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实用范文>致辞讲话>会议发言稿>

新农合管理会议讲话

时间: 佩珊807 分享

  新农合作为我国一种重要的惠农政策,可以保障农村群众的利益,同时也可以有效地解决了他们经常抱怨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新农合管理会议讲话,仅供参考。

  新农合管理会议讲话(一):

  同志们:

  今天,省卫生计生委召开全省新农合工作会。会议的主要目的是:在新农合支付方式杠杆撬动全省实施分级诊疗、医师多点执业、支付方式改革制度运行一段后,针对运行情况分析评判、经验交流、完善工作思路,进一步明确任务,对下一阶段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督促引导各级卫生计生、新农合管理部门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确保高质量完成今年新农合工作的各项目标任务,切实做好支付方式改革、充分发挥好这一杠杆撬动作用。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工作成效

  20xx年,按照“十二五”深化医改的要求,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省新农合工作稳步推进、健康发展,支付方式改革正在发挥作用。各级新农合管理和经办机构积极创新,扎实工作,推进新农合制度建设,加强管理能力建设,新农合运行监管和基金管理逐步规范,回顾过去,成效显著。

  (一)新农合保障能力持续加强。20xx年,全省参合农民1908.8万人,参合率98.27%,同比上升0.01%。第一季度,全省新农合累计补偿参合患者747.71万人次,同比增加74.86万人次,上升11.13%;救治儿童急性白血病、儿童先心病、乳腺癌、宫颈癌、重性精神病等50种重大疾病11919人,医药总费用累计16028.74万元,同比增加1218.49万元,上升8.23%;住院患者实际补偿比为57.41%,与去年同期的56.29%相比上升1.12个百分点,乡级和县级医疗机构平均补偿同比分别上升5.55和2.71个百分点;县外就诊率23.65%,与去年同期24.06%相比下降了0.41个百分点。农民医药费用负担进一步减轻,受益率显著提高。

  (二)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的杠杆撬动作用正在显效,分级诊疗、医师多点执业制度初步建立。从第一季度新农合重点指标监测数据来看,20xx年1月起通过以乡级50种常见病、县级100种病种(中西医同价)为基础的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充分发挥了医保基金差别化支付的激励约束和杠杆作用,有效推动了全省分级诊疗、医师多点执业全面有效开展,在“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的原则下,各地积极落实按病种、按人头、按床日付费的总额预付制度,充分调动了各方积极性,全省均显现出了良好的势头。

  (三)新农合大病保障机制逐渐完善。随着新农合筹资水平的不断提高,政府投入不断加大,为了切实解决广大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经调研,与省民政厅联合开展农村50种重特大疾病新农合保障工作,列入新农合重大疾病保障病种范围的患者,在定点医疗机构治疗时不设起付线,不受新农合用药目录和诊疗目录的限制,不计入患者当年新农合封顶线计算基数,新农合经办机构一律按不超过最高限额标准的70%进行直补,之后可由商业大病保险进行理赔补偿,最后符合民政部门医疗救助条件的农村困难家庭重大疾病患者可按民政部门有关规定申请医疗救助,定点医疗机构必须为患者提供新农合补偿、商业大病保险与民政救助补助等“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

  第一季度,全省共救治儿童急性白血病、儿童先心病、乳腺癌、宫颈癌、重性精神病等50种重大疾病11919人,医药总费用累计16028.74万元,实际补偿10336.53 万元,实际补偿比64.49%,加上大病商业保险补偿的9.75%,实际补偿达到74.24%。

  二、存在的问题和难点

  在充分肯定新农合工作取得阶段性成绩的同时,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入,要求“医疗、医药、医保”三医联动来推进医改,对新农合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制度建设、支付方式改革作用更加重要,随着新农合制度的深入推进和筹资标准的不断提高,群众期望更高,而我们工作中还有很多问题急需深入研究,尽快解决。

  (一)新农合管理体系尚不健全。新农合制度已运行十余年,有些市、县区新农合管理机构的人员编制、岗位未得到落实,机构性质参差不齐,所属部门也不统一(金昌、阿克塞),乡级还没有专门的经办机构,管理体系尚不健全。大部分的市县新农合经办机构没有配置交通工具,经费紧张,稽查、监管、指导等工作有难度。部分市州未设置专职机构和专门工作人员(身兼多职),市级新农合管理机构监管能力不足,指导、督导无力、培训滞后,疲于应付日常工作。今年,新农合工作政策新、任务重,新农合经办管理机构承担的工作将更加繁重,加强自身能力建设的任务也更加紧迫。

