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实用范文 > 心得体会 > 心得体会 > 2020绽放战疫青春+坚定制度自信观后感心得体会精选5篇

2020绽放战疫青春+坚定制度自信观后感心得体会精选5篇

时间: 燕玲1286 分享

2020绽放战疫青春+坚定制度自信观后感心得体会精选5篇

  这场战疫里点点滴滴,令人难忘,向战疫英雄学习,绽放自己的青春。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绽放战疫青春坚定制度自信心得体会,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020绽放战疫青春+坚定制度自信观后感心得体会精选5篇

  绽放战疫青春坚定制度自信心得体会(一)

  2020的春节,在所有中国人的心里,注定是一个永生难忘的记忆。新型冠状病毒的肆虐,让辞旧迎新的钟声更加沉重,人们脸上的那一个个口罩,让这个春节倍感冷清。

  这个冬天,梅花依然宁静的开放;这个冬天,蓝天依旧明净如洗;这个冬天的武汉却非常艰难,全国人民却非常揪心。

  与此同时,有一群人,他们正冲在前方,用自己的平凡之躯为身后的亿万中国人筑起防护的堡垒,他们舍小家为大家,不眠不休,战斗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的最前沿。他们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最美逆行者,他们是新时代的最美先锋人物,他们是可亲可敬的白衣天使。

  在这群人当中,有一位84岁的老院士,叫钟南山。17年前,这位老院士奋斗在抗非的最前线,为抗击非典立下了汗马功劳。17年后的今天,他临危受命,搭上前往武汉的高铁,再次前往抗击疫情的最前线。没有飞机,他就坐高铁;没有坐票,他就买站票。他在高铁的餐车里办公、小憩,让许多年轻的心灵感到深深的震撼。

  86岁的董宗祁老教授,他坐在轮椅上,一上午看了30多个病人,他说:“我这辈子,就是为了救人”;73岁的李兰娟教授,知道国家有难,她毫不犹豫前往武汉,坚定地说:“我打算长期待在武汉,与那边的医护人员一起奋斗!”

  在这群人当中,还有无数志愿者默默地负重前行,虽然我不知道他们是谁,但我明白他们是为了谁。他们也许并不富裕,甚至有些贫穷;他们也许并不高大,甚至有些瘦弱;他们也许并不光鲜,甚至有些卑微。他们的形象在我心中是那样模糊,但他们的精神在我心中却是那样鲜明:不计生死,不求回报,真正是“岂曰无衣,与子同裳,与子偕作,与子偕行。”

  这世上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因为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罢了;这世上哪有什么天生的英雄,只是因为人们需要,才有人愿意牺牲自己成为英雄。

  但愿早日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绽放战疫青春坚定制度自信心得体会(二)

  己亥岁末,病毒肆虐,武汉危急,全国告急!全国各地积极投入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保卫战。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我院认真贯彻上级决策部署,紧张有序开展各项防控工作。400多人主动请战支援武汉。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山东省卫生健康委统一部署安排,医院已先后选派四批医疗队奔赴湖北抗“疫”第一线。他们分别是第一批医疗队队员:呼吸内科医师王永彬,重症医学科医师张鲁,感染/肝病科护士许丽,呼吸内科护士李玉珍;第二批医疗队队员:急诊重症专业医师郝学喜,重症医学科护士李冬梅,重症医学科护士宋淳;第三批医疗队队员:重症医学科医师温坤,急诊重症医学专业医师于杰滨,重症护理专业护士陈长静、郑磊、王鹏,胸外护理专业护士刘艳,老年护理专业护士王晓静。第四批队员是由31名医生和100名护士组建的国家医疗队,由门诊部主任魏峰涛任领队,重症医学科主任马承恩任队长,护理部副主任董红任联络员,队伍中有副高级以上人员17名,科室主任、副主任8名,护士长、副护士长8名。四批队员中共有党员(含预备党员)40名。

