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语文学习>国学知识>传统文化>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的论文(2)

时间: 坤杰0 分享

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论文篇四:中国传统文化的修习

1构思缘起

1.1画中有诗中国的古诗词是以只言片语传达出一幅形象的画面,字字凝练,处处生机;中国画则寥寥数笔勾勒起大千世界,气象万千,天人合一。此二者都是以少寓多、以简寓繁。鉴于艺术的相通性,“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则成为艺术家文学家们的造诣追求,使自己的作品除了具备炉火纯青的表达技法外,更重要的是要有深厚的文学积淀。题画诗是诗人在画中融入了诗的感情,因而把画作为诗的题材、对象加以题咏。大部分题画诗是画家在作品完成之后为抒发画中意境所赋的诗。题画诗不仅是中国绘画艺术独有的民族艺术特点和风格,而且是世界艺术史上的一种极其特殊的美学现象。把文学和美术二者结合起来,在画面上将诗和画的有机结合,构成了美术作品在构图上、意境上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1.2诗中有画诗体画则是以诗歌的内容,意境为题材作画,把语言艺术再现为视觉艺术。宋代梁楷《李白行吟图》中李白的一件斗篷,只用了不到十根线条,便勾勒出人物身体的结构,衣褶的变化,抓住了诗人在构思诗篇,斟字酌句中微末动态的一刹那,把李白豪爽洒脱、浮想联翩的神态勾画出来。着墨虽然不多,却收到耐人寻味的效果。好的诗词不重絮言,寥寥数字便是欣赏者得到美的享受,情感的熏陶,心灵的净化。诗情画意相映成趣,相得益彰,创造出一片和谐统一的意境美。“诗不能尽,溢而为书,变而为画”古诗词与中国画,作为语言艺术与造型艺术的两类典型代表,都能较集中的体现中国艺术的精神本质。领略二者优美的意境,钻研中国古典诗学画论,探究二者的根源,无论是直观感受还是冷静思考,你都将获得一种强烈而相同的印象:中国诗画艺术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虽形态各异但本质相同,殊途同归。

2论文总述

我曾有幸看到这样一段话,仔细体味咀嚼,越来越觉得是至理名言,这段话是这样的说的:“诗文书画不成家数,便是枉费精神,然成家尚不从诗文书画起,要从做人起,自身心言动,本末始终,自己打定主意,做个什么人,真积力久,自然成就。”确实,既然选择了研习中国画,就要有一种“板凳一座十年冷”的准备。陈绶祥先生认为,“对于画家素养最值得重视、最直截了当的要求,应该还是读书、写字、作诗、作文和郊游了”。读万卷书等于行万里路,内外兼修,积淀深厚,自然会赋予艺术家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这样艺术表现才能有感而发,引起大多数人的共鸣,才能创造出诗情画意的画面。国画研习者自身的文化自觉为国画的振兴提供了保障,研读深奥的中国传统文学,心追手摹经典画作以继承笔墨画法,经年之后,最后一定会实现读书明理、阅历事故、学问深厚,画境超凡的境界。历史上许多国画大师都有深厚的文化修养为基础,东晋画家顾恺之曾提出了“传神写照”的美学命题。他认为传神离不开写形,神是通过形表现出来的。南齐美术理论家谢赫的“六法论”更是对中国绘画的美学原则做出了理论论述。现代绘画大师齐白石也说绘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造型作为一种移情的媒介物,是创作过程中感悟对象时所产生的视觉形象,“不似之似”这个形象是中国传统美学的现代审美观念的产物,在艺术作品表现中,意象造型是情感的体现,没有感情的投入也就没有艺术。

