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实用范文 > 心得体会 > 心得体会范文 >

名著阅读心得简单

时间: 新华0 分享

心得是指工作或学习中的体验和领悟到的东西。写好名著阅读心得简单是有技巧的,接下来给大家分享名著阅读心得简单,方便大家学习。

名著阅读心得简单篇1

《大卫.科波菲尔》的作者是著名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是狄更斯的代表作,在这部具有传奇色彩的小说里面,狄更斯借用“大卫。科波菲尔自身的历史和经验”,回顾并总结自己的生活道路,放映了他的人生哲学和思想。狄更斯曾在序言中写到“在我心底生出有一个孩子最为我宠爱,他的名字就叫大卫。科波菲尔。”

狄更斯自己的童话年艰苦,少年大卫的生活同样不如人意。父亲在他未出生前就去世了,8岁时母亲改嫁,继父莫德斯通先生你严酷残暴,他的姐姐莫德斯通小姐也一样铁石心肠,不近人情。大为成长过程中遭遇过许多不友善的人――残忍的校长、狡诈的朋友,还有心怀歹意的犹赖亚。希普。但大卫的生活也不乏善良的人:又可爱的保姆辟果提,不善言辞的巴克斯先生,有貌似严肃却菩萨心肠的姨婆,有生活不如意,但十分善良的米考博夫妇。有恬静温柔的艾格尼丝;还有大卫。科波菲尔的前妻朵拉,一位可爱又天真无邪的女孩……

这本书中更显出了当时社会对于金钱的罪恶。大为身边的不幸也都因金钱而起。

名著阅读心得简单篇2

莫源秋教授的《做个幸福快乐的幼儿教师》,她教会我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该具有积极乐观的心态、如何确立正确的幸福观、怎样学会安排工作与休闲、如何做个高效率的幼儿教师等。其中在“如何做个高效率的幼儿教师”提到:“要做个会‘偷懒’的幼儿教师”让我最有体会,怎样才能做到呢?这就需要我们深思。

我们要“偷懒”,让家长配合我们,将做好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1.在家可以让孩子从做家务做起,例如:让孩子自己洗袜子,拿牛奶,买东西,穿衣服、袜子等。家长在吩咐孩子做家务时要有耐心,孩子主动帮助做家务应得到鼓励。由于孩子年龄小,认识水平不高,考虑问题不周全,力气小,在做事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失误。大人不应因此指责孩子,更不能惩罚孩子,而应首先鼓励孩子做得对的地方。对于孩子有失误的地方,要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找到问题所在,以提高操作的技能和水平。2.在园能让幼儿自己做的,就让他们自己做,如果孩子真的不会,老师应该在旁给予适当的指导,还可以安排“值日生”的活动,让全班孩子轮流做值日,训练他们的动手能力,培养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

要做一名高效率并且具有幸福感的幼儿教师,适当地“偷懒”也是有策略和技巧的。

名著阅读心得简单篇3

西班牙语为世界奉献了两部伟大不朽的巨著——塞万提斯的《堂吉柯德》和这部《百年孤独》,穿越三百五十年的光阴,隔着那曾被哥伦布征服过的茫茫大西洋遥遥对峙。作者虚构了一个叫做马孔多的小镇,描绘了在这个奇特的地方生活的布恩蒂亚家族百年的盛衰史。他把读者引入到这个不可思议的奇迹和最纯粹的现实交错的生活之中,不仅让你感受许多血淋淋的现实和荒诞不经的传说,也让你体会到最深刻的人性和最令人震惊的情感。正如最初杨修向我推荐这本书所言,书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是深刻得让你觉得害怕的,而书是本很具亲和力的书。

