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实用范文 > 心得体会 > 心得体会 >

工作心得云南

时间: 新华0 分享

写心得可以记录下个人的故事和情感,留住生活的印记和回忆,也可以为将来的生活提供借鉴和启示。工作心得云南怎样写才正确?接下来给大家整理工作心得云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工作心得云南篇1

我在县思源高中学习了召开的“__年澄迈县教研工作会议”,受益很多。本次会议由教科局副局长吴家谟主持,周领军副县长、王文范局长、王宏意主任分别在会上对我县教育、教研工作作了重要讲话。下面是我谈谈这次会议的一些学习心得体会。

一、爱岗敬业。

首先,要热爱教育事业,要对教学工作有“鞠躬尽瘁”的决心。既然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力求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工作,不求最好,但求更好,不断的挑战自己,超越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丰富自身学识,努力提高自身能力、业务水平,严格执行师德师规,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爱岗敬业。重视对每个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良好个性的培养,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坚持做到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科特点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爱心是师德素养的重要表现。

崇高的师爱表现在对学生一视同仁,绝不能厚此薄彼,。要做到“三心俱到”,即“爱心、耐心、细心,”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时时刻刻关爱学生,特别对那些学习特困生,更是要“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切忌易怒易暴,言行过激,对学生要有耐心,对学生细微之处的好的改变也要善于发现,并且多加鼓励,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三、积极进取,提高业务素养。

有句话说的好,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就向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己,以求教好每一位学生。怎样提高自身素质呢?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与时俱进,孜孜不倦的学习,积极进取,开辟新教法,并且要做到严谨治学,诲人不倦、精益求精,厚积薄发,时时刻刻准备着用“一眼泉的水”来供给学生“一碗水”。

总之,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从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在行动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责任心,树立一切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提高自己的钻研精神,发挥敢于与一切困难做斗争的思想和作风。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做到政治业务两过硬。用一片赤诚之心培育人,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人,崇高的师德塑造人。只有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道德素养,才能培养出明礼、诚信、自尊、自爱、自信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工作心得云南篇2

写完云南旅游各地方旅游的经历,有朋友不满意说:“读了你的游记,我依然不知道去云南什么地方旅游最划算。”其实云南是个旅游大省。云南有中国56个民族中的52个。不同民族有不同聚集地,不同民族有不同语言和习俗。对于男和女的称呼,不同民族明显不同。在彝族成男性为阿黑,女性为阿诗玛;在白族称男性为阿鹏,女性为金花;在纳西族称男性为胖金哥,女性为胖金妹;藏族称男性为扎西,女性为卓玛;在傣族成帅哥为“猫得你”,靓女为“骚得你”,对于年轻和年老的还可以简称小猫和老猫或者小骚和老骚。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婚姻习俗。譬如摩梭人的走婚习俗;傣族嫁男习俗,也就是男性在结婚前需要到女方家干3年苦力,并且结婚后需要带嫁妆到女方生活;白族以胖为美;彝族以黑胖为美,皮肤白皙的清瘦的男性被认为是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懒虫,是招人鄙弃的对象;藏族的父母包办婚姻习俗。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少数民族的人多热情、好客,并且他们待客真诚,性格豪爽,言语直爽。但是他们并不傻,他们中间也有很聪明,行为狡猾的人。相对来说藏民可能由于生活的环境恶劣,他们身上带有更多彪悍气质,因此稍难打交道,其他民族相对宽容和和蔼,易于打交道。

我的云南之行在我的印象中首先被变成了一个购物游。 这个购物游不是我所愿意的,因为我选择了报团云南游的那刻起,我就必须执行这套行程。云南地处热带地区,有大片热带雨林,有很多独特的动植物,物产丰富,大自然的馈赠丰富,民族众多,旅游资源丰富。因此有很多独特的旅游产品可以购买。

由于接近缅甸,缅甸产翡翠原石,云南翡翠加工发达,在云南购买翡翠价格相对便宜,可以购买到高品质的翡翠饰品。踏入云南这块土地,你会发现遍地可见翡翠珠宝店。相对来说较大的珠宝店质量有保证,但是价格偏高,小的翡翠专卖店可以淘到好的翡翠,但是前提条件是你会认识翡翠,并且你需要和店主讨价还价。在西双版纳的一家号称缅甸人开的店铺里,开价1800元的翡翠还价到500元就可以卖;一个开价8000元的翡翠挂件还价到2000元可以卖,这个挂件的成色和品质可以媲美于大卖场的4000元翡翠饰品。一般来说,西双版纳的翡翠价格较其他地区翡翠便宜,但是总体品质没有丽江高。因此卖便宜翡翠建议在版纳的景洪市购买,要买高品质、高价位的翡翠,建议在丽江购买。其他地方也可以淘到价格合理的翡翠饰品,那需要你拿出自己的慧眼。不过如果你走的是我这样的旅游路线,相信你也会成为半个翡翠鉴赏专家。

