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实用范文 > 心得体会 > 心得体会 > 歌颂疾控工作者的演讲稿范文多篇

歌颂疾控工作者的演讲稿范文多篇

时间: 雪桃4587 分享

歌颂疾控工作者的演讲稿范文多篇

“不干则已、干则一流。”这是她坚持了21年的工作信条;“不怕累、不嫌苦,始终冲在疾控第一线。”这是她作为一名疾控工作者,15年的奋斗写照;以下是小编整理了关于歌颂疾控工作者的演讲稿,希望你喜欢。

歌颂疾控工作者的演讲稿范文多篇

歌颂疾控工作者的演讲稿1

“不干则已、干则一流。”这是她坚持了21年的工作信条;“不怕累、不嫌苦,始终冲在疾控第一线。”这是她作为一名疾控工作者,15年的奋斗写照;“兢兢业业、乐于奉献,带病仍坚持上岗。”这是她作为普通共产党员,践行为人民服务的承诺。她,就是新绛县疾控中心慢病科科长周莉娜。

干一行 爱一行

周莉娜从事15年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先后负责新绛县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并担任疾控中心慢病科科长,负责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慢病防治示范区建设、健康教育等多个重点工作。15年来,她始终勤奋上进、刻苦好学,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逐渐从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成长为业务骨干。

2010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启动以来,周莉娜负责本县该项目工作的业务指导、督导、协助考核等工作。项目工作启动伊始,仅仅只有一本国家规范手册,各县市都是从头开始,毫无经验可以参考。于是,从组建机构人员、制订方案制度到组织培训学习、开展督导考核等千头万绪的工作,她和她的团队夜以继日,加班加点。每一项方案制度、每张表格设计都亲力亲为,因为作为项目工作的县级业务指导机构,布置下的每项工作,都要有基层同志付出艰辛的劳动,如果考虑不周,就可能使基层医务人员疲于拼命却劳而无功。所以,团队成员反复学习调研,即使一张表格也要返工数次,直到满意。为了使基层工作人员深入了解项目工作内容,掌握工作环节和要求,推进项目工作顺利进行,她和团队成员一起下乡,逐个乡镇进行面对面培训讲解,没有节假日,她和团队成员们大多数都嗓子沙哑,讲不出话。对院长讲政策,教村医干工作,使基层公卫得到明显改善,将国家的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将“最后一米阳光”照到老百姓的身上。

当项目工作伴随着她逐渐壮大,她也伴随项目工作逐渐成长。公卫各项工作在全省全市名列前茅,成绩骄人,公共卫生项目工作取得了全省第一名的成绩,2015年至2017年连续3年全市慢病防治工作全市第一。

舍小家 顾大家

周莉娜永远把工作放在第一位,只要单位有事,只要工作需要,她从来都是随叫随到。2017年年底到2018年年初,全省第一次慢性病调查点抽到了新绛县,一个月时间,她和她的团队披星戴月,顶风冒雪,深入基层,做好调查,每天早上7点出发,晚上八九点回家。调查期间,她没有休息一天,没有请过一天假,始终冲在工作第一线,顺利完成了3乡6村900人的流行病学调查工作。

辛勤的工作总会换来丰硕的成果。2014年,她获得市级“先进个人”称号、2016年获得省级“健康教育先进个人”称号,2004年~2016年先后获得县级“先进个人”荣誉称号6次。

苦钻研 重医德

甲流肆虐的时候,也是疾控中心“忙翻天”的时候,她和团队成员始终坚守在工作岗位。隆冬时节,天寒地冻,大雪纷纷,路上一尺深的积雪,多年罕见。接种疫苗工作任务繁重,白天安排各个单位接种疫苗,晚上所有接种信息及时录入,每天工作从早上开始,一直持续忙碌到深夜,吃住都在单位。虽然忙到极点,但她没有任何怨言,圆满完成了上级交付的工作任务。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死安危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那份沉甸甸的责任让一名有责任心的疾控工作者明白,仅有真情还不够,还必须做到“有心也有力”,周莉娜认为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学习,才能赶得上科学快速发展的脚步。从事疾控工作15年来,她每天只要有时间就会认真学习钻研新的医学知识,使自己不断把握新知识、新思路,提高服务能力,并顺利修完大学本科学历教育。

工作期间她还完成了多篇论文。《新绛县居民慢性病防控知识知晓率调查》和《2011-2013年新绛县居民伤害死亡分析》先后发表在《基层医学论坛》,《2013年新绛县城乡居民慢性病患病现况调查》发表在《预防医学论坛》。