全书的脉络非常的清晰。一口气读下去,读到奥雷连诺上校冷静对准备起义的自由党人说“你们不是战士,只是屠夫”,读到忧郁的意大利乐手克列斯比在疯狂的弹了一夜的大提琴后割腕自杀,读到阿玛兰塔变态无耻的苟且活着,只是为了给自己的姐姐也是自己的情敌编织殓衣,读到第十七个小奥雷连诺躲过数十年的追杀,却被家人拒之门外,最终逃不掉额头被钉死的宿命,读到那装满了两百节车厢的死尸被倒入大海……会悚然惊觉,经过了开头几节的艰深滞涩,写到这里已经是酣畅淋漓,仿佛马尔克斯十八年的悄没声息的创作磨练将所有的情节浑然一体,所有的情感在这一瞬厚积薄发不可抑制。我感觉自己似乎身处一个黑暗的隧道,面前是一个似乎无所不知的老太婆,说着自己的往事,那么多惊心动魄的故事在平静的语调中娓娓道来。

你被每一个情节震撼,但是你能隐隐约约的清楚其实所有的事情都已注定,似乎每个人都被一个线牵引着无法偏离轨道。她偶尔会透露一些宿命的迹象,比如皮拉?苔列娜用来算命的纸牌,奥雷连诺上校对死亡的预感,羊皮纸上的梵语密文;但是,这些宿命的暗示却被那些自认为清醒的人们当作疯子的澹语和梦呓,而那些真正清醒的人从中得到的却是更加无边无际的绝望和痛苦――发现自己的孤独和苦难是不可避免,无论你是否努力去抗争都摆脱不了的绝望和痛苦。读着读着,你会被这种悲观的念头击溃,会傻傻的想人生就是这样,一切的命运都没法改变,难道这样就不要活了吗?人生的意义何在?如何才能摆脱这宿命的孤独?当我终于读完这本书,合上之后唯一的念头就是走出门外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我需要面对阳光来证明自己其实刚才只是做了一场恶梦。虽然走出去之后,我看着屋外的天空,怎么也想不起到底是上午还是下午,但仍然觉得很幸运,真的是一种解脱,从恶梦里惊醒的感觉,一种逃离死境的庆幸,一种劫后余生的喜悦。

《百年孤独》里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布恩蒂亚家族的孤独者们。

乌苏娜是第一种孤独者——天使。她勤劳善良,是母亲的化身。她的孤独是因不能与人分享智慧的快乐而独自寂寞。如果是《百年孤独》这作品还有一丝亮色,让我对世界不曾完全绝望的话,就是发现了这个老妈妈身上闪光的品质。她没有什么文化,也没有什么深刻的思想,但是却有着质朴的本色,无论什么境遇。她一直活到自己的第六代出生,并且在暮年完全变瞎之后仍掩饰这一点,继续自己的操劳和回忆。她可以用皮鞭抽打暴戾的孙子,打得他满街乱窜;也能够去牢狱中探望造反的儿子,虽然对他的革命毫不理解,却毅然偷偷捎给他一把手枪。她招待儿子的死敌,一位政府的将军在她家里吃饭,因为她觉得这将军人品好,为穷人做了许多好事;她痛骂奥雷连诺上校忘记了自己的承诺,骄傲的宣称只要他敢杀害自己的朋友,就把他拖出来亲手打死。我非常喜欢这个总习惯于一个人独处、一个人回忆的老人,因为她真正充实独立。她是伟大的母亲,更是伟大的孤独者。

乌苏娜的大儿子霍.卡迪奥是第二种孤独者——野兽。他的孤独是由于与愚昧并存的感情的匮乏所造成的日常生活中的心与心的离异和隔膜。他的身上野性表现得极为明显,感情也最为炽热。当他的弟弟奥雷连诺上校问他――当时他们都只有十来岁――爱情的奥妙到底是什么,他毫不迟疑的回答:象地震!他得不到理解,在和父亲的对抗中选择了随同吉普赛人的逃亡。然而,数年之后,他结束了流亡岁月,重新回到了家中,重新蛰伏在他憎恨的孤独之中。当孤独变成一种与生俱来的气质时,当孤独已经渗入他的血液时,他竟然无法离开这种孤独了!