云南少数民族多戴银饰,不同民族银饰不同。但是有个共同地方就是银饰作坊发达,手工银饰品种多。手工银饰品价格一般按照每克计算,不同店铺间价格差异很大,从每克9.8元到39.9元 ,价格差异在4倍以上。在我们散客团中有一个游客花1500元在大理购买了银珠手串,在丽江见到同样的手串不到400元就可以买到。香格里拉的银饰店的银饰品相对便宜,但是那都不是纯银打制,是藏银打制的,听导游说藏银是含60-80%的银合金。

到云南旅游,导游必定推荐你买普洱茶。普洱茶分为生茶和熟茶,生茶为暗黑色,熟茶呈褐红色 。生茶和熟茶都可以长期存放,但是生茶存放后有逐年增值的趋势,熟茶这种趋势不明显。生茶味道有苦涩感,熟茶有发酵味,但是入口绵柔,有甜味,无苦涩味。不同的普洱茶的价钱差异很大。普洱茶一般按照品质分为13级,从形状上可以大致区分。一般来说,有一散二饼三坨四方之说,也就是散茶最好,方形茶砖最差,一般用来制作酥油茶。单纯牙尖制成的普洱茶,多是散茶形式出售,是最好的茶种。以一牙一叶的形式采摘后加工的茶叶以饼型压制,一般来说一个饼茶重357克,价钱从68-260元不等,以普洱地区为佳,其次为版纳地区(多带有勐X县),再次为其他地区。荞麦茶也很有名。云南有很多苦荞麦茶卖,喝起来也不觉得苦,干嘛加上苦字,我想了很久也没有个合理解释。另外沉海的螺旋藻很有名,一个1000克装的螺旋藻要260元钱。听版纳导游说在澜沧江边每年4-5月也有很多螺旋藻,傣族村民把它们捞上来,晒干,当蔬菜吃,不值什么钱。螺旋藻被买那么贵,完全是炒作的结果。

云南地形从海拔数百米逐渐上升到六千米以上,加之处于亚热带和热点交界处,是动物和植物的王国,同时又是有色金属的王国。因此生产众多的名贵药材。香格里拉地处药材的出产地的中心地带,但是在香格里拉购买各种药材一点也不便宜,而且较其他地区贵一倍以上,药材品质也不一定比其他地区购买的高。而且向藏族同胞购买时,不能还价,一旦出现纠纷,处理起来也麻烦,因此建议不要再香格里拉购买药材。云南药材有冬虫夏草、天麻、藏红花、草红花、雪莲、玛珈、松茸、红景天、美登木、滇重楼、石斛、金银花、当归、萝芙木、五味子、杜仲皮、车前草、山楂等名贵药材,多是以克为单位计算,希望在购买时问清楚。云南还生产各种菌类食品,有松露、松茸、牛肝菇、竹荪、香菇、杏鲍菇、蘑菇、金针菇等等美味蘑菇。价钱不见得比其他省份便宜,但是松露和松茸,其他省份不一定有。 云南是旅游大省,盛产热带水果,价钱便宜。很多水果在其他省份见不到,而且云南的水果价钱便宜,可以多购买和品尝。一般来说,大理是全省水果的集散地,水果品种多,品质好。版纳的水果以热带水果为主,尤其是山竹、释迦、椰子、香蕉、芭蕉、帝王蕉、木瓜、火龙果、菠萝、菠萝蜜等水果味最佳。不过导游说椰子汁没有海南的好喝。云南临近东南亚,因此东南亚的水果进入云南方便,譬如榴莲就较其他省份便宜。

云南也是购物天堂。各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独特服饰,因此制作技术也不同。因此在云南旅游可以购买各种民族服饰。在街头和巷尾都可以见到卖各种披肩和围巾的小商贩。各种材质的手串也可以见到。朋友在微信上发了各种菩提子的鉴赏图文,我在一个小摊上惊奇地发现文中各种菩提子在这个摊上都有,连文章中说稀有和罕见的菩提子,老板也给我找出来了,而且价钱不高,让我惊诧不已。

云南的小吃有过桥米线、烧豆腐、汽锅鸡、烤马铃薯、荞麦面、乳饼、傣族荷叶香草烤肉、菠萝饭、铁板烤鱼等等小吃。在云南还可以吃到正宗牦牛肉、红烧黑山羊等地方特色的食品。你可以购买各种鲜花饼,采用各种鲜花为馅做成的饼,不过这些饼好看、名称好听,比较新奇,多数不好吃。你还可以购买各种椰子制品,云南的椰子椰肉厚实,椰汁偏少,也不甜。椰肉可以制成各种饼,味道很好。云南生产香蕉,各种香蕉制品,如香蕉干、香蕉片什么的值得购买。

最后我谈谈云南的旅游。去云南,你可以体会各个民族风情。 不同的民族服饰不同,各自有各自的韵味。由于旅游和经济的发展,各民族的融合的速度也加快。在街头,你很难通过服饰区分谁是那个民族,因为大家穿戴的几乎相同,只有在各个特色卖场或者旅游目的地的导游穿着特色的民族服饰,你可以一眼看出他们的民族。

