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语文学习 > 词语大全 > 典故 > 关于草木的古代诗词典故(3)

关于草木的古代诗词典故(3)

时间: 广达646 分享

关于草木的古代诗词典故

  【倒餐蔗】

  《世说新语·排调》:“顾长康啖甘蔗,先食尾,人问所以,云‘渐至佳境。’”宋戴复古《送吴伯成归建昌》之一:“无因喑投壁,有味倒餐蔗。”另参见人事部·志趣“入佳境”。

  【舟赠麦】

  参见器用部·车船“麦舟”。清赵翼《七十自述》之三:“孤露更谁舟赠麦,饥寒长自甑生尘。”

  【飘麦】

  《后汉书·高风传》:“高凤字文通,南阳叶人也。少为书生,家以农商为业,而专精诵读,昼夜不息。妻尝之田,曝麦于庭,令凤护鸡。时天暴雨,而凤持竿诵经,不觉潦水流麦。妻还怪问,凤方悟之。”◆咏勤学。咀何景明《送甥朝良读书梅黄山下》:“但知高凤曾飘麦、、不论丁生解梦松、”另参见天文部·气象“漂麦雨”、参见文明部·学识“流麦”、人物部·人杰“流麦土”。

  【元亮秫】

  参见人事部·雅逸“陶家种秫”。明刘基《夏日杂兴七首》之二:“酿酒剩收元亮秫,换鹅时写右军书。”

  【斗粟】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汉文帝之弟淮南厉王谋反事败,被徙蜀郡,途中“乃不食死”。“孝文十二年,民有作歌歌淮南厉王曰:‘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春。兄弟二人不能相容。’”裴驷集解引《汉书音义》曰:“尺布斗粟犹尚不弃,况于兄弟而更相逐乎?”瓒曰:“一尺布尚可缝而共衣,一斗粟尚可春而共食也,况以天下之广而不能相容。”◆喻兄弟相残。唐李商隐《和郑愚赠汝阳王孙家筝妓二十韵》:“斗粟配新声,娣侄徒纤指。”另参见伦类部·亲眷“汉谣”、人物部·帝王“尺布之谣”。

  【周粟】

  参见人物部·圣贤“夷齐”。唐李白《送张秀才从军》:“周粟犹不顾,齐珪安肯分。”

  【赠粟】

  参见伦类部·师友“指囷”。唐杜甫《水宿遣兴奉呈群公》:“赠粟囷应指,登桥柱必题。”

  【煮豆燃萁】

  参见伦类部·亲眷“萁燃”、文明部·诗词“七步咏”。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

192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