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生活课堂 > 健康知识 > 食材知识 > 黄岑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黄岑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时间: 冠墩784 分享

黄岑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黄芩出自《吴普本草》,黄芩,二月生,赤黄叶,两两四四相值,茎空,中或方员,高三、四尺,四月花红赤,五月实黑,根黄。二月至九月采。下面就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介绍下黄岑的功效和作用,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哦。

  黄岑的功效和作用

  《药对》:黄芩,得厚朴、黄连止腹痛:得五味子、牡蒙、牡蛎令人有子;得黄芪、白蔹、赤小豆疗鼠瘘。

  《本草图经》:张仲景治伤寒心下痞满,泻心汤四方皆用黄芩,以其主诸热,利小肠故也。又太阳病下之利不止,有葛根黄芩黄连汤;及主妊娠安胎散,亦多用黄芩。

  《医学启源》:黄芩,治肺中湿热,疗上热目中肿赤,瘀血垄盛,必用之药。泄肺中火邪上逆于隔上,补膀胱之寒水不足,乃滋其化源。

  《本经》:主诸热黄疸,肠僻,泄利,逐水,下血闭,(治)恶疮,疽蚀,火疡。

  《别录》:疗痰热,胃中热,小腹绞痛,消谷,利小肠,女子血闭,淋露下血,小儿腹痛。

  《滇南本草》:上行泻肺火,下行泻膀胱火,(治)男子五淋,女子暴崩,调经清热,胎有火热不安,清胎热,除六经实火实热。

  《纲目》:治风热湿热头疼,奔豚热痛,火咳,肺痿喉,诸失血。

  《本草正》:枯者清上焦之火,消痰利气,定喘嗽,止失血,退往来寒热,风热湿热,头痛,解瘟疫,清咽,疗肺痿肺痈,乳痈发背,尤法肌表之热,故治斑疹、鼠瘘,疮疡、赤眼;实者凉下焦之热,能除赤痢,热蓄膀胱,五淋涩痛,大肠闭结,便血、漏血。

  《 科学的民间药草》:外洗创口,有防腐作用。

  黄芩的禁忌

  《本草经疏》:脾肺虚热者忌之。凡中寒作泄,中寒腹痛,肝肾虚而少腹痛,血虚腹痛,脾虚泄泻,肾虚溏泻,脾虚水肿,血枯经闭,气虚小水不利,肺受寒邪喘咳,及血虚胎不安,阴虚淋露,法并禁用。

  黄芩的药理作用

  抗菌

  黄芩对多种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致病性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抗病毒

  黄芩能够抑制流感病毒、乙型肝炎病毒。

  抗炎

  黄芩素、黄芩苷能够抑制急性炎症反应。抑制炎症模型渗出肿胀、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抑制大鼠佐剂性关节炎。

  (1)机制:抑制炎性介质产生、释放。

  (2)抑制组胺释放

  (3)抗花生四烯酸代谢,抑制前列腺素E(PGE)、白细胞三烯(LT)的生成,减轻炎性介质扩张血管、增加血管壁通透性、白细胞的趋化作用。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黄芩能够抑制免疫反应:尤其对I型变态反应(过敏反应)作用显著。黄芩能够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因为黄芩苷,提高巨噬细胞、NK细胞功能。

  清热解毒

  研究表明,黄芩有解热的性质。黄芩有解毒作用,与所含的葡萄糖醛酸有关。

  保肝、利胆

  中医认为,黄芩清肝胆,保肝,与抗氧自由基损伤有关。

  镇静

  黄芩对中枢抑制,能够起到镇静的作用。

  对血液系统影响

  黄芩对血液系统作用复杂,黄芩素等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能抗凝血,能抑制凝血酶诱导的纤维蛋白产生。

1096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