总的来说云南旅游景点很多,不同的人带着不同的心境去看待风景,同样一个风景区,有人说不好玩,有人认为是世间美景。譬如说普达措国家公园,有人认为只不过是穷山恶水,但是有人认为是青山绿水。一个农民到香格里拉旅游,肯定不会认为那里的风光无限美的,肯定会喜欢丽江的繁华和喧闹的场景的。一个厌倦了城市喧嚣的人到了香格里拉,会马上喜欢上那里的安谧和宁静的。一个画家或者摄影爱好者会对普达措国家公园的美景大加赞赏和推崇的。如果你生在荒漠的边缘或者草原地区,你会对西双版纳发出内心的喜欢。你看管了低矮的树木和看惯了秋冬季节光秃秃的树木的场景,你会喜欢西双版纳的。

从我走过的地方,我最喜欢香格里拉和西双版纳,我觉得那是我去过最美的地方,安谧和宁静,可以荡涤胸怀,净化灵魂,远离铜臭的生活,升华在简单和朴实中。这两个地方也是可以天天见到蓝天白云的地方,也是天气变化无常的地方,前一小时艳阳高照,后一小时乌云密布,小雨随后而至。这两个地方的风景漂亮,人们性格却截然不同,香格里拉的藏民剽悍和粗俗,西双版纳处于母系社会,男人是要嫁到女方生活的。因而在版纳男人阴柔和和气,女人强势和漂亮。香格里拉的藏民的热情和西双版纳的热情是不同的,香格里拉的热情是一种大碗喝酒和大口喝茶的豪爽和野蛮似的热情,就像是水浒中英雄好汉间的粗犷的友谊;而在版纳人们的热情似女性温柔的关心,是那种贴心的关怀和关心,你怕你冷和怕你热的细微的关心和体贴。

我也喜欢丽江的美,这种经过多次改造的美。当然中国现在不缺这种美了。本来好好地一座宁静的城市,有他自然的特色,在很多游客到来后,商业化也就必然了。商业一参与,必然改变以前格局,打破原来的生活方式,而且居住的人口结构也会变迁,原有的习俗也会变,最后和其他地区同化,变成仿古建筑一条街,商业一条街。 我虽然在丽江的时间不长,但是我质疑现在的丽江和凤凰、周庄、都江堰这些古城区似乎没有不同了。我也喜欢大理,那里有各种水果,而且价钱便宜。每次回味大理,我就想起大理的水果。

我还会去到其他地方,我希望每到一个地方能尽可能地用文字把我的亲身感受和体会记下来。 就此文来纪念我的云南旅游吧。

工作心得云南篇3

在云南旅游的短短几天里,我们每天都行走在峰峦叠嶂之中,所见到的是满目的绿色,层层的梯田,蓝蓝的天空,在大山脚下的那白墙青瓦的村庄,清澈的小河,以及那些身着艳丽民族服装的少数民族。一路所见,分别感受了当地少数民族白族,纳西族,傣族等的民俗风情。在与他们的接触当中,他们纯朴、热情好客以及毫不掩饰的直爽性格感染了我,让我刻骨铭心。

第一站:石林

据说,石林在很久以前是--大海,海底沉积了许多厚重的石灰岩,经过长时间地壳变化,岩石露出了海面形成了今天的岩石森林。石林山峰奇异,怪石嶙峋,千姿百态。有的像老虎,有的像巨人,还有的像……真不愧是“天下奇观”,我一口气爬山观景台,整个石林的景观,尽收眼底,美不胜收。

第二站:大理

大理风光秀美、这里气候温暖湿润,名胜古迹遍布。这里以上关花、下关凤、苍山雪、洱海月四景著称,苍山终年积雪,洱海四季蔚蓝,景色极其优美;此外,还有幽深的蝴蝶泉等。

我在这里品尝了白族的三道茶——一苦二甜三回味,观看了风趣的白族抢亲歌舞表演,还逛了有名的“洋人街”,看到每家店铺上都写着英文;参观了大理的天龙八部影视城。

第三站:丽江

丽江古城是一座没有城墙的古城,是一座具有浓烈人文气息的小城。丽江古城内的街道依山傍水,光滑洁净的青石板路、手工建造的土木结构的房屋、无处不在的小桥流水。古城中心的四方街,这里工艺品琳琅满目,热闹非凡。位于古城与新城交界处的大水车是丽江古城的标志。

丽江的主要居住民族是纳西族,男人被称为“胖金哥”。女人被称为“胖金妹”。 有趣的是:这里和我们不一样,他们以胖为美,以黑为贵。我还品尝了纳西族的特色小吃“牦牛干”,味道好极了。

当我行走在丽江古城的茶马古道上时,导游告诉我:在磨圆的巨石上,那一个个清晰可见深深凹陷的马蹄印,它记录着千年的风雨沧桑,显示了纳西族人民不畏艰险的勇敢无畏。那里人民至今不忘当年的红军解救之恩,还戴着红军样式的八角帽,感恩之情感动着我们每一位人。

第四站:西双版纳

我觉得西双版纳最美的是热带植物园,这里的树木上万种,郁郁葱葱,枝繁叶茂,层层叠叠,形成一道绿色的屏障。奇花异草遍地都是,五彩缤纷,令人眼花缭乱,非常好看。

最有神秘感的是野象谷,我们走在密林深处,随时可能遇见庞大的野象群,我是又想见又害怕。这里还是蟒蛇出没的地方。还好,我们是在高高的吊桥上行走,吊桥悬在高空中,比较安全。在野象谷,我观看了精彩的野象表演,如:野象踢球、单腿站立、转圈、向人们敬礼等,非常有趣。 遗憾的是,没有骑野象转转。我想那该有多威武、神气!