15年来,周莉娜在疾控工作的岗位上尽职尽责,任劳任怨。“虽然我只是一名平凡的疾控工作者,但我愿意在平凡的岗位上完成自己的使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她说。

歌颂疾控工作者的演讲稿2

这个春节在不平凡中度过。疫情防控,没有谁是“局外人”,没有事是“份外事”,党中央成立应对疫情领导工作小组、发起“一级响应”、各级财政下达补助资金112.1亿元(截止1月26日0时),一批批“逆行”医疗队、人民子弟兵驰援武汉,政府工作人员“网格化”包保、“地毯式”摸排,企业加班连夜赶制医疗防护物资,群众自发捐款捐物……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这份“同袍”之情,蕴含着14亿中华儿女同心同向同行的初心和使命;这场共同战“疫”,践行着民心才是的“刚性需求”,你我共情、偕作、偕行。

“共情”你我,众志成城共同战“疫”。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实时动态追踪的“疫情地图”紧紧揪着亿万群众的心,各部门多措并举遏制疫情蔓延,除夕夜多个地区医疗团队支援武汉……“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都同你们站在一起,都是你们的坚强后盾”,习近平总书记的话鼓舞斗志、坚定信心。经过连续几天的摸排,在包保村里与同事交谈中,“入户你紧张吗?”“紧张呀,但这是我的工作”“比起战斗在一线的人,这算啥呦。”这就是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辞藻不必华丽、文采也不必飞扬;这就是亿万同胞的“同袍”共情,在灾难面前,在时光雕刻下,践行着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誓言。一线人员严防死守的决心,政府的拳拳为民情与深深为民心,14亿“护旗手”保卫家园、共克时坚的信心,汇聚成为抵御“病毒”侵害的同“心”桥,铜墙铁壁、坚不可摧。这场战“疫”,我们,与你同在。

“靠前”站位,旗帜定向聚力偕作。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要在“年关”攻克“难关”,紧急进入应急战斗状态,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显著优势,包保到人、执行到底,全力以赴做好各项防控摸排、咨询、宣传工作,不搞对立、不激进,不传谣、不信谣,与鄂同心、稳定民心,既防止“病毒”侵害,又有效遏制焦虑和恐慌蔓延,做好直通身体和心灵的“后半篇文章”。广大党员干部要“靠前”站位,扛起“党员先锋”旗帜,立下战“疫”“请战书”,既当好“战斗员”服从一切调度“召必回”,又当好“指挥员”为科学有效防控出谋划策,保证“战必胜”,特别是农村地区要把握运用好宣传“大喇叭”,领导干部深耕细耕“责任田”,及时应对,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也要把握分寸,我们要抗击的是“病毒”,而不是我们的同胞。这场战“疫”,我们,一起加油。

“靶向”施策,联防联控同向偕行。要全面贯彻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要求,全面落实“联防联控”措施,构筑“群防群治”严密防线,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除了直面疫情的“白衣天使”,还有一批批坚实的“后备军”力量支撑。国家药监局开通快速审批通道,商务部落实200多万只口罩供应,工信部紧急调用防护服1.4万件,交通运输部为疫情防治物资运输保障优先“绿灯”通行,海关保证进口抗击疫情物资快速“”……他们,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力求把物资、人员、资金落实到位。针对地区、区域精准施策,强化“一盘棋”意识,秉持“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策略,找差距补短板,“专线”联通完整的动态舆情,控制、引导疫情防治具体举措,强衔接、联互动。这场战“疫”,我们,必定凯旋。

殷忧启圣,多难兴邦。共同战“疫”,我们“同袍”共情、偕作、偕行,我宣誓我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守土有责、冲锋在前,坚定信心、同舟共济,我们同努力,疫情定可防。终有一天,我们必将摘下“口罩”,去到我们想去的地方,歌唱我亲爱的祖国。

歌颂疾控工作者的演讲稿3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各位同事:

健康是人类全面发展的基础,疾病是人类生存的大敌。控制疾病,保障人民健康,对于我国疾控事业任重而道远。今天我将向大家述说一段人生职业的情怀和感悟,用忠诚和奉献诠释疾控事业的灵魂——那就是疾控精神。

