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法律网>法律视野>法律常识>

侵犯商业秘密行为都有哪些特点

时间: 李婉24 分享

  由于商业秘密都处于每个企业的重要战略地位,但是,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也时有发生,而侵犯商业秘密行为是有一定特点的。以下是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行为特点,希望能帮到你们。

  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特点

  (1)认定是否构成侵权,必须首先依法确认商业秘密确实存在。

  (2)行为主体可以是经营者,也可以是其他人。反不正当竞争法规范的各种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实施者,绝大多数要求其具有经营者的身份,而侵犯商业秘密的人则不受该限制。

  (3)客观上,行为主体实施了侵犯他人商业秘密的行为。实施的方式有盗窃、利诱、胁迫或不当披露、使用等。

  (4)以非法手段获取、披露或者使用他人商业秘密的行为已经或可能给权利人带来损害后果。

  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范围

  (一)民刑并举,构筑综合防范体系。

  1997年修订的刑法第二百一十九条规定了侵犯商业秘密罪,从而克服了旧刑法对侵犯商业秘密没有专项刑事立法的缺陷,成为打击该项犯罪的有力武器。对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可以灵活运用刑事、民事两种途径进行打击、防范。

  由于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多在秘密状态下进行,在过去没有保护商业秘密专项立法的情况下,通过传统的实行“过错责任”原则的民事诉讼,原告在取证、举证的过程中大多因手段有限而感到困难重重。新刑法实行后,有了侵犯商业秘密罪,就可以借助有力的刑事侦查手段获取民事诉讼中难以取得的证据,如可以查明笔者前文提到的“第三人”是否是恶意获取、使用、披露他人拥有的商业秘密,从而为确定侵权人应承担的刑事责任、民事责任奠定坚实的基础。

  虽然新刑法中规定了侵犯商业秘密罪,但有两点值得注意:

  1、追究侵犯商业秘密刑事责任的前提条件是给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所以只有结合“造成重大损失”的司法解释,该条法律才能有较为统一的操作性。

  2、不能以刑代民,即使在宣告行为人无罪的情况下,也不能免除行为人因其侵犯商业秘密对被侵权人造成损害应承担的民事责任。

  (二)合理使用诉前禁令。

  商业秘密的存在前提之一是其秘密性,当侵权发生时,商业秘密泄露的时间越长,其公知性就越高。所以,了及时、有效地保护权利人的商业秘密,法院可以规定先予执行,在诉前裁定被告立即停止侵权,防止权利人损失的进一步扩大。当然,采取先予执行必须符合必要的条件。

  (三)计算侵犯商业秘密的损失赔偿额应考虑权利人的直接损失、间接损失、精神损失。

  我国在侵权损失赔偿上贯彻的是全部赔偿原则。侵犯商业秘密的损害赔偿也应遵循这一原则。全部损失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直接损失是指现有财产的减少,通常我们是以商业秘密的权利人因侵权行为造成的利润减少来计算直接损失。间接损失指因侵权行为造成的在正常情况下可得利益的损失。一般表现为因侵权而造成的商业秘密在一定范围内“公知”,从而使权利人因丧失垄断而丧失获取财产利益的机会。关于精神损失是指由于侵权人的“泄密”而给权利人造成的精神损害,如因商业秘密被泄露,致使企业效益滑坡,并引发企业人心涣散,人才流失;或泄密人利用原单位名义来接业务,但产品质量低劣造成权利人信誉、商誉受到损害。

  (四)对侵犯商业秘密造成的损失难以计算的,大胆使用拟定赔偿制度。

  如前所述,计算侵犯商业秘密造成的直接损失、间接损失及精神损失是难度较大的,因此笔者建议使用拟定赔偿制度。所谓拟定赔偿制度,就是在损失难以计算时,由法院综合衡量一个赔偿数额。这种规定解决了计算赔偿额这个难题,赋予了法官较大的自由裁量权,但同时也带来较大的主观随意性。为了加强法院在审理侵犯商业秘密民事案件中运用拟定赔偿制度确定损失赔偿额标准的统一性。笔者认为,应从该项商业秘密的秘密性,该项商业秘密的价值及其对同行业竞争者的价值,为发现该项商业秘密所支出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获取该项商业秘密的难易程度及侵犯商业秘密给权利人造成的损害后果等五个方面综合衡量。