在这里我美美地享受了风味独到的傣家菜,据说,是当年傣王吃的饭。看!我有口福吧。西双版纳珍贵的热带动植物和浓郁的民族风情融为一体,充满了美丽和神奇。

云南的美让我流连忘返,在这里我感受了浓郁的民族风情和民俗文化。不仅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而且丰富了自己的课外知识,真是收获多多。

工作心得云南篇4

去云南旅游的第一天让我体会最深的就是这里的太阳怎么这么热呢,照在人的皮肤上有点火辣辣的感觉。心里也在庆幸,临来之前我准备了防晒霜和大大的太阳帽和太阳镜终于可以派上用处了。另外一个体会就是人们不都说云南是四季如春的吗,我怎么感觉在云南这一天之内就如同变换了好几个季节一样呢,有点早穿棉袄午穿纱的感觉呢。还好本人的适应性挺强的,这些原因丝毫没有影响我去看美景的行程。

我们这次云南之行的第一站是云南的石林。云南境内的这个石林风景区是中国的八大地质公园中的一个,而且这个风景区还可以分为大石林和小石林两部分呢。各地的游人们都喜欢用天下第一奇观来形容这里的美景。记得曾经听朋友们说过,云南石林风景区的地貌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十分少见的。我首先走进的是大石林景区,进入景区之后那里面的景色让我觉得很震憾,因为许许多多的我从来没有见到过的奇峰怪石,千姿百态的站在那里和地上的绿树红花,组成了一幅幅醉人的美景,让我们沉醉于其中不想离去。

直到有人说别被眼前的美景吸引住呀,远处的好地方多着呢,我才随着别人的脚步继续前行。随着我们往景区的深入,各样的石峰越来越多了,让人有种眼花缭乱的感觉。最后我们来到石林景区的标志性景观那合影留念。这个标志性的景观就是一块巨大的石头上雕刻着红色的“石林”二字,非常的有气势。和大石林的磅礴气势相比较小石林的风景就显得秀丽了许多,但是在小石林景区里那惟妙惟肖的阿诗玛的化身石却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让人一直在心里想着大自然怎么会有这么神奇的功力呢,能把一块石头自然雕刻成人的样子,还这样的逼真,真让人感到不可思议呀。

当然到了云南除了这美景之外购物也是必不可少的了,因为这里的民族气息太浓了,带有着各个少数民族特色的工艺品都让我爱不释手。在云南购物的首选之地当然就是那风景点的七彩云南了,因为要七彩云南你想买什么样的云南特产都能买得到,这里的光是各种特产的种类就有七万多种呢。

在七彩云南光是特色的经营场馆就有七八个呢像云南翡翠珠宝馆、民族银饰馆、土特产馆、云南名药馆、植物精油馆等这些都是里面购物非常火爆的地方。另外在七彩云南还有各种民族风情的建筑景观,让来到这里的游人们可以在购物的同时,也欣赏到特有的景色。我在云南旅游时的纪念品多数都是在七彩云南购买的。

工作心得云南篇5

云南的歌会读书心得笔记

《云南的歌会》现代作家沈从文的作品,这是一篇极富情趣的。读完《云南的歌会》,大家做了那些笔记呢?来看看第一____小编精心为你整理云南的歌会读书心得笔记,希望你喜欢。

云南的歌会读书心得笔记篇一

《云南的歌会》是一篇极富情趣的散文,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与赞赏.

文章在"歌会"的大标题下,描绘了三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三个场合在内容上各有侧重,在手法上也各不相同.第一个场合写"对歌",注重对唱歌人的描写.例如第2段描写了"一个年轻妇女",她唱败了三个对手之后,作者刻画了她的动作,神态:"于是轻轻地打了个吆喝……从荆条丛中站起身子,理理发,拍拍绣花围裙上的灰土,向大家笑笑……显得轻松快乐",我们会对云南的妇女有一个全新的认识,让我们不禁再次从心底萌生出几许赞叹.

第二个场合写"漫歌",注重对唱歌人所处的优美环境的描写.文章中第4段描写赶马女孩子唱山歌,与上一场合不同之处,本段没有着重对女孩子进行描写,而是描写了她们周围的环境:"开满杂花的小山坡","各种山鸟呼朋唤侣",描写出云南美丽的风光.特别对充满生机的山鸟的描写,更增添了"漫歌"独有的特色.

第三部分写"传歌",因为所介绍的"金满斗会"比较热闹,所以作者注重对场面的描写."金满斗会"的发起人是"村子里人",地点就设在"住处院子两楼"和"长长屋廊下",人员是"乡村男女老幼百多人"——"妇女占多数",参加人员也大多为普通村民,但打扮得是珠光宝气,银光闪闪,像过年一样因此这个"盛会"显得隆重而热烈,并且更加令人难以忘怀.

