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实用范文 > 心得体会 > 心得体会范文 >

壮丽70年奋进新时代论文作文精选5篇(2)

时间: 慧良21230 分享

 

  壮丽70年奋进新时代论文作文【3】

  这几年有一个现象引人关注,“千禧社会主义”受到不少欧美年轻人青睐,“马克思热”“《资本论》热”在西方持续升温。此时,中国已经向着社会主义不懈求索了上百年。

  近日,文献专题片《我们走在大路上》引起热烈反响,透过一个个故事、一帧帧画面,大家真切感受到一代代人的执着坚守、筚路蓝缕的艰辛探索,感受到社会主义阳光照在神州大地上的温暖与激情。

  我们的社会主义,不是写在书本里的概念,而是几代中国人用生命和汗水浇灌的火热实践。我们的社会主义,不是移植嫁接的“飞来峰”,而是解决中国问题、福泽中华民族的大道正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不是别的什么主义。”2018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这位“千年第一思想家”,以其深邃的思想、深彻的洞察,指明了人类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思想的火炬犹如壮丽日出照亮了亘古的中国。中国共产党隆重召开纪念大会,缅怀这位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宣示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志不改、道不变的立场信念,立志将人类的崇高事业在世界东方赓续绵延、发扬光大。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追求共同富裕,巩固公有制主体地位,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对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我们始终坚守、理直气壮。

  ——“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事物是发展的,变化是绝对的,社会主义正是在识变应变、与时俱进中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一经与实际和实践相结合,就释放出科学真理的巨大引领力、推动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植根于中国大地的制度创造,承载起人民当家作主的光荣使命。

  守正创新,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特质,也是社会主义的宝贵品格。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继承伟大的改革开放精神,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六年来,推出改革举措近两千项,形成了夯基垒台、积厚成势的局面势能。即将召开的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重点研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问题,必将进一步助推制度的成熟定型、治理的协同高效。

  ——“进入21世纪的时候,中国的面目更加要大变。中国将变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国……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这是1956年毛泽东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90周年时,提出的憧憬和愿望。现在已经是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社会主义中国蓬勃发展、蒸蒸日上,走出了一条发展中国家追求现代化的新路径。我们没有罪恶的资本原始积累、没有残酷的殖民奴役压迫,却建立发展了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我们没有搞多党轮流执政的西式民主,却建立起了最广泛最真实的人民民主;我们推进经济的现代化、国家的现代化,更聚焦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潮涨潮落中,一些所谓神话正在破灭,一些所谓光环正在褪去,单边主义、霸凌主义、丛林法则撕下了曾经的伪装,民粹主义、保守主义、“否决政治”令一些国家进退失据,难民问题、种族矛盾、贫富差距至今难以找到答案……世界再次走到了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前途问题再次摆在世人面前。

  我们深知,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社会的最终建成,要通过十几代甚至几十代人的拼搏和奋斗。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从未因一时的挫折而动摇气馁,从未因目标的远大而停止前进的步伐。

  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

  壮丽70年奋进新时代论文作文【4】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曾记否,为了有朝一日中国自立自强于世界,无数先驱在黑暗中孜孜以求、探索前行,无数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林觉民在留下《与妻书》后慷慨赴死,赵一曼在写完给儿子的最后一封信后英勇就义……风骨铿然,无怨无悔,只为劳苦大众过上吃饱穿暖的生活,只为了下一代有光明的未来。

  今天,我们可以自信而豪迈地说:这盛世,如你所愿!

  今天的中国,信息畅通,公路成网,铁路密布,高坝矗立,西气东输,南水北调,高铁飞驰,巨轮远航,飞机翱翔,天堑变通途。这,不正是孙中山先生所期盼的“富强中国、安乐中国”?

  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8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0万亿元,多年来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在中国倡议和推动下,“一带一路”建设风生水起,首届中国进博会各国客商云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日益深入人心。这,不正是李大钊所向往的“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的“青春中国”?

  今天的中国,走过改革开放40年奋进历程,减贫人口占全球减贫人口的70%以上,建成了包括养老、医疗、低保、住房在内的世界最大社会保障体系,忍饥挨饿、缺吃少穿、生活困顿这些几千年来困扰中国人民的问题总体上一去不复返。在学校,在公园,在田间,在广场,人们情不自禁地唱起《我和我的祖国》《歌唱祖国》。这,不正是所渴求的“欢歌代替了悲叹,笑脸代替了哭脸,富裕代替了贫穷,健康代替了疾苦”的“可爱的中国”?

  党的十九大的宣示言犹在耳:“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的论断掷地有声:“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

  这种自信,来自于历史和现实的证明,我们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发展道路,来自于顺应时代潮流的自觉,我们在追求人民幸福和人类正义事业的道路上前途无垠。

  这种自信,根本上来自于我们走在大路上的信心和底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经过实践检验的人间正道,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点击下一页查看更多

212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