  援鄂抗疫队员们在性命攸关的危急时刻,主动请战,不顾个人安危、逆行湖北,勇敢地走上没有硝烟的战场,充分展现了“救死扶伤”的崇高精神,彰显了二院人尚义担当的责任和使命,是广大医务工作者的杰出代表,是全院干部职工学习的榜样,是“二院精神”最生动的诠释!为凝聚力量、坚定信心,传承和弘扬二院精神,医院决定在全院范围内开展向援鄂抗疫医疗队员学习的活动。

  学习援鄂队员,就要学习他们舍小家顾大家、不计报酬的大局意识和奉献精神。他们既为人子女、为人父母、为人夫为人妻,他们又是冲锋在前的战士。面对疫情,他们有的不忍心告诉家人实情,有的新婚不久就要道别,有的来不及给逝去的亲人上坟就匆匆赶回……春节本是团圆之时,他们却收拾行囊,踏上征程,面对亲人的泪水和拥抱,他们坚定的说“如果可以重来,我的选择亦是如此”。向援鄂队员学习,就要像他们那样,以大局为重,坚守岗位、恪尽职守,将国家利益摆在首位,国有战,召必回!

  学习援鄂队员,就要学习他们敬佑生命、守护健康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内心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让我做出了这样的决定。” “关键时刻,党员就应该冲在前面” “我们90后成长起来了,这是我们的使命。”援鄂队员中,有临床经验丰富的专家,有党龄十几年的老党员,有援子州队员,也有90后的年轻医护人员。他们身上,体现着医者的初心、党员的责任、使命的传承。向援鄂队员学习,就要像他们那样,坚守“救死扶伤”的医者初心,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员使命,传承“尚义担当”的医者仁心和社会大爱。

  学习援鄂队员,就要学习他们迎难而上、舍生忘死的无畏勇气和坚定信心。“不计报酬,无论生死”的铿锵誓言,一线写下的入党申请,疫情蔓延,在很多人避而不及时,一批批最美“逆行者”却奔赴湖北。“这次去有一定的危险性,而且归期未定”,队员们深知疫情严重,前方危险,但他们无怨无悔,义无反顾地冲在战“疫”最前线。向援鄂队员学习,就要像他们那样,危急时刻,迎难而上,不怕风险,不怕牺牲,无私无畏,构筑起守护人民健康的牢固防线。

  学习援鄂队员,就要学习他们敢打必胜、一往无前的坚韧毅力和战斗精神。援鄂队员到达病区后,来不及适应,便开始了高强度的工作。他们几乎整日整夜奔波,夜以继日地救治感染病患。为了节省时间,也为了最大限度节约防护服,他们可以坚持10小时水米不进。为了抵御寒冷,他们依偎在一起,为了对抗病毒,他们团结在一起,“我们现在多拼一分,对疫情的控制就多一分保障。”他们身上,展示了医护人员的坚强与伟大。向援鄂队员学习,就要像他们那样,坚持必胜的决心,敢打硬仗、善打硬仗。

  全院上下要充分认识学习宣传援鄂队员事迹精神的重要意义,大力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精神。各党(总)支部要创新学习形式,通过网络、微信等线上平台,确保将援鄂医疗队员精神传达到职工心中;党员干部要敢于站出来,冲锋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在学习实践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全体职工要以大局为重,坚守岗位、恪尽职守,将援鄂队员的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以高昂的斗志、切实的行动投入到本职工作中,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更好地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

  绽放战疫青春坚定制度自信心得体会(三)

  2019年12月,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自武汉开始席卷全国。这时,正是中国春节期间,一时间,人们人心惶惶。晚上的新闻联播每天播报病情的具体情况,手机上也全是确诊人数的增加和病情范围的扩大的信息,这使我的心情也随之紧张起来。很快网上传来的一些消息令我内心极不平静。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万家团圆的除夕,当人们在欢庆佳节,远离人群时,有一群人却选择挺身而出,奔赴武汉,与病毒鏖战。他们的名字是医护工作者。他们告别亲人、朋友,没有担心,没有害怕,只有勇担责任的决心和战胜困难的信心,他们主动请缨,前往第一线。当我从手机上看到医护人员们坐车前往武汉的视频,我的内心极不平静。他们或老或年轻,全都集中在这里。

  “作为一名党员,我必须去!”