奥雷连诺上校血液中流淌着坚强不屈的因子,也许由于孤独把他同纷繁的世俗生活拉开了距离,他获得了一种看待世界和人生的新的、完全独立的眼光。他的岳父是保守党人,想拉拢完全不懂政治的他加入政府,但是奥雷连诺坚定的说:如果一定要选择,他宁愿选择自由党,因为他发现保守党人是骗子,操纵选举;他的朋友是自由党,为了发动暴力革命决定采取暗杀行动,准备杀掉他身为镇长的岳父,奥雷连诺便天天拿着火枪守在岳父的门口保护,因为他坚信“这是屠杀,不是革命”。在他看似简单的行为中蕴藏着巨大的力量和坚定的信仰。

奥雷连诺上校血液也流淌着桀骜不逊的因子。当政府军开始残杀无辜时,他主动纠集了21个年轻人发起了暴动。许多所谓的评论家评论说奥雷连诺是鲁莽的发动了战争,但在我看来这样的爆发绝对是必然。因为孤独的宿命只有三种,第一种是乌苏娜那种在孤独中自得其乐,对她而言孤独是一种具有形而上意味的人生境遇和体验;第二种是象阿玛兰塔那样生活在孤独的阴影里不能自拔,在郁闷中可耻的堕落和变态;最后一种就是象奥雷连诺上校这样充分的燃烧,为了不变质而毅然燃烧。其实他何尝不明白自己的宿命,何尝不懂得人生的没有意义,在他和朋友马克斯上校交谈时就悲叹过自己在革命里没有信仰,但是他就是不能容忍一个没有意义的人生,宁愿去寻找一个假想来让欺骗自己。这个假想,对尼采来说,是美学和艺术,是希腊悲剧里的酒神,对奥雷连诺上校来说,是战斗,是推翻政府,是让工人过上更好的日子。

他的结局如同上天注定一样走向毁灭。奥雷连诺上校最终远离尘嚣,又躲入了小屋,度过了后来无用的数年岁月。仿佛是经历了一次否定之否定,他被一只看不见的黑手又从偏离的轨道上强行拉了回来。然而,这个时候他的重新孤独,和早年的孤独却有了极大的改变。早年的那份孤独,有一种特别的力量,当一切喧嚣静息下来后,它仍然在工作着,穿透可见或不可见的间隔,直达人心的最深处;如今的这份孤独,是绝望者最后的尊严,在最深重的苦难中没有呻吟没有哭泣,是复仇者最高的轻蔑,在最可怕的屈辱中没有诅咒没有叹息。

但是我自己的阅读时的朴素感受告诉我自己,有许多孤独者,并不是不懂得爱情。那个意大利乐手,为失去而孤独,而自杀,他难道是不懂得爱情吗?在这个家族情欲淹没一切的漩涡里,他是一个异数。他的死那么美,“手腕上的静脉已给刀子割断,两只手都放在盛满安息树胶的洗手盘”,连马尔克斯都被他的自杀而感动,写下这么美丽的自杀场景。其实奥雷连诺上校也不能说不懂得爱情,他对雷麦黛丝的爱,那么深沉,“使他经常感到痛苦。这是肉体上的感觉,几乎妨碍他走路,仿佛一块石子掉进了他的鞋里”。

在阅读之后,我所能够得到的印象仍然是片断,依然不太清晰究竟是什么力量使得爱情如此伟大,最终战胜了一个在家族中延续了百年的莫名的孤独感。“一种休戚与共的感情”,这是作者留给我们的些微的一些线索。从这个意义上说,孤独感原来产生于忘却,如果我们忘却了自己与他人共同的命运之后,我们就会感到孤独。

从这个意义上说,孤独感原来产生于忘却,如果我们忘却了自己与他人共同的命运之后,我们就会感到孤独。从这个意义上,也仅仅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20世纪弥漫着的孤独感是可以战胜的,这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对记忆的忠诚来实现,记住我们大家生死与共的命运,记住这个世纪来无数加在我们和祖辈身上的灾难,唯有记忆才能让我们大家团结起来,因为只有这样,永不孤独的传说才成为一种可能。

