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通用学习方法 > 高效课堂 > 示儿名师课堂实录

示儿名师课堂实录

时间: 素雯896 分享

示儿名师课堂实录

  示儿这首诗是陆游写的,那么作者到底有什么话要告诉儿子呢?从这首诗可以看出作者什么样的心情?下面是由学习啦小编整理的示儿名师课堂实录,一起来看看吧。

  示儿名师课堂实录第一课时

  一 走近诗人,释题导入

  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了很多古诗,也熟悉许多诗人,对陆游你了解多少?

  1生汇报交流课前积累

  2课件出示陆游生平:(1)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出身簪缨世家,少有才名。

  (2)孝宗即位,特赐进士出身。

  (3)乾道二年(1166),因主张抗金而免职。

  (4)四十六岁入蜀,先后入王炎、范成大幕府,襄助军务。

  (5)六十六岁后遭劾罢官,退居山阴达二十年。

  (6)陆游一生创作诗歌很多,保存下来的有9000多首,他的诗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表现出恢复国家统一的强烈愿望。

  今天我们来学习他临终前的写下一首诗,也是他诗中掷地有声的压轴之作。板书课题:《示儿》

  3、解释课题:示指什么?(示:告诉)示儿什么意思?在这里指对儿孙们有所交代,相当于遗嘱。

  他告诉儿子的是什么呢?课件出示古诗

  三 初读古诗,整体感悟

  1、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

  师检查朗读

  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也想读一读,可以吗?

  2、师范读,请同学评议(停顿、压韵)

  出示划出节奏的古诗

  师指导七言绝句是二二三 停顿。

  3提示:朗读体会,有什么发现?生读,说,师解韵律(空 同翁)

  普通话有四个声调,一二 三四声,我们把一二声称为平声,读得长一些,三四声称为仄声,读得短一些,读后马上收回来。

  3、指导平仄音,读出停顿。

  4、指名读。

  三细读古诗,加深理解

  1同学们,从刚才的朗读中,你体会到诗人的感情了吗?这首诗中,有一个字最能体现诗人的感情,再读读,找一找。

  2 交流:指名生说,板书悲你能把作者的这种情感读出来吗?读

  评:悲哀之悲 悲愤之悲 悲壮之悲

  3 陆游悲的原因你知道吗?生说(但悲不见九州同)

  指导读第一句

  4什么样的社会现实使诗人如此悲愤呢?

  课件出示:【当时社会现实】

  1126年,北方的金兵屡屡进犯,宋军节节败退,最后国都汴京(开封)都被金兵占领,从此山河破碎,不复统一。南宋的朝廷向南逃到临安(杭州)定居,他们苟且偷安,不思保国,这种状况一直持续了95年。

  5直至诗人临终仍然不见国家统一,在金兵战马嗒嗒的践踏声中,在金兵血腥的屠杀之中,你仿佛看到了一幕幕怎样的场景?(学生想象后言说。)

  生:哀声遍野,生灵涂炭。老人在流泪,小孩在流泪,妇女在流泪,北宋的遗民在流泪啊!这滴滴流淌的是怎样的泪啊?(痛失亲人的泪、家破人亡的泪、流离失所的泪、充满仇恨的泪、苦苦期盼的泪……)生汇报:山河破碎,城市萧条,金兵肆虐,遗民泪尽。

  6师:当他看到年迈的老人,纤弱的妇女,可怜的孩子在金兵的铁蹄下(惨遭蹂躏的时候)诗人怎能不悲呢?读

  当他看到当瑟瑟的茅屋在金兵的狼烟中(化为灰烬的时)诗人怎能不悲呢?读

  当他看到中原山河被侵略者践踏得满目疮痍的时候,诗人怎能不悲呢?读

  过渡:临终之际的陆游内心的情感虽然是深深的“悲”,但仍未绝望,他内心深处还有一种更为强烈的愿望,那是什么?让我们再次走进诗人,感受他的内心世界,读!

  7指名说:诗人的愿望是什么?生说,师导:那么请同学们联系《清明上河图》来说说诗人陆游盼望出现美好景象是怎样的呢?

  联系书上的清明上河图,街道纵横,店铺林立,人来车往,川流不息。好一派繁荣昌盛、国泰民安的气象啊!

  学生汇报:国家和平安宁,人民安居乐业,水运繁忙,京城买卖兴隆,行人摩肩接踵……)

  师过渡:“九州同”的北宋和平安宁、繁荣昌盛!可是,这一切的一切,自从金兵攻破了北宋国门的那一刻起,就早已不复存在了。诗人多么盼望祖国重新统一,盼望国家繁荣昌盛啊!同学们,你能读出诗人这种情感吗?指名读3 4句。

  生读,师评:愿望强烈 迫切 听出了你内心揪心的期盼

  8整合:读全诗,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指名读,说

  生:原来就知道人死去时,世上的万事万物对他都变得毫不相干,因而用不着牵挂了。

  师:这句中的元是指? 生:原来,通假。

  师:你怎么知道的?生:查注释 查注释是学习的好方法。

  但呢:只

  南宋的军队平定金兵,收复中原的时候,祭祀的时候,别忘了告诉你的父亲。

  乃翁 :你的父亲 课件出示:动画演示:乃 的笔顺。 翁的笔顺 读音

  指名三四人说诗意。

  示儿名师课堂实录第二课时

  一:精读古诗,加深感悟。

  1同学们理解了诗的意思,我相信你们能读的更好,认真练读,读得好的老师给他配音配画。

  2指名读 配音配画

  二、读写结合,升华情感

  过渡:陆游一直渴望南师北定统一中国,九州大同是诗人终生为之奋斗的理想。他等啊,盼啊,一年又一年的企盼,一直盼了82年,还是山河破碎,遗民泪尽,当他临终示儿依然企盼王师北定中原时,心情是何等悲痛,何等悲愤。为国耻未雪而死不瞑目。读了这样的诗句,怎能不潸然泪下?你想对他说些什么?(表达对陆游爱国精神的敬佩)

  师:诗人临终作诗,不说别的家常话,而只说“不见九州同”的遗憾,对儿子没有别的嘱咐,只叮咛他们在家祭时别忘了把胜利的喜讯告诉他。我们都感受到了诗人深厚的爱国情感

  一位怀着满腔爱国之情的老人,带着他的希望离开了,他的遗愿到底有没有实现呢?

  生讨论回答。

  课件出示:

  ○陆游死后24年,宋和蒙古会师灭金。

  ○陆游死后66年,元师灭宋

  ○陆游死后79年,元兵败宋于厓山,宋亡。

  陆游孙子元廷闻厓山之变,忧愤而卒。

  陆游曾孙传义闻厓山之变,不食而卒。

  他们都是受到诗人爱国诗的教育,知道为什么诗人的愿望始终没有实现呢?从下面的两首古诗中,你们能找到根本的原因。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①北方的壮丽河山沦陷了,西湖边还是一派歌舞升平、纸醉金迷——学生读《题临安邸》。

  ②杭州的权贵们在歌与酒的沉醉中昏昏度日,中原的百姓们却在金兵的铁蹄下苦苦期盼、度日如年——学生读《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宋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看过“示儿名师课堂实录”的人还看了:

1.示儿的意思是什么

2.爱国诗歌《示儿》

3.陆游的爱国诗《示儿》

4.古诗说你是之《示儿》

5.陆游 示儿

2595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