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法律网>宪法>立法>

保险法的立法精神

时间: 俏霞20 分享

  维护公民参加社会保险和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合法权益,使公民共享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国家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保险法的立法精神,希望大家喜欢!

  保险法的立法精神

  《社会保险法》从草案起草,到国务院审议,再到全国人大会多次审议修改,始终坚持了以下原则:

  一是贯彻落实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对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和事业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特别是关于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等带有根本性、管长远的基本方针,关于以人为本、公平正义、统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念,关于社会保险要独立于用人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渠道、管理服务社会化以及加强基金管理监督的要求等,都在法律制定中得到充分体现。

  二是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目标,《社会保险法》确立的我国社会保险制度框架,把城乡各类劳动者和居民分别纳入相应的社会保险制度,努力实现制度无缺失、覆盖无遗漏、衔接无缝隙,使全体人民在养老、医疗等方面有基本保障,无后顾之忧。

  三是公平与效率相结合,权利与义务相适应。《社会保险法》从我国基本国情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在政府主导的社会保险制度上,优先体现公平原则,作出适当的普惠性安排,通过增加政府公共财政投入,加大社会财富再分配力度,防止和消除两极分化,促进社会和谐;同时体现激励和引导原则,坚持权利与义务相适应,把缴费型的社会保险作为社会保障的核心制度。

  四是确立框架,循序渐进。《社会保险法》全面总结我国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发展的实践经验,借鉴世界各国社会保险的有益做法,确立了我国社会保险体系建设的总体框架、基本方针、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同时,基于我国社会保险体系建设正处在改革发展过程中,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需要继续探索和实践,《社会保险法》也保持了必要的灵活性,作出了一些弹性的或授权性的规定,为今后的制度完善和机制创新留出了空间。

  保险法的基本信息

  (1995年6月30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 根据2002年10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的决定》修正 2009年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修订)

保险法的立法精神

维护公民参加社会保险和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合法权益,使公民共享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国家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保险法的立法精神,希望大家喜欢! 保险法的立法精神 《社会保险法》从草案起草,到国务院审议,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保险法的立法目的
    保险法的立法目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1988年9月5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2010年4月29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

  • 保护区需要立法的内容
    保护区需要立法的内容

    自从我国进行改革和对外开放后,加大了经济建设的力度,同时却牺牲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保护区需要立法的内容,

  • 保护动物立法
    保护动物立法

    保护动物的立法是中国为了更好的保护动物,防治虐待动物,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而制定的法律。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保护动物立法,希望大家喜

  • 澳大利亚立法程序
    澳大利亚立法程序

    澳大利亚也采用英国的传统普通法律制度 (Common Law)也称案件法 (Case Law)来进行立法。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澳大利亚立法程序,希望大家喜欢! 澳大

1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