马尔克斯是乐观的,在刻骨铭心地写就了布恩蒂亚这个百年孤独的家族后,他仍旧满怀信心地认定团结的可能性,爱情的可能性,他让马孔多这个孤独的小镇最终从地球上消失:“羊皮纸手稿所记载的一切将永远不会重现,遭受百年孤独的家族,往定不会在大地上第二次出现了。”

后来马尔克斯凭借这部作品获得了1982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成为“拉美文学风暴”中的代表人物。魔幻现实主义也借此书开山立派。

《百年孤独》一部不可不读的好书,我们打开它吧,让它对我们诉说神奇的世界和人生的喜怒哀乐。

名著阅读心得简单篇4

寒假里第二遍读《三国演义》,不求全都精通了解,但了解更深一层,还是百利而无一害的。曹操的诡计,刘备的谦逊,孔明的谨慎,周瑜的心胸狭窄,每一个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都被作者刻画的淋漓尽致,细细品味,让我仿佛身临其境。

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以智和勇来以此展开的,但是我认为智永远是胜过勇的。比如:在西域,孔明用空城计吓退了司马懿率领的十五万队伍。此种例子举不胜数。可是在故事中也有“智不划谋、勇不当敌、文不拿笔、武不动枪”的。像汉室刘禅,整日饮酒作乐,不理朝政,心甘情愿的把蜀国献出,最后竟上演了让天下人耻笑的事前,乐不思蜀。谁会想到一个国家的统治者能做出这样的十一速亿的事情来呢?

有勇有谋,大敌当前,只能死拼征战。吕布:颜良都是典型的例子;如果吕布在白门楼听从谋士的计策,何必被曹操吊死在城门上呢?如果颜良把刘备在河北的事情和关羽说清楚哪儿至于被义气的关羽所砍呢?

古人云:大勇无谋,祸福占其,祸居上,福临下,入阵必中计,死无不目。

各国都有龙中凤人,曹操用兵堪称举世无双,司马懿就更用兵如神了;但两人都有致命弱点:曹操多疑、司马懿过于阴险。蜀国,首当充其的心定是伏龙诸葛亮。还有姜维、徐蔗、孔明、周瑜,从这些人物的性格和国家不难看出来人性格的重要性,可见性格关系着成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只要踏踏实实,仔仔细细地走好追求成功过程中的每一段路,相信成功一定会不远的。

名著阅读心得简单篇5

你知道一棵要枯死的降珠草能被救活成仙,用一生的泪来报答你吗?你知道“太虚幻境”是哪里吗?这就是《红楼梦》。

书中描写了一个大家族的悲欢离合,描写了很多精彩的人物。第一个主人公是那个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眉如墨画。虽怒时而似笑,眼瞋视而有情,真不愧是在贾府中的含玉而生的公子——贾宝玉,面容英俊而秀气。在“太虚幻境”里贾宝玉的前身是赤瑕宫的.神瑛侍者,偶然看见一棵要枯死的降珠草,心生怜悯。就每天用露水浇灌,年复一年,绛珠草幻化为人形。神瑛侍者想下到凡间感受一下红尘之事,后托生于书里描述的贾府之中。降珠仙子听闻,追随神瑛侍者也下凡变成凡人,发誓要用一生的泪水报答神瑛侍者的浇灌之恩。原来书中描写的“太虚幻境”是所谓神仙住的仙境,枯草可成仙,神仙也会下凡。

另一个主要人物就是降珠仙草,后幻化为降珠仙子,下凡投生为林黛玉。在凡间她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身如蒲柳又较弱有病,经常泪光点点,未语凝噎。

