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实用范文 > 报告总结 > 调研报告 > 2017留守儿童的调研报告范文(2)

2017留守儿童的调研报告范文(2)

时间: 雪锦826 分享

2017留守儿童的调研报告范文

  梓潼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留守儿童关爱工作,将此项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积极采取多种关爱举措,引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关爱行动。

  一是建立了留守学生档案。充分发挥学校、村(居)委会主渠道作用,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留守学生档案,对全县20159名留守儿童基本情况进行了详细统计和细致登记 ,做到 情况准确,心中有数 。

  二是成立 关爱留守学生志愿服务队 。队员由西部计划大学生志愿者五老 志愿者和镇村干部、教师、医生、法律工作者等350余人构成,发出了《关于加强关爱农村 留守学生 工作的意见的通知》,落实了省、市、县级青年文明号优秀青年维权岗 集体与留守学生 一对一 帮扶制度,涉及到6个乡镇200余名留守学生;以乡镇为单位,责任到人,切实加强辖区留守学生管理和关爱,编织了惠及全县所有留守学生的关爱网络。

  四是部门各司其职,整体联动。县上成立了以县委、工会主席马理惠任组长,团委、公安、教体、精神文明、妇联、工会、民政等部门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各部门切实加强配合,切实开展了 警校共建 ,文化市场整治取缔黑书店、黑网吧、黑音像厅等一系列活动,营造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五是以形式多样的活动载体,丰富留守学生的物质文化生活。举办了梓潼县首届 中国电信杯 少儿才艺电视大赛,吸引有近百名学生参加;将关爱留守学生行动与 八荣八耻 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宣传、学习林强精神等活动结合起来,组织留守学生参加了四川省第三届少年儿童书信写作比赛活动,鼓励他们给父母说心里话,报告学习生活情况,加强与父母的交流沟通。

  通过努力,我县关爱留守学生已经基本形成政府、学校、社会和家庭互动的关爱体系。切实做到及时帮助留守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所遇到的实际困难,从思想上关注、心灵上关怀、学习上关心、生活上关爱留守学生,让他们真实感受到 家庭 的温暖与呵护。

  对策与建议

  留守儿童教育是当今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带来的问题,而且将是一个时期内长期存在的问题,解决好这一问题,不仅关系到下一代的教育质量,而且可以帮助外出务工人员解决后顾之忧,促使更多的人们走出家门创新业。由于这一人群正在加大,问题正在凸显,各级政府和全社会都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给予了相当的关注。

  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消除城乡差距。改革户籍制度的核心并不在于完全取消户籍管理制度,而是要逐步弱化乃至取消与户籍相联系的城乡隔离的各种制度,从而保障劳动力的合理流动。政府应制订和实施优惠政策和配套措施,使流入城市的农民享有与城市人口平等的权利和社会权益。同时,逐步实现以户籍制度改革为中心,拆除就业、医疗、住房、教育等制度壁垒,彻底打破维系多年的城乡 二元经济体制 ,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间的有序流动。

  学校要加强管理,完善制度,为留守儿童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面对留守学生日益增多的现状,作为学校,要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人人成才的教育观,把如何提高综合素质当作一件重要的工作长期下去。学校要建立留守学生档案,对留守学生实行动态管理。要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加大对留守学生的心理教育。

  2017留守儿童的调研报告范文篇3

  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农民极力想摆脱对土地的依赖,尤其是中青年农民纷纷离开家乡到外地打工,赚钱 闯天下 。随之而来是一个新的群体的诞生 农村留守儿童。目前,我国已有农村留守儿童2015万人,这个数字使农村留守儿童成为不可忽视的群体,并且这个数字仍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如何引导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巨大的挑战。居力很镇关工委为此特进行了一次专项调查,现汇报如下:

  基本状况

  农村留守儿童量不大。留守率与地方经济发展成负相关,即地方经济越强,留守率就越低,地方经济越弱,留守率就越高,近几年我镇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较高,农村外出打工人员比例大大降低。经统计我镇农村留守儿童(父母双方均外出务工且达到一年以上的义务阶段的农村孩子)总数为112人。