  (二)新农合信息平台建设还需加强。目前,省级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还没有实现新农合重大疾病的即时结报,影响了新农合重大疾病的报销、补偿效率和监管质量。网上监管系统虽然已经启动运行,但部分县区信息平台上的参合信息和补偿情况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与我们的要求相距甚远,直接影响了新农合医疗服务行为和经费补偿管理等工作。

  (三)新农合基金监管查实难度大。由于我省新农合统筹层次低,新农合管理专门的稽查监督执法机构,一些跨地域医疗机构和民营医疗机构核对病人身份松懈,个别农民和一些社会不法人员联合钻政策空子、造假发票,存在个别医疗机构对核查工作不配合现象,造成新农合稽查工作和基金支付审核难度大的问题。

  (四)医疗机构服务行为欠规范,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薄弱。定点医疗机构主动控费意识不足,各级新农合管理部门监管缺乏有力措施,诊疗行为中不合理用药、超范围检查、违规收费等问题仍然存在。

  各级卫生计生主管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存在的问题,直面矛盾,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认真研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新农合制度的健康发展。

  三、下一步工作要求

  20xx年,根据国家深化医改的总体要求,我们要全面落实“十二五”规划,推进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准,加快健全基本医疗及全民医保制度,我们要抓住机遇,创新机制,迎接挑战,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全面推进新农合制度的重要意义。全面推进新农合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构建和谐社会,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党的将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目标,这就需要我们紧紧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医改总要求,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更重要的,是要有更健全、更完善、广覆盖、可持续的医疗保障制度的有力支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关系着卫生事业的科学发展,直接影响着人民群众的幸福感,直接体现我们党执政为民的宗旨。我们一定要统一思想,充分认识新农合制度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做好这项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以支付方式改革为动力,促进医改深入推进。医改的重点是要破除“以药补医”,创新体制改革和推行便民惠民措施。重点通过医保支付方式的杠杆撬动,开展分级诊疗、医师多点执业,来推动精准医疗和医院精细化管理,从而减少无效医疗、过度医疗,引导群众有序就医。一是要发挥新农合基础性补偿作用,推进支付方式改革。对门诊和住院病种主要实行总额预付,建立门诊和住院医疗服务包;对门诊一般病种主要按人头付费,33种门诊特殊病种实行限额付费制度;对住院病种主要有单病种定额付费制度、重大疾病限额付费制度、按床日付费制度和疾病诊断相关组等付费制度,建立健全经办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之间的谈判协商机制,促进医疗机构加强内部建设,逐步转变运行机制,控制费用不合理增长,减轻基金支出压力。二是落实新农合基金差别化补偿政策,促进分级诊疗。严格落实参合住院患者分级诊疗的政策,符合分级诊疗病种的患者只能在参合地相应级别的定点医疗机构就诊,不得越级诊疗,需要向上级医疗机构治疗的患者要严格执行转诊备案等手续,促进合理就医。各地要从认真查找自身原因出发,在进一步提高县乡两级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强化经办机构服务管理、加强新农合政策研究等方面下功夫,到2020年,全省县外就诊率要下降到10%以内,县域外基金支付所占比例降为20%以下,全省真正实现90%的参合病人留在县域内、80%的新农合基金在县域内流动的基层医改总目标。三是发挥新农合支付杠杆作用,激励多点执业。将多点执业医师相关费用测算纳入支付方式改革范畴,实行总额预付,量化考核,奖惩兑现,通过发挥医保杠杆撬动的作用,对多点执业专家给予激励与补偿,做好宣传,多渠道告知参合患者多点执业专家在基层坐诊的具体时间、地点,引导患者就近就医。

  (三)以推进大病保险为重点,建立健全多层次的重大疾病保障体系。实施重大疾病保障政策以来,参合农民大病负担明显减轻,群众非常欢迎这项政策,20xx年我省将原27种大病病种扩展到50种,我们要结合大病商业保险等政策,全力推进重大疾病保障工作,省市级定点医疗机构必须开展重大疾病即时结报工作,要积极主动与市卫生计生委、县合管局协商,做好重大疾病诊治、签约服务及即时结报工作,做好新农合基本保障、商业保险与民政救助的有效衔接,落实重大疾病“一站式”即时结报,并结合运行情况合理扩增新农合重大疾病保障力度,切实减轻老百姓患大病后的经济负担。

