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生活课堂 > 健康知识 > 食材知识 > 浮小麦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浮小麦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时间: 冠墩784 分享

浮小麦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浮小麦具有益气,除热,止汗之功效,常用于骨蒸劳热,自汗盗汗,香脆感。下面就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介绍下浮小麦的功效和作用,以及浮小麦的禁忌,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哦。

  浮小麦的功效和作用

  自汗,盗汗。

  本品甘凉入心, 能益心气、敛心液;轻浮走表,能实腠理、 固皮毛、为养心敛液,固表止汗之佳品。凡自汗,盗汗者,均可应用。可单用炒焦研末,米汤调服。治气虚自汗者,可与黄芪、煅牡蛎、麻黄根等同用,如牡蛎散(《和剂局方》);治阴虚盗汗者,可与五味子、麦冬、地骨皮等药同用。

  骨蒸劳热。

  本品甘凉并济,能益气阴,除虚热。治阴虚发热,骨蒸劳热等证,常与玄参、麦冬、生地、地骨皮等药同用。

  浮小麦的禁忌

  阴阳两虚所致的自汗盗汗者不宜用。

  浮小麦的附方

  治盗汗“专家”:浮小麦

  治盗汗及虚汗不止:浮小麦,文武火炒令焦,为末。每服二钱,米饮汤调下,频服为佳。一法取陈小麦用干枣煎服。(《卫生宝鉴》)

  治男子血淋不止:浮小麦加童便炒为末,砂糖煎水调服。(《奇方类编》)

  产后盗汗:浮小麦15—30克,黄芪10—15克,红枣10枚,煅牡蛎20克。水煎服,每日1剂。

  体虚盗汗:浮小麦20克,红枣、乌梅肉各15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热病后盗汗:浮小麦、玉米芯各30克,煎汤代茶饮。汗多者服用3剂即可。

  肺结核盗汗:浮小麦、百部各15克,百合3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浮小麦的配伍应用

  配麻黄根麻黄根甘平,入肺经,“肺合皮毛”,故可实表固涩止汗;浮小麦甘凉,人心经,“汗为心之液”,故能益气清热,能达皮腠而散其热,故又可退劳热,二药合用,相辅相成,益气养心,清热凉血,固表止汗力彰。

  配黄芪:生黄芪合浮小麦,是治疗气虚自汗的常用对药。黄芪甘温,人中益气,入表固卫,能固护卫阳而止汗;浮小麦甘凉,人心经,敛液止汗,质轻而浮,又固表止汗。二药合用,相辅相成,标本兼顾,擅长益气固表,敛液止汗,最宜用于治疗诸虚劳损、卫气失固、腠理不密之自汗证,对于盗汗属气虚者,又可选用。

  配酸枣仁:酸枣仁既能养心血而宁心神,又能敛心液而止虚汗;浮小麦枯浮体轻,最善走表止汗,且可除虚热骨蒸。药合用,养心敛汗之功更著,宜用于心气不足、体倦汗出之证。

  配大枣、甘草:妇人脏躁实属心阴血虚之证,可见烦躁、多汗、失眠等。以浮小麦甘凉人心,滋心阴,益心气,配合大蹬甘温人心养血,辅以甘草调和药性,三药合用,即为各方“甘麦大枣汤”,为治疗心阴血虚脏躁证之良方。

  鉴别浮小麦的方法

  性状鉴别

  药材性状:呈长圆形,长约6mm,直径约2.6mm。表面黄白色或浅黄棕色,略抽皱,腹面有一深陷的纵沟。顶端钝形,带有黄色柔毛,另一端成斜尖形,有脐。质硬或较软,断面白色,有粉性。无臭,味淡。以粒均匀、轻浮、无杂质者为佳。充实饱满的小麦粒,不宜作本品入药。

  饮片性状

  浮小麦呈长圆形,长2-6mm,直径1.5-2.5mm。黄棕色或深黄色,腹面有一深陷的纵沟,断面白色。无臭,味淡。炒浮小麦形如浮小麦,表面棕黄色。


猜你感兴趣:

1.小麦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2.浮小麦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症

3.小麦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热门文章

1004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