,佳话昔年留。泼醋烹鲜全带水,乳新翠不须油,芳指动纤柔。”其中的鱼羹佳话,指的就是宋高宗与宋五嫂这一段故事。

  宋嫂鱼羹的另一典故

  据传,北宋汴梁人宋五嫂,随宋室南迁来临安(今杭州),和小叔一起在西湖以捕鱼为生。一天,小叔得了重感冒,宋嫂用鱼及椒、姜、酒、醋等佐料烧了一碗鱼羹,小叔喝了这鲜美可口的鱼羹不久病愈了。有一次,宋高宗赵构品尝了她做的鱼羹,大加赞赏。从此,这道菜就称“宋嫂鱼羹”,她开的店生意更加兴隆。

  宋嫂鱼羹烹调时,先将作主料的鳜鱼蒸熟剔去皮骨,加上火腿丝、香菇竹笋末及鸡汤等佐料烹制而成。成菜色泽悦目,鲜嫩润滑,味似蟹羹,故又称“赛蟹羹”。

  宋嫂鱼羹的做法

  1.将鱼去鳞去鳃,剖腹去内脏,洗净,斩去头尾,用平刀从头至尾沿脊背骨片成两片,放入盆中,鱼皮朝下,加葱段10克,绍酒15克,盐1克,上笼用旺火蒸6分钟左右至熟,取出去掉葱,姜,滗去卤汁待用。用竹筷拨碎鱼肉,除去皮骨,再将卤汁倒回鱼肉中。

  2.将火腿,笋,香菇均切成5厘米长的丝。蛋黄打散。

  3.炒锅上旺火,下熟猪油15克烧热,下葱段15克,煸至有香味,加入鸡汤专利法煮沸,烹入绍酒10克,捞出葱段不用,放入笋和香菇,再煮沸后,将鱼肉连同原汁入锅,加酱油,盐1.5克,味精煮沸,用湿淀粉调稀勾薄芡,然后将蛋黄液倒入锅内搅匀,待汤再沸时加醋,浇上六成热猪油35克,起锅碾盛入汤盆中,撒上火腿丝,姜末即成。

  宋嫂鱼羹的制作方法

  原料:鳜鱼(或鲈鱼)1条(重约500~600百克),熟火腿、熟竹笋肉、水发香菇、葱段、绍酒、酱油、醋各25克,鸡蛋黄2个,姜片10克,姜末1克,精盐2.5克,味精3克,鸡汤250克,熟猪油50克,湿淀粉30克等。

  做法:将火腿、笋、香菇均切成丝,将蛋黄打成蛋黄液备用。制作时要将打理好的鱼斩去头尾,沿脊背骨片成两爿,放进盆里,鱼皮朝下;再加进少许葱段、姜片、绍酒、和盐,上笼用旺火蒸6分钟左右至熟,将鱼取出,去掉葱、姜,滗去卤汁;再用竹筷拨碎鱼肉,除去皮骨,将卤汁倒回鱼肉中。然后再用猪油、葱段炝锅,加入鸡汤煮沸,滴入绍酒10克,放入笋和香菇煮沸后,将鱼肉连同原汁入锅,加入适量的酱油和盐、味精。再次煮沸后,用淀粉调稀勾薄芡,然后将蛋黄液倒入锅内搅匀,待汤再沸时加醋,浇上六成热的猪油35克,起锅时撒上火腿丝、姜末即成。

  看了宋嫂鱼羹典故的人还看:

1.喝汤养生常识

2.夏季开胃养生汤

3.宋嫂鱼羹的5种做法

4.杭州自驾游哪些地方好玩

1892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