  “一定不辜负大家,且一定平安归来。”

  “我们虽然退休了,但骨子里不变的依然是军人气概。大敌当前,若有战,召必战!不计报酬,无论生死,永远和医院党委保持一致,和全院工作人员站在一个战壕里。”

  这些不是什么豪言壮语,却深深地打动着我的心。

  他们是人民的英雄,他们是中国的栋梁。我看到武汉的医护人员们,脸上因长期戴口罩而勒出一道道深痕,因戴医用手套而皮肤泡得白皱,因救治病人而自己传染上新型冠状病毒,我的心里不知是感动还是心疼。他们本不用如此,但就是因为他们身上担负的责任,他们勇敢地站了出来,在这次战役中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一个人:钟南山。2003年,他参与了抗击非典,面对非典时,他说:“把重症病人都送到这里来”。而如今84岁的他再一次披上白衣战袍,奔赴武汉抗击新疫情。“‘钟’于祖国,迎‘南’而上,重于泰‘山。’”钟南山院士,17年,岁月蹉跎了他的脊背,时光摧残了他的容颜,但他的精神依旧指引着我们,他是我们国人的脊梁。正是因为有钟南山,面对这次传染病人们才有希望,有信心,让患病的人努力抵抗病毒,等待专家们研制出药剂,救他们于危难。他值得我们所有人称赞他,敬佩他,学习他。他是中华儿女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时力挽狂澜、消灭病毒的钟南山院士,他是亿万中国人心目中的明星。

  网络上传来的这些信息,温暖着我的心,不知在什么时候,我胆壮了,仿佛自己也会成为他们中的一员,虽然现在我还做不到和他们一样,驰援武汉,舍生忘死,但我相信,如果有一天,我遇到同样的情况,如果我真的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成为了一名救死扶伤的医护人员,我也会做一名逆行者,成为所有病患的守护神。

  我在心里为他们加油,这些医护人员是最美的逆行者,他们是我们的骄傲!

  加油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绽放战疫青春坚定制度自信心得体会(四)

  回想起寒假走过的点点滴滴,还真是令人难忘,在家中回味过去发生的事,我在心底默默为武汉人民祈福。人与人之间的友善、配合,与病魔作斗争的精神,体现的淋漓尽致。

  我掐指一算,距离开学的时间可能已经不远了。本来打算和亲戚朋友一起聚一聚,谁料……哎!全泡汤了,只能在家中与病魔抗战到底。我坐在床上,翻开语文书,细细的品味每一首诗。从《迢迢牵牛星》、《十五夜望月》……中,让我想起抗战一线的医护人员与家人不能团聚的场面。他们孤独没人陪伴的身影,让我的心情变得很沉重。正所谓,多一丝品味,多一点看法,多一种咀嚼。病毒啊,你什么时候才能消失呀!

  我宅在家,就是给祖国最大的贡献。在家写作业、看书增长我的知识量;在院子里做小运动,增强体质免疫力;在家看电视,了解疫情最新状况;打扫卫生,让我知道卫生的重要性,勤洗手、多通风等生活习惯。虽然我不能为前线提供什么帮助,但是我心里要为他们默默点赞,加油。

  在特殊的日子里,我关注新闻,大家都知道武汉人民陷入泥泞之中,形势险峻,所以很多人都远离武汉人民。对,这是一个正确的选择,保护自己也是为国家做出贡献。但是我心里更明白:我们的共同敌人是新型冠状病毒,而非武汉人民。我要给他们一点儿鼓励,让武汉人民和患者早日摆脱病魔的困扰。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我想只要全国人民齐心协力,不畏困难,战胜病魔的日子,指日可待。明日的骄阳在等着我们……加油!

