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生活课堂>健康知识>食材知识>

浮小麦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时间: 冠墩784 分享

  中医认为,浮小麦味甘性凉,可入心经,能止汗。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说,浮小麦能“益气除热,止自汗盗汗、骨蒸虚热、妇人劳热”。下面就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介绍下浮小麦的功效和作用,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哦。

  浮小麦的功效和作用

  《本草蒙鉴》:"敛虚汗"。

  《本草纲目》:"益气除热,止自汗盗汗,骨蒸劳热,妇人劳热。"

  《本经逢原》:"浮麦,能敛盗汗,取其散皮腠之热也。"

  浮小麦的禁忌

  阴阳两虚所致的自汗盗汗者不宜用。

  浮小麦的附方

  治盗汗“专家”:浮小麦

  治盗汗及虚汗不止:浮小麦,文武火炒令焦,为末。每服二钱,米饮汤调下,频服为佳。一法取陈小麦用干枣煎服。(《卫生宝鉴》)

  治男子血淋不止:浮小麦加童便炒为末,砂糖煎水调服。(《奇方类编》)

  产后盗汗:浮小麦15—30克,黄芪10—15克,红枣10枚,煅牡蛎20克。水煎服,每日1剂。

  体虚盗汗:浮小麦20克,红枣、乌梅肉各15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热病后盗汗:浮小麦、玉米芯各30克,煎汤代茶饮。汗多者服用3剂即可。

  肺结核盗汗:浮小麦、百部各15克,百合3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浮小麦的配伍应用

  配麻黄根麻黄根甘平,入肺经,“肺合皮毛”,故可实表固涩止汗;浮小麦甘凉,人心经,“汗为心之液”,故能益气清热,能达皮腠而散其热,故又可退劳热,二药合用,相辅相成,益气养心,清热凉血,固表止汗力彰。

  配黄芪:生黄芪合浮小麦,是治疗气虚自汗的常用对药。黄芪甘温,人中益气,入表固卫,能固护卫阳而止汗;浮小麦甘凉,人心经,敛液止汗,质轻而浮,又固表止汗。二药合用,相辅相成,标本兼顾,擅长益气固表,敛液止汗,最宜用于治疗诸虚劳损、卫气失固、腠理不密之自汗证,对于盗汗属气虚者,又可选用。

  配酸枣仁:酸枣仁既能养心血而宁心神,又能敛心液而止虚汗;浮小麦枯浮体轻,最善走表止汗,且可除虚热骨蒸。药合用,养心敛汗之功更著,宜用于心气不足、体倦汗出之证。

  配大枣、甘草:妇人脏躁实属心阴血虚之证,可见烦躁、多汗、失眠等。以浮小麦甘凉人心,滋心阴,益心气,配合大蹬甘温人心养血,辅以甘草调和药性,三药合用,即为各方“甘麦大枣汤”,为治疗心阴血虚脏躁证之良方。

浮小麦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中医认为,浮小麦味甘性凉,可入心经,能止汗。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说,浮小麦能益气除热,止自汗盗汗、骨蒸虚热、妇人劳热。下面就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介绍下浮小麦的功效和作用,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哦。 浮小麦的功效和作用 《本草蒙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156045