  (四)多措并举,加大对新农合工作的监管考核力度。一是要加强定点医疗机构诊疗服务行为和基金监管。利用新农合网上监管平台和网下现场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规范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医疗服务和收费行为,执行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签约服务制度、黑名单制度和不良执业积分制度;二是加强新农合重点指标监测。要规范新农合重点指标的数据报送流程,建立全省新农合统计信息数据库,运行网上监管重点指标动态实时监测手段对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做好新农合各项指标数据、信息、采集记录和分析工作;三是强化考核,促进制度落到实处,设立预警戒制度。坚持实行目标管理,强化考核,并建立约谈问责机制。以新农合合理诊疗、合理用药、合理引导患者就医、费用控制、运行效率、重点指标检测和社会满意度等内容考核指标,对各级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进行红线预警,绩效考核。考核结果与财政医保支付、不良执业积分、年度考核、约谈问责、定点医疗机构准入退出,落实黑名单制度等挂钩。

  (五)以信息化建设为抓手,全力推进新农合省内异地即时结报,探索开展跨省异地结算。在现在这个大数据时代,信息化要求越来越高,而新农合工作基础数据多、业务性强、涉及信息量大,就要求我们要加强信息化建设,要以信息化建设为抓手,推进新农合省内异地即时结报。今年,要确定1-2个地区作为跨省就医费用核查结报试点地区,建立跨省就医费用核查制度,探索开展跨省就医费用结报,进一步提升新农合异地就医管理服务水平。

  (六)以公共卫生均等化和支付方式改革为切入点,开展健康促进模式改革的试点。以县为单位由政府对各类健康服务资源进行整合优化,以长期巡回体检、生活方式干预、生活环境改善、健康习惯养成等方法和途径,通过加强城乡居民的健康服务和管理,推动全省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整体提升。改革公共卫生均等化和医保支付政策,按照医疗总费用包干、合理奖惩、年度预算与服务数量质量考核相挂钩的原则,激励公共卫生计生服务机构坚持以预防为主的理念保障群众健康,同时,要注重提高贫困和特殊人群新农合保障水平,加强75个贫困县定点医疗机构的诊疗行为监管,加大贫困县医疗机构不合理收费、滥检查等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522万贫困人口的补偿比例。与民政部门衔接,做好贫困农民提高报销比例后的费用测算,共同制订实施方案和民政费用支付办法等工作。

  同志们,新农合制度建设是一个不断突破难点、不断解决新问题的过程,根据当前面临的新情况、新形势,各地要统一思想,认清形势,树立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将此项工作作为关系民生的重要任务全力以赴抓实抓好。对今天会上安排的各项工作,要进一步细化、量化,要定责任、定进度,完善工作措施,做到工作安排有序,责任到位,落实有力。对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及时沟通、及时研究、及时解决,为进一步加快新农合工作健康持续发展,确保广大农民群众健康做出更大贡献!

  新农合管理会议讲话(二):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区政府决定召开全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回顾总结20xx 年全区新农合工作,表彰在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安排部署20xx 年新农合相关工作。稍后,区政府张区长还要作重要讲话,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就今年全区新农合工作进行总结,并就20xx 年工作进行安排,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20xx 年新农合工作回顾

  今年以来,全区新农合工作以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工作部署,以“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工作要求,合理调配优质医疗资源,强化工作措施,狠抓工作落实,全区新农合工作保持了规范运行、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受益面逐年扩大,新农合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一是基金运行安全平稳。 20xx 年,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比去年提高80 元,达到470 元,全区共有346728 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为100% ,应筹集资金16296.22 万元。至目前,实际到位资金15458.29 万元,基金到位率94.86% 。至9 月30 日,共补偿基金11872.6 万元,基金使用率为72.85% 。二是基本医疗补偿水平不断提高。截至9 月底,全区参合农民政策范围内报销比达到74.97% ,实际补偿比为66.94% ,同比增长25.07 个百分点。住院平均每人次补偿3091.78 元,同比增加902.62 元,有效缓解了参合农民医疗费用负担。三是大病保险补偿工作顺利开展。20xx 年,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甘肃省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以人均30 元的标准统筹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资金。通过与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张掖市分公司认真筛查,20xx 年1 月1 日-9 月30 日,共有符合全省城乡居民大病保险1947 人次,应补偿1203 万元。四是重特大疾病商业保险运行平稳。20xx 年,我区继续推行新农合重特大疾病商业保险工作,全区共有129875 人参加新农合重特大疾病商业保险,参保率37.46% ,较上年提高8.2 个百分点。20xx 年1 月1 日-9 月30 日共有13172 名参保患者符合新农合重特大疾病商业保险补偿,补偿医疗费用404.11 万元。