民俗文化是我们中华灿烂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最可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如何用文学的形式来加以记录呢?沈从文先生笔下的《云南的歌会》就是一个典范,值得我们好好玩味、细细沉吟。唱歌的好处是非常多的。我概括一下主要有,以歌显俗、以歌会友、以歌庆节、以歌示悦、以歌颂美、以歌养心,以歌传情。要唱歌,特别是要唱出有自身特色的歌,一是要有地方特色的曲调;二是要有写歌词的氛围。云南是个“诗歌的家乡”,写出来的诗歌定然是趣味无穷的;三是要有唱歌的场所和氛围。云南的唱歌场所别开生面且极具浪漫主义色彩,非常富有本土特色,他们选在山野、山路、林寨,显得朴素、简约、自然。而我们这个地方唱歌多是在戏台、剧院或是在歌厅。云南唱歌的氛围是相当浓烈的。你看,有对歌、漫歌、传歌;参与歌会的有男女老少,连年过七旬,掉光牙齿的老人也在热情地唱着。写文章要学会选材,要学会有侧重地表达。作者在“山路对歌”中抓住人物描写,写一个年轻妇女一连唱败三个对手,这种得胜的喜悦用了“理理发、拍拍绣花围裙上的灰土,向大家笑笑”来加以描写;那白白的糯米牙,那黑中透红的枣子脸,那特有的民族服饰,显得活力四射、风采斐然;在写“山路漫歌”时抓住了环境的特色,并详写了戴胜鸟和云雀的“呼朋唤侣”的“争鸣声”;写“林寨传歌”注重的是场面描写,如三十来桌轮流低唱时的声音,轻柔如松涛,舒卷张弛如龙吟凤哕。通过这三个场景,就把云南这一地方的歌会写得光彩照人,看了之后令人心都动了,恨不得马上乘车到云南体验一番。

云南自古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从古至今,多少文人雅士描写了那里如画的风光和淳朴的风土人情。

在昆明乡下,一年四季早晚,本来都可以听到各种美妙有情的歌声。由呈贡赶火车进城,向例得骑一匹老马,慢吞吞的走十里路。有时赶车不及还得原骑退回。这条路得通过些果树林、柞木林、竹子林和几个有大半年开满杂花的小山坡。马上一面欣赏土坎边的粉蓝色报春花,在轻和微风里不住点头,总令人疑心那个蓝色竟象是有意摹仿天空而成的。一面就听各种山鸟呼朋唤侣,和身边前后三三五五赶马女孩子唱的各种本地悦耳好听山歌。有时面前三五步路旁边,忽然出现个花茸茸的戴胜鸟,矗起头顶花冠,瞪着个油亮亮的眼睛,好像对于唱歌也发生了兴趣,经赶马女孩子一喝,才扑着翅膀掠地飞去。这种鸟大白天照例十分沉默,可是每在晨光熹微中,却欢喜坐在人家屋脊上,“郭公郭公”反复叫个不停。最有意思的是云雀,时常从面前不远草丛中起飞,扶摇盘旋而上,一面不住唱歌,向碧蓝天空中钻去。仿佛要一直钻透蓝空。伏在草丛中的云雀群,却带点鼓励意思相互应和。直到穷目力看不见后,忽然又象个小流星一样,用极快速度下坠到草丛中,和其他同伴会合,于是另外几只云雀又接着起飞。赶马女孩子年纪多不过十四五岁,嗓子通常并没经过训练,有的还发哑带沙,可是在这种环境气氛里,出口自然,不论唱什么,都充满一种淳朴本色美。

大伙儿唱得最热闹的叫“金满斗会”,有一次在龙街村子里举行,到时候住处院子两楼和那道长长屋廊下,集合了附近几个乡村男女老幼百多人,六人围坐一矮方桌,足足坐满了三十来张桌子,每桌各自轮流低声唱《十二月花》,和其它本地好听曲子。声音虽极其轻柔,合起来却如一片松涛,在微风摇荡中舒卷张弛不定,有点龙吟凤哕意味。仅是这个唱法就极其有意思。唱和相续,一连三天才散场。来会的妇女占多数,和逢年过节差不多,一身收拾得清洁利索,头上手中到处是银光闪闪,使人不敢认识。我以一个客人身分挨桌看去,很多人都象面善,可叫不出名字。随后才想起这里是村子口摆小摊卖酸泡梨的,那里有城门边挑水洗衣的,此外打铁箍桶的工匠家属,小杂货商店的老板娘子,乡村土医生和阉鸡匠,更多的自然是赶马女孩子和不同年龄的农民和四处飘乡赶集卖针线花样的老太婆,原来熟人真不少!集会表面说辟疫免灾,主要作用还是传歌。由老一代把记忆中充满智慧和热情的好听歌声,全部传给下一辈。反复唱下去,到大家熟习为止。因此在场年老人格外兴奋活跃,经常每桌轮流走动。主要作用既然在照规矩传歌,不问唱什么都不犯忌讳。就中最当行出色是龙街村子一个吹鼓手,年纪已过七十,牙齿早脱光了,却能十分热情整本整套的唱下去。除爱情故事,此外嘲烟鬼,骂财主,样样在行,真象是一个“歌库”。小时候常听老太婆口头语:“十年难逢金满斗”,意思是盛会难逢,参加后,才知道原来这种会,只有正当金星入斗那一年才举行的。

同是唱歌,另外有种抒情气氛,而且背景也格外明朗美好,即跑马节跑马山下举行的那种会歌。

西南原是诗歌的家乡,我住云南乡下整整八年,所听到的不过是极小范围内一部分而已。解放后人民自己当家作主,生活日益美好,心情也必然格外欢畅,新一代歌手,都一定比三五十年前更加活泼和热情。唱歌选手兼劳动模范,不是五朵金花,应当是万朵金花!

