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教学方法>

《卖油翁》教学设计及原文解读

时间: 欣欣861 分享

  大家学过《卖油翁》这一篇课文吗?《卖油翁》是北宋欧阳修所著的一则寓言故事,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归田录》,寓意是所有技能都能透过长期反复苦练而达至熟能生巧之境。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推荐关于《卖油翁》的教学设计范文以及原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卖油翁》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

  2.积累文言词汇,理解词义、句义。

  3.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与传神。

  重点难点

  1.重点:

  (1)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

  (2)积累文言词汇,理解词义、句义。

  2.难点: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与传神。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查字典,读准下面加点字的音。

  尧咨自矜家圃睨之

  颔之酌油杓沥

  2.熟读课文。

  3.查字典,看注释试翻译课文。

  二、导入

  1.作家作品简介

  《卖油翁》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归田录》,这是欧阳修所著的别集,共153卷,附录5卷。《归田录》是其中的一卷。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欧阳修再次遭飞语中伤,自请外任,这一卷是在出知毫州时作的。他在《归田录》序里说:"归田录者,录以备闲居之览也。"是一部笔记小说。欧阳修(100-1072),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溢号文忠。是文坛诗“”新运动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2.导语

  这将笔记小说通过卖油翁和陈尧咨之间的一段小故事,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三、正课

  1.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和停顿。

  2.请几个同学翻译课文,讲清重点词语的含义。

  第一自然段:

  以此:因此。尝:曾经。俄之:之,指陈尧咨射箭。而:表顺接,可不译。其:指代陈尧咨。十中八九:十箭射中八九箭。翻译: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没有人能和他相比,他也凭这点本领自我炫耀。他曾经在自家的场地上射箭,有个卖油的老头放下担子站在那儿斜着眼看他射箭,很久没有离开,看到他射出的箭十支有八九支中的,只是微微地点点头。

  第二自然段:

  尔安敢:尔,你。乃:于是。以钱覆其口:以,用。其:指葫芦。而钱而,但是。因曰:因,于是。

  翻译:陈尧咨质问道:"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射技不是很出色吗?"卖油的老头说:"没有什么,只不过手熟罢了。"陈尧咨怒气冲冲地说:"你怎么敢小看我的射技!"老头说:"凭我酌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于是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一个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勺子把油注入葫芦,油从钱孔灌进去,可是钱不沾湿。于是说:"我也没有什么,只不过是手熟罢了。"陈尧咨只好笑着打发他走了。

  3.第一自然段介绍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介绍故事发生的地点、人物和背景。

  地点:陈尧咨家的空场子上。

  人物:陈尧咨和卖油翁。

  背景:陈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因而"自矜"。

  4.提问:卖油翁看到陈尧咨射箭是怎么反应的?

  讨论并归纳:"俄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卖

  油翁看陈尧咨射箭,放下担子,斜着眼睛看。看见他射箭十箭中八九箭,只是微微地对此点头。

  5.提问:卖油翁对陈尧咨射箭本领是怎么评价的?

  讨论并归纳:卖油翁认为:"无他,但手熟尔。"没有什么,只不过手熟罢了。

  6.提问:卖油翁凭什么这样评价陈尧咨的射箭本领?

  讨论并归纳:"以我酌油知之"凭我酌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

  7.提问:卖油翁到底知道什么道理?

  讨论并归纳:熟能生巧的道理。

  8.提问:陈尧咨对卖油翁态度发生了哪些变化?

  讨论并归纳:

  (1)当卖油翁对他射箭"但做颔之"时,陈尧咨问道:"汝亦知射乎)

  吾射不亦精乎?"卖油翁的反应对一个自以为了不起的武夫来说,而且是受了侮辱。因此,用一个疑问句问卖油翁你也懂得射箭吗?再用一个反问句,我的射箭本领不是很高强吗?

  (2)当卖油翁又说:"无他,但手熟尔。"时,陈尧咨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对陈尧咨的技艺不加赞赏,已使对方出乎意料;而且还进一步加以贬议:"无他,但手熟尔。"一向狂傲的康肃公被贬到这一步,自然是要"忿然"的。

  (3)最后看到卖油翁倒油表演,不得不心服口服,"笑而遣之"。

  四、小结

  本文以次要人物陈尧咨开头和结尾,衬托了主要人物卖油翁。主要内容是写卖油翁的技艺,突出熟能生巧的道理。所以重点写卖油翁的酌油,而对陈尧咨的射技只是一笔略过。

  五、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卖油翁》的原文

  陈康肃公尧咨(z ī) 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jīn)。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dàn)而立,睨(nì)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shǐ)十中八九,但微颔(hàn)之。

