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通用学习方法>复习方法>

人教版初中文言文中考复习

时间: 威敏1027 分享

  人教版初中文言文中考复习哪些内容呢? 下面学习啦小编整理了人教版初中文言文中考复习,供你参考。

  人教版初中文言文中考复习16-30

  16.短文两篇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未寝,相与步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7.观潮(周密)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

  18.湖心亭看雪(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杯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9.与朱元思书(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20.五柳先生传(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臵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21.马说(韩愈)

  .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22.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苦此。

  23.小石潭记(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24.岳阳楼记(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 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yào),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bó)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tīng)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jiē)夫!予(yú)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25.醉翁亭记(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然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26.满井游记(袁宏道)

  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提,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试,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27.陈涉世家(司马迁)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之久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中,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从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臵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逃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28.唐雎不辱使命(刘向)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29.隆中对(陈寿)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 崔州平、颖川徐庶元直 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 谓先主曰:‚诸葛孔明 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直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短浅,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 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 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 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 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 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含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 羽、飞乃止。

  30.出师表(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得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之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虑,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等之慢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谘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泣,不知所云。

  初中文言文通假字汇总

  古汉语中,有些字可以用声音相同或相近(有时形体也相近)的字来代替,这种语言现象叫做文字‚通假‛(‚通‛是通用,‚假‛是借用)。‚通假‛是‚本有其字‛却弃而不用,临时借用了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别字。一般认为,通假字的产生可能是由于书写或抄书的人一时笔误,写了音同或音近的别字,或是因地方习惯而写了另一个字。后人见古人有先例,便跟着写,约定俗成,别字和本字就通用了,学会辨识通假字,对学习文言文是很重要的。

  中考复习之文言文通假字汇总: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说:通‚悦‛,愉快。

  2、诲女知之乎?……是知也。(《论语十则》)女:通‚汝‛,你。知:通‚智‛,聪明。

  3、担中肉尽,止有剩骨。(《狼》)止:通‚只‛。

  4、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亡:通‚无‛。

  5、对镜帖花黄。……火伴皆惊忙。(《木兰诗》)帖:通‚贴‛。火:通‚伙‛。

  6、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李清照)争:通‚怎‛。

  7、路转溪头忽见。(《西江月》辛弃疾)见,通‚现‛。才美不外见……(《马说》)见:通‚现‛。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见:通‚现‛。

  8、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口技》)坐:通‚座‛。

  9、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伤仲永》)扳:通‚攀‛,牵,引。

  10、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反:通‚返‛。

  11、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惠:通‚慧‛,聪明。

  12、一厝逆东,一厝雍南。(《愚公移山》)厝:通‚措‛,放臵。

  13、问渠那得清如许。(《观书有感》)那:通‚哪‛,怎么。

  14、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三峡》)阙:通‚缺‛。

  15、昂首观之,项为之强。(《闲情记趣》)强:通‚僵‛,僵硬。

  16、此何遽不为福乎?(《塞翁失马》)遽:通‚讵‛,岂。

  17、子黑子九距之。(《公输》)距:通‚拒‛,挡。

  18、公输盘诎,而曰……(《公输》)诎:通‚屈‛,折服。

  19、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有:通‚又‛。

  20、左手倚一衡木。(《核舟记》)衡:通‚横‛。困于心,衡于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衡:通‚横‛,梗塞,这里指不顺。

  21、虞山王毅叔远甫刻。(《核舟记》)甫:通‚父‛。

  22、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简:通‚拣‛,挑选。

  23、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唐雎不辱使命》)错:通‚措‛。

  24、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唐雎不辱使命》)仓:通‚苍‛。

  25、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山市》)裁:通‚才‛,仅仅。

  26、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陈涉世家》)適:通‚谪‛。

  27、为天下唱,宜多应者。(《陈涉世家》)唱:通‚倡‛,倡导。

  28、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以:通‚已‛。

  29、将军身被坚执锐。(《陈涉世家》)被:通‚披‛。 同舍生皆被绮绣。(《送东阳马生序》)被:通‚披‛。

  30、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马说》)食:通‚饲‛,喂。

  31、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材:通‚才‛。

  32、其真无马邪?(《马说》)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33、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畔:通‚叛‛。

  34、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曾:通‚增‛。

  35、入则无法家拂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拂:通‚弼‛,辅佐。

  36、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岳阳楼记》)具:通‚俱‛,全,皆。

  37、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属:通‚嘱‛。

  38、馔酒食,持其赀去。(《越巫》)赀:通‚资‛,资财,钱财。

  39、客问元方:‚尊君在不?‛(《陈太丘与友期》)不:通‚否‛。

  40、玉盘珍馐直万钱。(《行路难》其一)直:通‚值‛。

  41、故患有所不辟也。(《鱼我所欲也》)辟:通‚避‛,躲避。

  4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鱼我所欲也》)辩:通‚辨‛,辨别。

  4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与:通‚欤‛,语气词。

  44、乡为身死而不受。(《鱼我所欲也》)乡:通‚向‛,从前。

  45、欲信大义于天下。(《隆中对》)信:通‚伸‛。

  46、自董卓已来……(《隆中对》)已:通‚以‛。

  47、小惠未徧,民弗从也。(《曹刿论战》)徧:通‚遍‛,遍及,普及。

  48、四支僵硬不能动。(《送东阳马生序》)支:通‚肢‛。

人教版初中文言文中考复习

人教版初中文言文中考复习哪些内容呢? 下面学习啦小编整理了人教版初中文言文中考复习,供你参考。 人教版初中文言文中考复习16-30 16.短文两篇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人教版初中文言文复习
    人教版初中文言文复习

    初中文言文中很多虚词,通假字等,怎样复习初中文言文呢?下面学习啦小编整理了人教版初中文言文复习,供你参考。 1.童趣(沈复)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

  • 人教版初中文言文大全复习资料
    人教版初中文言文大全复习资料

    文言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初中文言文怎么复习呢?下面学习啦小编整理了人教版初中文言文大全复习资料,供你参考。 两小儿辩日 一、解

  • 七年级下册生物复习提纲冀教版
    七年级下册生物复习提纲冀教版

    生物是有生命的个体。七年级生物复习提纲资料你准备好没?下面学习啦小编整理了七年级下册生物复习提纲冀教版,供你参考。 第一章合理膳食 平衡营养

  • 七年级下册生物复习提纲冀教版
    七年级下册生物复习提纲冀教版

    生物是有生命的个体。七年级生物复习提纲资料你准备好没?下面学习啦小编整理了七年级下册生物复习提纲冀教版,供你参考。 第一章合理膳食 平衡营养

2747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