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法律网 > 法律视野 > 普法信息 >

2018六五普法的学习笔记内容

时间: 俏霞20 分享

  六五普法是以弘扬法治精神为目标的,并且青少年和领导干部都是必须要学习的,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2018六五普法的学习笔记相关资料,希望大家喜欢!

  六五普法的学习笔记

  一、坚持党的领导

  (一)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历史必然

  1、执政党对法治的领导是世界各国的执政规律

  第一,通过立法实现执政党对法治的领导。

  第二,通过法官的选举和委任对司法施加影响。

  第三,通过对司法机构的影响来干涉司法活动。

  2、坚持党对法治的领导是由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执政地位决定的。

  3、坚持党对法治的领导是我国宪法确定的一项基本原则

  4、坚持党对法治的领导是由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决定的

  首先,中国的物质条件决定了法治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其次,实现法治国家的一个基本前提是具备高度的民主政治。

  再次,全民族法治意识的提高,也是我国法治建设的一个重要指标。

  (二)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

  1、坚持党的领导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政治优势

  2、准确把握党对社会主义法治事业的领导作用

  (1)党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事业的积极倡导者

  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决策,从此将“依法治国”确立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

  的基本方略。1999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将“依法治国”载入宪法,从而使“依法治国”从党的意志转化为国家意志。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执政,实施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并要求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必须增强法制观念,善于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起来,不断提高依法执政的能力”。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将依法治国方略提到了一个更新的高度。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2)党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事业的主要推动者

  (3)党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事业的坚定维护者

  3、党的领导在社会主义法治事业中的集中体现

  (1)党对社会主义法治的思想领导

  (2)党对社会主义法治的政治领导

  (3)党对社会主义法治的组织领导

  (三)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正确处理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的关系

  1、执政党的政策与国家法律的关系

  首先,党的政策是法律的核心内容,是法律的灵魂,是法律的精髓。其次,法律是党通过国家政权贯彻党的政策的基本手段。第三,

  贯彻党的政策能够促进法律更好地得到实施,树立法治的权威。

  2、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在社会主义法治事业中的统一

  二、依法执政

  (一)依法执政概念的发展脉络

  1、依法执政概念的提出:从学术概念到法治话语

  2002年十六大报告是首次使用“依法执政”的全国党代会报告,在依法执政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2、依法执政内涵:从没有解释到有所解释

  3、依法执政之深化:从依法执政到依宪执政

  2012年12月4日他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新形势下,我们党要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必须依据党章从严治党、依据宪法治国理政。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领导人民执行宪法和法律,党自身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真正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带头守法。具体说来,习近平总书记的以上讲话包括三个方面:一方面,强调了依宪治国与依宪执政在依法治国与依法执政的特殊重要地位;另一方面,强调了依宪治国与依宪执政之所以特殊重要的理由;再一方面,对实现依宪治国与依宪执政的提出了要求。

  (二)依法执政的战略地位

  1、依法执政是法治中国建设的重头戏

  2、依法执政是民主政治建设的中枢

  (三)依法执政的推进路径

  1、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整体推进

  2、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

  3、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全面推进

  三、建设“法治中国”

  (一)“法治中国”是依法治国实践演进的逻辑必然

  1、从“依法治国”到“法治中国”的发展脉络

  2、“法治中国”的时代内涵

  3、“法治中国”是法治的三位一体建设

  (二)“法治中国”建设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力支撑

  1、 “法治中国”是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的根本方式

  2、“法治中国”是满足全面深化改革制度需求的核心途径

  3、“法治中国”是营造全面深化改革所需要的良好环境之重要保障

  (三)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1、紧密围绕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2、以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3、以充分尊重和保障人权为着力点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解读