3论文启示

在整理论文的同时,由于翻阅了大量资料,心里颇多感触,特总结如下:3.1对生活与造型的认识研习中国画一定要热爱学习、热爱生活,审视生活。艺术来源于生活,是对生活理论上的升华。生活中,故事每时每刻都在发生,为我们提供丰富多彩的创作题材,关键看如何取景、提炼以及上升到艺术的高度。一棵树、一束花、一个人、一只动物都可以成为创作的对象,生活中那些我们经常被我们看见的却不留意的感动,被优秀艺术家们捕捉到了,才有了优秀艺术作品的问世。生活中从来都不缺少美,缺少的只是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艺术家看见开得娇艳的花朵,会考虑色彩,看见集市上的人群,会不由自主地考虑组合以及节奏。看见一大群觅食的羊群,会考虑生命的意义,斟酌创作题材。当然,这一切必须要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基础,而且对艺术的探索之路的方向必须是正确的。3.2对创作与修养的认识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画匠,他们基本功非常扎实,画面效果也处理的非常之好,但却永远成不了画家,其原因在哪儿,就是因为他们的文化修养不够。一个人文化素质提高了,心境会跟着提高,气质就会由内而外向外发散,那么其创作的艺术作品肯定雅而不俗。文人画家大都重视诗文书画的修养,追求精深的文化内容,强调人品、学问和才情。把自身修养的提高看作是创作的前提。当代国画第一人齐白石先生,在专业领域取得那么高的成就,诗、书、画、印无不卓绝的大艺术家,但他对这四绝,却自认为篆刻第一,诗词第二,书法第三,绘画第四。把自身修养的提高放到了极高的位置。在艺术领域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极为重要。学习的过程是不断完善自身和吸取他人优点的过程,我们不光要善于学习,还必须勤加练习,否则就会眼高手低。画画的过程其实就是试错的过程,积累文化底蕴的过程,自身的情感也随作品成败而起伏,这种“推陈出新”的创作过程,事后回顾是很有意义的。

作者:邓兴势 单位:新疆师范大学

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论文篇五:从中国视域看中国传统文化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背景下的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

首先,中国作为五大文明古国之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不仅其内容极为丰富,涉及面也极为广泛,儒学这一文化符号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心理结构的重要构成部分之一,它对我国人民的生活及思维方式都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一方面,儒家思想最早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它主要倡导政治统一、社会安定、道德规范,仁政以治、发展教育和生产等,这些思想对于促进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不仅如此,儒家传统思想中的“天人合一”的论调不仅是对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倡导,同时也是对创建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倡导,这些思想都能过在现代化的社会条件下继承下来。另一方面,由于儒家思想形成于封建社会,生产力条件低下,因而儒家思想所携带的小农意识、官僚意识以及宗法意识都极为浓厚。例如,儒家思想对于传统及内倾心理过于注重,从这一点来说对现代社会的发展却有不利影响,极容易造成教条主义以及独断论调的产生;不仅如此,儒家思想“重实践,轻理论”“多证悟,缺逻辑”的特点也极易造成经验主义的产生。这些必然会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向现代化转变的阻碍。不仅如此,在依据两点论对我国传统文化进行剖析的过程中,同样要坚持重点论,否则就无法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萃,使其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背景下得以更好的传承和发展。例如,儒家倡导“以和为贵”,提倡保持人际关系的和谐;墨家倡导“兼相爱、交相利”提倡个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保持道德与功利的和谐统一;法家倡导在统一的格局内实现社会和睦;兵家有“先和而造大势”“令之以文,齐之以武”之说;不仅如此,前任国家主席胡锦涛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时也提出了“创建和谐社会”的发展路线这些言论都对和谐思想进行了肯定和宣扬。由此可见,坚持和谐思想自古以来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发展走向。为此,在实现传统文化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保证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变方向的正确性。其次,随着全球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加强,受文化现代化发展要求以及西方文化的影响,在进行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变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明确传统文化向现代化转变的动力。自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以来,包括马克思主义在内的一系列西方思想逐渐传入中国,外来文化的渗透为中国传统文化转型提供了外部动因。中国传统文化自身所固有的包容性和认同性是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内在驱动力。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是承载中华民族历史思考的载体,同时也是将中国与其让他国家区别开来的标志。在这个文化现代的时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并没有被削弱。例如,不断涌现出来的“汉服运动”“成人礼”等社会现象,都向我们说明了传统文化被人民所肯定和接受。在笔者看来,没有哪一个民族的发展是可以在摒弃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前提下进入现代化的。为此,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需求都在不断推动着中国传统文化向现代化转变,这也是其动力所在。最后,从现实来看,中国传统文化要实现现代化的转变,是需要经过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的。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西方文明涌入,人民开始了解西方文化,“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以求富国之路的思维模式建立起来,中国近代文化的发展也有了新的发展路径。随后,维新派对于西方文化的大力引进,对中国近代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人民开始从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发展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在这样的动荡时期,中国近代文化的发展也产生了较大的动荡,“‘五四’运动”的爆发从思想观念方面改变中国传统文化,“民主”和“科学”的理论被提出并逐渐得到重视,据此开始,中国传统文化历经了一段被批判的时期。与此同时,中国马克思主义者面对当时盛行的“全盘西化”的论调以及“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洗礼下,提出了新的论调——建立新民主主义文化,随后随着这一主张逐渐被人民所认可并接受,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势头也越来越好,同时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也引发人民的思考。自此之后,中国传统文化在此种形势的推动下也开始逐渐向现代化转变。

