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通用学习方法>复习方法>

初二物理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时间: 欣怡1112 分享

  初二下学期,即将升初三,面对这紧缺的学习时间,怎么将物理学好呢?请看下文,下面是学习啦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初二物理下册知识点,希望大家喜欢!

  初二物理下册知识点一

  1. 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单独存在;施加力的物体叫施力物体,受到力的物体叫受力物体,其中被研究的对象都是受力物体。

  2. 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3. 力学必记的三句话:①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的同时也是受力物体)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动←→静、快←→慢、方向改变)③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不能说改变形变或物体形变发生改变)

  4. 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它们都可以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 力(F):国际单位是牛(顿),符号是N;2个鸡蛋在手上对手的力大约是1N。

  6. 力的表示法有2种: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用一个带有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表示力的方向,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同光线一样,这个方法叫理想模型法)

  7. 口诀为:一定点二画线、三定比例四截线、五在末端标尖尖、六是力的大小写尖边。

  注:①力的示意图比力的图示少了画标度的过程。可以这样记:示意图就是意思意思,只是表示出大致的意思就可以了,没有图示详细;

  ②在同一个图中,如果有几个力的话要公用一个标度和力的作用点。(作用点一定在受力物体上,而且一般取中心。)

  ③线段长度没有半格的,也没有一个格的,也就是说最少2个格,且是格的整数倍。

  8. 物体在撤去外力后能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叫弹性形变。

  产生条件或依据:①物体间是否直接;②接触处是否有相互挤压和拉伸。

  9. 弹力的大小:F=k x 其中F:弹力;k:劲度系数,和物体本身有关;x:形变量,即形变后的长度也原长的差。即弹力的大小与物体本身额弹性强弱和形变量的大小有关。形变量越大,弹力越大,弹簧测力计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在一定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成正比。

  10. 弹力的方向:与受力物体形变方向相反;常见的弹力有压力、拉力和支持力。

  11. 弹簧测力计又叫弹簧秤,可测重力和拉力。

  其使用方法为:①看(量程)②认(分度值和单位)③调(调零,然后拉几下挂钩,避免弹簧被外壳卡住)④测(拉力方向与弹簧轴线方向一致)⑤读(视线与刻度面板垂直)⑥记(+单位)

  这种科学方法称做“转换法”。利用这种方法制作的仪器象:温度计、弹簧测力计、压强计等。

  注: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量程。否则会损坏测力计。

  12. 重力(G):由于地球吸引而产生的力。地球附近的任何物体都具有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重力的大小G=m g 其中g=9.8N/kg 它表示质量为1kg 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

  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垂直于水平面),[而非垂直向下(垂直于受力面)] 其应用是重垂线、水平仪分别检查墙是否竖直和 面是否水平。

  重力的作用点→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如均匀细棒的重心在它的中点,球的重心在球心。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两条对角线的交点

  13. 假如失去重力将会出现的现象:(只要求写出两种生活中可能发生的)

  ① 抛出去的物体不会下落;② 水不会由高处向低处流③大气不会产生压强。

  14. 摩擦力(f):

  (1)、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就叫摩擦力。

  (2)、分类:

  (3)f滑= µN 其中f滑:滑动摩擦力;µ :摩擦系数,与物体本身的粗糙程度有关; N:压力(固体在水平面上,压力=重力)

  (4)滚动摩擦力的大小也与物体的粗糙程度和所受压力的大小有关;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同一直线上的外力的大小。

  注:摩擦力方向的判定:⑴确定研究物体⑵找参照物(施力物体)⑶假设f不存在,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运动情况⑷f与假定的运动情况相反。

  15. 摩擦力的应用:

  ⑴理论上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增大压力、接触面变粗糙、变滚动为滑动。

  ⑵理论上减小摩擦的方法有:减小压力、使接触面变光滑、变滑动为滚动(滚动轴承)、使接触面彼此分开(加润滑油、气垫、磁悬浮)。

  1. 如果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两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两个力的合力。或者说,如果一个物体同时受到两个力,产生的效果可以用一个力来代替,那么,能够代替那两个力作用效果的力,就叫做那两个力的合力。求两个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这种方法叫等效替代法。

  2. 合力的大小与分力之间的夹角有关。夹角越大,合力越小;夹角越小,合力越大。

  故力的方向相反(180°)时合力最小,为两个分力之差,合力的方向和较大的力的方向相同;

  力的方向相同(0°)时合力最大,为两个分力之和,合力的方向和任何一个力的方向相同。

  3. 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1)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 出来的

  (2)因为不受力不存在,所以在实际中即为F合=0,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3)牛一说明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非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4. 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注:(1)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2)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m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无关。

  (3)惯性不是力,所以不能说惯性力,受到惯性作用,在惯性的作用下。应该说由于惯性或者具有惯性

  5. 惯性现象的解释步骤:

  (1)物体原来处于什么状态;(2)在外力的作用下哪一部分改变了运动状态;

  (3)物体的另一部分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4)最后出现什么现象。

  6. 平衡状态: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2.二力平衡: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二力平衡。

  二力平衡是最简单的平衡。

  7. 一对相互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的区别:

  一对相互作用力:异体、共线、等大、反向;

  一对平衡力:共体、共线、等大、反向

  关键是受力物体是不是同一个物体

  8. 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叫压力。

  压力的大小:固体放在水平面上,F压=G

  压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且指向受压物体

  压力的作用点:在被压物体的表面上(画力的示意图时要注意)

  下图为重为G的物体在接触面上静止不动时所指出的各种情况下所受压力的大小。

  9.