书中描述主要围绕着两个主人公和众多大家族中的少男少女展开,每个人物形象和特点都不同,读着文字就能在脑海里想象人物的每个动作,这也是作者文笔写作的高明之处。

而他们的性格的确奇怪,贾宝玉是又奇又俗的人,性格特征有点叛逆。他多情又痴情,同时在文中也体现出他对周边所有女生的美和智都欣赏和疼爱。林黛玉的性格则细心、敏感、易伤感,绝顶聪慧,优雅文静。她和贾宝玉相互欣赏和依赖,每天有说有笑并日久生情,可最终还是没有能走到一起。真是惜红楼梦断啊!黛玉可以为宝玉用尽一生泪,宝玉前身神瑛侍者可以每天守护着黛玉(绛珠仙草),无论前生今世,他们都曾形影不离。尽管在书中是悲惨的生死离别的结局,但这种纯真的爱恋是不会消失的。

名著阅读心得简单篇6

梵高曾说过:“爱之花开放的地方,生命便能欣欣向荣。”我深以为然。生活中如果缺少爱的点缀,那便如无水的池塘一样干涸,枯燥又无味。

在书中,恩里科与同学们互相关心,共同成长,而他的父母也以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劝诫启发性的文章的形式指出恩里科的过失,教育他要努力成为一个善良勇敢的人。而老师讲述的每月故事更是让人学到了什么叫“爱”。

其中我最喜欢的是《从亚平宁山脉到安第斯山脉的故事》,这个故事讲述了马尔科的母亲远渡重洋为偿还债务做女佣却音信全无,而念母心切的马尔科踏上了轮船,前往了南美洲,千里寻母。历尽千辛万苦,尝遍了生活带来的苦涩,找到了奄奄一息的母亲,陪伴在母亲身边,助她重拾活下去的信念。这里面的爱是亲情,是血浓于水的亲情支撑着马尔科,在他遭遇诸多困境时,母亲就是他坚持的动力与信念。这份爱不止是亲情,这里面的爱更是友善,马尔科在寻找母亲的途中先后得到了船长、伦巴第老人、“首领”等人的帮助。是他们的友善将弱小的马尔科拉了上来,这份善良友爱让马尔科在异国他乡也倍感温暖,坚强的活下去,最终找到了母亲。

爱是生命的火焰,没有它,一切将变成黑夜。在生命的旅途中,我们用爱做前行的火车,驶向一个又一个远方。我们要用爱点缀生活,让爱充满人间,更溢满我们的心间,如此,生命便能欣欣向荣。

名著阅读心得简单篇7

今年暑假我看了《三国演义》。没看时我一直很好奇,《三国演义》是什么故事。打开后,我仿佛又回到了那个金戈铁马的时代。

那年,天下大乱,逐渐形成了“孙刘联盟”对战曹操的百万大军。两军在不断的消耗中,渐渐的形成了合围之势,庞统使用连环计使曹军大败。曹操只能向中原退去,刘备趁机向北挺进,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三国之中,也不乏英雄人物。

比如说诸葛亮,他一生中,排八阵、布迷谷、借万箭、取中原、擒孟获、入祁山、造牛马、东和孙权,北拒曹操,一生丰功伟绩无数,只为报刘备三顾茅庐之情。

可是他的人生也有很多遗憾。

庞统在“落凤谷”死后,诸葛亮从那年开始就开始了他人生中最大的遗憾。

从那时起,孙曹两国就开始攻打蜀国,虽然诸葛亮用“东和孙权,北拒曹操”的战术想缓解紧急的战况。但是关羽一意孤行,大意失荆州,还断送了自己的生命。

诸葛亮死后,只要运用诸葛亮留下的木牛流马,姜维不能吞曹也可以无损撤退,可是刘备早死,阿斗无能。硬是直接投降,蜀国从此走向灭亡。

也比如说曹操,他是一位君主,哦,不,应该称他为奸雄耿为合适,他挟天子以令诸侯,率领百万大军本应稳赢,却因为自高自大断送了自己的军队。

后来,他如果肯接受华佗的治疗,也许就不会死,更不会把已经发展的基业被司马家族抢走。

在三国中,有很多小势力司马家族就是其中一个。经过司马懿、司马昭、司马迁三代人的努力,终于吞曹灭蜀一统江山。

这本书看完了,我却有种无法言喻的感觉,总感觉它还没结束。

但是它的确结束了。那个金戈铁马的时代也结束了。

2189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