  (一)立法背景

  1、制定《旅游法》是切实保障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合法权益的客观要求

  2、制定《旅游法》是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劳动就业的迫切需要

  3、制定《旅游法》是提升法律层次、完善旅游法律制度的必然要求

  (二)主要内容

  1、旅游者的权利与义务

  (1)旅游者的权利

  (2)旅游者的义务

  2、旅游规划与促进

  3、旅行社

  未经许可经营旅行社业务的,由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违法所得10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罚款;对有关责任人员,处2千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未经许可经营出境旅游和边境旅游业务的,或者出租、出借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或者以其他方式非法转让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的,除依照前款规定处罚外,并责令停业整顿;情节严重的,吊销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处2千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

  4、旅游服务合同

  5、旅游安全

  (三)重点知识

  1、严格控制景区门票涨价

  2、有效遏制“零负团费”

  3、统一旅游投诉受理机构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解读

  (一)立法背景

  2013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以下简称特种设备安全法),并于2014年1月1日起施行。

  (二)主要内容

  1.明确各方责任,突出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的主体责任

  2.明确特种设备生产许可制度

  3.使用合法特种设备 依法办理使用登记

  4.公共场所特种设备被列为重点监督检查对象

  5.确立特种设备可追溯制

  6.确立检验、检测制度

  7.确立特种设备召回制度

  8.确立特种设备报废制度

  9.加大对违法行为处罚力度,明确事故责任赔偿民事优先

  (三)重点知识

  1.什么是特种设备

  2.特种设备实行目录管理

  六五普法学习笔记提要

  一.2011年下半年 第一篇. 总论 2011.10.9

  第一章.依法治国(2页)

  2011.11

  第二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2页)

  2011.12

  第三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2页)

  二.2012年上半年

  第二篇.宪法及相关法类 2012.1

  第一章(2页)

  第一节.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第二节.国家基本制度

  2012.3(2页)

  第三节.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第四节,国家机构

  2012.4

  第二章.第一节《立法法》的适用范围

  第二节.立法原则(1页) 2012.5 第三节. 立法权限

  第四节.立法程序(2页)

  2012.6 第五节. 使用与备案(2页) 2012年下半年 第三篇.行政法类 2012.7 第一章 公务员法(3页) 2012.8 第二章 行政许可法(3页) 2012.9

  第三章 行政处罚法(3页)

  2012.10 第四章 行政监察法(3页)

  2012.11 第五、六章 行政复议法、治安管理处罚法(3页)2012.12 第七、八、九章 国家赔赏法、政府信息公开条列、信访条例 (3页)

  备注:按提要的时间和页数抄写笔记 按提要的时间填写登记考核手册

  “六五” 普法笔记提要

  一.2011年下半年 第二篇. 总论 2011.10.9

  第一章.依法治国(2页)

  2011.11

  第二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2页)

  2011.12

  第三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2页)

  二.2012年上半年

  第二篇.宪法及相关法类 2012.1

  第一章(2页)

  第一节.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第二节.国家基本制度

  2012.3(2页)

  第三节.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第四节,国家机构

  2012.4

  第二章.第一节《立法法》的适用范围

  第二节.立法原则(1页) 2012.5 第三节. 立法权限

  第四节.立法程序(2页) 2012.6 第五节. 使用与备案(2页) 2012年下半年 第三篇.行政法类

  2012.7 第一章 公务员法(3页) 2012.8 第二章 行政许可法(3页) 2012.9 第三章 行政处罚法(3页) 2012.10 第四章 行政监察法(3页)

  2012.11 第五、六章 行政复议法、治安管理处罚法(3页)2012.12 第七、八、九章 国家赔赏法、政府信息公开条列、信访条例 (3页)

  六五普法的主要任务

  突出学习宪法

  突出学习宣传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权威和法律效力。要进一步增强全体公民的宪法意识、公民意识、爱国意识、国家安全统一意识和民主法制意识。在全社会牢固树立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观念,形成崇尚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权威的良好氛围,使宪法在全社会得到一体遵行,促进国家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深入学习法律

  深入学习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国家基本法律。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学习宣传,深入学习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重要意义、基本经验及其基本构成、基本特征。深入学习宣传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方面的法律,在全社会形成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法治氛围,充分发挥法律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规范、引导、保障作用。