  10. 压强(P):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表示的是压力的作用效果。

  单位是帕斯卡(Pa),还有百帕(hPa)、千帕(K Pa)、兆帕(M Pa)。

  定义式:P= F压/S受 (P :压强(Pa)F压:压力(N); S受:受力面积(m2) 1 Pa=1 N/ m2

  这种由定义引出来的公式叫比值定义法;以前还有速度、密度都是这样引出来的。

  注:S指受力面积≠表面积≠接触面积

  11. 帕斯卡是个很小的单位,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子的压力约0.5Pa 。成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5×104Pa 。一颗西瓜籽平放在手上,大约为20Pa;物理意义是1平方米的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为20N。

  12. 增大压强的方法:①F压→,S受↓可↑P②S受→,F压↑可↑P③同时↑F压、↑S受 可↑P。同理,反过来可以减小压强。

  13. 液体压强的产生原因:液体具有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14. 液体压强:p (Pa) P=ρ液 g h (ρ液:液体的密度(kg/m3); h:深度(m)【从液面到所求点的竖直距离】 );从公式中看出: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容器的底面积、容器形状均无关。著名的帕斯卡破桶实验充分说明这一点。

  15. 液体压强的规律:

  ⑴液体对容器底和测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⑵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⑶ 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⑷ 不同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16. 计算压力和压强的一般方法:

  ①固体:先算压力,再由P= F压/S受计算压强(固体放在水平面上,F压=G)

  ②液体:先由P=ρ液 g h计算压强,再由F压=P×S受计算压力。

  17. 特殊情况:①P=ρ固 g h也适用于固体,但要求固体放在水平面上,并且上下一样粗。

  ②F压=G也适用于液体,但要求液体放在水平面上,并且上下一样粗 。

  初二物理下册知识点二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物体。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3、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当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改变时,可以判断受到了力的作用。

  5、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 表示。

  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6、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7、力的表示法: 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如果没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失去力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

  2、塑性:在受力时发生形变,失去力时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

  3、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

  4、力的测量:

  ⑴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⑵分类:弹簧测力计、握力计。

  ⑶弹簧测力计:

  A、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B、使用方法:看: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零;调:调零;读:读数=挂钩受力。

  C、注意事项: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最大量程。

  ⑴重力的概念: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1、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2、重力跟质量的比值是个定值,为9.8N/Kg。

  这个定值用g表示,g= 9.8N/Kg

  ⑵重力大小的计算公式G=mg 其中g=9.8N/kg 它表示质量为1kg 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

  ⑶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其应用是重垂线、水平仪分别检查墙是否竖直和 面是否水平。

  ⑷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如均匀细棒的重心在它的中点,球的重心在球心。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两条对角线的交点

  ☆假如失去重力将会出现的现象:(只要求写出两种生活中可能发生的)

  ① 抛出去的物体不会下落;② 水不会由高处向低处流③ 大气不会产生压强;

  初二物理下册知识点三

  一、质量

  1、质量的定义: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

  2、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和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3、质量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其它常用单位还有吨、克、毫克。

  4、质量的测量:常用测质量的工具有杆秤、案秤、台秤、电子秤、天平等。实验室常用托盘天平来测量质量。

  5、托盘天平

  (1)原理:利用等臂杠杆的平衡条件制成的。

  (2)调节:

  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零刻线处。

  2: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有些天平,只在横梁右端有一只平衡螺母。有些天平,在横左、右两端各有一只平衡螺母。它们的使用方法是一样的。当旋转平衡螺母使其向左移动时,相当于向左盘增加质量,或认为从右盘中减少质量。当旋转平衡螺母使其向右移动时,情况正好相反。

  (3)测量:将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4)读数: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5)天平的“称量”和“感量”。

  “称量”表示天平所能测量的最大质量数。“感量”表示天平所能测量的最小质量数。称量和感量这两个数可以在天平的铭牌中查到。有了这两个数据就可以知道这架天平的测量范围。

  6、会估计生活中物体的质量

  二、密度

  1.密度的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是反映物质的一种固有性质的物理量,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这种性质表现为: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物质具有的质量不同;或者在质量相等的情况下,不同物质的体积不同。

  2、定义式:P=M/V

  因为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某种物质的密度跟由这种物质构成的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均无关,所以上述公式是定义密度的公式,是测量密度大小的公式,而不是决定密度大小的公式。

  3.单位:国际单位kg/m3;常用单位g/cm3.1g/cm3=1×103kg/m3

  4.物质密度和外界条件的关系

  物体通常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即温度升高时,体积变大;温度降低时,体积变小。而质量与温度无关,所以,温度升高时,物质的密度通常变小,温度降低时,密度变大。

猜你喜欢:

1.八下物理知识点总结

2.物理总复习知识点总结

3.初三物理重点知识归纳总结

4.初二物理上知识点整理

5.初二物理知识点讲解大全总结

380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