  绽放战疫青春坚定制度自信心得体会(五)

  初遇武汉,樱花之美,令人沉醉。

  再遇武汉,新冠之情,令人悲叹。

  我出生于2004年,03年非典过后的平安年。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钟南山院士的名字,是他,带领我们战胜03年的非典。他是当之无愧的“非典战神”。疫情爆发,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他受命毅然奔赴一线。火车上他在餐车旁眯着眼睛休息的照片令人动容。已经84岁高龄的他,没能赶上当天的航班,改乘火车,而在人满无座的情况下,被安置在餐车一角。抵达武汉后,他连夜于专家组成员开会。第二天一早,直奔医院,迅速制定大致方针,开展抗疫工作。

  与此同时,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奋力救亡。“我自愿加入医疗队援助工作,我有信心能够胜任这次的援助任务……”昨天中午,温医大附一院护士长郑秀云的一封请愿书,令人泪目。她在获悉武汉需要医护人员支援的情况后,第一时间写下了请愿书报名,成为温州市即将派遣武汉19名医护人员之一。为避免交叉感染,也为了节约穿脱防护衣帽的时间,两个孩子的母亲、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神经内科90后护士单霞,毅然剪掉了自己的长发。她说:“头发没有了还可以再长,现在的首要问题是保护好自己的同时,尽力量去救更多人。”用我及腰长发,换你健康平安。“抗击疫情,请求将我们放在第一线”……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阻击战中,新田众多医务工作者主动在微信群中接龙请缨,按下“请战”手印,自愿取消休假,要求上防控防治第一线。“我们是2003年奉命赴北京小汤山抗击‘非典’的南方医院医疗队队员,当年为全国抗击‘非典’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同时做到了医务人员‘零感染’。17年后的今天,当全国人民正面对新冠状病毒(SARI)的肆虐,作为一支有丰富经验、战胜过‘非典’的英雄集体,我们更是责无旁贷!”1月23日,一张满是红手印的请战书在微博上引发关注,“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来自南方医院原第一军医大学赴小汤山医疗队的全体队员的宣言,感动了无数网民。灾难面前,我看到的是中华民族强劲有力的民族凝聚力。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六天建成一所医院、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相继建成。素有“基建狂魔”的中国速度再一次让世人惊叹。工人们连续加班加点,只为早日建成医院,为收治更多的病人。有记者问道:“来之前你们有讲好工钱吗?”一位工人大哥回答道“没有,不要工钱也行。”一方有难,八方驰援。科技同疫情赛跑,我们仍将坚信17年前的奇迹会再现。

  社会各界积极募捐,尽力为抗疫献出自己的一份力。物资救助车辆源源不断驶向武汉,日本民间募集一百万口罩于一月二十五日到达武汉,便利店里写满了“中国加油武汉加油的字样”。灾难面前,不分国籍。

  我们能做的,就是在家不要出门乱跑,实时关注疫情,勤洗手,戴口罩,做好防护工作,同时宣传疫情防控的相关知识。保护好自己就是为控制疫情做贡献。

  武汉加油!中国加油!我们一定能挺过来!愿所有奔赴一线的人们平安归来!

  待疫情结束之时,我们一起去看樱花盛开。2020一定是个好年。


相关文章:

1.2020绽放战疫青春+坚定制度自信心得体会范文5篇

2.2020绽放战疫青春坚定制度自信心得体会作文精选5篇

3.2020绽放战疫青春坚定制度自信主题心得感想范文5篇

4.关于2020绽放战疫青春坚定制度自信心得体会最新精选【5篇】

5.关于2020绽放战疫青春坚定制度自信心得体会800字最新精选

397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