二、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要实现现代化的转变,势必会经历一段不断地转型、演变的过程,为此,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保留中国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文化成果,同时也要随社会、时代的变革而不断开拓创新,这就需要马克思主义对其转变过程进行科学的指导,加强对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运用,对传统文化进行科学的划分,从而帮助传统文化向现代化转变,为中华民族发展面向现代化的大众文化而不懈努力。

作者:毛静 单位:郑州旅游职业学院

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论文篇六:中国传统文化在幼儿园的开展

一、以丰富的视听环境营造传统文化氛围

《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环境可谓幼儿的第三任教师,在传统文化的环境熏染下,幼儿通过与环境互动,能够直观感受传统文化的不同表现形式。(一)利用传统文化要素进行园所文化建设幼儿园在园所建设上可采取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如,把户外休闲区建成中式园林,让幼儿置身其中领略中国传统园林的特色。室内装修也可借鉴中式风格,如,幼儿活动区域的天花板用中式窗棂格吊顶,既美观,又能悬挂师幼美工作品。幼儿活动区域可配备具有中国传统文化色彩的设施设备,如,彩色瓷盆养金鱼、小藤椅、风筝、茶具、竹木屏风、中式储物柜、小盆景、竹马摇椅、笔墨纸砚、折扇等,这些物品既能传递民族文化信息,又能供幼儿在生活或游戏中使用。当然,在环境创设的过程中,需请专业人员进行整体设计,注意对传统建筑风格的巧妙借用或改造,使之更符合儿童的心理;还需注意传统与现代、中式与西式风格的协调和转换,避免为突出传统而破坏园所文化的和谐。(二)选用反映传统文化特点的材料布置公共环境幼儿园可以选用一些能够集中反映传统文化特点的材料图片和实物陈列于公共环境。例如,在幼儿园公共区域如楼梯、过道、走廊,将印有国画、书法、古代人文景观、民间器物、民俗活动等反映传统文化的挂历、画报、照片、扇面等,张贴或悬挂在墙面;将具有中国特色的工艺品、器皿等只可观赏的实物摆放在走廊或楼梯的墙角、窗台、博古架上。师幼、家长走过时,可以随机欣赏。这些图片与实物每个月更换一批,不仅营造了传统文化的氛围,也给师幼、家长提供了认识传统文化的教材。几年下来,幼儿通过对这些画面、实物的观赏,能了解大量传统文化常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形成初步的感性认知。(三)利用语音材料创设听觉环境传统文化教育除了借助可视的画面与实物外,还可以借助可听的音乐与语言。我们在幼儿一日生活中安排多个时段播放民间歌谣或民族乐曲,创设听觉环境。如,在幼儿晨运和户外活动时,播放欢快而富有节奏感的、或唱或说的童声民谣以及欢乐、喜庆、有趣的民乐;幼儿进餐、自选活动、入睡前和午睡起床时,播放抒缓、优美的民乐。这些音乐一般两个月更换一套,每套约20个曲目。需要注意的是,在这种环节,音乐或语言只是背景,旨在通过听觉环境的营造,使幼儿置身于更为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中。无论是音乐还是童谣,都不能强求幼儿学会什么,尤其不要求他们会背诵若干首童谣。例如,有的幼儿对有节奏的朗诵感兴趣,可以停下主体活动,守在音箱旁全神贯注地听;而有的幼儿对这些声音从来没有刻意关注过,但这并不阻碍相同的声音通过两个月多次的重复在他大脑中留下痕迹。这种做法就是通过环境给幼儿形成类似“印刻”的效应。(四)利用社区资源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在丰富、活泼的幼儿教育课程的要求下,幼儿教育必须走向社区,传统文化教育尤其如此,许多传统文化还以各种形态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如,广州市天河实验幼儿园毗邻的天河公园里,有曾在世界园林博览会上夺冠的粤晖园、在日本获奖的岭南园林精品粤秀园、庄严的邓世昌衣冠冢等,该幼儿园就利用这些资源对幼儿进行园林、建筑、书法、楹联、雕刻、盆景等艺术和祭奠、庆丰收仪式等民俗文化的教育。一般而言,幼儿园所处的街区、城镇往往有地方特色小吃店或小吃街、民间工艺店、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祠堂等,这些都是师幼参观、学习传统文化的场所。此外,有的社区或商家在传统节日前,安排多种有民间特色的娱乐、纪念活动,成人可带幼儿参与其中适合的项目。有的家长所从事的工作与传统文化有关,比如国画画师、传统手工艺者、传统乐器演奏员、粤菜厨师等,幼儿园可组织师幼到他们的工作场所参观,也可请家长进园开展相关活动。总之,社区资源为传统文化教育拓展了更为广阔的空间,要重视并善加利用。