  深入开展教育

  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认真学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牢固树立并自觉践行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理念,切实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法治意识。加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宣传教育力度,推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逐步深入人心。

  促进法律法规

  (一)深入学习宣传促进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学习宣传国家基本经济制度、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财税、金融、投资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学习宣传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农村金融制度、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和农村民主管理制度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学习宣传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环境和生态保护、防灾减灾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学习宣传推进科技进步、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保护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促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学习宣传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相关法律法规,促进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

  (二)深入学习宣传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法律法规。重点学习宣传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社会救助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促进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学习宣传就业促进、劳动合同、劳动争议处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促进建立和谐劳动关系;学习宣传土地征收征用与补偿、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国有企业改制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学习宣传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抗灾救灾、公共卫生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学习宣传维护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权益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做好特殊群体的权益保障工作。

  (三)深入学习宣传社会管理的法律法规。学习宣传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相关法律法规,维护社会政治大局稳定;学习宣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相关法律法规,促进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学习宣传信访、投诉、调解等相关法律法规,依法化解矛盾纠纷;学习宣传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文艺、网络电信管理相关法律法规,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加强刑事、民事和行政诉讼法律宣传,引导公民依法按程序表达利益诉求。加强公正廉洁执法、公正司法教育,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加强宣传教育

  加强反腐倡廉法制宣传教育。以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为重点,加强公务员法、行政监察法、审计法和廉政准则等相关法律法规和党纪条规的宣传教育,坚持反腐倡廉法制宣传教育与政治理论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廉政教育基地的作用,不断增强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反腐倡廉意识,提高廉洁自律的自觉性。广泛开展面向社会的反腐倡廉法制宣传教育,促进廉政法制文化建设。坚持廉政法制教育从青少年抓起,引导青少年从小树立正确价值观和高尚道德情操。

  推进法治建设

  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通过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在全社会形成崇尚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权威的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法治文化活动,使法制宣传教育与群众文化生活相结合,丰富法治文化活动载体和形式。引导法治文化产品创作和推广,增加产品数量,提高产品质量,推出精品、创出品牌,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法治文化产品的需求。鼓励各类文化团体参加法治文化建设,探索建设法治文化教育基地,发挥公共文化场所在法治文化建设中的资源优势,组织开展法制文艺演出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法治文化活动。

  深化主题活动

  继续深化“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主题活动。突出服务科学发展主题,立足提高公务员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深化“法律进机关”活动,不断增强依法管理和服务社会的能力;立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深化“法律进乡村”活动,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立足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深化“法律进社区”活动,提高社区自治和服务能力;立足培育青少年法律素养和道德情操,深化“法律进学校”活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立足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深化“法律进企业”活动,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依法防范风险的能力;立足促进法治化管理,深化“法律进单位”活动,营造良好法治氛围。突出不同行业和对象特点,针对机关、乡村、社区、学校、企业、单位的不同需求,采取有针对性的工作措施,提高法制宣传教育的实效性。加强长效机制建设,落实责任单位,明确工作职责,量化工作指标,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深入开展“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集中开展以学习宣传宪法为核心的法制宣传教育。利用法律宣传月、宣传周、宣传日等,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深入推进依法治理

  深入推进依法治理。扎实开展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工作。推进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总结推广经验,建立健全制度,不断提高创建水平。开展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创建活动,推进部门行业结合自身特点开展依法治理,认真贯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健全行政执法程序,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强化行政监督和问责,完善执法责任制、执法公示制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积极推进法律的有效实施,不断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开展基层法治创建活动,推进基层依法治理,促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围绕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和社会管理薄弱环节,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和专项治理活动,提高社会管理法治化水平。


猜你喜欢:

1.学习普法知识心得体会

2.2017年普法内容

3.教师普法学习心得体会

4.普法个人总结-学习啦

5.乡镇六五普法典型经验报告6篇

26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