  (二)强化监督管理,新农合基金平稳运行。

  管好、用好合作医疗基金,是新农合制度建立与发展的关键。在基金的管理、使用过程中,认真执行省、市相关规定,按照“公开、公正、公平”和“以收定支、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严格执行基金封闭运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定点医疗机构直接垫付报销、卫生和财政部门双印鉴审核结算、区乡村三级公示、年度审计制度,要求各级定点医疗机构每月定期对新农合基金报销、参合患者费用补偿、药品和诊疗收费情况上墙公示,主动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保证参合农民的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对异地就医发生大额医疗费用的患者,由区合管办通过电话、邮件查询就诊医院、入户回访等方式予以核实、公示后补偿,有效杜绝了虚报冒领新农合基金现象的发生。同时,加强新农合基金收支预算管理,建立基金运行分析和风险预警制度,合理控制基金结余,提高使用效率,确保了基金的正常运行和合理使用,真正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让农民放心。

  (三)推进支付方式改革,有效控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

  根据辖区内各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辐射范围、医疗卫生资源条件及参合农民医疗消费需求,综合确定各级定点医疗机构的住院、门诊人次总量,并统一执行总额预算、总量控制、次均费用控制及分级诊疗、单病种等相结合的综合支付方式。截至9 月份,全区各级定点医疗机构共收治单病种患者2600 人次,医疗总费用774.36 万元,新农合补偿576.61 万元,实际补偿比达74.46% 。同时,为引导病人合理就医,严格落实转诊转院审核,努力实现住院人次区域外就医比例控制在10% 左右,区域内就医比例控制在90% 左右(区级50% 左右,乡级40% 左右)的工作目标,严格执行转诊转院措施,不按规定履行转诊转院审批手续的,其住院医药费报销比例每跨一级降低10% ,有效防止了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

  (四)强力推进分级诊疗,县域外转出率得以有效控制。

  为合理调配优质医疗资源,我们根据省、市关于开展分级诊疗工作的要求,结合实际,研究制定了《甘州区分级诊疗工作实施方案》,分别制定了乡级50 种、区级100 种和市级及以上50种的分级诊疗病种,统一执行全市“3236 ”的分级诊疗工作模式。自20xx 年2 月10 日起全面实施以来,共为各乡镇、张掖工业园区,各级定点医疗机构印发分级诊疗宣传材料14 万余份,为各级定点医疗机构印制分级诊疗告知书1000 本、转诊转院审批表800 本。各乡镇、经开区在乡(镇)政府主干道或人员集中地悬挂过街横幅共30 余条,并通过设置公开栏、张贴宣传材料、播放广播等多种方式进行了大力宣传,尤其是逐户发放新农合分级诊疗宣传资料(致全区参合农民的一封信和温馨提示卡)11 万余份,在发放过程中,乡(镇)、村、社三级干部层层抓落实,在进一步核对参合农民个人信息的同时,由户主签字确认,做到了分级诊疗宣传工作不留死角。各定点医疗机构共发放宣传资料1 万余份,悬挂宣传横幅300 余条,并做到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向参合患者详细解释分级诊疗相关的报销政策。同时,严把转诊转院程序关口,参合农民就医分布逐步趋于合理,县域外转出率明显下降。截至9 月底,各级定点医疗机构共收治分级诊疗患者8757 人次,医疗总费用2409.8 万元,新农合补偿1935.38 万元,实际补偿比达80.31% ,分级诊疗病人占全区住院病人总数的30.5% 。全区新农合住院病人逐步向基层下沉,县域外转出率得以有效控制,分级诊疗工作已初显成效。

  (五)科学制定补偿方案,提高参合农民受益水平。

  从今年二季度开始,我们就着手对20xx 年新农合补偿方案和分级诊疗实施方案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测算,经区政府研究同意,印发了《关于重新调整20xx 年甘州区新农合补偿方案的通知》,于8 月1 日起正式实施。调整后的方案,主要是对省、市定点医疗机构普通住院实行分段补偿,按照住院费用“0-1 万元(含1 万元)、1-2 万元(含2 万元)、2-5万元(含5 万元)、5 万元以上”,按不同比例进行补偿;将区级定点医疗机构普通住院报销比例由80% 调整为90% ;将其他专科医院普通住院次均费用由2800 元调整为2600 元。同时,将“属于区级定点医疗机构分级诊疗病种,新农合资金按照该疾病基准价格的60% 予以报销,患者自付40% ”调整为“新农合资金按照该疾病基准价格的70% 予以报销,患者自付30% ”;将“参合农民患有应在市级及以上定点医疗机构治疗的重大疾病,新农合资金按照该疾病基准价格的70% 予以报销,患者自付30% ”调整为“新农合资金按照该疾病基准价格的56% 予以报销,患者自付44% ”。补偿方案的合理调整,进一步提高了参合群众的收益水平、确保了基金运行安全。

1304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