二、以传统节日为载体开展有层次的主题活动

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孕育了多姿多彩的传统节日,这些内涵丰富的节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逢年过节,传统民俗氛围浓厚,活动丰富,深受幼儿喜爱。这为幼儿园开展以节日为载体的主题活动提供了有利的社会条件。因此,基于节日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已成为幼教工作者的共识。根据幼儿年龄特点,结合本地风俗,选定可开展主题活动的节日,包括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最隆重的春节在幼儿的寒假中,而开学时的元宵节可作为春节的延伸,因此我们往往将这两个节日联接在一起开展主题活动。(一)突出节日活动的层次性幼儿在园几年,就要过几次相同的节日,如何让这些节日体现特色,激发幼儿的兴趣?教师对不同年龄段幼儿过节的总体目标设置不同,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所选择的主题活动的内容与形式也各不相同,要使幼儿每次过节都感到有新意并乐于参与。例如,小班幼儿侧重于对节日氛围的感受和典型性节日活动的参与,中班幼儿侧重于对节日内涵的体验与初步的理解,大班幼儿侧重于对节日发展过程的了解、对节日活动内容的展现与丰富。根据幼儿兴趣、能力和生活经验、班级资源等因素,每个班开展节日主题活动的时间可长可短。长的达两个月之久,如大班幼儿在元旦后就进入春节的筹备阶段,开学后展开为期一个月的“过春节、闹元宵”主题活动;短的可能只是节日前后一周的小型主题活动,甚至只是节日当天的“应节性”活动。(二)重视“节日”课程建设“节日”课程可以作为全园性工作。我们的主要做法是:幼儿园业务园长在节日前半个月就搜集好相关资料放置在教师“办公平台”上,提醒教师设计节日主题活动计划;节日前一至两周美术专科教师布置相应的公共环境,为整个园区营造节日气氛;各班在节日前后一段时间内进行主题活动,师幼共同以活动作品来布置班级环境;节日当天或前一天厨房提供两三次“应节”食物;园区或级组根据需要组织教师、幼儿甚至家长参与的大型节庆活动。在“节日”课程中,家长的参与和支持尤其重要。一是需要家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帮助幼儿积累真实的过节经验。主要的传统节日最终是家长带孩子在家过的,家庭怎样过节直接影响到孩子的真实体验和经验的积累,以及对节日内涵的理解,而这些因素又会影响到主题活动的开展。二是需要家长在过节时收集图文资料。三是需要家长参加亲子活动。四是需要家长特别是祖辈担任助教,为幼儿示范或讲解关于节日的一些传统习俗。家长通过参与幼儿园组织的节日活动,被感染、带动起来,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让他们也感受到传统文化教育对幼儿的意义与价值,对传统文化教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认同,进而转化为行为上的支持。