  康肃问曰:“汝(rǔ)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 但手熟(shú)尔。”康肃忿(fèn)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zhuó)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sháo)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唯手熟(shú)尔。”康肃笑而遣(qiǎn)之。

  《卖油翁》的译文

  陈尧咨擅长射箭,在当时没有第二个人能和他相比,他也凭着这种本领自我夸耀。他曾经在家圃里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场边斜着眼看着他射箭,很久也没有离开。(老人)看见他射箭十支中射中八九支,只是微微点头。

  陈尧咨问(老人):“你也懂得射箭吗?我射箭的技术不是很精湛吗?”卖油的老人说:“没有别的(原因),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陈尧咨恼怒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的射技!”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就可以)说明这个道理的。”于是就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勺子舀了油注入葫芦,(油)从钱孔中注入,但钱币却未被沾湿。(老人)于是说:“我也没有别的什么方法,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陈尧咨(只好)笑着打发他走了。

  《卖油翁》的注释

  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归田录》,有删节。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溢号文忠,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宋代文学家。

  陈康肃公尧咨:陈尧咨,谥号康肃,北宋人。公,旧时对男子的尊称。

  善射:擅长射箭 善:擅长,善于。

  当:在(处于)……的时候

  当世:在当时。

  双:匹敌。

  亦:也

  以:凭借。

  自矜(jīn):自夸。矜:夸耀。

  尝:曾经。

  家圃:家里(射箭的)场地。圃,园子,这里指场地。

  释担:放下担子。释:放。

  睨(nì)之:斜着眼看,形容不在意的样子,这里指斜着眼看陈尧咨射箭。

  去:离开。

  其:他,指代陈尧咨。

  发:射出。

  矢(shǐ):箭。

  中:射中。

  但:只,不过。

  微:微微。

  颔(hàn):点头

  之:指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这一情况。

  不亦……乎:(难道)不也……吗?

  手熟尔:手法娴熟罢了。

  尔:同“耳”,相当于罢了。

  忿然:气愤的样子。

  知:懂得。

  射:射箭的本领。

  精:精湛,奥妙。

  无他:没有别的(奥妙)。

  尔:你

  安:怎么。

  轻:作动词用,看轻。

  轻吾射:看轻我射箭(的本领)。

  以:凭借、依靠。

  酌(zhuò):斟酒,这里指倒油。

  知:了解。知道,懂得。

  之:指熟能生巧的道理。

  以我酌油知之: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

  乃:于是就。

  取:拿出。

  置:放置,安放。

  于:在。

  以:用

  覆:覆盖。

  徐:缓缓地,慢慢地

  杓(sháo):舀东西的器具,勺子。

  沥(lì)之:向下灌注,沥,下滴。

  自:由;从。

  入:进入,注入

  因:于是。

  唯:只,不过。

  遣之:让他走。遣:打发,送走。

  湿;沾湿。


猜你感兴趣:

1.好雪片片教学设计

2.长城优秀教学设计

3.花钟教学设计

4.约客教学设计

5.《飞向太空的航程》教学设计及原文

6.《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设计及原文解读

《卖油翁》教学设计及原文解读

大家学过《卖油翁》这一篇课文吗?《卖油翁》是北宋欧阳修所著的一则寓言故事,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归田录》,寓意是所有技能都能透过长期反复苦练而达至熟能生巧之境。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推荐关于《卖油翁》的教学设计范文以及原文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七年级语文《斑羚飞渡》教案带原文
    七年级语文《斑羚飞渡》教案带原文

    《斑羚飞渡》一文描写的是一群被逼至绝境的斑羚,为了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用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方法摆脱困境的壮举。大家阅读过七年级语文《斑

  • 《河中石兽》人教版教案及原文赏析
    《河中石兽》人教版教案及原文赏析

    《河中石兽》选自《阅微草堂笔记》卷十六姑妄听之,作者为纪昀,题目是编者加的。《河中石兽》教案要怎么拟较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推荐关于

  • 《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教学设计
    《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教学设计

    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是一篇从多个角度介绍小动物的说明文,主要从针鼹的外形、生活习性及繁殖角度抓住它的具体特点,以说明它的珍奇。以下是小编

  • 七年级下册《土地的誓言》导学案以及原文
    七年级下册《土地的誓言》导学案以及原文

    《土地的誓言》是作者怀着难以抑制的思乡之情写下了这篇文章。《土地的誓言》表明了作者即使牺牲也要保卫祖国,使祖国得到解放,愿意用自己的一切

1298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