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生活课堂>健康知识>中老年健康知识>

急性心梗的临床表现

时间: 立文804 分享

  急性心梗是指因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所致的部分心肌急性坏死。表现常有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等,下面小编带你了解急性心梗的临床表现,希望对你有帮助!

  急性心梗的临床表现

  先兆症状,急性心肌梗塞约2/3病人发病前数天有先兆症状,最常见为心绞痛,其次是上腹疼痛、胸闷憋气、上肢麻木、头晕、心慌、气急、烦躁、自觉心前区闷胀不适、钝痛,钝痛有时向手臂或颈部放射,伴有恶心、呕吐、气促及出冷汗等。其中心绞痛一半为初发型心绞痛,另一半原有心绞痛,突然发作频繁或疼痛程度加重、持续时间延长,诱因不明显,硝酸甘油疗效差。

  急性心肌梗死的鉴别诊断

  1、不典型的急性心肌梗塞我国约有1/3~1/4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的临床症状很不典型,易被漏诊或误诊。老年人或糖尿病病人发生急性心肌梗塞时往往不出现疼痛症状,而表现为胸闷或气促。下壁发生梗塞时病人可以上腹痛、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为主要表现。急性心肌梗塞发病3小时内病人可以各种心律失常为主要表现。急性大面积心肌梗塞时,病人可表现为突然咳嗽、气促、肺部罗音、四肢冷、大汗、虚脱或晕厥、血压下降等。

  2、梗塞面积的估计急性心肌梗塞中,梗塞范围的大小决定了病情的严重程度、近期和远期的预后,因此,估计梗塞面积意义十分重要。可根据血流动力学监测结果和泵功能情况估计梗塞面积。当梗塞面积在15%以内时,左室充盈压开始升高,但可无临床体征,为泵功能i级。当梗塞面积达20%时,左室射血分数下降,临床出现肺底湿罗音及肺瘀血x线征,为泵功能1/级。

  急性心肌梗塞的急救

  1、肌耗氧量是安静平卧时的4倍,伴随病人翻身活动、大声说话、搬运不当等都可能引起病人早期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如果心血管病病人,忽然发生剧烈的心口疼痛并伴有周身冷汗,要想到急性心肌梗塞的可能。急性心肌梗塞急救时,决不可忙于搬运病人,而应让病人就地安卧、不要让病人说话,四面的人也不要大声说话。如病人身边有急救药,应及时让其服用,并速请救护职员处理,当病人病情得到控制后再平稳地送协和心脏外科进一步治疗。

  2、急性心肌梗塞(ami)是冠心病(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严重种类,属心内科急危重病,也是引起心脏猝死的主要起因。近年来,中老年发作率呈上升趋势,死亡率达10%~13%。为使病人死亡率降低到最低限度,应重点做好病人院前急救工作。特殊要注意的是急性心肌梗塞急救时应使病人就地安卧,避免使病人使于迅速活动状态。


看过“急性心梗的临床表现”的人还看了:

1.急性心梗用什么药物

2.心肌梗塞的症状是什么

3.心肌梗塞的前兆和表现

4.急性心梗的用药有哪些

5.急性心肌梗塞急救原则

330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