我不是诗人,无法用优美的诗句来讴歌我们的工作业绩,我也不是歌手,不能用甜美的歌声歌颂我们高尚的情怀,可我要告诉人们,我是一名疾控人。多少年来,疾控事业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里,澎湃在我的胸中,伴随着我越过了春夏秋冬,饱尽了酸甜苦辣,迈向了成长。今天,我选择了疾控,我的心中始终燃烧着这样的一股激情,要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和实现我的人生价值,为人民的健康事业竭尽我的全部。疾控事业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永远定格在我人生奋斗的里程碑上。

在我童年的时代,每当我看到那些年迈幼小的生命被传染病夺走时,我内心充满了悲伤,充满了恐惧。什么天花、鼠疫、乙脑、流脑都装到了我的脑海里。虽然我不太读懂他们死去的原因,但从那以后,我更加充满了对人类生命的尊重和对健康的渴望,长大以后,我一定要当一名医生,一名疾病控制的医生。

后来,我真的成为了疾控人,成为了你们当中的一分子,沿着你们奋斗的足迹,以共产党员的忠贞,以为人民服务的赤诚,代表着人民的根本利益,按照先进生产力的要求,遵循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落实科学……

歌颂疾控工作者的演讲稿4

新型冠状病毒肆虐的艰难时刻,钟南山院士、无数医务人员、全国各地党员干部纷纷走到前台,直面病毒、主动请战、一线战斗……中华儿女多奇志。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浇铸起了一道阻击新型冠状病毒的铜墙铁壁。他们是这个春节最靓丽的“风景线”,值得点赞,值得仰视。

仰视这道“风景线”,我们看到了充满大爱、闪耀希望的光芒。当湖北新型冠状病毒发生后,84岁高龄、经历过SARS的钟南山院士又一次站在了台前;15名医务人员拯救病人,不顾个人安危,最终感染上了病毒;1名长时间辛勤工作后的医务人员,摘下口罩时,满脸都是创伤;全国无数医务工作者主动请战,支援武汉抗击病毒一线,截止1月28日,已经有30支医疗队一共4130人已经到达湖北开展工作,还将有13支医疗队大约1800人能够到达武汉……都说“大爱无疆”。这些行动无一不彰显大爱,是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源泉。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我们欣慰地看到,出院人数在日见增多,隔离效果在逐渐显现,治疗措施在日渐精进……形成一幅动人的战斗画卷,成为这个春节最靓丽的“风景线”。仰视他们,就好像看到了人间大爱的广阔、生命不息的希望。

仰视这道“风景线”,我们看到了充满忠诚、闪耀担当的光芒。在后防线上,各级党员干部放弃节假日,积极行动起来,开展宣传引导,做好防护隔离,搞好检查消毒,抓好后勤保障,哪里有危险就挺在前面,哪里有困难就冲在前面,各项工作扎实有序有力进行;纵使不能站到一线的老党员老同志,也“哪怕转发一条信息,让大家不串门、勤洗手、多消毒,尽自己一份力。”公安部严厉打击利用疫情哄抬物价、囤积居奇、趁火打劫等违法犯罪行为;医疗部门走到交通路口、汽车站点,进行消毒、检测体温……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无数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不忘初心、践行使命,处处彰显忠诚品格、担当作为的风范,成为这个春节最靓丽的“风景线”。仰视他们,一切困难都不叫不困难,一切危险也都能迎刃而解,战胜困难也就只是时间问题。

仰视这道“风景线”,我们看到了充满拼搏、闪耀智慧的光芒。与病毒抗争,就是与时间赛跑。西北某省疾控中心病原实验室负责人告诉《财经》记者,拿到标本后,实验室能在一天内筛查出是否为已知或常见病毒;而2003年爆发的SARS疫情,科学家用5个多月的时间才最终确定为新型冠状病毒;2013年的H7N9禽流感疫情,从首个病例发病到分理出病毒病确诊,用了1个多月。从隔离到检测、从检测到治疗,无数人不舍昼夜、不顾安危,硬是做出了骄人业绩。我们欣慰地看到,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最快只要2小时;抗病毒治疗、抗菌药物治疗、中医治疗,凝聚心情和汗水的各种治疗方案纷纷登场;上海传来好消息,新型冠状mRNA疫苗研发正式立项,预计40天内完成大规模生产制备……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与新型冠状病毒的抗争、拼搏,就是这个春节最靓丽的“风景线”。仰视他们,就像仰视一种生命的哲学,就像看到了中华民族智慧的光芒。

热门文章

341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