云南本是个诗歌的家乡,路南和迤西歌舞早著名全国。这一回却更加丰富了我的见闻。

这是种生面别开的场所,对调子的来自四方,各自蹲踞在松树林子和灌木丛沟凹处,彼此相去虽不多远,却互不见面。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却有种种不同方式。或见景生情,即物起兴,用各种丰富比喻,比赛机智才能。或用提问题方法,等待对方答解。或互嘲互赞,随事押韵,循环无端。也唱其他故事,贯穿古今,引经据典,当事人照例心中一本册,滚瓜熟,随口而出。在场的既多内行,开口即见高低,含糊不得。所以不是高手,也不敢轻易搭腔。那次听到一个年轻妇女一连唱败了三个对手,逼得对方哑口无言,于是轻轻的打了个吆喝,表示胜利结束,从荆条丛中站起身子,理理发,拍拍绣花围裙上的灰土,向大家笑笑,,意思像是说:“你们看,我唱赢了”,显得轻松快乐,拉着同行女伴,走过江米酒担子边解口渴去了。

这种年轻女人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性情明朗活泼,劳动手脚勤快,生长得一张黑中透红的脸,满口白白的牙齿,穿了身毛蓝布衣裤,腰间围了个钉满小银片扣花葱绿布围裙,脚下穿双云南乡下特有的绣花透孔鞋,油光光辫发盘在头上。不仅唱歌十分在行,大年初一和同伴各个村子里去打秋千,用马皮作成三丈来长的秋千条,悬挂在路旁高树上,蹬个十来下就可平梁,还悠游自在若无其事!

云南的歌会读书心得笔记篇二

《云南的歌会》,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与赞赏.

本文通过对“山野对歌”“山路漫歌”“村寨传歌或金满斗会”三种不同场面的民歌演唱的描写,生动地表现了云南各族人民的多才多艺以及他们乐观向上的精神,,

本文是一篇极富情趣的散文。在“歌会”的大标题下,描绘了三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三个场合在内容上各有侧重,在手法上也各不相同。

第一部分:山野对歌。对歌具有对抗赛性质,是才情智力的大比拼。——对唱

第二部分:山路漫歌。这是即兴的自由歌唱,发挥性情,自然成趣。——小合唱

第三部分:村寨传歌。这是一次民歌的展览,是一间民歌的课堂。场面宏伟,气势壮观。是本文重点段,因为是最热闹的。——大合唱

在手法上,三个部分一写唱歌人,一写唱歌的环境,一写唱歌的场面。

“山野对歌”主要写唱歌人,对演唱者不惜浓墨重彩、工笔描绘,烘托出活泼欢快的场面,描绘出朴素动人的情景。

“山路漫歌”部分则着力描写唱歌人所处的优美环境:天如此之蓝,花如此之美,悠悠鸟鸣如此婉转动听,而在这样美好环境中长大的女孩儿,自然是歌声动人、情韵动人。这是以优美环境映衬优美的人物优美的歌。

“村寨传歌”更是盛况空前。写场面,有全局描绘,有细部刻画(点面结合),宛若电影画面中的全景与特写。

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与赞赏。生活的美好,人生的美好在作者抒情的笔调中汩汩流淌而出。

云南的歌会读书心得笔记篇三

民俗文化是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最可宝贵的文化遗产。如何用文学的形式来记录呢?沈从文先生笔下的《云南的歌会》典范,好味、细细沉吟。

唱歌的好处是非常多的。我概括一下主要有,以歌显俗、以歌会友、以歌庆节、以歌示悦、以歌颂美、以歌养心,以歌传情。

要唱歌,是要唱出有自身的歌,要有地方的曲调;要有写歌词的。云南“诗歌的家乡”,写的诗歌定然是趣味无穷的;要有唱歌的场所和。云南的唱歌场所别开生面且极具浪漫主义色彩,非常富有本土,选在山野、山路、林寨,朴素、简约、。而地方唱歌多戏台、剧院或歌厅。云南唱歌的是浓烈的。你看,有对歌、漫歌、传歌;歌会的有男女老少,连年过七旬,掉光牙齿的老人也在热情地唱着。

写文章要学会选材,要学侧重地。作者在“山路对歌”中抓住人物描写,写年轻妇女一连唱败三个对手,得胜的喜悦用了“理理发、拍拍绣花围裙上的灰土,向大家笑笑”来描写;那白白的糯米牙,那黑中透红的枣子脸,那特民族服饰,活力四射、风采斐然;在写“山路漫歌”时抓住了环境的,并详写了戴胜鸟和云雀的“呼朋唤侣”的“争鸣声”;写“林寨传歌”注重场面描写,如三十来桌轮流低唱时的声音,轻柔如松涛,舒卷张弛如龙吟凤哕。这三个场景,就把云南地方的歌会写得光彩照人,看了令人心都动了,恨乘车到云南体验一番。