  绝大多数留守儿童是隔代监护。112名留守儿童中,随祖(外)父母生活的有87名,约占78%,25名的孩子被托付在学校寄宿(均为中学生),占留守儿童总数的22%。

  留守儿童基本能按要求完成学习任务。一般来说,现在的祖辈大多认识到学习对孩子未来的重要性,都能督促孩子在家完成作业,好好学习。加上小学生其认知水平主要还处于形象思维发展阶段,其成长需要主要停留在生理的物质需求和心理上的依恋需求上,祖父母基本上可以满足,所以大部分的留守儿童较懂事,表示理解父母的辛苦,能按时完成作业,学习成绩也较好,自理能力较强。

  绝大多数留守儿童情感发育正常,无不良嗜好,品德良好。在被调查的留守儿童中,所有孩子都非常想念在外工作的父母,希望父母在家陪伴自己,或至少要能一人在家。被调查的留守儿童不存在违法乱纪的现象,在学校均遵守纪律,品德较好。

  存在的主要问题

  情感缺失,农村留守儿童的最大问题

  双亲关爱缺位导致留守儿童孤独感增强。隔代监护型和亲友代管的孩子,爷爷奶奶和亲友通常是只求物质、生活上全方位的满足,对留守儿童思想品德引导较少,教育管理方法比较简单,孩子思想波动且出现心理障碍时,不懂得及时沟通,常常使留守儿童缺乏心理慰籍而产生较强的孤单感。通过调查和走访了解到:居力很镇外出打工的父母大多数从事餐饮服务、建筑行业,只在春节回家一段时间又要外出。虽然大部分父母会定期打电话回家,但是和子女谈话的内容一般仅限于简单地询问生活和学习的情况,到家后,大部分父母还要到各家串门,真正能够和子女进行谈心交流的时间少之又少。

  隔代教育力不从心

  居力很镇农村的留守儿童被监护的情况主要是隔代监护型,即由祖辈 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托管的方式。随着孩子文化课程的加深,进入小学高年级后学习的过程就不会一帆风顺,总会遇到自己难以应付的困难。对受教育的程度不高,大部分只上过小学甚至不识字的爷爷奶奶来说,对于孩子功课的辅导是无法胜任的。在管理教育上,爷爷奶奶多注重孩子物质上的需求和学习成绩,很少关注孩子的心理和思想教育。在我们的调查中,有的老人还要干农活维持生活无时间监护孩子,有的体弱多病无能力监护孩子,有的同时照看几个孙辈无精力监护孩子等,无法对留守的孩子进行正常、科学的教育。

  农村贫困家庭留守儿童更需关爱

  调查中发现,居力很镇外出打工者多在乌市、白城、北京等地从事建筑和服务行业,个别也从事服装行业,收入较高,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但也有例外:红旗村陈雪同学,常年与祖父母生活。父母在陈雪刚上小学后不久便外出到天津打工,陈雪由于从小缺少父母的呵护,心理和物质均长期得不到安慰,相对一般贫困家庭的孩子,性格更为内向,如果不加以关心,继续发展下去就容易产生自卑、自闭甚至产生极端思想。

  建议与对策

  加强沟通交流,形成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合力。农村学校要关注留守儿童,建立留守儿童档案,摸清留守儿童的家庭地址、委托监护人情况、留守儿童父母打工地点及联系方式等,并将班主任及授课老师的联系电话交给留守儿童父母和监护人,可以利用春节留守学生父母返家有利时期进行家访,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或监护人的交流与沟通,及时通报学生在校学习表现情况,了解留守儿童回家后的思想状况和行为习惯,学校和监护人共同努力,有的放矢地加强教育。

  认真履行职责,充分发挥三结合在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要认真履行指导推进家庭教育工作的职责,着力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工作,进一步规范农村家长学校的建设和管理,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活动载体,加强对外务工父母和留守儿童监护人的教育引导,强化他们的家庭教育观念,使他们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和方法,真正承担起教养孩子的责任和义务。

  对于贫困家庭的留守儿童要定期进行家访,对留守儿童的再家里的学习、生活、思想情况进行了解,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帮助。

  
看了2017留守儿童的调研报告范文的人还看了:

1.最新留守儿童的调研报告范文

2.留守儿童调查报告范文6篇

3.关爱留守儿童调研报告范文

4.社区2017年关爱留守儿童活动计划范文

5.关于乡村留守儿童的调查报告范文

6.2017学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计划范本

1674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