三、在常规活动中有机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幼儿园一日生活皆课程”,传统文化教育也可以渗透到幼儿一日活动的多个环节或常规活动中。(一)在幼儿一日活动的多个环节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对仗工整、优美凝练、富有音乐感和画面感的古诗是中国传统语言艺术的杰出代表。幼儿普遍对有节奏、押韵的语言敏感、有兴趣。因此,选择与幼儿生活经验相关的、四句的五言或七言古诗,引导幼儿去欣赏和理解,是可行的。比如我们设计了“每周一诗”的活动:每周一升旗仪式上,业务园长根据节气、节日或季节变化、相应事件等,有针对性地选择一首古诗,由一位朗诵水平较高的教师进行朗诵,带领全体师幼诵读一到两遍,并对诗歌的背景和表达的意思予以解释;各班教师在幼儿活动室的阅读区(或语言区)设置“每周一诗”的角落,将与该古诗相关的图片、文字、音像等材料投放其中;教师在一周内多次利用幼儿在园一日生活中的不同环节,结合多媒体教学软件教孩子朗诵诗歌、整体认读诗中的常见汉字、欣赏诗歌表达的意境与画面、介绍与诗歌或诗人有关的故事;幼儿园通过家园联系平台公布“每周一诗”,家长在家可根据孩子的兴趣与注意力进行随机交流,或给孩子补充相关的背景知识。需要强调的是,“每周一诗”活动主要是让幼儿感受古诗的审美和语言特点,了解相关的传统文化信息,不要求任何幼儿必须背诵若干首古诗或认读多少汉字。(二)以灵活、多变的形式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例如,在餐前、离园前等某些过渡环节,教师可选择一些成语故事、民间传说神话故事等讲给幼儿听,或者借助多媒体播放这类故事的动画短片、传统相声与说书的录像等;散步时,教师带领幼儿观赏园内的传统文化环境;结合传统节日,在户外游戏和区域游戏中投放适合相应年龄幼儿玩耍的民间游戏材料,幼儿也能兴致盎然地参与其中;中班幼儿学习用筷子进餐前,教师可围绕筷子解释与进餐相关的传统习俗;每年大班毕业典礼或其他重大的文艺表演会上,安排两个“中国风”的节目,如教师的民乐演奏、亲子民族服饰秀、传统故事表演、家长戏曲表演、师幼古诗说唱或表演唱、武术表演等。(三)选择适宜的教材进行传统文化教学在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幼儿可能对某些题材感兴趣并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在这种情况下,除了主题探究活动外,选择适合的内容,在五大教育领域均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成为传统文化教育必不可少的途径。语言教材包括古诗、童谣、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等;音乐教学主要是粤语民间儿童歌曲与摇篮曲的学习与欣赏、传统音乐知名曲目赏析、少量的粤剧和京剧赏析;美术教学包括传统美术作品与工艺品的赏析、传统美工形式的创作尝试;体育活动主要是学习传统体育游戏的玩法并灵活应用。在传统文化活动中,各学科的内容可以相互渗透,界限并不特别清晰,这有别于严格意义上的分科教学。比如,在古诗欣赏后进行国画创作,或是对题诗国画的赏析,就是将语言教学与美术教学相结合,相互渗透。这种做法能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古诗的意境美以及“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她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种类繁多,具有鲜明的自身特色。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文化中的某些内容无疑具有时代局限性,有些甚至是违背现代科学的。因此,并非所有的传统文化都具有传承意义。幼儿教师在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时要懂得取舍与扬弃,在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上,要结合幼儿教育的特点和实际,善于运用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价值观对传统文化予以选择,注意教育内容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时代性,选择符合幼儿教育发展规律的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

作者:刘景容 单位:广东省教育研究院


看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论文”的人还看了:

1.有关传统文化结业论文

2.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学生论文

3.有关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4.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论文

5.有关传统文化的大学生论文

2763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