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知识大全 > 方法百科 > 保健治疗方法 > 腰痛的中医治疗方法

腰痛的中医治疗方法

时间: 朝燕820 分享

腰痛的中医治疗方法

  腰痛是以腰部一侧或两侧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证。那么,有什么治疗方法吗?下面学习啦小编就和大家分享腰痛的中医治疗方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腰痛的中医治疗方法1、寒湿型

  【证见】腰部冷痛重着,转则不利,静卧不减,阴雨天加重。舌苔白腻,脉沉。

  【治法】散寒祛温,温通经络。

  【方药】

  1.主方甘姜苓术汤(张仲景《金匮要略》)加味

  处方:干姜12克,炙甘草9克,白术15克,茯苓20克,杜仲、独活各12克,狗脊20克,牛膝15克。水煎服。

  2.中成药

  (1)腰息痛,每次2粒,每日3次。

  (2)舒筋活络丸,每次1-2丸,每日2次

  (3),每次1丸,每日3次。

  3.单方验方

  (1)二术苡仁汤(刘国普验方)

  处方:白术30克,薏苡仁20克,苍术15克。水煎服。

  (2)干姜苍术散(李振琼《奇效验秘方》)

  处方:干姜50克,苍术10克,当归15克,95%酒精适量。将上药研细末,过筛,于患部外敷热烤。每日1次。

  (3)强腰散(张鉴铭验方)

  处方:川乌30克,肉桂30克,干姜30克,白芷20克,胆南星20克,赤芍20克,樟脑30克。将上药共研为极细粉末,每次30~50克,开水冲调如糊状,摊于纱布,趁热时敷贴于痛处,隔日1换。

  (4)补骨脂

  处方:肾虚腰痛,为末酒服,或同杜仲、胡桃丸服。

  腰痛的中医治疗方法2、湿热型

  【证见】腰痛处伴有热感,热天或雨天疼痛加重,活动后可减轻,尿赤。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舒筋通络。

  【方药】

  1.主方四妙散(张秉成《成方便读》)加减。

  处方:苍术、黄柏各12克,薏苡仁30克,忍冬藤、萆薢各20克,木瓜、防己、海桐皮、牛膝各15克,甘草6克。水煎服。

  2.中成药

  (1),每次l丸,每日3次。

  3.单方验方

  (1)土鳖虫粉:土鳖虫7只,焙干研成粗末,用白酒30毫升浸泡1昼夜,去渣,分服,每日1剂。

  (2)补肾活血汤(赖天松等《临床奇效新方》)

  处方:当归、赤芍、木瓜、泽泻各10克,生地黄15克,桃仁、红花、川芎、桂枝、蜂房各6克,丹参9克,茯苓12克。水煎服。

  腰痛的中医治疗方法3、肾虚型

  临床常见类型可分为肾阳虚,肾阴虚,肾气虚

  【成份】熟地黄、附子(炮附片)、肉桂、山药、山茱萸(酒炙)、菟丝子、鹿角胶、枸杞子、当归、杜仲(盐炒)。

  【功能主治】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证。年老或久病气衰神疲,畏寒肢冷,腰膝软弱,阳痿遗精,或阳衰无子,或饮食减少,大便不实,或小便自遗,舌淡苔白,脉沉而迟。温补肾阳,填精益髓。

  【证见】腰痛而酸软,喜按喜揉,足膝无力,遇劳更甚,卧则减轻,常反复发作。脉沉细或细数。

  【治法】 补肾益精。

  肾阴虚采用左归丸。

  肾气虚要结合具体辨证。

  1.主方左归丸(张介宾《景岳全书》)加减。

  处方:熟地黄20克,山药、枸杞子各15克,山茱萸、菟丝子、茯苓、牡丹皮各12克,桑寄生、龟板(先煎)各30克,牛膝15克,牡丹皮、泽泻各lO克。水煎服。

  若肾阳虚者,去牡丹皮、泽泻、龟板,加熟附子12克,杜仲15克,肉桂5克,淫羊藿12克。

  2.中成药

  (1)舒筋活络健腰丸,每次5克,每日3次。

  2)壮腰补肾丸,每次lO克,每日3次。

  3.单方验方

  (1)补骨脂粉:补骨脂10克,炒后研为末,黄酒冲服,每日1次。

  (2)温肾止痛丹(赖天松等《临床奇效新方》)

  处方:附子12克,淫羊藿、巴戟天、杜仲、桑寄生、黄芪、熟地黄、当归、赤芍、白芍、怀牛膝各15克,川芎9克,鸡血藤30克。水煎服。

  (3)温肾通络汤(赖天松等《临床奇效新方》)

  处方:熟附子18克桂枝9克,淫羊藿18克,巴戟天15克,白芍15克,赤芍15克,丹参15克,牛膝15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忍冬藤15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剂。

  (4)补肾壮腰汤(李振超验方)

  处方:熟地黄20克,山茱萸15克,山药15克,杜仲12克,淫羊藿15克,狗脊12克,赤芍15克,丹参15克,桑寄生30克,熟附子10克,鸡血藤20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剂。
看了腰痛的中医治疗方法的人还看:

1.老人腰疼的治疗方法

2.腰疼的原因和治疗方法

3.腰疼的食疗方法

4.腰痛按摩治疗方法

114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