工作心得云南篇6

很久以前就听说素有“彩云之南”的云南四季如春、气候宜人,景色秀丽,犹如人间仙境。我怀着无限的激动之情度度过了云南之旅,此行我对那里的一切有了切身的体会,实在是印象深刻,云南到处是山青水秀,那里没有受到现代工业的污染,很多地方还保留着很古老古朴的生活方式.所以那片红土地,那片蓝天,那山、那水、那景是让我百看不厌、流连忘返。

我们一行本是2011年4月24日上午十一点左右乘飞机抵达昆明的,但由于飞机延误到下午七点才乘机,可我早已按奈不住自己的兴奋心情,心思早已飞到了美丽的云南。

4月25日上午,终于开始了我们的云南之旅。

第一站丽江旅游——这座有着悠长历史的丽江古城,游览这里 著名的玉龙雪山下的黑龙潭。

玉龙雪山海拔有五千多米,山上空气稀薄,氧气少,容易出现高原反应,对登山者的身体素质是个不小的考验。而且山上温度低,天气也变化无常,令人捉摸不透。

走进大门,首先吸引我的是水泥大道两旁的松柏,以及大片的草坪。树不高,但十分苍翠;草很绿,显得生机勃勃。沿着大道一直往前走,三塔高大雄伟的形象毅然出现在我的面前。听导游介绍,三塔中的主塔名叫千寻塔塔高69.13米,为十六级方形密檐式空心砖塔。两座小塔分列南北,均高42.19米,为十级八角形密檐式空心砖塔。算起来,三塔离今天已有几百年历史了,如今仍能屹立不倒,实属罕见。

我们拾级而上,来到了三塔背后,这里有一块石头,名叫蛙鸣石,石上有两个小洞,只要用石头向小洞用力凿三下,就会听到呱呱的蛙叫声。我将信将疑地试了一下,远处果然传来一阵蛙叫声。后来听导游解释才知道这是由于三塔的回音造成的。哦!看来这三塔也有许多奥妙呀!

我们离开了三塔,又游览了崇圣寺。一天的行程令我疲惫不堪,回到宾馆,躺在床上,我想明天又会是怎么样的呢?一定会是十分有趣的,我期待着。

第二站

早上天刚亮,我们便起床,乘车前往第二站——大理古城。经过两个小时的车程,我们抵达了大理。首先我们要去大理古城、洋人街,感受那南昭古国的韵味。紧接着,我们观看了白族歌舞表演,品尝了独特的三道茶。白族小伙子和姑娘们节奏鲜明,极具特色的歌舞表演真叫人赞不绝口,特别是那白族人用来迎宾接客的三道茶,一苦,二甜,三回味,更令人过嘴难忘!随后,我们又登上南诏风情岛,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下午,我们还游览了蝴蝶泉。一天的时间转眼就过去了,我期待着新一天的来临。

第三站

坐了一个多小时的汽车,我们终于到了这次旅游的第三站——昆明旅游的石林。

用完早餐,我们来到了石林风景区。这儿是中国八大地质公园之一,又分大、小石林,历来素有“天下第一奇观”的美称。这儿的地貌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在全世界是非常罕见的。我们首先游览大石林。一进入景区,眼前的美景马上把我们吸引住了。奇峰怪石,纵横交错;绿树红花,相互映衬,构成了一道如诗如画的风景线,沉醉其中,途中的疲惫全一扫而光。好戏还在后头呢!我们跟着导游,一步步深入“密林”。

沿着羊肠小道步行,我们来到了整个石林的标志性景观。一块巨石耸立在平地上,巨石中央篆刻着两个红色大字——石林,这二字苍劲有力,气势磅礴,正好与石林的景致风格遥相呼应,真是妙极了!我们驻足拍照,休息片刻后继续游览。

越往里走,石峰便越密集,小路又岔成了另外许多小道,更令人觉得这石林阴深神秘。其实并不是这样这儿处处有景,且景中有景,令人不得不叹服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瞧!这儿叫做“刀山火海”。下面的石头有如燃烧的熊熊烈火,上面的石头有如锋利无比的刀剑,“刀山火海”因此得名。在一池绿水中间,一块仿佛利剑的石头突兀而起,但尖利的剑刃被震断,掉入池中只露出一角,这就是有名的剑锋池……奇异的大自然景观数不胜数,令我们目不暇接。最后,我们来到一座亭子上。从这里环视四周整个大石林尽收眼底。看着高低起伏,气势恢弘的石峰,真有“一览众山小”之感。 随后,我们游览了秀丽的小石林,阿诗玛的化身石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在石林只逗留了半天,但这儿的神奇和美丽已经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一个深刻的烙印。

下午,我们还游览了昆明七彩云南,购买了一些土特产,然后回到了宾馆。

第四站

这次云南之旅的最后一天,我们返回了昆明,游途中也参观了不少的景点,最后我们一同浏览了美丽的鲜花市场,那里的鲜花绚丽多彩、五彩缤纷,真让人应接不暇啊。

云南的风光是我终生难忘,就像别人所说的“去了不想回,回了还想去”。这次云南之旅,带给我的不仅仅是开阔眼界,更令我了解了不少当地的风俗习惯,使我受益匪浅。彩云之南真不愧以美丽、丰饶、神奇而著称于世啊。

云南的美是不能用语言来描述的,它已深藏在我生命里的一个角落,我一定还会再到云南旅游,因为我永远也忘不了在云南撒下的那一路心情。我会再去云南,去寻找我在那里迷失的梦......