  商业秘密保护的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0条第一款列举了3种关于侵犯商业秘密禁止性规范;第二款是关于不正当竞争进行界定的解释性规范;第20条是关于侵害商业秘密等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的规定。

  2、《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42条、第43条关于缔约过失责任的规定;第60条第2款关于附随义务的规定;第92条关于后合同义务的规定;第十八章第二节关于技术转让合同中关于技术秘密转让的规定。

  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24条、第80条关于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可以以非专利技术出资(包括商业秘密中的技术秘密)以及对非专利技术金额的限制规定;第61条第一款、第123条第二款关于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经理竞业禁止的规定;第62条、第123条第2款关于董事、监事、经理不得泄露企业或公司商业秘密的禁止性规定;第215条关于董事、经理违反竞业禁止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及其他责任的规定。

  4、《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第5条第1款关于合营企业各方可以以工业产权(包括商业秘密中的技术秘密)进行投资的规定。

  5、《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第8条关于中外合同者可以提供工业产权以及非专利技术(包括商业秘密中的技术秘密)作为合作条件的规定。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18条关于侵害其他科技成果(包括商业秘密中的技术秘密)应承担的民事责任的规定。

  7、《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第33条关于律师应当保守在执业活动中知悉的当事人的商业秘密的规定;第40条第6项泄露当事人的商业秘密应承担的行政责任。

  8、《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第10条第2款关于国家商检部门和商检机构的工作人员在履行进出口商品检验的职责中,对所知悉的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的规定;第37条关于国家商检部门、商检机构的工作人员违反本法规定,泄露所知悉的商业秘密应承担的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的规定。

  10、《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第51条第一款关于国家建立科学技术保密制度的规定;第60条关于非法窃取技术秘密的,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承担法律责任的规定。

  11、《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第27条关于科技成果完成单位与其他单位合作进行科技成果转化时,应当签订保守商业秘密的协议以及中介机构在从事代理或者居间业务中知悉的商业秘密应负保密义务的规定;第28条关于企业内部的保密制度建立的规定。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34条第二款关于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的规定。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22条关于劳动合同中当事人可以约定保守企业商业秘密有关事项的规定;第102条关于违反劳动合同中的保密事项,给企业造成损失,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的规定。

  14、《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19条关于侵犯商业秘密罪以及应承担的刑事责任的规定。

猜你感兴趣:

1.知识产权相关的刑事罪名有哪些

2.侵犯商业秘密罪的重大损失是怎么认定的

3.网络环境下商业秘密的泄密类型有哪些

4.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几个疑难问题探究

5.商业秘密诉讼案是如何取证的

侵犯商业秘密行为都有哪些特点

由于商业秘密都处于每个企业的重要战略地位,但是,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也时有发生,而侵犯商业秘密行为是有一定特点的。以下是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行为特点,希望能帮到你们。 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特点 (1)认定是否构成侵权,必须首先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危害交通安全都有哪些行为
    危害交通安全都有哪些行为

    在生活中,交通安全的知识是人们需要掌握的,但是,还是有一些行为是可以危害到交通安全的。以下是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危害交通安全的行为,

  • 入户盗窃行为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入户盗窃行为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在生活中,入户盗窃的案件频频发生,这也让很多居民开始加强防护措施,那么,入户盗窃行为在法律上是如何认定的呢?以下是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

  • 法律上抗税罪的行为方式是什么
    法律上抗税罪的行为方式是什么

    在法律上,抗税罪与其他罪刑一样,是有一定的行为方式的,那么,对于抗税罪,其行为方式是什么呢?以下是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抗税罪的行为方式

  • 法律上对侵犯肖像权行为的规定
    法律上对侵犯肖像权行为的规定

    在生活中,侵犯肖像权的事件已经屡见不鲜了,那么,侵犯肖像权的行为都有哪些呢?以下是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侵犯肖像权的行为,希望能帮到你们

22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