工作心得云南篇7

云南是个绝佳的旅游胜地。今年暑假,妈妈报了一个旅行团,带着我踏上了彩云之南。我们欣赏了雄伟壮丽的玉龙雪山,领略了惊心动魄的虎跳峡,体验了小桥流水的丽江古城……一切都是那么美好,除了吃饭这件事。

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重庆人,生活离不开一个“辣”字,每顿饭简直是无辣不欢,香辣小龙虾,麻辣水煮鱼,酸辣杂酱粉……这些菜我都很喜爱,它们之所以那么美味,离不开辣椒这个“大功臣”。

来到丽江第一天,导游叔叔高兴地告诉我们:“今天中午的团餐是最好的一顿,吃纳西族特色火锅——玛卡汽锅鸡!”听了这话,我心里暗暗窃喜,没想到出门也可以吃我的最爱——火锅。看来团餐也可以高大上嘛!到了中午,正当我望眼欲穿,一个别致的锅端上来,那一刻我顿时傻眼了。刚才肚子里蠢蠢欲动的馋虫,此时此刻也偃旗息鼓了。因为锅里我没有看到一个辣椒的影子,汤也太淡了点,虽然里面炖了一些鸡肉,香味却没有。没有辣椒的火锅还是火锅吗?还好妈妈机智,去厨房要了一碟干辣椒面,加了一点汤当蘸水调料。有了辣椒这个好“伙伴”,这顿午饭我勉强应付了。

旅行第二天,我们一大早从丽江出发赶去神秘的香格里拉。由于高原反应,我的头隐隐作痛,还有点想呕吐,中午的时候我什么也吃不下。晚上,我们去藏民家访,一边看表演一边吃牛肉火锅。藏民们很热情,牛肉切得大块大块的,可是我吃在嘴里嚼不烂,也咽不下去。我想吃旁边的生菜,土豆,看着锅里不停地冒着小泡泡,我满心欢喜放进去好几种素菜,几分钟后,生菜熟了,土豆是生的,我想大概土豆的火候还不够。又过去几分钟,土豆依然老样子,莫非香格里拉的土豆不一样吗?后来妈妈告诉我,因为这里的海拔高,我们看到的水虽然沸腾了,其实此刻的水温可能只有八十几度,所以有些菜煮不熟,怪不得我们吃的米饭也有点半生不熟。饿了一整天我已经前胸贴到了后背,可是我依然没有胃口。半夜的时候,我的肚子还在“咕咕咕”地抗议。

回到丽江,妈妈自费请我吃了一顿正宗的麻辣火锅。看着红红的油汤上飘着一个个鲜艳的辣椒,我忍不住食指大动。饿了几天的肚子终于饱餐了一顿。

工作心得云南篇8

“宣”而有声,“宣”声有神。于新时代铁路发展大业而言,育新人,育什么样的新人,育真正能扛事、能干事、能谋事的创新型发展新人,是关乎铁路事业发展的大事要事、重事特事。因为“人”是主导轨向和轮向的关键操控点,只有“人”培养好了,才能在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铁路宏远蓝图中,发挥出巨大无限的潜力和潜能。

对于昆明铁道报社通联工作来说,育新人、育好新人、培育能采善拍会写的全能型新人,是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于一个潜力巨大的发展型企业而言,要想更好地凝聚人心、集结合力,让各个零部件正常高效运转,就需要新闻的出彩发声,需要那些充满正能量的宣传报道发挥“粘合润滑”作用。如何“育新人”、“育好新人”,就要应结合铁路行业特点、贴近通讯员普遍需求,按照“一年一主题、一课一针对、一练一特色”的工作思路,继续抓好抓实“每年统一集中培训、片区分专业系统培训、站段自办送教上门培训”。着重从四个方面发好力:一是做好通联培训的&39;“分层精培”。二是做好片区通联培训的“重点帮培”。三是做好站段自主培训的“按需送培”。四是做好积极要求上进通讯员的“骨干盯培”。

继续做好昆明铁道报“通联天地”专版组织工作,让更多在多渠道涌现出来的较为亮眼的“首秀作品”有更多上版机会,也让更多喜爱写作、善于总结的通讯员,从“点评”“新闻微课堂”“温馨提示”等内容中有感而读、有点而悟。突出实学实用原则,开辟更多新栏,加入更多新点,让上版的新闻作品不单单能表现其本身的韵味,更让采挖背后的故事能“走”出版面、点悟有心人。

2195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